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职高专学生阅读情况调查与分析——以柳州师专中文系为例 |
张晓霞
|
《柳州师专学报》
|
2013 |
3
|
|
2
|
柳宗元与柳州民族地域文化关系 |
刘绍卫
|
《柳州师专学报》
|
2004 |
2
|
|
3
|
基于旅游开发的刘三姐山歌品牌与“风情柳州”的构建 |
郭兴
|
《创新》
|
2009 |
5
|
|
4
|
企业公共关系危机处理对策 |
覃志鸿
|
《经济研究导刊》
|
2009 |
10
|
|
5
|
教师资格证“国考”下师范类教学法课程变革的探讨 |
蓝秋燕
|
《高教论坛》
|
2014 |
33
|
|
6
|
小说价值判断的历史嬗变与小说中心地位的确立——文学中心主义论系列论文之一 |
莫山洪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2
|
|
7
|
从永州到柳州:论柳宗元山水诗的演变 |
莫山洪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1
|
|
8
|
初中文言文课堂有效性的教学策略探究 |
蓝秋燕
|
《柳州师专学报》
|
2011 |
11
|
|
9
|
《金瓶梅》家庭关系的解释学意义 |
肖扬碚
|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
2008 |
1
|
|
10
|
试论“文化柳州”的构建 |
郭兴
龚海祥
|
《柳州师专学报》
|
2008 |
3
|
|
11
|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柳州山歌为例 |
郭兴
|
《柳州师专学报》
|
2015 |
2
|
|
12
|
六朝骈文的兴盛与文学的自觉——文学中心主义论系列论文之二 |
莫山洪
|
《柳州师专学报》
|
2004 |
2
|
|
13
|
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实习模式的思考 |
覃延华
|
《科教导刊》
|
2013 |
2
|
|
14
|
论纪弦与现代主义诗歌的关系 |
喻国伟
|
《柳州师专学报》
|
1999 |
1
|
|
15
|
柳宗元柳州山水诗的语言审美特征 |
刘绍卫
|
《柳州师专学报》
|
2003 |
1
|
|
16
|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文艺专业教学改革(一)——以柳州山歌为例 |
郭兴
|
《传承》
|
2009 |
1
|
|
17
|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教材研究 |
蓝秋燕
|
《广西教育》
|
2013 |
1
|
|
18
|
裴度《寄李翱书》系年考 |
莫山洪
|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9 |
1
|
|
19
|
语文人文性教育与师范生的人文培养 |
尹丽云
|
《柳州师专学报》
|
2010 |
1
|
|
20
|
论柳州市城市审美形象塑造的有机生成 |
莫付欢
|
《柳州师专学报》
|
201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