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课在肝胆胰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杜丽 江平 程志祥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868-873,共6页
目的探究微课在肝胆胰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胰外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6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2022年3—5月进行规培的29名学生为对照组、2022年9—11月进行规培的37名学生为试验组,对照组... 目的探究微课在肝胆胰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胰外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6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2022年3—5月进行规培的29名学生为对照组、2022年9—11月进行规培的37名学生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肝胆胰外科规范化培训教学,试验组采用以微课为主的肝胆胰外科规范化培训教学。培训结束后,评估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实践能力考核成绩,以及对肝胆胰外科规范化培训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理论考试成绩(86.65±1.98 vs.82.55±2.78,P<0.001)和实践能力考核成绩(94.03±1.55 vs.91.03±2.73,P<0.001)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学生在规范化培训结束后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100%vs.89.65%,P=0.045)。结论将微课应用于肝胆胰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助于提高肝胆胰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提升临床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肝胆胰外科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法联合MDT培养住院医师肝胆胰系统性临床思维效果初探 被引量:11
2
作者 郭德良 陈白杨 +4 位作者 刘权焰 江平 龚铖 袁玉峰 刘志苏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1年第2期249-252,共4页
目的探索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联合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对住院医师肝胆胰系统性临床思维培养的教学效果。方法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胰外科轮转的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实验组(n=60)采用PBL联合MDT教学法训练教学,对照组(... 目的探索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联合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对住院医师肝胆胰系统性临床思维培养的教学效果。方法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胰外科轮转的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实验组(n=60)采用PBL联合MDT教学法训练教学,对照组(n=60)采用传统的LBL联合MDT教学,出科时以自我评价、专家评价、理论测试对自学能力、理论知识掌握度、临床诊疗思维能力、教学模式的认可度、学员学习态度、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在自学能力、理论知识掌握能力、临床诊疗思维能力、教学模式认可度、学习态度、沟通表达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员对肝胆胰肿瘤疾病的临床共识、指南的掌握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法联合MDT模式在培养住院医师肝胆胰系统性临床思维的教学效果优于讲授式教学法联合MDT模式,学员的接受度高,对学员建立系统性临床思维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多学科综合诊疗 肝胆胰疾病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技术在肝胆外科应用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再认识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中林 刘符生 袁玉峰 《腹部外科》 2022年第4期241-244,257,共5页
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成像技术在肝胆外科应用日益广泛,然而不同医疗机构对其技术认知仍存在偏差。尽管相关指南推荐进行了多次更新,但该技术在推广应用中仍面临一定困难。作者结合湖北省肝胆胰疾病微创诊治临床医学研... 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成像技术在肝胆外科应用日益广泛,然而不同医疗机构对其技术认知仍存在偏差。尽管相关指南推荐进行了多次更新,但该技术在推广应用中仍面临一定困难。作者结合湖北省肝胆胰疾病微创诊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经验及数据,就ICG荧光技术在肝胆外科应用中若干关键问题,包括技术拓展、用药时机、剂量、浓度以及与之相关的使用目的等,进行了重新认识与归纳总结。此文推荐针对不同使用目的采用1/1000原药(即0.025 mg/mL)的普适性方法及剂量微调方案,简化了目的相关的配药操作,并验证了成像效果,有利于进一步技术推广应用。随着技术扁平化和成本降低,ICG荧光将作为适宜技术在肝胆外科领域快速推广和下沉,带来更广泛医疗机构及病人获益,相关技术及学术研究也有望取得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荧光成像 肝胆外科 技术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在肝胆外科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梅成杰 张中林 袁玉峰 《腹部外科》 2020年第3期235-240,共6页
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是一种水溶性花青染料,在近红外光激发下可发出荧光。近年来,ICG荧光成像技术在肝胆外科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肿瘤检测识别、肝切缘界定、肝段染色定位、胆道显像及胆漏检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是一种水溶性花青染料,在近红外光激发下可发出荧光。近年来,ICG荧光成像技术在肝胆外科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肿瘤检测识别、肝切缘界定、肝段染色定位、胆道显像及胆漏检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此文通过回顾分析PubMed、Embase和Medline数据库中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在肝切除术的最新临床研究,结合作者单位实际操作经验,阐述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在肝胆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 荧光成像 肝切除术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肝胆胰疾病诊疗MDT运行新模式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杰 刘符生 +20 位作者 易杰明 汪大海 程志祥 秦弦 王海涛 朱倩 李震 江平 杨智勇 曾长江 廖如芳 何勇 王潇 汪必成 张莹雯 陈铁龙 方军 周福祥 刘志苏 张中林 袁玉峰 《腹部外科》 2022年第4期284-288,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肝胆胰疾病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的运行模式。分析“多会场、多中心、局域网共享”的线上MDT运行效果和实践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后武汉...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肝胆胰疾病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的运行模式。分析“多会场、多中心、局域网共享”的线上MDT运行效果和实践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胰疾病诊疗MDT运行模式的转变及效果。收集MDT诊疗病人和肝胆胰外科转科病人的临床信息,总结新形势下新模式MDT常态化运行、多中心参与的经验。分析纳入MDT诊疗病人的人口学数据及疾病谱,评价新模式MDT运行效果。结果肝胆胰疾病MDT已开展168期,共讨论675例病人。该中心自2020年5月起探索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的MDT开展模式,逐步由线下会议模式,优化过渡至“多会场运行+多中心参与+局域网共享”的线上MDT运行新模式,并常态化开展。展示了所有MDT诊疗病人的疾病谱,并单独呈现分中心远程MDT诊疗病人的疾病谱。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和黄梅县人民医院两家分中心提交MDT诊疗的病人187例,占总例数的27.7%(187/675)。MDT诊疗新模式对肝胆胰外科病人转科无明显影响(P>0.05)。疫情暴发后远程MDT诊疗病人留在当地治疗占比较疫情前显著提升(P<0.05),转上级医院治疗占比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采用“多会场运行+多中心参与+局域网共享”的线上肝胆胰疾病MDT,既保证了MDT诊疗的服务质量,又适应了疫情防控需要,更满足了基层医疗机构和病人的需求,促进了医疗资源的下沉,是值得推广的MDT诊疗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团队(MDT) 肝胆胰疾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肝切除病人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相关指标分析
6
作者 王娟 江平 +1 位作者 张中林 杜丽 《腹部外科》 2025年第1期37-42,69,共7页
目的 总结并分析腹腔镜下肝切除病人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指标和证据,为规范、系统开展该群体的疼痛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6S证据金字塔模型,系统检索国内外指南网站及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24年4月15日。由两名研究员分别对获取文... 目的 总结并分析腹腔镜下肝切除病人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指标和证据,为规范、系统开展该群体的疼痛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6S证据金字塔模型,系统检索国内外指南网站及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24年4月15日。由两名研究员分别对获取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并完成证据提取。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从疼痛教育(3条证据):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对象;疼痛评估(4条证据):如术前评估、评估时机、评估内容等;管理团队(3条证据):团队构成、成员职责、继续教育;镇痛策略(9条证据):如预防性镇痛、多模式镇痛、个性化镇痛等,以上4个维度共汇总19条相关证据。结论 该研究基于循证方法学的指导,系统总结了腹腔镜下肝切除病人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有力证据,为临床医务人员开展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 疼痛管理 腹腔镜 围手术期 证据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医院临床护士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感知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杜丽 毛红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1-14,共4页
目的调查湖北省三级医院临床护士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感知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护士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感知,稳定护士队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湖北省三级医院1423名临床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组织职业生涯管理... 目的调查湖北省三级医院临床护士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感知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护士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感知,稳定护士队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湖北省三级医院1423名临床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组织职业生涯管理量表、组织公平感量表和护士离职倾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感知得分为(49.81±8.29)分,组织公平感(77.04±15.85)分,护士离职倾向(14.01±4.17)分。组织公平感和离职倾向是护士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感知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医院和护理管理者应该不断完善医院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组织支持,做好护士的职业规划,引导护士进行职业生涯管理,提高护士的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感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 组织公平 离职倾向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法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老年复杂性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程志祥 尹玉春 +3 位作者 江平 孙权 袁玉峰 刘志苏 《腹部外科》 2023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镜(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scopy,PTCS)取石术在治疗老年复杂性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中的方法、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10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行一期扩张法PTCS取石术治疗的61...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镜(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scopy,PTCS)取石术在治疗老年复杂性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中的方法、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10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行一期扩张法PTCS取石术治疗的61例复杂性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资料,根据病人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及对照组(<60岁),比较两组病人临床资料及手术相关情况等,并进一步对老年组内不同年龄段病人的手术指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组34例,对照组27例,老年组年龄为(70.3±6.7)岁,对照组年龄为(46.8±10.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合并有基础疾病率为47.1%(16/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老年组与对照组间PTCS穿刺成功率(97.1%比96.3%)、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9.3%比14.8%)、结石清除率(88.2%比88.9%)及PTCS术后住院时间[(6.53±5.18)d比(7.61±5.20)d]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组内不同年龄段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年龄大、合并基础疾病复杂,但行PTCS术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风险、结石残留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对于无法或不宜行常规手术的老年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一期法PTCS术效果良好,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期法经皮经肝胆道镜 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 老年人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需外科减重治疗腹型肥胖患者的病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震 代喆 +3 位作者 潘定宇 袁玉峰 Laurent Brunaud 刘志苏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第6期450-452,共3页
目的分析需外科减重治疗的腹型肥胖患者的发病因素。方法法国洛林大学附属Brabois医院内分泌外科行减重手术的腹型肥胖患者278例,体重指数(BMI)≥40 kg/m2或BMI≥35 kg/m2同时合并有肥胖相关代谢并发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手术... 目的分析需外科减重治疗的腹型肥胖患者的发病因素。方法法国洛林大学附属Brabois医院内分泌外科行减重手术的腹型肥胖患者278例,体重指数(BMI)≥40 kg/m2或BMI≥35 kg/m2同时合并有肥胖相关代谢并发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50例,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228例。观察患者的年龄、性别、BMI、腰围、臀围、胰岛素抵抗程度(HOMA-IR)、既往史和肥胖相关代谢并发症,分析与BMI和腹型肥胖程度(腰围、腰臀比)相关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与不吸烟人群比较,吸烟人群的男性比例较高,体重较大,腰围较大,腰臀比较大,对数转换后HOMA-IR较高,高血压病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吸烟对肥胖症患者的BMI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中该差异显著性仍然存在(P<0.05)。单因素分析中,吸烟对腰围有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模型2中吸烟对腰围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在腹型肥胖症患者中,吸烟可能增加BMI和腰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手术 腹型肥胖 吸烟 体质指数 腰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对胃癌根治手术病人术后免疫功能和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夏海荣 钱玉元 钟妮娜 《腹部外科》 2016年第5期396-399,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对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免疫功能和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214例行胃癌根治术的病人,按照随机数字的原则分为2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7例。观察组行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处理,术前1 ...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对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免疫功能和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214例行胃癌根治术的病人,按照随机数字的原则分为2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7例。观察组行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处理,术前1 d不常规要求禁食和肠道准备、术中严格进行保温、术后早期拔除尿管并要求病人早期床上活动等。对照组行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比较2组病人的IgG和IgA水平以及CD4^+和CD8^+水平,同时对病人的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病人术前IgG和Ig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4 d的比较中,观察组病人的IgG和IgA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的IgG和IgA抗体水平均低于术前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8 d的比较中,观察组病人的IgG和IgA抗体水平恢复到术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抗体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的IgG和IgA抗体水平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对2组病人的CD4^+和CD8^+的T淋巴细胞百分比进行检测,发现两组病人CD4^+的淋巴细胞百分比,在术后14 d和术后28 d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的CD4^+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8 d,观察组CD4^+的淋巴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对2组病人的CD8^+淋巴细胞百分比进行比较,其在术前、术后和术后28 d的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病人的CD4^+/CD8^+的比值进行比较,在术后14 d和术后28 d,观察组病人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4 d,2组病人CD4^+/CD8^+的比值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在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等指标中均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在尿路感染、肺部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上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能够减少胃癌根治术病人术中的创伤应激,促进病人术后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病人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护理 应激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肉瘤样癌合并Ⅰ型神经纤维瘤、胃肠间质瘤1例并文献复习
11
作者 李歆尹 陈志楠 +4 位作者 谢飞燕 刘志苏 袁玉峰 田素芳 杨智勇 《腹部外科》 2025年第1期74-77,共4页
2023年10月24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1例71岁女性罕见胆囊肉瘤样癌合并Ⅰ型神经纤维瘤、胃肠间质瘤病人,该例病人因“上腹痛4 d,加重半天”就诊。腹部增强CT示,胆囊壁不均匀增厚并腔内软组织影并周围渗出、积液并脓肿形成,胆... 2023年10月24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1例71岁女性罕见胆囊肉瘤样癌合并Ⅰ型神经纤维瘤、胃肠间质瘤病人,该例病人因“上腹痛4 d,加重半天”就诊。腹部增强CT示,胆囊壁不均匀增厚并腔内软组织影并周围渗出、积液并脓肿形成,胆囊癌可能;左侧腹腔见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病人既往诊断Ⅰ型神经纤维瘤。于2023年10月31日行胆囊切除术+小肠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诊断为胆囊肉瘤样癌、胃肠间质瘤。病人术后行放化疗及靶向治疗,2024年6月8日因肝转移瘤-结肠瘘合并腹腔感染死亡。胆囊肉瘤样癌临床罕见,与其他类型胆囊癌鉴别困难,需综合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才能明确诊断,尚未有确切的诊疗指南,预后不佳。Ⅰ型神经纤维瘤老年病人建议常规筛查消化道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肉瘤样癌 Ⅰ型神经纤维瘤 胃肠间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策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袁玉峰 刘志苏 《临床外科杂志》 2011年第9期588-590,共3页
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50%-60%的结直肠癌患者最终出现肝转移,其中同时性肝转移约为15%~25%,异时性肝转移约为22%-50%[1]。未能获得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RLM)患者中位生存时... 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50%-60%的结直肠癌患者最终出现肝转移,其中同时性肝转移约为15%~25%,异时性肝转移约为22%-50%[1]。未能获得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RLM)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只有5~12个月。而肝转移瘤获得根治性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40%~58%[2],遗憾的是在临床上仅有不到10%的患者获得了根治性的肝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肝转移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在肝胆手术患者TAP神经阻滞联合前锯肌平面阻滞教学中的应用
13
作者 彭君 王庆元 +2 位作者 张静 宋学敏 朱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239-243,共5页
探讨超声引导技术在麻醉教学中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联合前锯肌平面阻滞的应用。方法:选取40名在我院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根据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其中A组按照解剖定位,B组采用超声引导,两组医师分别进行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前锯肌... 探讨超声引导技术在麻醉教学中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联合前锯肌平面阻滞的应用。方法:选取40名在我院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根据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其中A组按照解剖定位,B组采用超声引导,两组医师分别进行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前锯肌平面阻滞,根据镇痛效果及成功率来探讨其对教学的协助作用。结果:镇痛效果和穿刺成功率B组医师均较A组显著增强,对麻醉教学具有突出作用。结论:将超声可视化技术应用于临床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联合前锯肌平面阻滞教学,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且镇痛效果全面,极大提高了规培医师对麻醉操作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 前锯肌平面阻滞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AS理念的清单管理模式在减重代谢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铖 杨蓓 +2 位作者 潘定宇 李震 杜丽 《腹部外科》 2022年第3期185-190,共6页
目的 探讨基于加速术后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理念的清单管理模式在减重代谢外科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以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肥胖症与代谢病外科中心进行减重代谢手术的132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2... 目的 探讨基于加速术后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理念的清单管理模式在减重代谢外科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以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肥胖症与代谢病外科中心进行减重代谢手术的132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1-2月进行手术的病人为对照组(67例),2021年11-12月进行手术的病人为干预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减重代谢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管理模式,干预组采取基于ERAS理念的清单管理模式,分为术前、术中、术后与出院几个环节。评价两组病人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效果、焦虑情况、减重代谢术后专业知识的知晓率、病人及医务人员对减重代谢围手术期管理的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病人快速康复效果更明显,对照组和干预组住院时间分别为(9.57±1.88) d和(8.12±1.72) d,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05±0.22) d和(1.91±0.35) d,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0.61±0.12) d和(0.54±0.20)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比于对照组,干预组病人在出院时焦虑情况下降更明显,对减重代谢术后专业知识的知晓率更高,同时病人及医务人员对减重代谢围手术期管理的满意度也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将基于ERAS理念的清单式管理模式应用于减重代谢外科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管理,能够有效促进病人快速康复,减轻病人焦虑情绪和住院时间,提高医疗工作效率和病人就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术后康复 清单管理 减重代谢外科 围手术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癌外科治疗现状和思考 被引量:4
15
作者 钱亚伟 袁玉峰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8期716-719,共4页
胆囊癌指源于胆囊底部、体部、颈部以及胆囊管上皮细胞高度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胆道恶性肿瘤,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第6位[1]。胆囊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慢性炎症、先天性胰胆管汇合异常、胆囊腺肌症、胆道感... 胆囊癌指源于胆囊底部、体部、颈部以及胆囊管上皮细胞高度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胆道恶性肿瘤,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第6位[1]。胆囊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慢性炎症、先天性胰胆管汇合异常、胆囊腺肌症、胆道感染及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2]。外科手术是其唯一可能治愈的手段,但多数病人就诊时已处于进展期,仅10%~30%病人可获得根治性切除机会,5年总体生存率仅为5%左右[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在胰腺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倩 杨智勇 袁玉峰 《腹部外科》 2021年第4期257-260,270,共5页
胰腺癌治疗手段目前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肿瘤识别与切缘界定、淋巴结可视化、微转移癌的识别与肿瘤分期及组织灌注的评估等依然存在诸多困难。近年,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日新月异,在胰腺外科中肿瘤定位、淋巴结显... 胰腺癌治疗手段目前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肿瘤识别与切缘界定、淋巴结可视化、微转移癌的识别与肿瘤分期及组织灌注的评估等依然存在诸多困难。近年,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日新月异,在胰腺外科中肿瘤定位、淋巴结显影、胆道识别等方面显示出此技术的巨大优势。该文主要对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在胰腺外科中的应用作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吲哚菁绿 荧光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常国庆 袁玉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期87-89,共3页
目的探究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予以治疗;选择同期行开腹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 目的探究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予以治疗;选择同期行开腹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取得的效果较好,但是应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操作便捷、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 急性胆囊炎 临床效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转化治疗中几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18
作者 袁玉峰 张中林 《腹部外科》 2024年第3期155-160,共6页
近年来,随着系统治疗和局部治疗的进步,肝细胞癌(下文简称肝癌)的诊疗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从原来“以手术为主”的“手术优先”理念,逐步转变为现在“以手术为基础”的“策略优先”理念。如何合理利用新型治疗手段围绕达到最优治... 近年来,随着系统治疗和局部治疗的进步,肝细胞癌(下文简称肝癌)的诊疗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从原来“以手术为主”的“手术优先”理念,逐步转变为现在“以手术为基础”的“策略优先”理念。如何合理利用新型治疗手段围绕达到最优治疗效果来设计更为科学的治疗方案变得十分重要,肝癌转化治疗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通过综合治疗手段使初始外科学不可切除的肝癌病人获得手术切除机会,或者对初始可手术切除但预期疗效不佳的病人先行适当干预后实施手术以达到更好的肿瘤学效果。肝癌转化治疗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但是临床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如何科学而个体化地筛选病人实施新辅助治疗?成功实现转化的肝癌病人是否必然需要手术?如何确定其手术时机以达到最佳疗效?如何在病人中合理使用肝动脉灌注化疗这一治疗手段以达到最优的转化效益?如何科学评价和使用促进剩余肝脏体积增生的治疗手段,如末梢门静脉栓塞或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等等。此文作者结合自身经验就前述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浅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转化治疗 系统性治疗 手术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外科理念在肝癌诊治中的应用与思考
19
作者 袁玉峰 陈曦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3,共6页
精准外科理念的提出与现代医学技术进步和学科交叉融合密切相关,并深刻影响着外科决策方向和治疗范式。其核心要义是利用可视化、可量化和可控化等关键外科技术,在病灶清除、脏器保护、损伤控制三者之间达到平衡,从而实现患者受益最大... 精准外科理念的提出与现代医学技术进步和学科交叉融合密切相关,并深刻影响着外科决策方向和治疗范式。其核心要义是利用可视化、可量化和可控化等关键外科技术,在病灶清除、脏器保护、损伤控制三者之间达到平衡,从而实现患者受益最大化。在肝癌诊断与治疗领域,精准外科理念应贯穿于疾病诊断与治疗全过程,包括术前精准评估、术中精细操作和术后精心管理等。这些先进理念的实现,依赖于技术不断进步和流程不断优化。然而,当前肝癌的诊断与治疗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如术前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精确评估、术中精准切除技术的优化,以及术后复发监测与干预措施的完善等。应用分子影像、循环源标志物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持续完善精准外科理念并拓展其实践范围,并将其贯穿于肝癌诊断与治疗的各个环节,才能全面提升手术安全性与疗效,为患者提供更科学、更高效的治疗选择。笔者将精准外科理念应用于肝癌的诊断与治疗实践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进行系统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精准外科 诊断 分子影像 多学科协作 循环源标志物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柱状球囊扩张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取石术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 被引量:3
20
作者 易杰明 曾长江 +4 位作者 张梦来 周新红 魏征 罗必超 江平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柱状球囊扩张治疗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3年4月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应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柱状球囊扩张胆道镜探查取石术治疗的50例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患...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柱状球囊扩张治疗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3年4月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应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柱状球囊扩张胆道镜探查取石术治疗的50例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均取石成功,中转开腹手术1例,术中联合钬激光碎石1例,胆道镜胆总管探查率100%,肝总管探查率96%(48/50),可吸收夹直接关闭胆囊管32例,经胆囊管缝合、修补夹闭18例,术中留置鼻胆管7例。胆总管结石数目1~5枚,结石大小3~12 mm,胆总管直径5~15 mm,平均手术时间(132.0±37.3)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7±2.3)d,平均总费用(27796±6248)元。术后发生胆漏2例,术后随访半年内无残留结石及结石复发,未见胆管狭窄。结论在严格掌握相关适应证的前提下,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柱状球囊扩张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取石术治疗继发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继发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胆道镜 柱状球囊扩张 经胆囊管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