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系后备母猪胸围与体重相关关系的测定与验证
1
作者 廖瑞波 郅西柱 +1 位作者 李波 秦江帆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4,共6页
试验旨在测定丹系后备母猪胸围与体重的相关关系,并验证预测体重和实测体重的差异。选择丹系原种场杜洛克(D)、长白(L)和大白(Y)3个品种各139头、104头和84头用于测定胸围和体重的相关关系。利用3个场、两个来源的240头后备母猪的数据... 试验旨在测定丹系后备母猪胸围与体重的相关关系,并验证预测体重和实测体重的差异。选择丹系原种场杜洛克(D)、长白(L)和大白(Y)3个品种各139头、104头和84头用于测定胸围和体重的相关关系。利用3个场、两个来源的240头后备母猪的数据验证预测体重和实测体重的差异。结果表明:后备母猪胸围与体重的回归方程分别为:杜洛克体重(kg)=胸围(cm)×2.63-168.24(R^(2)0.94526),长白体重(kg)=胸围(cm)×2.62-156.76(R^(2)0.98308),大白体重(kg)=胸围(cm)×2.79-174.98(R^(2)=0.97313)。本场验证时体重差异超过10 kg的占比3.8%,体重差异不超过5 kg的占比73.8%。同源场验证时体重差异超过10 kg的占比5.0%,体重差异不超过5 kg的占比67.5%。非同源场验证时体重差异超过10 kg的占比30.0%,体重差异不超过5 kg的占比36.3%。以上结果表明,胸围可以预测后备母猪的体重。预测推算体重与实际体重存在差异,但种猪来源相同时二者差异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本试验中后备母猪胸围和体重的相关关系可能仅适用于本试验条件下的后备母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系 后备母猪 胸围 体重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犬钩端螺旋体的诊治
2
作者 曹雪珍 张燕萍 +5 位作者 林晓旭 杨丹丹 周越 陈妤 刘文俊 梁雅妍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2期97-100,共4页
1只雪纳瑞犬频发呕吐,果冻状腹泻,在外院对症治疗效果不佳转至医院。经检查发现,血常规、生化、血气、肝、肾检查结果指标升高明显,已出现急性肾衰竭的无尿症状。结合影像检查和核酸检测,诊断为钩端螺旋体感染,与宠主充分沟通后,对该犬... 1只雪纳瑞犬频发呕吐,果冻状腹泻,在外院对症治疗效果不佳转至医院。经检查发现,血常规、生化、血气、肝、肾检查结果指标升高明显,已出现急性肾衰竭的无尿症状。结合影像检查和核酸检测,诊断为钩端螺旋体感染,与宠主充分沟通后,对该犬使用抗生素配合血液透析和支持疗法。患病犬对治疗反应表现良好,经过21 d的治疗后痊愈出院。该文强调兽医从业和宠物主人对钩体病应保持高度警惕,同时及时诊断和应用正确治疗方案能有效提高疾病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急性肾衰竭 胆汁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牧业产业化的特点、痛点及痒点——浅析畜牧业产业化、产业链和价值链 被引量:1
3
作者 吴龙 张雪峰 张海梁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0-396,共7页
过去我国畜牧业(企业)的关注及分析焦点过多集中在工业化、产业链整合等企业战略运维模式上,对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实践。本研究以我国养猪业为主要观察对象,通过与一般工业产业化做对比,分析了畜牧产业的客... 过去我国畜牧业(企业)的关注及分析焦点过多集中在工业化、产业链整合等企业战略运维模式上,对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实践。本研究以我国养猪业为主要观察对象,通过与一般工业产业化做对比,分析了畜牧产业的客观属性,阐述了目前畜牧业产业化所面临的痛点及痒点,并对畜牧业产业一体化模式与专业化模式进行对比,引出对企业价值链和企业竞争优势的思考,最后得出以下结论:其一,有生命的动物与非生命的生产之间差异性巨大,过度工业化造成行业生产过剩,工业化技术在畜牧业领域失灵并造成危机;其二,中国养猪业规模化占比已达到60%以上,但规模化换来的是行业的规模不经济,畜牧企业的战略应该是一种取舍,是有限的资源、能力和商业抱负的平衡,不能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其三,专业化能力的提升是畜牧企业提高价值链竞争优势的必然出路,通过价值链上各个非常专业的优势大型企业把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串起来,再把每个环上的优势企业吸纳进来,这样才能使产业链更强健。本文旨在应用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分析行业(企业)的价值活动,为我国畜牧业(企业)选择基于产业链价值体系最大化的经营策略提供一个合适的理论框架和应用工具,为当前畜牧业走出产业化困境和思维误区提供新视角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化 产业链 价值链 工业化 专业化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咬耳咬尾对丹系长白增重的影响
4
作者 廖瑞波 庄捷生 +2 位作者 郅西柱 李波 秦江帆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17期69-70,共2页
养殖中,很多猪只难以适应集约化养殖条件,其天性得不到发挥,所以很容易发生咬耳和咬尾行为。据报道芬兰有8%~30%的猪有咬尾或其他类型的尾部损伤;van Staaveren等报道在爱尔兰的31个农场中,所有农场中的观察栏位中有57%的栏内至少有一... 养殖中,很多猪只难以适应集约化养殖条件,其天性得不到发挥,所以很容易发生咬耳和咬尾行为。据报道芬兰有8%~30%的猪有咬尾或其他类型的尾部损伤;van Staaveren等报道在爱尔兰的31个农场中,所有农场中的观察栏位中有57%的栏内至少有一头耳朵伤残的猪。Wallgren和Lindahl报道,咬尾后很短时间内日增重降低11%,从开始咬尾到出栏屠宰日增重降低5%。饲养丹系种猪过程中猪群咬耳、咬尾现象比较常见,主要集中在丹系长白的保育、育成阶段。因此,本研究旨在测定咬耳、咬尾对丹系长白增重的影响,分析咬耳咬尾造成的经济损失,为尽早干预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成阶段 咬尾 日增重 集约化养殖 丹系长白 种猪 保育 爱尔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