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脉冲反射超深钻孔灌注桩浇筑界面检测方法研究
1
作者 汪进超 刘厚成 +3 位作者 韩增强 胡胜 唐冬云 陈明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2,150,共11页
超深钻孔灌注桩的浇筑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文章针对传统混凝土浇筑界面检测方法在测试效率与稳定性方面存在的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超声波全脉冲反射的超深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界面检测方法。首先,通过构建能够... 超深钻孔灌注桩的浇筑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文章针对传统混凝土浇筑界面检测方法在测试效率与稳定性方面存在的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超声波全脉冲反射的超深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界面检测方法。首先,通过构建能够解决灌注桩混凝土界面实时检测的超声波全脉冲反射技术体系,来实现技术方法的仪器设备研制与理论模型分析;随后,结合全脉冲信号的声学特征,提出目标信号识别方法,来精准定位斜面与标定反射回波的信号前缘时刻;最后,通过形成目标回波信号校验准则,来有效区分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的钻孔内介质声学特征;同时,本文结合实地测试数据,来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通过本文方法研究,说明本文方法能够实现考虑浮浆层的超深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浇筑界面检测,有助于提高测试效率与稳定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 界面检测 超声波反射 信号识别 检测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测量中的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路径探究
2
作者 王健 《工程建设(维泽科技)》 2025年第3期133-135,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逐渐深入,成为现代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工具。数字化测绘技术通过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测量设备,能够高效地获取和处理大规模数据,显著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效率。该技术在减少人工...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逐渐深入,成为现代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工具。数字化测绘技术通过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测量设备,能够高效地获取和处理大规模数据,显著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效率。该技术在减少人工操作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人为误差,优化数据处理过程,提升了工程测量的整体质量和可靠性,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测绘 工程测量 技术应用 路径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政工程质量检测要点及方法研究
3
作者 王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1年第4期259-259,261,共2页
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多。这几年我国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社会各界也开始关注项目的质量和安全。当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当前建筑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对此,如何解决当前... 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多。这几年我国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社会各界也开始关注项目的质量和安全。当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当前建筑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对此,如何解决当前在社会责任各个主体上的不合理问题,并加强提高质量控制部门的管理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建设项目质量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使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活动能够在标准化的框架内进行,这对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具有很大意义。本文就市政工程质量检测要点及方法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工程 质量检测 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光组合测量的水下构筑物表面缺陷3维可视化方法
4
作者 王翔 汪进超 +2 位作者 刘厚成 宋万鹏 李姝祺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3,共10页
准确掌握水下构筑物表面的缺陷特征信息,能够为构筑物的健康诊断与安全评估提供科学依据。针对目前水下狭小空间环境中,测试设备尺寸受限、与声光数据同步利用和融合难的技术瓶颈,提出基于声光组合测量的水下构筑物表面缺陷3维可视化方... 准确掌握水下构筑物表面的缺陷特征信息,能够为构筑物的健康诊断与安全评估提供科学依据。针对目前水下狭小空间环境中,测试设备尺寸受限、与声光数据同步利用和融合难的技术瓶颈,提出基于声光组合测量的水下构筑物表面缺陷3维可视化方法。首先,在利用声光组合测量技术捕获有效数据的基础上,构建能够反映缺陷目标典型特征参数的定量表征方法;随后,提出综合考虑典型目标特征的声光特征数据匹配方法,以局部单幅光学纹理图像中的缺陷特征为搜索目标,提高声光数据的匹配程度,丰富全局拼接纹理图像中的细节信息;最后,通过构建纹理特征图像增强算法,形成同步利用声光组合数据的水下构筑物表面缺陷3维可视化技术体系,并结合实例分析,验证本文方法的正确性与优越性。结果表明,声光组合测量技术能够提高水下构筑物表面缺陷检测的效率和精度,同步利用声波扫描数据和光学纹理信息突显水下构筑物表面缺陷的3维可视化特征,为水下构筑物表面缺陷的3维可视化及定量描述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构筑物 声光组合测量 缺陷可视化 声波扫描 表面纹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5
作者 韩鹏圆王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17年第5期00198-00198,共2页
由于GPS技术的应用,桥梁工程测量技术出现了新一轮的革命,桥梁工程的测量因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是一个把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进行结合的新时代。随着现代桥梁的建设规模不断增大,结构更加新颖,技术工艺不断进步等各方面的发展,使GP... 由于GPS技术的应用,桥梁工程测量技术出现了新一轮的革命,桥梁工程的测量因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是一个把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进行结合的新时代。随着现代桥梁的建设规模不断增大,结构更加新颖,技术工艺不断进步等各方面的发展,使GPS技术在桥梁工程的测量中地位显得更加重要,作用也更加突出。本文对现阶段GPS技术在桥梁工程的测量应用进行分析,并探讨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技术 桥梁工程 测量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化的生活垃圾压缩箱体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游颖 陈迪 +3 位作者 王君 汪泉 魏琼 游宇峰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4-48,100,共6页
地埋升降式压缩垃圾站是一种新型的城市生活垃圾中转站。为了提高其垃圾压缩箱体(简称箱体)的综合力学性能,达到轻量化的目的,以加强筋板的布置和箱体壁厚作为设计变量,设计了三种不同的加强筋板布置方案。采用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 地埋升降式压缩垃圾站是一种新型的城市生活垃圾中转站。为了提高其垃圾压缩箱体(简称箱体)的综合力学性能,达到轻量化的目的,以加强筋板的布置和箱体壁厚作为设计变量,设计了三种不同的加强筋板布置方案。采用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优选出最佳设计方案。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箱体工况(箱体材料许用应力为150 MPa)的条件下,其质量减少了715.8 kg,可实现箱体轻量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 结构优化 ABAQUS软件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BP神经网络的钢结构应力缺失数据重构 被引量:3
7
作者 游颖 王建 +3 位作者 刘学刚 彭宁 周敏峰 邓志扬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6-173,共8页
钢结构健康监测过程中的应力数据缺失会干扰监测各环节的运行状态,无法保障施工阶段的安全,因此解决数据缺失问题至关重要。钢结构在施工阶段应力应变监测中,由于受到外界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导致监测数据不准确、缺失以及局部应力数据... 钢结构健康监测过程中的应力数据缺失会干扰监测各环节的运行状态,无法保障施工阶段的安全,因此解决数据缺失问题至关重要。钢结构在施工阶段应力应变监测中,由于受到外界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导致监测数据不准确、缺失以及局部应力数据的重构值与真实值偏差较大等问题。采用改进BP神经网络分别对300组和30组钢结构应力应变监测数据进行重构,并对改进BP神经网络的数据重构方法进行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相比线性回归法,改进BP神经网络法进行离散型缺失数据的重构平均误差降低0.7%,特别是对于局部缺失数据,改进BP神经网络法的重构精度更高,平均局部误差降低2.2%;为达到较好的重构精度,使用改进BP神经网络对缺失数据重构时,数据的缺失率不宜超过20%;改进BP神经网络法可为钢结构应力缺失数据重构以及结构健康监测提供技术支持,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数据重构 改进BP神经网络 结构健康监测 粒子群算法 附加动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羌塘盆地中-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样式及构造应力场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正友 薛灵文 +4 位作者 王世锋 王刚 彭成名 侯芸 段磊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83-800,共18页
摘要新生代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持续碰撞挤压,造成南羌塘地块向南逆冲于拉萨地块之上,并在南羌塘地块内部形成了一系列的由北往南的逆冲推覆构造。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对这些逆冲推覆构造及夹持其间的褶皱变形的结构组成、构造样... 摘要新生代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持续碰撞挤压,造成南羌塘地块向南逆冲于拉萨地块之上,并在南羌塘地块内部形成了一系列的由北往南的逆冲推覆构造。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对这些逆冲推覆构造及夹持其间的褶皱变形的结构组成、构造样式、形成时代以及缩短量分布等问题仍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基础上,对赛布错一扎加藏布断裂(SZT),多玛一其香错断裂(DQT),隆鄂尼褶断带(LF)及南羌塘与中央隆起带分界的肖查卡一双湖断裂(XST)进行了几何学、运动学分析,建立了精细的构造框架。我们认为这些断裂为始新世以来形成的同时期的叠瓦状逆冲推覆;并通过野外褶皱形态,结合层面、节理面、断层面滑动矢量的分析,识别出南羌塘盆地4期构造应力场:1)代表中特提斯俯冲碰撞阶段的近S-N向的挤压;2)中特提斯碰撞后,随着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形成,南羌塘地区构造应力场转为S—N向的伸展;3)新生代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碰撞,青藏高原进入陆内变形阶段,南羌塘盆地内表现为NE—SW向的挤压,形成本文提及的一系列逆冲推覆构造;4)随着高原的持续隆升,约14Ma南北向裂谷开始活动,应力场转为NWW.SEE向伸展,形成双湖裂谷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羌塘盆地 逆冲推覆构造 构造样式 构造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强夯法施工技术探讨
9
作者 魏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1年第8期58-59,共2页
市政道路在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当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实际的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当中,软土路基的处理工作是非常常见的,软土路基的处理效果对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和市政道路后期的运营都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如果软土路基处理不到... 市政道路在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当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实际的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当中,软土路基的处理工作是非常常见的,软土路基的处理效果对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和市政道路后期的运营都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如果软土路基处理不到位不但会浪费大量的资源,投入更多的成本,还会对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其中强夯法施工技术是处理市政道路软土路基的常用技术,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操作便捷,不需要投入过多的施工成本而且处理效果非常不错。本文主要对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强夯法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道路 软土路基 强夯法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曲面钢结构临时支撑提前拆除方案及监测 被引量:4
10
作者 游颖 张泽涛 +1 位作者 刘学刚 王君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6-112,129,共8页
临时支撑的提前拆除是大多数空间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必经一步,为保证拆撑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对拆撑方案进行理论分析、对拆除过程中的应力及变形实时监测。以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展示中心的空间曲面钢结构为实例,针对其造型奇特... 临时支撑的提前拆除是大多数空间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必经一步,为保证拆撑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对拆撑方案进行理论分析、对拆除过程中的应力及变形实时监测。以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展示中心的空间曲面钢结构为实例,针对其造型奇特的特点,提出三种临时支撑拆撑方案,并进行模拟分析,包括单向逐次拆撑、由外到内拆撑及由内到外拆撑的顺序对拆撑过程依次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由内到外拆撑时结构综合受力性能最佳,将实际拆撑过程中监测的应力及变形数据与理论值对比分析,实际拆除过程中的应力及变形的变化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比较接近,该拆除方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曲面钢结构 提前拆撑 数值模拟 应力 变形 在线监测
原文传递
考虑温度影响的空间钢结构应力及变形变化规律 被引量:5
11
作者 游颖 张泽涛 +2 位作者 王君 游宇峰 周敏峰 《空间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8-63,共6页
空间钢结构成型后,温度是影响结构应力及变形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展示中心的空间曲面钢结构为实例,布置结构应力及应变的主要监测点,持续监测结构成型后不同温度条件下钢结构应力及变形的实测值;同时,利用SAP2... 空间钢结构成型后,温度是影响结构应力及变形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展示中心的空间曲面钢结构为实例,布置结构应力及应变的主要监测点,持续监测结构成型后不同温度条件下钢结构应力及变形的实测值;同时,利用SAP2000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关键构件在温度应力作用下结构应力及变形进行模拟分析,得出温度变化对应力及变形的变化规律;最后,将实测应力值和变形值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结构施工的可行性,为工程的安全性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钢结构 温度变化 应力 变形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ABAQUS的地铁深基坑变形监测与数值分析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厚成 郭启军 《土工基础》 2021年第1期72-75,共4页
以武汉市轨道交通29号线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过程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该基坑的自动化位移变形监测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在基坑开挖深度5 m范围内,整体位移量较小;开... 以武汉市轨道交通29号线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过程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该基坑的自动化位移变形监测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在基坑开挖深度5 m范围内,整体位移量较小;开挖深度超过在5~15 m范围内,基坑水平位移逐步增大,其中最大位移为19.22 mm,位移最大值位于深度12.3 m(2H/3,H代表基坑深度)位置;当开挖深度超过15 m后,随着深度的增加基坑的水平位移开始逐渐减小,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曲线均呈"弓"字型发展;(2)基坑地表沉降的最大值发生在距离基坑边缘H/2位置,最大沉降为6.65~9.15 mm,为开挖深度的0.04%~0.05%。从监测成果来看,基坑周边土体的沉降值均在可控范围内,说明所采取的基坑支护措施是基本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QUS 基坑 位移 沉降
原文传递
深基坑施工与紧邻隧道相互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国兆 刘厚成 郭启军 《土工基础》 2023年第1期6-9,50,共5页
以某紧邻地铁隧道的深基坑工程为例,通过数值模拟建立深基坑-隧道三维模型,研究深基坑施工对紧邻隧道的影响,明确了考虑运营地铁荷载的必要性。研究表明:①地下连续墙的水平位移随着基坑深度迅速增大,在基坑深度一半处达到峰值,地铁运... 以某紧邻地铁隧道的深基坑工程为例,通过数值模拟建立深基坑-隧道三维模型,研究深基坑施工对紧邻隧道的影响,明确了考虑运营地铁荷载的必要性。研究表明:①地下连续墙的水平位移随着基坑深度迅速增大,在基坑深度一半处达到峰值,地铁运营期基坑施工引起的隧道和基坑变形明显大于非运营期;②基坑和隧道变形随着基坑与隧道间的水平距离的增大逐渐减小,且这种影响也越来越小;③当隧道底部与基坑底部一致时,隧道拱底隆起位移最大,并随着隧道底部远离基坑底部逐渐减小。当隧道处于地下连续墙埋深中部时,即地下连续墙最大水平位移处,地下连续墙和隧道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运营隧道 地下连续墙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悬挂式地连墙地铁深基坑地下水渗流场及其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厚成 郭启军 《土工基础》 2021年第2期91-95,共5页
以南京地铁11号线绿水湾站基坑降水为背景,综合考虑基坑围护形式、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利用三维渗流计算软件Visual MODFLOW,建立悬挂式地连墙地铁深基坑三维渗流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不同地连墙嵌固深度条件下基坑内外渗流场... 以南京地铁11号线绿水湾站基坑降水为背景,综合考虑基坑围护形式、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利用三维渗流计算软件Visual MODFLOW,建立悬挂式地连墙地铁深基坑三维渗流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不同地连墙嵌固深度条件下基坑内外渗流场的变化规律和因降水导致的基坑变形特征,结果表明:地连墙的嵌固深度对坑内外地下水的渗流具有明显阻隔效应,随着地连墙嵌固深度的不断增加,坑外地下水的水位有所下降,但降水幅度较小,仅仅依赖地连墙嵌固深度的增加达到延缓坑外水头下降的目的尤为不经济;增大地连墙的嵌固深度,能够有效降低坑外地下水的水位,进而减缓因水位下降造成的基坑周边土体沉降,在实际工程中可以结合周边环境、基坑的稳定性、工程造价及施工难度要求,合理确定地连墙的嵌固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地连墙 地铁基坑 基坑变形 地下水渗流场
原文传递
膨胀土收缩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牟智 刘观仕 +2 位作者 陈如意 莫燕坤 盛鸾翔 《土工基础》 2019年第3期299-303,共5页
膨胀土失水后会发生体积收缩,进而产生裂隙,对其力学与工程特性具有重要影响,有关膨胀土收缩的研究也一直备受关注,也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介绍了膨胀土收缩的基本特征、主要影响因素、收缩机理、收缩模型等方面的研究方法与成果,简要... 膨胀土失水后会发生体积收缩,进而产生裂隙,对其力学与工程特性具有重要影响,有关膨胀土收缩的研究也一直备受关注,也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介绍了膨胀土收缩的基本特征、主要影响因素、收缩机理、收缩模型等方面的研究方法与成果,简要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深化对膨胀土收缩特性的研究:矿物成分及含量与膨胀土收缩特性的关系;考虑膨胀土黏土矿物晶体结构与收缩机理的关系;结构性对土体收缩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收缩机理 收缩模型 矿物成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