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SARS疫情的对策
1
作者 丁华 《浙江预防医学》 2004年第1期35-35,37,共2页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是一种传染性强、病死率高,以近距离飞沫传播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
关键词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SARS 疫情管理 呼吸道传染病 工作机制 传染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义县监测区2006年居民恶性肿瘤发病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鲍章法 王倩倩 《浙江预防医学》 2008年第7期26-26,28,共2页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监测系统 发病分析 居民 武义县 人口监测 流行趋势 肿瘤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义县2002-2003年居民伤害死亡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鲍章法 《疾病监测》 CAS 2004年第6期228-230,共3页
在现代社会中,伤害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居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探讨居民伤害死亡特征,为开展伤害预防和研究提供线索和信息,现将2002-2003年武义县卫生监测区居民伤害死亡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关键词 武义县 居民 伤害 死亡 分析 卫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义县1995~2001年居民伤害死亡分析
4
作者 鲍章法 丁华 王晓柳 《浙江预防医学》 2004年第3期36-36,38,共2页
关键词 武义县 1995~2001年 伤害死亡 疾病监测 死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义县2010年~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特征和病原学监测
5
作者 汤瑜奂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31期6823-6824,共2页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疫情特征和病原学监测结果,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病例进行分析,采用细胞分离结合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鉴定肠道病毒。结果:2010年、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率分别为2...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疫情特征和病原学监测结果,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病例进行分析,采用细胞分离结合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鉴定肠道病毒。结果:2010年、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率分别为207.77/10万和70.01/10万,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所有患者中,5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为96.16%;病原学监测显示手足口病感染病毒以EV71为主。结论:手足口病发病流行病学特征明显,开展手足口病疫情和病原学监测,将有助于提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制定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义县首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置
6
作者 汤瑜奂 《中国乡村医药》 2019年第9期60-61,共2页
2018年6月12日,武义县确诊首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我中心对其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开展该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就诊情况患者男,69岁,农民。6月1日患者从老家淋雨回来,6月2日出现发热,体... 2018年6月12日,武义县确诊首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我中心对其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开展该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就诊情况患者男,69岁,农民。6月1日患者从老家淋雨回来,6月2日出现发热,体温38.7℃,伴食欲缺乏、呕吐;6月3日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予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和蒲地蓝消炎片口服。患者未觉好转,6月4日到县医院急诊科就诊,血常规检查显示:WBC 4.6×10^9/L,PLT 105×10^9/L,淋巴细胞计数0.6×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3.6×10^9/L,予输液治疗(具体不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流行病学调查 武义县 患者 发热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复方氨酚烷胺胶囊 中性粒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2-2006年浙江省武义县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梦贤 《疾病监测》 CAS 2007年第10期685-687,共3页
目的分析武义县1992-2006年梅毒流行趋势和病例特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县性病疫情报表及个案资料,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1992-2006年武义县梅毒报告发病率从0.31/10万上升至62.59/10万,目前处于高发态势;病例以... 目的分析武义县1992-2006年梅毒流行趋势和病例特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县性病疫情报表及个案资料,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1992-2006年武义县梅毒报告发病率从0.31/10万上升至62.59/10万,目前处于高发态势;病例以Ⅰ期、Ⅱ期梅毒为主,隐性梅毒和胎传梅毒增速较快;男女性别比为1:1.42,发病年龄集中在20~49岁,占总数的84.79%;职业以农民为主,占49.27%,地区分布以本地居民为主,外地居民的构成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武义县梅毒流行从零星散发进入高发态势,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从城市蔓延至广大农村,若梅毒得不到有效控制,预示着艾滋病流行的危险,需加大防治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流行特征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武义县1992—2008年性病疫情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董芬芳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1090-1091,共2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武义县性传播疾病的发病趋势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992—2008年浙江省武义县性病疫情资料。结果自1992年恢复性病疫情报告,性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流行病种以淋病、梅毒、尖锐湿疣为主。2004... 目的了解浙江省武义县性传播疾病的发病趋势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992—2008年浙江省武义县性病疫情资料。结果自1992年恢复性病疫情报告,性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流行病种以淋病、梅毒、尖锐湿疣为主。2004年首次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性病构成比中淋病逐年下降,梅毒、艾滋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近年来武义县的性病发病率维持在较高水平,梅毒、艾滋病逐年增加,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流行病学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义县农村艾滋病防制中安全套使用状况调查 被引量:3
9
作者 程晓呤 曾建武 王云南 《浙江预防医学》 2007年第2期76-76,78,共2页
关键词 艾滋病防制 安全套使用 武义县 状况调查 农村 性接触传播 HIV感染者 传播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义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10
作者 丁华 《浙江预防医学》 2004年第10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中小学生 营养状况 影响因素 肥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3年武义县4所医院护士离职原因调查
11
作者 徐美娜 《中国乡村医药》 2015年第16期46-47,共2页
目的分析武义县4所医院96名护士离职原因,找出稳定护理队伍的应对措施。方法对2009-2013年武义县城区内4家医院脱离临床护理岗位的103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6份,对有效问卷进行分析,了解护士离职的原因。结果护士离职主要原... 目的分析武义县4所医院96名护士离职原因,找出稳定护理队伍的应对措施。方法对2009-2013年武义县城区内4家医院脱离临床护理岗位的103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6份,对有效问卷进行分析,了解护士离职的原因。结果护士离职主要原因有薪酬低、工作负荷重、压力大、存在职业暴露风险、护患关系难处理、管理欠人性化等,其中以薪酬低所占比例最高,达97.9%。结论医院管理者应对护士的工资待遇给予合理分配,合理配置护士、合理排班,减少超负荷的工作状态,降低护理差错和职业暴露风险,在护士晋升、晋级等方面采取适当的倾斜政策,增强护士的职业认同感,稳定护理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离职 原因分析 护理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义县中小学生伤害认知和行为分析
12
作者 贺媛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6期138-138,共2页
了解中小学生对伤害的认知情况和相关行为,为开展伤害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7 所学校4592 名中小学生伤害的认知和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75.12%的学生听说过意外伤害;68.23%的学生在玩耍中会想到... 了解中小学生对伤害的认知情况和相关行为,为开展伤害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7 所学校4592 名中小学生伤害的认知和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75.12%的学生听说过意外伤害;68.23%的学生在玩耍中会想到可能发生意外伤害;伤害因素前三位分别为跌伤(25.9%)碰撞伤(18.4%)刀割伤(18.3%);结论:伤害在城市中小学生中常见、多发,对学生个人及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必须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积极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 青少年 认知 行为 卫生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1年武义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结果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晓柳 汤元妃 《预防医学》 2022年第11期1167-1171,1177,共6页
目的了解2018-2021年浙江省武义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情况,为疫苗接种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AEFI信息管理系统和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8-2021年武义县AEFI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 目的了解2018-2021年浙江省武义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情况,为疫苗接种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AEFI信息管理系统和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8-2021年武义县AEFI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8-2021年武义县AEFI报告发生率及AEFI病例特征。结果2018-2021年武义县共接种常规疫苗870007剂次,报告AEFI 482例,年均报告发生率为55.40/10万。免疫规划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为67.75/10万,高于非免疫规划疫苗的44.00/10万(χ^(2)=20.334,P<0.001)。一般反应435例,报告发生率为50.00/10万,主要表现为高热、局部红肿和硬结;异常反应39例,报告发生率为4.48/10万,过敏性反应占87.18%;偶合症7例;心因性反应1例;无疫苗质量事故和接种事故报告。AEFI报告发生率前五位疫苗为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269.11/10万)、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灰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204.23/10万)、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175.85/10万)、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128.39/10万)、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124.36/10万)。口服、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AEFI报告发生率分别为10.89/10万、49.88/10万、56.07/10万和57.78/10万。AEFI病例以0~<2岁为主,333例占69.09%。主要发生在接种后<1 d,336例占69.71%。结论2018—2021年武义县AEFI以一般反应为主,免疫规划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较非免疫规划疫苗要高,主要发生人群为2岁以下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预防接种 监测
原文传递
2012-2014年武义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汤元妃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6年第7期875-877,共3页
目的:了解2012-2014年武义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和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今后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所有2012-2014年全国AEFI监测系统内报告的个案数据,并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 目的:了解2012-2014年武义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和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今后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所有2012-2014年全国AEFI监测系统内报告的个案数据,并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4年共通过全国AEFI监测系统报告个案109例,AEFI报告发生率为18.09/10万,其中一般反应77例,占70.64%;异常反应26例,占23.85%;偶合症6例,占5.5%;一般反应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占93.51%,异常反应以过敏性皮疹为主,占69.23%;以≤1岁儿童,占76.15%,;95例AEFI在接种后24小时内发生,占87.16%;报告共涉及20种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报告最多,占25.69%;2012-2014年乡级覆盖率分别为27.78%、83.33%、100%,48小时报告率、48小时内调查率、个案完整率均为100%,2012年3日内调查表报告率为85.71%,2013和2014年为100%。结论:武义县AEFI监测系统运作情况正常,但是监测敏感性偏低,今后要加强对接种单位的培训和指导,进一步提高监测敏感性和监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疫苗 监测
原文传递
武义县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补种情况分析
15
作者 汤元妃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4年第4期419-420,共2页
目的:了解武义县儿童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及国家免疫划(NIP)疫苗补种情况,为提高规划疫苗接种率和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0年儿童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的所有报表资料,并进行分类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 目的:了解武义县儿童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及国家免疫划(NIP)疫苗补种情况,为提高规划疫苗接种率和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0年儿童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的所有报表资料,并进行分类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0年新入托入学(转学)儿童查验率99.56%,持证率88.55%,补证率和补种率分别为91.43%和83.09%。2008年免疫规划疫苗平均补种率最低,仅为73.14%,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为97.28%和93.23%。结论:经过多年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武义县儿童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查验工作质量不高,今后应采取多种措施,以推进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托入学 预防接种证 查验 儿童
原文传递
2013-2014年浙江省武义县职业暴露人群及外环境H7N9禽流感病毒监测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晓柳 饶国强 +2 位作者 程晓呤 汤瑜奂 舒晶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712-714,共3页
目的探讨H7N9禽流感的来源及高危因素,为制定科学的防控策略及流感流行预警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3-2014年浙江省武义县从事销售和屠宰家禽的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标本43份,采用血凝抑制实验检测禽流感病毒抗体;采集外环境标本375份,采用实... 目的探讨H7N9禽流感的来源及高危因素,为制定科学的防控策略及流感流行预警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3-2014年浙江省武义县从事销售和屠宰家禽的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标本43份,采用血凝抑制实验检测禽流感病毒抗体;采集外环境标本375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职业暴露人群H7N9禽流感病毒抗体均为阴性,2014年有6个监测场所检出H7N9禽流感病毒阳性,阳性率为11.11%(6/54),阳性场所分布在3个乡镇。家禽粪便标本、笼具表面涂抹物等标本检出阳性10份,阳性率2.67%(10/375)。结论武义县禽流感职业暴露人群尚未发现禽流感隐性感染者,在武义县3家活禽和宰杀市场的外环境中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提示存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暴露 外环境 H7N9禽流感 监测
原文传递
武义县2006-2008年居民恶性肿瘤死因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晓南 王倩倩 《浙江预防医学》 2010年第5期24-24,28,共2页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武义县 肿瘤死因 居民 生活行为方式 人口老龄化 死亡状况 统计分析
原文传递
2015—2019年武义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倩倩 徐丽 《预防医学》 2022年第7期732-737,共6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武义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趋势,为制定恶性肿瘤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2019年武义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病例资料,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恶性肿瘤死... 目的了解浙江省武义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趋势,为制定恶性肿瘤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2019年武义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病例资料,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和主要死因。结果2015—2019年武义县报告恶性肿瘤死亡3424例,粗死亡率为199.65/10万,标化死亡率为185.87/10万。男性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271.53/10万,高于女性的125.40/10万(χ^(2)=459.374,P<0.001)。全人群、男性和45~<60岁居民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APC值分别为-3.87%、-4.44%和-11.46%。全人群、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粗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7063.842、5492.128和2155.609,均P<0.001)。恶性肿瘤死亡顺位前五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肠癌和食管癌,占恶性肿瘤死亡数的71.41%。0~<15岁居民脑及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和白血病粗死亡率较高,分别为2.07/10万和1.66/10万。15~<45岁居民肝癌和肺癌粗死亡率较高,分别为3.02/10万和2.01/10万。45~<60岁居民肺癌和肝癌粗死亡率较高,分别为51.57/10万和36.22/10万。≥60岁居民肺癌和胃癌粗死亡率较高,分别为305.48/10万和114.65/10万。结论2015—2019年武义县居民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男性和中老年人是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应重点关注肺癌和消化道肿瘤的筛查和早诊早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死亡率 趋势 死因
原文传递
武义县居民伤害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倩倩 鲍章法 《浙江预防医学》 2012年第8期27-29,共3页
伤害正在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1],不仅给个人、家庭带来痛苦和不幸,也给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和损失。为了解武义县伤害死亡原因及其发生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武义县2006—2010年伤害死亡资... 伤害正在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1],不仅给个人、家庭带来痛苦和不幸,也给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和损失。为了解武义县伤害死亡原因及其发生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武义县2006—2010年伤害死亡资料统计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原因分析 武义县 伤害 居民 人类健康 发生规律 统计分析 死亡资料
原文传递
武义县2011—2013年居民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倩倩 鲍章法 《浙江预防医学》 2016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索武义县居民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特征及流行趋势。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恶性肿瘤编码分类,对武义县2011—2013年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和死因顺位等进行分析。结果武义县2011—2013年居民恶性肿瘤发病3 12... 目的探索武义县居民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特征及流行趋势。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恶性肿瘤编码分类,对武义县2011—2013年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和死因顺位等进行分析。结果武义县2011—2013年居民恶性肿瘤发病3 128例,死亡1 796例,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07.77/10万和176.71/10万,其中男性分别为371.81/10万和232.38/10万,高于女性的240.50/10万和118.23/10万(P〈0.05)。恶性肿瘤发病前5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肠癌、胃癌和乳腺癌,死亡前5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肠癌和食管癌。除乳腺癌外,发病或死亡前5位恶性肿瘤发病率或死亡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0岁~组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主要为肝癌;15岁~组发病以乳腺癌、肝癌和肺癌多见,死因以肝癌和肺癌多见;45岁~组和65岁~组发病与死亡均以肺癌、肝癌和胃癌多见。结论武义县2011—2013年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全国水平,发病与死亡顺位基本一致,均以肺癌居首位。男性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均高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发病率 死亡率 居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