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浅谈优秀作品背后的编辑思想--兼谈桂林日报社获中国新闻奖作品 |
王卫红
|
《中国地市报人》
|
2023 |
0 |
|
2
|
从全国新闻事件落地,看“直播时代”传统媒体转型——以桂林日报社互联网直播为例 |
梁亮
|
《记者观察(中)》
|
2023 |
0 |
|
3
|
用心策划,打造有影响力的区域强势媒体——桂林日报社狠抓新闻策划的几个成功案例及思考 |
覃澍
|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4
|
“最低差错率”是怎样“炼”成的?——桂林日报社努力减少差错、提高编校质量的一些认识与做法 |
覃澍
|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5
|
《桂林日报》读书版的栏目设置与作者群 |
周昱麟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1997 |
0 |
|
6
|
新媒体时代,经济报道的改革与创新——以《桂林日报》实践为例 |
徐莹波
|
《中国地市报人》
|
2017 |
0 |
|
7
|
地市级报社新媒体文化栏目如何“出圈” |
梁亮
|
《记者观察(中)》
|
2024 |
0 |
|
8
|
网络中找线索——新时代新闻取材分析 |
陆鑫
|
《传播力研究》
|
2025 |
0 |
|
9
|
报网联动--地方媒体如何用巧劲打造“10W+”阅读量 |
陆鑫
|
《新闻文化建设》
|
2025 |
0 |
|
10
|
艺术兴学谱华章——记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特色办学之路 |
陈娟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0 |
1
|
|
11
|
新媒体时代报社编辑角色转型探究 |
曾龙晖
|
《传播力研究》
|
2020 |
8
|
|
12
|
桂林市国有危旧房改造的思考与探索 |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第十二期中青班调研组
林海虹
蔡一鸣
|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
2013 |
0 |
|
13
|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桂林晚报》办好“新闻110”的体会 |
赵国宝
|
《中国地市报人》
|
2002 |
0 |
|
14
|
矢志探索电子运动奥秘的科学家——记桂林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雷啸霖 |
苏理立
|
《沿海企业与科技》
|
2003 |
0 |
|
15
|
全国性新闻如何“落地”更出彩——浅析桂林晚报时政报道新闻实践 |
邱浩
|
《传播力研究》
|
2018 |
0 |
|
16
|
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守正与创新措施浅析 |
文良仁
|
《新闻传播》
|
2024 |
2
|
|
17
|
地方新闻在融媒体环境中的传播突围策略 |
刘净伶
|
《记者观察(中)》
|
2024 |
1
|
|
18
|
新闻采访技巧探析 |
林扬
|
《记者观察(中)》
|
2024 |
0 |
|
19
|
地方媒体如何助力非遗传承 |
陆鑫
|
《记者观察(中)》
|
2024 |
0 |
|
20
|
“小切口”透视红色文化的新闻传播实践——以广西新闻奖一等奖《晒晒我的传家宝》系列报道为例 |
陈静
|
《中国地市报人》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