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赛迪提高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向华 李慧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469-470,共2页
关键词 康赛迪 晚期 恶性肿瘤 生存质量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赛迪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李向华 李慧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4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 观察研究康赛迪 ○R在晚期恶性肿瘤的生存质量疗效研究。方法 全部病例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并有影像学证实的晚期癌症患者。结果 近期疗效 :对治疗两组患者进行统计 χ2 检验P >0 0 5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康赛迪
关键词 康赛迪 治疗 晚期恶性肿瘤 生存质量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ZD7、GAL-8在肝内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3
作者 马彦娥 贺双 +3 位作者 刘东梅 苏虎艳 王倩如 郝光军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90-594,共5页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癌(ICC)中卷曲同源蛋白7(FZD7)、半乳糖凝集素8(GAL-8)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0年4月榆林市第一医院肿瘤科诊治的ICC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根治性手术。采用免疫组织...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癌(ICC)中卷曲同源蛋白7(FZD7)、半乳糖凝集素8(GAL-8)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0年4月榆林市第一医院肿瘤科诊治的ICC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根治性手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FZD7、GAL-8蛋白表达;Spearman秩相关分析FZD7与GAL-8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分析FZD7、GAL-8表达对ICC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Cox回归分析ICC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ICC癌组织中FZD7、GAL-8阳性率分别为73.81%(62/84)、71.43%(60/84),高于癌旁组织的4.76%(4/84)、7.14%(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950,72.770,P均<0.001);ICC中FZD7与GAL-8表达呈正相关(r s=0.745,P<0.001);低分化程度、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期的ICC癌组织中FZD7、GAL-8阳性率高于高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Ⅰ~Ⅱ期(FZD7:χ^(2)/P=8.221/<0.001,6.097/0.014,13.014/<0.001;GAL-8:χ^(2)/P=7.207/0.007,5.555/0.018,11.760/0.001)。FZD7阳性组3年总生存率为32.26%(20/62),低于阴性组的68.19%(15/22)(Log rankχ^(2)=8.723,P=0.003);GAL-8阳性组3年总生存率为28.33%(17/60),低于GAL-8阴性组的75.30%(18/24)(Log rankχ^(2)=24.310,P<0.001)。TNM分期Ⅲ期、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FZD7阳性、GAL-8阳性是影响I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95%CI)=1.614(1.215~2.145),1.516(1.219~1.884),1.916(1.315~2.791),1.826(1.222~2.729),1.737(1.237~2.438)]。结论ICC癌组织中FZD7、GAL-8表达上调,两者均参与ICC肿瘤进展,是评估ICC患者预后的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 卷曲同源蛋白7 半乳糖凝集素8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妥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和卡铂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小峰 孙新宇 张慧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376-380,386,共6页
目的探讨曲妥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卡铂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50例HER-2阳性乳腺癌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曲妥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卡铂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50例HER-2阳性乳腺癌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87)和对照组(n=63)。对照组患者给予紫杉醇和卡铂联合化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曲妥珠单抗、紫杉醇和卡铂联合化学治疗。化学治疗后1个月参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计算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采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制定的不良反应事件通用术语标准评价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化学治疗前(T_(0))、化学治疗1个疗程(T_(1))、化学治疗2个疗程(T_(2))、化学治疗结束(T_(3))及化学治疗结束后1个月(T_(4))使用心脏超声检查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于化学治疗前、化学治疗后采用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Z=3.805,P<0.05);对照组患者的ORR和DCR分别为30.16%(19/63)、65.08%(41/63),观察组患者的ORR、DCR分别为57.47%(50/87)、87.36%(76/87),观察组患者的ORR、DCR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0.973、10.567,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心脏毒性、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脱发、口腔黏膜炎、神经毒性、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_(1)、T_(2)、T_(3)、T_(4)时LVEF显著低于T_(0)时,T_(2)、T_(3)、T_(4)时LVEF显著低于T_(1)时,T_(3)、T_(4)时LVEF显著低于T_(2)时(P<0.05);2组患者T_(4)时LVEF有所回升;各时间点2组患者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cTnI、CK-MB、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化学治疗后血清cTnI、CK-MB、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化学治疗前(P<0.05),化学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TnI、CK-MB、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妥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和卡铂化学治疗方案可提高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且曲妥珠单抗未增加心脏毒性事件及心脏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曲妥珠单抗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紫杉醇 卡铂 心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消癌方对乳腺癌患者癌细胞增殖、侵袭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柳言平 李福广 +2 位作者 郝光军 洪伟 熊裕民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1994-1996,2001,共4页
目的:探讨扶正消癌方对乳腺癌患者癌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并研究凋亡分子机制。方法:6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化疗药物表阿霉素和环磷酰胺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消癌方,日1... 目的:探讨扶正消癌方对乳腺癌患者癌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并研究凋亡分子机制。方法:6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化疗药物表阿霉素和环磷酰胺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消癌方,日1剂,连服9周;2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接受手术,术中留取瘤体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Ki67、MMP2、Fas基因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分析凋亡分子Bax、Bcl-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乳腺癌组织Fas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乳腺癌组织Ki67、MMP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治疗组乳腺癌细胞Bax蛋白表达显著多于对照组,而Bcl-2蛋白表达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消癌方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促进癌细胞凋亡,这可能是扶正消癌方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消癌方 乳腺癌 KI67 MMP2 FAS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rora-B激酶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及耐药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席俊峰 彭彦才 +1 位作者 马兴聪 郝光军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59-63,共5页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病理组织中Aurora-B激酶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与肿瘤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9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urora-B激酶的表达情况。以Log-Rank检验比...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病理组织中Aurora-B激酶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与肿瘤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9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urora-B激酶的表达情况。以Log-Rank检验比较Aurora-B激酶表达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差异,采用COX模型探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离患者肿瘤细胞进行耐药性诱导实验,并通过测量IC50的变化初步评价细胞耐药情况。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Aurora-B激酶表达阳性率为63.92%(124/194)。Aurora-B激酶阳性患者的总生存时间低于Aurora-B激酶阴性患者(P<0.0001);COX模型显示Aurora-B激酶表达(HR=4.03,95%CI:1.80~9.01,P=0.0007)、肿瘤病理类型(HR=2.11,95%CI:1.17~3.79,P=0.0357)及临床分期(HR=0.42,95%CI:0.24~0.74,P=0.0027)是影响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因素;经过耐药性诱导,Aurora-B激酶阳性肿瘤细胞IC50显著增加,且增幅高于Aurora-B激酶阴性肿瘤细胞,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Aurora-B激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异常增高,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并与非小细胞肺癌耐药性相关,提示Aurora-B激酶可能成为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标志物及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Aurora-B激酶 预后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晚期癌性发热40例 被引量:5
7
作者 袁媛 褚亮 +1 位作者 王瑞 任东峰 《陕西中医》 2014年第9期1151-1152,共2页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口服萘普生,观察两组有效率。结果:治疗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63.3%(P<...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口服萘普生,观察两组有效率。结果:治疗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63.3%(P<0.05),统计结果有差异。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总发生率12.5%,对照组总发生率83.3%(P<0.01),2组有显著差异。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扶正固本,补气健脾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发热 中医药疗法 扶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丹散结胶囊联合电视胸腔镜辅助微创切口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彭彦才 文慧 王倩如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30-36,共7页
目的:探讨参丹散结胶囊联合电视胸腔镜辅助微创切口肺癌根治术(VAMT)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218例老年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9例。对照组采用VAMT治疗... 目的:探讨参丹散结胶囊联合电视胸腔镜辅助微创切口肺癌根治术(VAMT)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218例老年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9例。对照组采用VAMT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口服给予参丹散结胶囊,对照组则给予等剂量安慰剂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免疫功能指标(IgG、IgA、CD3+、CD4+及CD8+),肿瘤标记物(CYFRA21-1、NSE、SCC及CEA)含量,并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及躯体功能)。术后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主要包括术后疼痛、发热、咳嗽、出血、术后感染及心律失常。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观察患者1年、3年、5年的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时间(OS)。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IgG、IgA、CD3+、CD4+及CD8+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YFRA21-1、NSE、SCC及CEA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及躯体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术后疼痛、发热、咳嗽、出血、术后感染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远期疗效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1年、3年及5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丹散结胶囊联合VAMT治疗老年NSCLC的临床效果较好,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丹散结胶囊 电视胸腔镜辅助微创切口肺癌根治术 老年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吉奥与氟尿嘧啶分别联合顺铂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曹芳芳 郝光军 彭彦才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7年第6期829-832,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替吉奥联合顺铂与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对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就诊的74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顺铂联合5-FU治疗,而治疗组患者采用... 目的对比研究替吉奥联合顺铂与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对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就诊的74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顺铂联合5-FU治疗,而治疗组患者采用顺铂联合替吉奥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肿瘤进展时间(TTP)、手术情况、生存期(OS)及抗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临床获益率为85.71%,略高于研究组的84.62%(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43.59%,略低于对照组的48.57%(P>0.05)。对照组的平均肿瘤进展时间为(6.4±1.6)个月,略低于研究组的(6.9±1.4)个月(P>0.05)。对照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9.7±1.6)个月,略低于研究组的(9.8±2.0)个月(P>0.05)。研究组色素沉着的程度显著重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肝功能损害、白细胞减少和恶心呕吐的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两组肾功能损害、口腔黏膜炎和腹泻的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顺铂较5-FU联合顺铂在治疗晚期食管癌方面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且替吉奥联合顺铂药物不良反应较轻,疾病控制率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替吉奥 5-氟尿嘧啶 顺铂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吉奥单药化疗联合华蟾素对胃癌晚期患者临床疗效及凝血功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苏虎艳 马彦娥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198-199,共2页
目的分析替吉奥但要化疗联合华蟾素治疗胃癌晚期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为胃癌晚期患者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晚期患者1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5... 目的分析替吉奥但要化疗联合华蟾素治疗胃癌晚期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为胃癌晚期患者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晚期患者1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5例。对照组仅采用替吉奥单药化疗,研究组采用替吉奥联合华蟾素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个治疗周期。两组患者治疗后均随访1年。对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进行实体瘤临床疗效评估并行组间比较。收集整理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内存活率并行组间比较。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完成治疗后静脉血检测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并行组间比较。对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KPS)进行测评并行组间比较;理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及完成治疗后3个月内出现的毒副反应,并行组间比较。结果(1)完成4个治疗周期后,两组患者经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研究组患者完全缓解率、控制率较对照组患者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aPTT、PT、TT均较治疗前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毒副作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随访1年,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年KPS评分较对照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单药化疗联合华蟾素治疗胃癌晚期患者在效提升患者凝血功能及生存质量方面优势明显,但不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该治疗方案对胃癌晚期患者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晚期 替吉奥单药化疗 华蟾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成像多参数在肾上腺结节性增生与肾上腺皮质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傅兰兰 胡晓丹 +2 位作者 边玲 王聪 郝光军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分析能谱CT成像多参数在肾上腺结节性增生与肾上腺皮质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肾上腺疾病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将肾上腺结节性增生患者纳入观察组(40例),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纳入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行CT... 目的:分析能谱CT成像多参数在肾上腺结节性增生与肾上腺皮质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肾上腺疾病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将肾上腺结节性增生患者纳入观察组(40例),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纳入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收集两组患者CT动脉期肾上腺能谱参数,包括40~140 keV的各单能量CT值、有效原子序数和各配对基物质浓度,绘制肾上腺结节性增生和肾上腺皮质腺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能谱参数对肾上腺结节性增生的诊断效能。结果:常规CT显示两组病灶形态均为类圆形结节状,其中观察组病灶与周围腺体分界不清,未见薄膜。对照组病灶最大径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01,P<0.05),而CT扫描动脉期CT值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92,P<0.05)。观察组动脉期40 keV、50 keV、60 keV、70 keV及80 keV的各单能量CT值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61,t=6.542,t=7.010,t=6.773,t=5.223;P<0.05)。两组动脉期有效原子序数、钙-水浓度、碘-羟基磷酸钙(HAP)浓度、碘-水浓度、HAP-水浓度、水-钙浓度、水-HAP浓度、脂-碘浓度及碘-脂浓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236,t=6.670,t=2.931,t=6.231,t=6.416,t=2.716,t=4.355,t=6.655,t=2.666;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40 keV单能量CT值、有效原子序数、碘-水及脂-碘浓度鉴别诊断肾上腺结节性增生和肾上腺皮质腺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较高,分别为0.884、0.825、0.828和0.827。结论:能谱CT成像动脉期部分单能量图像及各配对基物质浓度对于鉴别肾上腺结节性增生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尤其40 keV单能量CT值、有效原子序数和碘-水及脂-碘浓度,可作为发现和诊断肾上腺结节性增生疾病的有效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成像 肾上腺结节性增生 肾上腺皮质腺瘤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MAF缺失的临床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兵兵 王倩如 李妮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7期2553-2556,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血液学恶性肿瘤中单克隆浆细胞发育不良的一种,常导致肾功能不全、骨损伤、贫血等终末期脏器损伤[1]。MM通常有一个相对较长的良性病变前状态,每年大约有1%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患者进展为MM...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血液学恶性肿瘤中单克隆浆细胞发育不良的一种,常导致肾功能不全、骨损伤、贫血等终末期脏器损伤[1]。MM通常有一个相对较长的良性病变前状态,每年大约有1%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患者进展为MM,存在显著的异质性[2]。然而,恶性浆细胞中有许多细胞表面分子、细胞内分子标志物异常表达,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3]。近年来,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染色体畸变的识别成为热点,即位于14q32上的13q、17p、1q21和免疫球蛋白(Ig),以及重链基因(IgH)的易位,包括t(4;14)、t(14;16)、t(11;14)等[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表面分子 多发性骨髓瘤 骨损伤 脏器损伤 肾功能不全 染色体畸变 异常表达 发育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13
作者 张素芳 马彦娥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1902-1904,共3页
目的探究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LPL)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水平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80例LPL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我院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凝血功能指标予以检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分... 目的探究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LPL)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水平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80例LPL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我院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凝血功能指标予以检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分泌不同免疫球蛋白类型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差异,对比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Plt指标低于对照组,D-D、PT以及APTT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ib、TT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泌不同免疫球蛋白类型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L患者多伴随凝血功能异常,血液呈高凝状态,凝血功能指标与分泌免疫球蛋白类型不具相关性,但能够反映出临床治疗效果,应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 凝血功能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ima1MET细胞毒性效应对p53突变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p53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妮 张兵兵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631-634,共4页
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患者中,TP53基因缺陷CLL患者预后最差,这与治疗的不良反应和生存率的降低[1]始终相关。随着B细胞受体信号转导蛋白和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小分子抑制剂的使用,CCL的治疗取... 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患者中,TP53基因缺陷CLL患者预后最差,这与治疗的不良反应和生存率的降低[1]始终相关。随着B细胞受体信号转导蛋白和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小分子抑制剂的使用,CCL的治疗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依布替尼(一种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或维奈托克(一种BH3模拟结合Bcl-2)这类药物一定程度上在初治和复发/难治性CLL患者[2]中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小分子抑制剂 P53突变 P53蛋白表达 CLL B淋巴细胞瘤 不良反应 细胞毒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索拉非尼对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患者VEGF、TNF-α、IFN-γ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东梅 张剑 +2 位作者 张兵兵 马彦娥 李小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22期4287-4290,4334,共5页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索拉非尼(SOR)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PLC)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16例晚期PLC患者,采取...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索拉非尼(SOR)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PLC)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16例晚期PLC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SOR进行分子靶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VEGF、TNF-α、IFN-γ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临床获益率与有效率分别为81.0%、39.7%,较对照组(63.8%、20.7%,P<0.05)均明显上升。两组血清VEGF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P<0.01),且观察组治疗1、3个月后的VEGF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血清TNF-α、IFN-γ水平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P<0.01);且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观察组治疗1、3个月后以上指标均显著更高(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43.1%,与对照组(62.1%)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显著,可能与其显著改善血清中VEGF、TNF-α、IFN-γ水平有关,同时其减毒效果较佳,可作为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治疗的一种较为理想的用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原发性肝癌 参芪扶正注射液 索拉非尼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瘤坏死因子-α Γ-干扰素
原文传递
环磷酰胺联合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伟 叶绥艳 +1 位作者 刘湲 孙国芳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6年第1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9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9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VAD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环磷酰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骨髓瘤细胞、β2-微球蛋白、24 h尿液轻链和血清尿素氮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2%(38/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8%(2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0%(12/48)和20.8%(10/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VAD方案 多发性骨髓瘤 安全性 可行性
原文传递
艾迪注射液联合博来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郝光军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9期1455-1458,共4页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博来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1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胸腔内注入注射用盐酸博来霉素,60 mg...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博来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1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胸腔内注入注射用盐酸博来霉素,60 mg加入到40 m L生理盐水中,1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胸腔内注入艾迪注射液,100 m L,1次/周。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2.00%、8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52.00%、74.00%,两组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胸痛、发热、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博来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迪注射液 注射用盐酸博来霉素 恶性胸腔积液 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滋阴化痰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效果观察
18
作者 贺双 张兵兵 马彦娥 《中国实用医刊》 2025年第3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接受滋阴化痰方联合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1年2月至2023年4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8例晚期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化疗治疗,观察组给予滋阴化痰方联...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接受滋阴化痰方联合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1年2月至2023年4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8例晚期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化疗治疗,观察组给予滋阴化痰方联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中医证侯积分及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与疾病控制率(84.62%,33/39;94.88%,37/39)均高于对照组(64.11%,25/39;79.49%,31/39),P均<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免疫功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肺癌患者采用滋阴化痰方联合化疗治疗,可提高疾病控制率与客观有效率,改善中医证候,提升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滋阴化痰方 化疗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