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7
1
作者 梁世博 彭昊 +1 位作者 方洪松 陈森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年龄≥75岁的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80例,根据治疗30天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分组。Harris评分≥75分者为疗效优良组,Harris评分<75分者为疗效不良组。单因...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年龄≥75岁的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80例,根据治疗30天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分组。Harris评分≥75分者为疗效优良组,Harris评分<75分者为疗效不良组。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内固定器材,康复介入时间,手术时间,假体周围骨密度(BMD),采取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康复介入时间,BMD为THA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康复介入时间是影响THA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假体周围骨密度较低和康复时间介入较晚是THA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疗效不佳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 HARRI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曾海涛 吴飞 +1 位作者 何启艇 刘世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23-1626,共4页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骨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临床上较为常见,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越来越高,由于骨质疏松骨折具有相当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探究骨质疏松的...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骨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临床上较为常见,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越来越高,由于骨质疏松骨折具有相当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探究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尤为重要。骨质疏松发病原因复杂,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影响,具有高度的遗传决定性。近几年,骨质疏松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s)取得了巨大进步,开启了骨质疏松症的遗传学研究新时代。本文对骨质疏松症的遗传流行病学及骨质疏松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现状和展望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脆性骨折 全基因组关联 表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瓜多肽联合红外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3
作者 邓君 邱波 朱世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6期32-35,39,共5页
目的 探讨鹿瓜多肽联合红外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08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鹿瓜多肽联合红外线组、鹿瓜多肽组、红外线组、对照组,各49例。比较4组四肢骨折... 目的 探讨鹿瓜多肽联合红外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08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鹿瓜多肽联合红外线组、鹿瓜多肽组、红外线组、对照组,各49例。比较4组四肢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疗效、骨折术后VAS、骨折术后患肢肿胀程度。结果鹿瓜多肽联合红外线组的四肢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于鹿瓜多肽组、红外线组、对照组(P〈0.05);鹿瓜多肽组、红外线组的四肢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鹿瓜多肽联合红外线组的骨折愈合疗效好于鹿瓜多肽组、红外线组、对照组(P〈0.05)。术后3、7 d,鹿瓜多肽联合红外线组VAS低于鹿瓜多肽组、红外线组和对照组(P〈0.05),鹿瓜多肽组、红外线组VAS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各组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各组患肢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鹿瓜多肽联合红外线组患肢肿胀程度轻于鹿瓜多肽组、红外线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在四肢骨折康复过程中,鹿瓜多肽联合红外线可以减轻患者疼痛,缓解患肢肿胀,促进骨折愈合,能作为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瓜多肽 红外线 四肢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65例锁骨中段骨折手术治疗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周观金 彭昊 陈森 《临床外科杂志》 2016年第9期714-716,共3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锁骨中段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种类、成因的分析。方法选取865例锁骨骨折患者手术患者资料,开展电话随访,必要时门诊随访。记录患者一般情况、骨折类型、内固定方式及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类型包括横断骨... 目的探讨并比较锁骨中段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种类、成因的分析。方法选取865例锁骨骨折患者手术患者资料,开展电话随访,必要时门诊随访。记录患者一般情况、骨折类型、内固定方式及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类型包括横断骨折、斜型骨折、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方式有克氏针、钢板、环抱器,术后并发症类型包括骨折不愈合、锁骨骨折畸形愈合、神经血管损伤、克氏针游走或断裂、钢板松断裂、再骨折、切口延迟愈合、肩关节慢性疼痛及功能障碍等,记录各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并发症及骨折畸形愈合率,并对数据进行必要的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统计研究发现,3种内固定方式各有特点,其中环抱器内固定较克氏针及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及骨折畸形愈合率低,且术式创口小,并大大减少了手术时间。结论全面认识并积极预防锁骨中段骨折手术治疗的术式特点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其中环抱器内固定术后并发症低,骨折畸形愈合率低,手术创口小,手术时间短,对锁骨中段骨折的治疗具有积极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 骨折 并发症 环抱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冲洗在骨水泥型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周观金 彭昊 +1 位作者 周建林 陈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8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脉冲冲洗对患者术后炎性反应、血栓指标及伤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二科2014年9月~2015年9日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单侧骨水泥型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脉冲冲洗对患者术后炎性反应、血栓指标及伤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二科2014年9月~2015年9日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单侧骨水泥型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32例(术中应用脉冲冲洗)和对照组32例(术中应用普通球囊冲洗)。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D-二聚体水平;术后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情况并记录伤口拆线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第1、6天血液检测中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第4天D-二聚体含量、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伤口渗血的发生率及平均拆线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型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脉冲冲洗可有效减轻术后炎症,降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伤口愈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脉冲冲洗 炎症 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关节炎滑膜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关键基因的验证结果 被引量:4
6
作者 姚佳炜 徐雄峰 +1 位作者 易鹏 邱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881-2887,共7页
背景:骨关节炎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目前除手术治疗外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与骨关节炎相关的调控基因参与骨关节炎的发生与发展,而骨关节炎的基因调控网络尚未建立完全。目的:对骨关节炎基因芯片数据集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骨关... 背景:骨关节炎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目前除手术治疗外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与骨关节炎相关的调控基因参与骨关节炎的发生与发展,而骨关节炎的基因调控网络尚未建立完全。目的:对骨关节炎基因芯片数据集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骨关节炎新型生物学标志物并对MYC和JUN基因进行实验验证。方法:采用GEO数据库在线分析工具GEO2R对GSE55457和GSE55235芯片数据集进行差异基因的筛选,取2个数据集共同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以Cytoscape 3.8.0软件得到关键基因,最后以RT-PC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骨关节炎与正常滑膜组织(滑膜标本取自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6例关节疾病患者的滑膜标本,3例骨关节炎患者标本归为骨关节炎组,3例半月板损伤患者标本归为对照组)MYC,JUN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①GSE55457数据集上调基因704个,下调基因113个;GSE55235数据集上调基因492个,下调基因723个;两者共同上调基因89个,下调基因30个;②功能富集解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发挥应答巨噬细胞集落刺激、结合糖皮质激素受体等功能,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参与MAPK信号通路、氨基酸代谢等途径;③根据PPI蛋白互作网络得到10个关键靶基因:MYC,JUN,MCL1,CDKN1A,HNRNPA1,VEGFA,NCOA3,ATF3,BTG2和CD44;④根据PPI互作网络图算法评分较高和蛋白互作线数量得到2个关键基因MYC和JUN;⑤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MYC和JUN在骨关节炎组滑膜组织相比对照组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mRNA:MYC P=0.0352,JUN P=0.0156;蛋白:MYC P=0.0272,JUN P=0.0266);⑥结果证实,综合多种生物信息数据库和R语言分析筛选的差异基因均涉及骨关节炎的发生与发展,找出的10个关键基因均参与骨关节炎发生的关键环节,其中上调MYC与JUN可促进骨关节炎的发生,已在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中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生物信息学 生物学标志物 滑膜组织 差异基因 关键基因 MYC JU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在肱骨干螺旋型骨折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宋其合 张小舟 邱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8期64-67,71,共5页
目的探讨髓内钉结合记忆环抱器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螺旋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收治的51例肱骨干螺旋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应用髓内钉... 目的探讨髓内钉结合记忆环抱器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螺旋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收治的51例肱骨干螺旋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应用髓内钉结合有限切开复位环抱器内固定(IMN组,25例)和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LCP组,26例)治疗。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肩肘关节功能[Neer评分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N组术中出血量低于L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IMN组Neer评分低于LCP组,HSS评分高于LC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有1例发生伤口感染,术后16周IMN组均未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桡神经损伤。结论髓内钉结合记忆环抱器与锁定加压钢板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有效治疗肱骨干螺旋型骨折,其中髓内钉结合环抱器有限切开治疗肱骨干螺旋型骨折具有复位好、创伤小、出血量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螺旋型 髓内钉 记忆环抱器 锁定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髌骨骨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蔡文翔 彭昊 《中国医药》 2023年第4期633-636,共4页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假体周围骨折已成为越来越常见且具有挑战性的骨科问题。假体周围髌骨骨折是仅次于股骨骨折第二常见的假体周围骨折。目前国内对假体周围髌骨骨折进行系统性综述的文献相对较少,本文旨在描述TKA后假体周围髌骨骨...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假体周围骨折已成为越来越常见且具有挑战性的骨科问题。假体周围髌骨骨折是仅次于股骨骨折第二常见的假体周围骨折。目前国内对假体周围髌骨骨折进行系统性综述的文献相对较少,本文旨在描述TKA后假体周围髌骨骨折的危险因素、分型、治疗方案和预后,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假体周围骨折 髌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根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97例分析
9
作者 赵建峰 刘世清 郭卫春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52-153,共2页
目的:观察三根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总结97例股骨颈骨折,采用三根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48(平均27)个月,优70例,良23例,2例出现股骨头坏死。结论:三根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牢固,符合生... 目的:观察三根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总结97例股骨颈骨折,采用三根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48(平均27)个月,优70例,良23例,2例出现股骨头坏死。结论:三根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牢固,符合生物力学原理,手术创伤小,是治疗股骨颈骨折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外科学 骨折固定术 骨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头陶瓷-陶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被引量:13
10
作者 黄文泽 彭昊 +3 位作者 方洪松 郑慧锋 周建林 谭俊峰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大头陶瓷-陶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62髋)行大头陶瓷-陶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皮牵引固定,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51例均获随访,时间20~63(35.1... 目的探讨大头陶瓷-陶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62髋)行大头陶瓷-陶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皮牵引固定,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51例均获随访,时间20~63(35.1±6.2)个月。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2例术后出现股神经麻痹症状,3个月后恢复正常﹔1例出现轻度跛行。未出现脱位、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后患侧肢体较术前延长2~5 cm。术后5个月,患者均可下床活动且恢复日常生活及工作。根据Harris评分标准:疼痛评分术前为15~25(18.5±3.5)分,术后为33~42(38.1±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的9~18(15.4±2.3)分增加到末次随访时的37~45(40.3±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髋活动度术前为65°~120°(81.5°±10.1°),术后为92°~135°(118.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头陶瓷-陶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头陶瓷-陶瓷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镇痛泵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药物使用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平 彭昊 +1 位作者 王本超 陈森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1001-1003,1008,共4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镇痛泵(IAP)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镇痛药使用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行TKA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按术后镇痛方式分为观察组60例及对照组28例,观察组术后使用IAP镇痛,对照组术后不使... 目的探讨个性化镇痛泵(IAP)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镇痛药使用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行TKA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按术后镇痛方式分为观察组60例及对照组28例,观察组术后使用IAP镇痛,对照组术后不使用IAP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次数、功能康复依从性及膝关节外科协会(KS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镇痛药使用次数、肛门用药次数及口服/外用药使用次数均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静脉/肌注镇痛药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功能康复依从性评分、KSS总分、临床疼痛评分及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KA术后使用IAP可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及膝关节活动度,但会一定程度增加镇痛药使用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个性化镇痛泵 功能 康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关节感染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世博 彭昊 +1 位作者 鲁强 尹东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1391-1394,共4页
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关节感染的发生率虽然较低,却是该术式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正确诊断是治疗的前提,临床上假体感染的检测方法很多,但是每种方法在诊断敏感性或特异性方面都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总结了血清学分析、关节穿刺与滑液... 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关节感染的发生率虽然较低,却是该术式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正确诊断是治疗的前提,临床上假体感染的检测方法很多,但是每种方法在诊断敏感性或特异性方面都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总结了血清学分析、关节穿刺与滑液分析、影像学检查、术中细菌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相关最新研究,分析各种方法诊断假体感染的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 假体感染 诊断 膝关节 髋关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臂缺血性肌挛缩诊断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彭昊 鲁强 +1 位作者 尹东 周观金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2219-2222,共4页
随着国内外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发生率相比于20世纪已显著下降,但是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一旦出现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给患者带来的影响都将是灾难性的。预防是避免缺血性肌挛缩发生及其产生严重后果的一个较好的方法。... 随着国内外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发生率相比于20世纪已显著下降,但是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一旦出现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给患者带来的影响都将是灾难性的。预防是避免缺血性肌挛缩发生及其产生严重后果的一个较好的方法。为了让更多的医学工作者早期识别该疾病的症状、体征,使患者能够被早期诊断,进而得到有效的治疗,该研究将对缺血性肌挛缩诊断及治疗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肌挛缩 急性筋膜室综合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病人方便裤的制作与应用
14
作者 潘丽华 姜秀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年第28期2946-2946,共1页
骨科病人常因下肢骨折、骨盆骨折需采用下肢的牵引、打石膏等治疗措施,造成裤子穿脱不便而使病人常常不愿穿裤子,不仅影响病人的形象、伤害其自尊,也给临床医护工作带来不便。我科自制了一种方便裤,经临床病人穿用后,满意率100%... 骨科病人常因下肢骨折、骨盆骨折需采用下肢的牵引、打石膏等治疗措施,造成裤子穿脱不便而使病人常常不愿穿裤子,不仅影响病人的形象、伤害其自尊,也给临床医护工作带来不便。我科自制了一种方便裤,经临床病人穿用后,满意率100%。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病人 方便裤 制作 下肢骨折 临床病人 骨盆骨折 医护工作 满意率
原文传递
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炎术后早期镇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观金 彭昊 陈森 《临床外科杂志》 2016年第10期804-805,共2页
因膝关节炎而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术后早期多会出现程度不一的疼痛,这直接影响术后膝关节早期的功能锻炼及康复。目前,常用的镇痛方法有静脉自控镇痛、硬膜外自控镇痛、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关节周围注射药物镇痛以及一些非药物... 因膝关节炎而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术后早期多会出现程度不一的疼痛,这直接影响术后膝关节早期的功能锻炼及康复。目前,常用的镇痛方法有静脉自控镇痛、硬膜外自控镇痛、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关节周围注射药物镇痛以及一些非药物性镇痛等。本文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镇痛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组织差异基因的筛选和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晨宇 姚佳炜 +1 位作者 徐雄峰 邱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3224-3229,共6页
背景:类风湿性关节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其发病机制并进行相应的靶向治疗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目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炎基因芯片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差异基因,建立和完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因调控网络。方法:利用GEO2... 背景:类风湿性关节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其发病机制并进行相应的靶向治疗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目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炎基因芯片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差异基因,建立和完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因调控网络。方法:利用GEO2R对数据库中筛选出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芯片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使用R语言及DAVID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富集分析和DAVID功能富集分析,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网络互作分析,Cystoscape软件获取关键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对部分关键靶基因进行实验验证。结果与结论:(1)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滑膜组织中2064个基因呈差异性表达,其中上调基因625个,下调基因1439个;(2)差异基因主要涉及免疫反应激活细胞表面受体信号通路和抗原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等生物反应;(3)根据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筛选出10个关键靶基因,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MYC、RELA、ITGB2、LCK、EPHB2、IRF4、NRAS、FN1、MAPK1;(4)基于蛋白互作网络的蛋白互作线数量与Cystoscape算法评分得到EGFR、MYC、RELA、ITGB2、LCK五个显著性较高的基因,并对其进行实验验证;(5)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组滑膜组织中EGFR、MYC、RELA、ITGB2、LCK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滑膜组织显著增高,其中EGFR最为显著;(6)提示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组织有明显不同的基因表达特征,其中EGFR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组织最有价值的差异表达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滑膜组织 差异基因 生物信息学 基因调控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个口轮匝肌黏膜瓣修复口角瘢痕挛缩畸形疗效探讨
17
作者 吴江 魏娟 欧阳山蓓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多个口轮匝肌黏膜瓣修复口角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9年12月,对笔者医院收治的12例烧伤后口角瘢痕挛缩畸形患者,24个口角,采用多个口轮匝肌黏膜瓣修复,一侧口角制备3个口轮匝肌黏膜复合组织瓣,以此特... 目的:探讨应用多个口轮匝肌黏膜瓣修复口角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9年12月,对笔者医院收治的12例烧伤后口角瘢痕挛缩畸形患者,24个口角,采用多个口轮匝肌黏膜瓣修复,一侧口角制备3个口轮匝肌黏膜复合组织瓣,以此特别充分松解口角黏膜面的环形挛缩带,无张力缝合覆盖新口角处。拆线后叮嘱患者坚持佩戴开口器。采用门齿间距测量数据来客观比较术前术后张口程度。结果:12例患者术后即刻效果满意。随访12~30个月,患者均效果满意,无再次挛缩复发。术后门齿间距明显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个口轮匝肌黏膜瓣治疗口角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疗效确切,尤其适合重度口角挛缩,手术方法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挛缩畸形 口角 口轮匝肌黏膜瓣 无张力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头中心体表定位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智渊 李皓桓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年第7期626-627,共2页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股骨头中心(FHC)体表定位的方法。方法通过体表标志定位FHC。沿股动脉的搏动由上至下确定股动脉的走行;股动脉走行线路与耻骨结节同髂前上棘连线的交点外侧水平1.5 cm处即为FHC。结果通过这种方法所确定的...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股骨头中心(FHC)体表定位的方法。方法通过体表标志定位FHC。沿股动脉的搏动由上至下确定股动脉的走行;股动脉走行线路与耻骨结节同髂前上棘连线的交点外侧水平1.5 cm处即为FHC。结果通过这种方法所确定的FHC与解剖学上实际的FHC误差在15 mm以内的为83.75%,误差在24 mm的为98.75%,转化为下肢机械轴力线角度误差分别在2°和3°。结论 TKA术中可利用此法简便、有效地定位FHC的近似位置,满足手术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中心 体表定位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个人手持设备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19
作者 麦瑶 李建平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81-183,共3页
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美国医疗机构联合认证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JCAHO)制定了国际患者安全管理目标,目标之一就是正确识别患者[1]。患者身份的准... 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美国医疗机构联合认证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JCAHO)制定了国际患者安全管理目标,目标之一就是正确识别患者[1]。患者身份的准确识别是保证医疗护理安全的前提,患者的身份识别仅仅依赖规范的人工核对程序存在不确定性及医疗安全隐患[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个人手持设备 二维码 身份识别
原文传递
免疫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晨宇 邱波 《现代医学》 2023年第1期121-125,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炎症细胞浸润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软骨破坏和全身性并发症。目前遗传和环境因素被认为是RA发病的主要因素,但在RA滑膜中,CD4+T、B、巨噬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通过促进炎症细胞...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炎症细胞浸润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软骨破坏和全身性并发症。目前遗传和环境因素被认为是RA发病的主要因素,但在RA滑膜中,CD4+T、B、巨噬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通过促进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也导致RA的发生。本文作者综述了免疫细胞在RA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为RA新治疗靶点的研究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T细胞 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