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正演数值模拟与瞬时地震属性研究
1
作者 杨文海 张广东 +1 位作者 谭智 金聪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1期25-34,共10页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具有巨大潜能的新型能源,研究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响应特征,对我国陆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Kelvin粘弹性介质模型,基于祁连山冻土区的实际地质地层条件,建立理论地质-地球物理模型;...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具有巨大潜能的新型能源,研究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响应特征,对我国陆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Kelvin粘弹性介质模型,基于祁连山冻土区的实际地质地层条件,建立理论地质-地球物理模型;采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进行正演数值模拟,并对自激自收地震记录进行波场特征分析和提取瞬时地震属性。研究结果表明:地震波通过天然气水合物地层时,反射振幅能量较弱;在瞬时频率属性剖面可分辨层厚的范围内,瞬时频率随着层厚增加,频率在小幅度衰减;地震波通过含天然气地层时,反射波表现为强反射特征,瞬时频率能量明显增大;瞬时地震属性对波阻抗界面有更好的分辨能力,特别是瞬时相位属性剖面,作用明显。因此,综合分析波场特征与瞬时属性特征可以为陆域天然气水合物的识别、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有限差分 正演数值模拟 HILBERT变换 瞬时地震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城区地层结构及周边隐伏断层探测研究——以东湖高新区为例
2
作者 常坤 邓小虎 程邈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5年第2期217-224,共8页
复杂城区地层结构特征、隐伏断层位置、几何特征以及覆盖层厚度等地质信息对于轻轨、城际列车等重大工程建设显得极其重要。利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可初步查明隐伏断裂走向、倾向、上断点埋深等几何特征,并可精细划分地层,获取覆盖层厚度... 复杂城区地层结构特征、隐伏断层位置、几何特征以及覆盖层厚度等地质信息对于轻轨、城际列车等重大工程建设显得极其重要。利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可初步查明隐伏断裂走向、倾向、上断点埋深等几何特征,并可精细划分地层,获取覆盖层厚度等信息,但在城区部分区域无法采用可控震源车实施地震勘探作业,因此无法实现复杂城区地层结构及隐伏断层的探测研究。针对复杂城区面临的现实难题,本文将地震反射和微动探测两种方法引入城市隐伏断层和地层结构探测。在反射地震勘探盲区利用微动探测获取的速度结构实现城区地下空间结构的透视,帮助判断覆盖层厚度、强风化及中风化基岩埋深等信息,并结合钻孔资料对目标区覆盖层厚度、隐伏断裂和地层结构进行分析,有效避免城市探测盲区,实现全区域、多手段联合探测。该技术组合为类似城市开展复杂城区地球物理工作提供新思路,具有较好的科学意义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射 微动探测 地层结构 隐伏断裂 东湖高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剪切波速的深层砂土地震液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薇 李恒 徐利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3-97,共5页
阐述了剪切波速法判别饱和砂土液化的原理,结合武汉地区某工程实例,对场地内埋深超越"规范法"适用范围的砂层进行液化判别,确定场地的临界液化深度。通过与室内动三轴试验的对比得出,2种方法的液化判别结果及确定的临界液化... 阐述了剪切波速法判别饱和砂土液化的原理,结合武汉地区某工程实例,对场地内埋深超越"规范法"适用范围的砂层进行液化判别,确定场地的临界液化深度。通过与室内动三轴试验的对比得出,2种方法的液化判别结果及确定的临界液化深度均吻合较好,验证了以剪切波速为指标的液化评估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速 深层砂土 液化评估 动三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砂土地基地震液化深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庆 汤勇 +1 位作者 朱萌 杨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5期15188-15193,共6页
为探究地下工程场地深层饱和砂土的抗液化强度特征和液化深度,通过动三轴液化试验,选取汉口某轨道交通工程场地埋深超过20 m的饱和砂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深层饱和砂土试样液化特性,获取了试样抗液化强度曲线。分别利用动三轴液化试验和... 为探究地下工程场地深层饱和砂土的抗液化强度特征和液化深度,通过动三轴液化试验,选取汉口某轨道交通工程场地埋深超过20 m的饱和砂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深层饱和砂土试样液化特性,获取了试样抗液化强度曲线。分别利用动三轴液化试验和标贯试验击数为指标的液化判别方法,比较分析了深层饱和砂土的地震液化可能性。结果显示本地区饱和砂土地基液化深度在地震烈度Ⅶ度、Ⅷ度时超过20 m。研究成果可为本地区工程实践抗液化处理深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砂土 地震液化 动三轴 液化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荷载作用下岩石边坡稳定性的拟动力分析及可靠度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孔宇阳 李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69-176,共8页
岩石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其安全性评估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地震易发地区。安全系数是评估边坡安全程度的常用方法之一,然而影响边坡安全性的因素较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岩石边坡抗震设计中存在一定... 岩石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其安全性评估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地震易发地区。安全系数是评估边坡安全程度的常用方法之一,然而影响边坡安全性的因素较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岩石边坡抗震设计中存在一定的不足。考虑地震荷载、岩体放大系数、张缝内水位变化等影响因素,利用拟动力方法推导了出流缝未堵塞时不同工况下的岩石边坡抗倾覆性的安全系数。在确定性计算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到地震荷载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建立了地震荷载作用下岩石边坡抗倾覆性的极限状态方程。通过可靠度指标对计算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分析了水平及竖向地震荷载、岩体放大系数、张缝内水位变化等控制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表明,岩石边坡的抗倾覆稳定性不仅与计算参数的均值有关,也与计算参数的变异性有关。因此,在抗震设计当中,同时利用安全系数及可靠度指标来评估岩石边坡的抗震稳定性,有利于岩石边坡的安全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边坡 拟动力方法 可靠度指标 敏感性分析 抗倾覆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域不同超越概率水平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比例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余松 吴建超 +1 位作者 胡庆 杨钢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3-509,共7页
以第一次全国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成果为依据,计算并分析湖北省域不同超越概率水平下峰值加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利用湖北省域宏观场地类别数据,计算得到湖北省域在多遇地震、基本地震和设防地震作用下场地峰值加速度... 以第一次全国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成果为依据,计算并分析湖北省域不同超越概率水平下峰值加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利用湖北省域宏观场地类别数据,计算得到湖北省域在多遇地震、基本地震和设防地震作用下场地峰值加速度比例关系:在0.05 g加速度分区中,湖北省域场地50 a超越概率63%与10%的峰值加速度比例(R_(63)/R_(10))均值为0.31,超越概率2%与10%的峰值加速度比例(R_(2)/R_(10))均值为1.81;在0.10 g加速度分区中,R_(63)/R_(10)均值为0.30,R_(2)/R_(10)均值为1.80;在0.15 g加速度分区中,R_(63)/R_(10)均值为0.17,R_(2)/R_(10)均值为1.98。在此基础上,与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等强制性国家标准中要求的比例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湖北省域采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取值对建筑物进行抗震作用计算,所考虑的地震作用是保守且安全的。同时,在湖北省高烈度区(如竹山、竹溪)开展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作时,多遇地震下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宜按不低于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1/3进行调整。该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湖北省地震风险普查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风险普查 超越概率 峰值加速度 比例关系 加速度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主城区液化潜能分区研究
7
作者 张祎 朱念 +1 位作者 王薇 乔岳强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6-361,共6页
搜集并整理武汉主城区地震安全性评价控制性钻孔SPT-N资料,配合武汉市地震动参数小区划成果,采用规范法对各场地土层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液化可能性进行判别。以液化指数作为分区指标并结合各场地坐标,绘制武汉主城区液化潜能分区图。分区... 搜集并整理武汉主城区地震安全性评价控制性钻孔SPT-N资料,配合武汉市地震动参数小区划成果,采用规范法对各场地土层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液化可能性进行判别。以液化指数作为分区指标并结合各场地坐标,绘制武汉主城区液化潜能分区图。分区图初步预测了罕遇地震发生以后,可能发生液化的区域及其严重性,且表明无论是分布面积还是液化潜能,长江右岸均大于长江左岸。通过与4次历史大震液化资料的对比分析,武汉主城区可能液化场地具有地下水位埋深浅、液化土层分布范围广、埋藏深度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标准贯入试验 液化判别 液化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襄阳地区土体剪切波波速与深度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余松 吴建超 +3 位作者 蔡永建 雷东宁 胡庆 杨钢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8-623,629,共7页
为给出湖北襄阳地区典型粘性土、粉土、砂土及碎石土剪切波波速与深度之间的统计公式,基于收集到的102个实测钻孔波速资料,利用多种一元回归模型对襄阳地区常见土层剪切波波速与深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分析和相关性研究;同时,讨论土体... 为给出湖北襄阳地区典型粘性土、粉土、砂土及碎石土剪切波波速与深度之间的统计公式,基于收集到的102个实测钻孔波速资料,利用多种一元回归模型对襄阳地区常见土层剪切波波速与深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分析和相关性研究;同时,讨论土体状态对二者关系的影响;最后,利用实测钻孔数据验证统计公式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1)除人工填土外,襄阳地区其他常规土类剪切波波速与深度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且离散程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同一土类随密实度或塑性状态的增大,其平均剪切波波速也变大;3)考虑土体状态可以使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更加具体、更接近真实值,但对模型拟合优度的变化具有不确定性;4)区域性对土层剪切波波速与深度的统计关系有较大影响。本文研究的襄阳地区各土类剪切波波速回归模型较全国土类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和误差平稳性,可为南襄盆地及周边区域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场地土动力学性质研究和地震动参数确定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波速 深度 回归模型 拟合分析 土体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损快速识别算法在湖北应城M 4.9级地震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乙轩 姜涛 +1 位作者 吴文彬 江健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9-238,共10页
针对基于人工检测方法存在效率低、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空间通道注意力机制改进的Faster RCNN的砌体结构震损图片快速识别算法。基于湖北省应城M 4.9级地震现场调查获取的砌体结构震害图片,制作砌体结构门窗洞口和震损类型的数据... 针对基于人工检测方法存在效率低、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空间通道注意力机制改进的Faster RCNN的砌体结构震损图片快速识别算法。基于湖北省应城M 4.9级地震现场调查获取的砌体结构震害图片,制作砌体结构门窗洞口和震损类型的数据集;通过Mosaic方法对数据集进行数据增强后,构建空间通道注意力机制改进的Faster RCNN模型提取震害图片高级语义特征;使用湖北应城M 4.9级地震砌体结构震害调查数据集对模型进行训练及验证并确定最终的模型超参;最后基于改进的Faster RCNN对砌体结构门窗洞口和震损类型进行快速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的算法可以有效的识别出门、窗、剥落、裂缝,其检测精确分别为:93.1%、97.6%、74.8%、62.3%。此外,单张震害照片检测时间为60 ms,为砌体结构震害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震害类型 快速检测 改进的Faster RCNN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古河道地层对地铁基坑工程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凌璐 唐传政 《城市勘测》 2020年第5期192-196,共5页
通过分析武汉市长江武昌岸古河道沉积物地层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岩土工程性质和对地铁车站基坑工程的影响,并结合地铁车站基坑工程实例,提出了该古河道的分布区域内的地铁车站基坑设计、施工及监测方面的建议,为类似基坑工程提供参考... 通过分析武汉市长江武昌岸古河道沉积物地层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岩土工程性质和对地铁车站基坑工程的影响,并结合地铁车站基坑工程实例,提出了该古河道的分布区域内的地铁车站基坑设计、施工及监测方面的建议,为类似基坑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河道 工程特性 基坑影响 地铁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域花岗岩发育区地震反射精细地质构造调查
11
作者 邓小虎 傅焰林 李青山 《工程勘察》 2024年第6期72-78,共7页
广东近海海域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交界处,地质活动活跃,地质结构复杂。在花岗岩分布区,基岩不均匀风化形成风化基岩凹槽、隆起和孤石等,基岩面起伏较大。单一钻探方法难以反映隧道沿线地质结构的连续变化。本文采用高频小炮距水域... 广东近海海域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交界处,地质活动活跃,地质结构复杂。在花岗岩分布区,基岩不均匀风化形成风化基岩凹槽、隆起和孤石等,基岩面起伏较大。单一钻探方法难以反映隧道沿线地质结构的连续变化。本文采用高频小炮距水域地震反射方法,查明隧道沿线详细地质条件,总结各种地质体的地震反射特征,研究断裂走向及活动性。在小炮间距地震剖面中,基岩面表现为反射同相轴起伏变化,基岩隆起对应同相轴上隆,基岩凹槽对应同相轴下凹;断裂表现为同相轴缺失、突变、错断;抛石发育区与孤石(群)形成绕射波。本文利用多条地震反射剖面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全面展示隧道沿线复杂地质结构,划定强风化花岗岩区。对比研究发现地震反射解释结论与钻探揭示情况吻合较好,为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上地震反射 孤石 抛石 海洋地质勘察 风化凹槽 隆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布在建筑结构加固修复工程中的应用
12
作者 邓声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0083-0086,共4页
近些年来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进步,这为建筑工程事业各类新型现代化材料研发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多种不同类型的先进施工材料应运而生,其中碳纤维布就具备一定的代表性。碳纤维布具备诸多技术优势,属于一种高强度施工材... 近些年来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进步,这为建筑工程事业各类新型现代化材料研发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多种不同类型的先进施工材料应运而生,其中碳纤维布就具备一定的代表性。碳纤维布具备诸多技术优势,属于一种高强度施工材料,被广泛的应用在了工程项目建设行业的各个领域当中。详细来说,碳纤维布的力学性能极为突出,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工作当中能够展现出极强的抗拉能力,还能有效应对寒冷自然条件、高温自然条件以及腐蚀性自然环境,综合应用成效极为理想,受到了业界人员的一众青睐。在当今工程项目建设高品质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相关技术人员要恰当合理地运用这类新型施工材料,借此来不断提升建筑工程行业加固施工技术的整体应用水平。本文深入探究了碳纤维布加固技术的具体原理和特点,结合相应的工程项目加固施工案例,详细阐述了建筑工程加固修复施工的具体需求,明确了碳纤维布材料的具体应用标准,确保广大施工人员明确碳纤维布加固施工工艺的正确应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并且对碳纤维布的各类应用状况做出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布 建筑结构 加固修复工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钢结构厂房加装光伏的安全鉴定及加固研究
13
作者 李博 何超枫 +1 位作者 邓声禄 李智 《福建建材》 2024年第7期64-67,77,共5页
光伏发电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是建筑领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既有建筑增设屋面光伏为主要形式之一,但是增设光伏必须保证建筑的结构安全,因此既有建筑增设光伏就必然涉及鉴定和加固。以某钢结构厂房为例,介绍了厂... 光伏发电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是建筑领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既有建筑增设屋面光伏为主要形式之一,但是增设光伏必须保证建筑的结构安全,因此既有建筑增设光伏就必然涉及鉴定和加固。以某钢结构厂房为例,介绍了厂房增加屋面光伏的检测、鉴定流程。依据检测数据及厂房承载能力计算结果,对厂房的结构安全进行了鉴定,提出了针对性的加固方案。事实证明,该方法行之有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面光伏 钢结构 厂房 鉴定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建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及技术应用分析
14
作者 李博 何超枫 李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0102-0105,共4页
在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伟大成功的推动下,广大人民群众的综合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对于房屋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为有效保障房屋工程项目综合建设质量,建筑工程事业当中逐步开展了工程项目建设成果的检测工作,以此来明... 在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伟大成功的推动下,广大人民群众的综合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对于房屋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为有效保障房屋工程项目综合建设质量,建筑工程事业当中逐步开展了工程项目建设成果的检测工作,以此来明确工程项目建设成果的性能和水平,最大程度上避免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和病害问题。为此,相关技术人员要明确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详细总结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的主要方法,最后对技术的应用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建工程 主体结构 检测方法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工程结构加固技术分析
15
作者 邓声禄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6期0043-0046,共4页
合理的加固技术应用是提高建筑稳定性的有效手段,围绕建筑工程结构加固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了解现阶段应用频率较高的加固技术,粘钢板加固法、外加钢丝绳网、裂缝结构加固等,分析这些技术的应用特点和优势,保证加固效果,为建筑结构... 合理的加固技术应用是提高建筑稳定性的有效手段,围绕建筑工程结构加固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了解现阶段应用频率较高的加固技术,粘钢板加固法、外加钢丝绳网、裂缝结构加固等,分析这些技术的应用特点和优势,保证加固效果,为建筑结构稳定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推动加固技术的创新,提高对于建筑工程结构加固的重视程度,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结构加固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区典型土类动力非线性参数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孔宇阳 廉超 +1 位作者 李井冈 宋琛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2-837,共6页
利用武汉地区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中共振柱实验获得的1 403组土动力非线性参数数据,统计出武汉地区7种不同土性不同埋深的土类在8个典型应变下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的平均值。根据2个工程场地在实验值、统计平均值、规范值输入下的土... 利用武汉地区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中共振柱实验获得的1 403组土动力非线性参数数据,统计出武汉地区7种不同土性不同埋深的土类在8个典型应变下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的平均值。根据2个工程场地在实验值、统计平均值、规范值输入下的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结果,对比分析了3种土动力参数值对场地地震动参数的影响,对所给出的平均值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规范值相比,统计平均值与实验值的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计算结果真实合理,可供武汉地区场地土动力学参数实验数据缺乏时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地区 共振柱实验 动力非线性参数 地震反应分析 合理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应城4.9级地震建筑物震害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谭杰 李恒 +1 位作者 蔡永建 郑水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06-215,共10页
2019年12月26日湖北省应城市发生4.9级地震,地震对震中区域附近村镇建筑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通过对6个乡镇近百个村落的建筑物震害情况调查分析,总结了实心墙砌体结构、空斗墙砌体结构、砖木结构、土木结构和非结构构件的震害特点... 2019年12月26日湖北省应城市发生4.9级地震,地震对震中区域附近村镇建筑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通过对6个乡镇近百个村落的建筑物震害情况调查分析,总结了实心墙砌体结构、空斗墙砌体结构、砖木结构、土木结构和非结构构件的震害特点,并从结构布置、施工材料和工艺、抗震构造措施三个方面分析了建筑物破坏原因。总结本次地震的震害特点,可丰富湖北省村镇房屋的震害资料,为长江中游村镇房屋震害预测提供基础依据,为后期政府落实防震减灾措施指明方向,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城4.9级地震 震害调查 村镇房屋 砌体结构 空斗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断裂东段第四纪活动性及地震地质涵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雷东宁 乔岳强 +3 位作者 胡庆 王秋良 林松 李雪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62-1375,共14页
丹江口地区地震地质因修建丹江水库而得到深入研究,但针对断裂进行的系统性研究较少。通过对丹江断裂东段进行1:1万大比例条带状活动断裂填图,综合采用地质地貌调查、岩样年龄测试、地质钻探、浅层地震勘探等多种手段进行研究,认为:1)... 丹江口地区地震地质因修建丹江水库而得到深入研究,但针对断裂进行的系统性研究较少。通过对丹江断裂东段进行1:1万大比例条带状活动断裂填图,综合采用地质地貌调查、岩样年龄测试、地质钻探、浅层地震勘探等多种手段进行研究,认为:1)丹江断裂东段第四纪以来累积左旋走滑量在250~500m之间,上更新统地层垂直断距为10~20m;2)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活动性质以由NE向SW的逆冲为主,兼具有左旋走滑分量;3)断裂活动性由山地向盆地迁移。丹江断裂晚更新世以来活动表明,南襄盆地西缘活动性较强。该认识可为进一步评估丹江口地区乃至南襄盆地西缘的地震构造环境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襄盆地 丹江断裂 地貌陡坎 垂直断距 逆冲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剪切波速对饱和砂土地震液化的判别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庆 朱萌 +1 位作者 杨钢 雷东宁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4-139,共6页
现行有关抗震规范的液化判别方法大多使用标贯试验方法,最大判别深度不超过20 m,而近些年来的地震灾害调查显示超过20 m的饱和砂土深层液化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为此,基于Kayne场地液化数据库和修正的双曲线模型,建立了临界剪切波速液化判... 现行有关抗震规范的液化判别方法大多使用标贯试验方法,最大判别深度不超过20 m,而近些年来的地震灾害调查显示超过20 m的饱和砂土深层液化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为此,基于Kayne场地液化数据库和修正的双曲线模型,建立了临界剪切波速液化判别公式,其判别成功率可达到80%以上.以西藏某水利枢纽为例,结合现行规范中的判别方法,对比分析并评价了本文剪切波速液化判别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对于埋深20 m以内的饱和砂层,《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2016)中规定的标贯判别方法得到的液化判别结果最为安全;(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中规定的剪切波速液化临界曲线,对埋深超过20 m的饱和砂层液化判别过于保守,在高地震烈度时可导致极其密实的砂土被判别为液化,但在Ⅶ度时,该法对埋深10 m以内的浅层砂土的液化判别结果偏不安全;(3)对于高地震烈度区或者埋深超过20 m的深层液化判别来说,本文剪切波速方法既能克服《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判别方法过于保守的弊端,又能得到相对合理的液化判别结果.当场地缺少标贯数据或者需要对埋深超过20 m的砂土进行液化判别时,本剪切波速判别液化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速 饱和砂土 液化判别 深层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方形人工标志法水库边坡变形监测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钢 吴建超 +1 位作者 胡庆 汤勇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6-171,共6页
水库库岸边坡是否稳定,关系到沿岸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了监测水库边坡的稳定性,提出一种能够简便高效监测水库边坡变形特征的方法。通过架设相机拍摄得到三个正方形人工标志图像,然后利用MATLAB软件进行图像处理。拍摄图像经灰度化... 水库库岸边坡是否稳定,关系到沿岸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了监测水库边坡的稳定性,提出一种能够简便高效监测水库边坡变形特征的方法。通过架设相机拍摄得到三个正方形人工标志图像,然后利用MATLAB软件进行图像处理。拍摄图像经灰度化、二值化、噪声去除、区域分割标记和像素标定、坐标系建立及人工标志坐标点获得等处理过程,计算得到图像中被观测人工标志点坐标值及水平向、垂直位移变形值,进而分析水库边坡变形图像特征。通过与被观测人工标志点坐标值及水平向、垂直向位移变形值进行比较可知,本方法获得的人工标志点位移轨迹与实际变形轨迹相吻合,位移变形监测精度为96.21%。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水库边坡变形监测方法是可行的,可为水库边坡安全稳定监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边坡 MATLAB 人工标志 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