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质化管理在降低新生儿红臀发生率中作用分析与探究
1
作者 雷蕾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64-067,共4页
比较分析新生儿红臀在同质化管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研究开展于2023年3月-2023年8月,将140例新生儿设为本次研究对象,基于双盲法分成两个管理小组,对照组(70例新生儿,常规管理),观察组(70例新生儿,同质化管理)。比较分析红臀发生率、... 比较分析新生儿红臀在同质化管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研究开展于2023年3月-2023年8月,将140例新生儿设为本次研究对象,基于双盲法分成两个管理小组,对照组(70例新生儿,常规管理),观察组(70例新生儿,同质化管理)。比较分析红臀发生率、红臀严重程度、家属健康知晓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从统计结果分析,观察组新生儿红臀发生率为4.2%明显低于对照组红臀发生率30.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新生儿红臀严重程度进行分析,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红臀情况更为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健康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家属健康知晓率,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对管理模式满意程度是97.1%较对照组家属满意度85.7%呈更高显示,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接受同质化管理后可有效降低红臀发生率,且病情严重程度显著降低,新生儿家属对红臀相关护理知识了解程度升高,整体作用效果显著,可收获更多新生儿家属认可与满意,是一项值得推广的管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红臀 同质化管理 严重程度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宇航 衣慧 +6 位作者 温志杰 洪小杨 王辉 王刚 于文文 封志纯 周更须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466-469,共4页
目的报告新生儿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矫治方法及效果。方法2009年10月至2015年1月,共纠治新生儿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3例。患儿出生6—28d,平均(15.08±7.42)d,体重2.5—4.8kg,平均(3.34±0.67)k... 目的报告新生儿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矫治方法及效果。方法2009年10月至2015年1月,共纠治新生儿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3例。患儿出生6—28d,平均(15.08±7.42)d,体重2.5—4.8kg,平均(3.34±0.67)kg。所有手术均在浅低温高流量灌注下进行,3例患儿经右心房切口,切开房间隔,左心房后壁与肺静脉吻合;10例患儿采用心脏上翻法,左心房斜形切口与肺静脉无张力缝合。结果全组患儿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病例。11例患儿术后延迟关胸,3例发生肺高压危象,6例保留房间隔缺损,3例使用临时心脏起搏器。除2例因低心排综合征于术后早期死亡,其余患儿均治愈出院。2例患儿术后反复出现肺部感染,心脏超声发现吻合口流速明显增快,其中1例失随访,1例再次手术解除肺静脉吻合口狭窄,痊愈出院。余9例随访1个月至5年。随访期均行心脏超声、x线胸片、心电图检查。多数患儿心功能良好,心胸比例较术前明显缩小,肺淤血消失,心电图示窦性节律,吻合口血流速度正常。结论新生儿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病情危重,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静脉异位引流 心脏外科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 新生儿
原文传递
脂肪干细胞生物活性分泌物防治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安全性及早期疗效 被引量:8
3
作者 曹一翀 刘卫鹏 +12 位作者 王凤 王倩 汪兆艳 杨印祥 杨巧芝 张茜 刘芳 刘利军 吕红艳 唐仕芳 张家洁 温志杰 栾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503-1507,共5页
目的探索脂肪干细胞生物活性分泌物(ASCBS)鞘内注射防治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MI)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按统一标准在多个医疗中心分3个胎龄组募集63例WMI早产儿,A组:胎龄24~28^+6周,21例;B组:胎龄29~32^+6周,20例;C组:胎... 目的探索脂肪干细胞生物活性分泌物(ASCBS)鞘内注射防治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MI)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按统一标准在多个医疗中心分3个胎龄组募集63例WMI早产儿,A组:胎龄24~28^+6周,21例;B组:胎龄29~32^+6周,20例;C组:胎龄33~36^+6周,22例。各胎龄组以抛硬币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连续3 d每天1次腰椎穿刺并鞘内注射ASCBS。于矫正胎龄足月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于矫正月龄6个月通过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第2版(PDMS-2)进行神经发育评估,比较2组间早产儿存活率、NBNA评分、智力发育指数(MDI)、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及PDMS-2发育商。结果63例中包括治疗组31例,对照组32例,所有病例中只有治疗组1例失访。治疗组未发现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所有胎龄组中治疗组及对照组存活率及早产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A组的纠正6月龄的粗大运动发育商及总运动发育商高于对照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粗大运动发育商:治疗A组98.330±6.282、对照A组90.330±3.777,P=0.040;总运动发育商:治疗A组97.330±4.803、对照A组91.000±4.472,P=0.023),其余结果未发现组间差异。结论ASCBS治疗早产儿WMI具有较好安全性,并能促进24~28周出生胎龄早产儿的运动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婴儿 早产 脑白质损伤 脂肪干细胞生物活性分泌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