-
题名葛兰西文化哲学对新时代边疆治理的启示
- 1
-
-
作者
吴昕炜
-
机构
塔里木大学历史与哲学学院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
-
出处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63-170,368,共9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葛兰西的国家治理理论及其中国启示研究”(项目编号:22YJA720012)。
-
文摘
葛兰西文化哲学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中的重要财富,也是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入研究和充分运用葛兰西文化哲学中的文化领导权理论、知识分子理论和语言思想,可为应对新时代边疆治理的挑战提供相应的治理策略。葛兰西文化哲学中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启示我们,要在维护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进程中不断强化文化向心力与凝聚力;葛兰西文化哲学中的知识分子理论启示我们,要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边疆治理中的作用,不断提升边疆治理的科学水平;葛兰西文化哲学中的语言思想启示我们,要高度重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
-
关键词
葛兰西文化哲学
新时代边疆治理
文化领导权
知识分子
-
Keywords
Gramsci's Cultural Philosophy
Frontier Governance in the New Era
Cultural Leadership
Intellectuals
-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G02
[文化科学]
-
-
题名阿多尔诺与本雅明之争的哲学意蕴
- 2
-
-
作者
吴昕炜
-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共6页
-
基金
武汉大学“70后”学者学术发展计划“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团队”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20世纪30年代,围绕本雅明的三部作品——《巴黎,19世纪的都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和《波德莱尔笔下第二帝国的巴黎》,阿多尔诺以书信的形式进行了批评性的回应,这就是所谓的阿多尔诺—本雅明之争.这场论争是一场美学论争,同时也是一场哲学论争,反映了阿多尔诺哲学思想的奠基与初成.
-
关键词
阿多尔诺
本雅明
批判
实践哲学
-
分类号
J02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本雅明哲学中的“纯语言”概念
- 3
-
-
作者
吴昕炜
-
机构
塔里木大学历史与哲学学院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
-
出处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23年第2期195-208,共14页
-
基金
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
文摘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语言学转向的代表,本雅明哲学中蕴藏着丰富的语言思想。在本雅明关于语言的诸多论述中,“纯语言”概念尤显特殊。它既是本雅明早期作品《翻译者的任务》一文中重要的关键词,也是贯穿本雅明一生哲学创造的核心概念,对其后期的历史哲学及现代性批判等理论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纯语言”概念强调语言的可沟通性和世界的整体统一性,虽带有宗教神秘色彩,但并不指向宗教神学,而具有哲学本体论意义,是理解本雅明哲学的一扇窗口。
-
关键词
本雅明
纯语言
语言本身
语言堕落
语言救赎
-
Keywords
Walter Benjamin
Pure language
Language itself
Language degradation
Language redemption
-
分类号
B516.59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H0-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罗莎·卢森堡研究的世界视野与中国话语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吴昕炜
-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317-319,共3页
-
文摘
作为英勇的革命者和卓越的哲学家,罗莎·卢森堡这位令人尊敬的伟大女性已经离开我们整整95年了。在近一个世纪的岁月长河中,她的名字和思想并没有随历史的风尘消逝,而是多次被人们提起。每当世界历史进入转折时期,人们就会返回罗莎·卢森堡生平中所展开的理论论战,并从其思想中所包含的那些超越时代的内容里找到思考当代问题的重要启示。2014年,罗莎·卢森堡思想研究又迎来了这样一个历史时刻。7月1—5日,十余位来自中国、德国和美国的专家。
-
关键词
罗莎·卢森堡
中国话语
世界视野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所
青年学生
论俄国革命
社会主义民主
学术活动
会议论文集
-
分类号
D091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被引量:3
- 5
-
-
作者
何萍
-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0年第1期139-152,共14页
-
基金
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中国道路与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七十年”研究成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
文摘
现代性是一个用以表达现代社会理性的概念。人们采用这个概念,不是为了描述现代社会,而是为了批判与重构现代社会。于是,现代性的批判与重构就成为现代社会变革的内在运动,并在形式上有着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特点。以这一观点来考察中国现代性的生成,可以看到中国现代性的三个特点。其一,中国的现代性是从新文化运动中生长出来的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道路的实践相结合的成果,因而是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性;其二,中国的现代性不是由科学和民主的概念和口号来标示的,而是一种实践精神,这种实践精神的哲学原则就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和矛盾特殊性的复杂性;其三,中国现代性的批判方法是通过认识论的重构、通过思维方式的变革、研究范式的转换而构造自身的未来。这三个特点充分地展示了中国现代性的内在活力,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由革命观念向治理观念转变的内在必然性,也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革命观念的联系和区别。
-
关键词
现代性
近代启蒙
新文化运动
中国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Keywords
Modernity
Modern Enlightenment
Mew Culture Movement
Chineseroa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我们应如何编辑中文版的《罗莎·卢森堡全集》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吴昕炜
-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294-298,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罗莎·卢森堡著作的整理、翻译与研究”(项目编号:14ZDB002)的阶段性成果
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
-
文摘
学界期待已久的《罗莎·卢森堡全集》中文版编辑工作已经启动。编辑中文版的《罗莎·卢森堡全集》主要面临三大难题:一是如何利用已有的材料,二是采用何种方式,三是如何做出新意与特色。中文版的卢森堡全集应以德文版为基础,以英文版为参照,以波兰文版为补充,采用年代顺序,兼顾文献内容,全方位展示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卢森堡的风貌。
-
关键词
卢森堡
全集
编辑
-
分类号
B516.49-5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葛兰西与毛泽东革命观之比较
- 7
-
-
作者
吴昕炜
-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196-202,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葛兰西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启示”(项目编号:14CZX002)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葛兰西与毛泽东的革命观有相同之处,但二者同中有异。一方面,二者均看重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功能,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都属于总体的革命观。另一方面,二者的显著区别主要体现在对历史条件的判断、两种领导权的顺序抉择和夺取文化领导权的策略选择上。葛兰西和毛泽东的革命观都是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组成部分,是对东西方不同社会结构下革命问题的回应,分别代表了马克思主义者对政治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和政治经济落后的东方国家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思考。这种思考对我们进行经济文化建设依然非常重要。
-
关键词
葛兰西
毛泽东
革命观
意识形态
-
分类号
B546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A84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