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氮平联合醋酸甲地孕酮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厌食恶病质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1
作者 赖祥丽 林德帅 +1 位作者 刘文健 杨梦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009-013,共5页
探讨米氮平联合醋酸甲地孕酮治疗晚期癌症性厌食症的疗效及对于治疗安全性的影响价值。方法 以80例晚期癌症性厌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本次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来自2020年1月-2023年8月,且都是这段时间在我院或者融水县人民医院接受治... 探讨米氮平联合醋酸甲地孕酮治疗晚期癌症性厌食症的疗效及对于治疗安全性的影响价值。方法 以80例晚期癌症性厌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本次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来自2020年1月-2023年8月,且都是这段时间在我院或者融水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把这些患者按照随机的方法平均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中的用药治疗方案为醋酸甲地孕酮+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的则为米氮平联合醋酸甲地孕酮+营养支持治疗。对比这两个小组在治疗效果方面的不同之处。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所有评分和症状改善指标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体重改善和并发症出现概率等方面的比较中,两组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在晚期癌症性厌食症的时候,给予米氮平联合醋酸甲地孕酮的治疗方案对于患者而言,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更好地改善其临床指标,还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且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氮平 醋酸甲地孕酮 晚期恶性肿瘤 厌食恶病质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突变负荷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
2
作者 赖祥丽 陈志新 +5 位作者 沈永奇 覃君云 林德帅 刘金娥 莫雀 韩朝稳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8期913-919,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肿瘤突变负荷(TMB)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疗效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WebofScience、CochraneLibrary三个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12月1日的相关文献963篇,最终纳入12篇文献(包含1126例接受ICIs治... 目的系统评价肿瘤突变负荷(TMB)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疗效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WebofScience、CochraneLibrary三个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12月1日的相关文献963篇,最终纳入12篇文献(包含1126例接受ICIs治疗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Meta分析。主要评价指标包括客观缓解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在接受ICIs治疗的患者中,与低TMB者相比,高TMB者有更长的OS[HR(95%CI)=0.71(0.51~0.97),P=0.031],更高的ORR[OR(95%CI)=4.22(2.58~6.90),P<0.001],但两者PFS无显著差异[HR(95%CI)=0.77(0.48~1.23),P=0.276]。结论高TMB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更有机会从ICIs治疗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突变负荷 胃肠道恶性肿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运动对肺癌三维适形放疗肿瘤靶区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冯献斌 曾自力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4年第6期82-85,共4页
目的:探索呼吸运动对肺癌三维适形放疗肿瘤靶区的几何中心和体积的影响,为肿瘤靶区的勾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7例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平静呼吸状态,行CT扫描,相同条件下行呼气末屏气扫描和吸气末屏气扫描。在治疗计划系统... 目的:探索呼吸运动对肺癌三维适形放疗肿瘤靶区的几何中心和体积的影响,为肿瘤靶区的勾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7例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平静呼吸状态,行CT扫描,相同条件下行呼气末屏气扫描和吸气末屏气扫描。在治疗计划系统(TPS)中,分别勾画平静呼吸状态扫描图像和吸气末屏气状态扫描图像的肿瘤靶区,得到肿瘤靶区(GTV)及诊断图像的肿瘤靶区(GTVz),将呼气末屏气扫描和吸气末屏气扫描图像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图像,勾画得到融合图像的肿瘤靶区(GTVf),并进行比较。结果:肿瘤靶区几何中心在X、Y、Z方向移位的平均值,平静图像和诊断图像与融合图像相比分别为(0.34±0.21)、(0.21±0.27)、(0.84±0.42)cm和(0.36±0.24)、(0.28±0.31)、(0.91±0.43)cm。融合图像靶体积与平静图像靶体积、诊断图像靶体积相比,在肺的上、中、下部位分别增加37.29%、21.44%、44.82%和42.33%、25.39%、50.97%,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平静图像靶区体积与诊断图像靶体积相比,在肺的上、中、下部位分别增加4.09%、4.28%、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运动引起肺癌肿瘤靶区中心坐标在X、Y、Z方向上发生不同程度的移位,同时伴随肿瘤靶区体积的改变,勾画肿瘤靶区时中应充分考虑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放射疗法 三维适形 呼吸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肺内肿瘤三维适形放疗正常肺组织定义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曾自力 陈默思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1期2354-2356,共3页
目的:分析肺癌肺内肿瘤三维适形放疗中各种正常肺体积定义,探讨合理的正常肺体积定义方法。方法:肺癌肺内病变患者CT定位,扫描范围包括全肺,将数据传输到治疗计划系统(TPS),勾画肿瘤靶区(GTV)、临床靶区(CTV)、计划靶区(PTV)。将PTV外... 目的:分析肺癌肺内肿瘤三维适形放疗中各种正常肺体积定义,探讨合理的正常肺体积定义方法。方法:肺癌肺内病变患者CT定位,扫描范围包括全肺,将数据传输到治疗计划系统(TPS),勾画肿瘤靶区(GTV)、临床靶区(CTV)、计划靶区(PTV)。将PTV外所有具备正常肺功能的肺组织定义为正常肺组织,设计制定计划一(P1);将GTV外所有具备正常肺功能的肺组织定义为正常肺组织,设计制定计划二(P2);将全肺组织定义为正常肺组织,设计制定计划三(P3)。P1、P2、P3的射野数、射野方向、权重,剂量分布等相同。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分析比较三个计划的V20、V30、Dmean等值。结果:P3的V20、V30、Dmean等比P2的稍大,均数没有显性差异(P﹥0.05);P1的V20、V30、Dmean等比P2的小,均数均有差异(P﹤0.05)。结论:P1掩盖了肺体积的损伤,尤其是肿瘤体积大时更为突出,容易产生严重肺损伤。P2反映了客观情况,可以引起医生高度警惕,避免严重肺损伤发生,建议将GTV外所有具备正常肺功能的肺组织定义为正常肺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内肿瘤 正常肺组织 V20 放射疗法 三维适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肺内肿瘤不同能量三维适形放疗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曾自力 刘兵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3期2603-2605,共3页
目的:研究6 MV和15 MV X射线对肺癌肺内肿瘤三维适形放疗肿瘤组织、危及器官及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1例肺癌肺内肿瘤患者,对每例患者分别采用6 MV和15 MV X射线进行三维适形放疗计划设计,同一患者的两个计划均使用相同的布野... 目的:研究6 MV和15 MV X射线对肺癌肺内肿瘤三维适形放疗肿瘤组织、危及器官及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1例肺癌肺内肿瘤患者,对每例患者分别采用6 MV和15 MV X射线进行三维适形放疗计划设计,同一患者的两个计划均使用相同的布野方案和剂量体积约束。比较两组计划的计划靶区、危及器官及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结果:6MV和15 MV两种能量X线三维适形放疗计划计划靶区的剂量分布、均匀性、适形度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危及器官脊髓、食管、心脏,正常组织肺的剂量分布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肺癌肺内肿瘤6 MV、15 MV三维适形放疗剂量分布无明显差异,三维适形放疗能量用6 MV,不主张用15 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内肿瘤 放射疗法 三维适形 剂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基奥仑赛注射液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随访研究
6
作者 苏文燕 沈永奇 +2 位作者 余思蕾 石硙硙 谢鹏权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104-109,共6页
探究纳基奥仑赛注射液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实际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观测性临床研究,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02月间于我院86例接受纳基奥仑赛治疗的复发难治性DLBCL(R/R DLBCL)患者进行... 探究纳基奥仑赛注射液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实际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观测性临床研究,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02月间于我院86例接受纳基奥仑赛治疗的复发难治性DLBCL(R/R DLBCL)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计算机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纳基奥仑赛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R-DHAP(利妥昔单抗+去甲基依托泊苷+环磷酰胺+顺铂)挽救化疗方案,纳基奥仑赛组给予纳基奥仑赛注射液375 mg/m2静脉输注,每21天1次,共6个周期,随访观察12个月。主要结局指标为总生存期(OS),次要结局指标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学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及Cox回归模型分析OS和PFS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86例患者,纳基奥仑赛组43例,对照组43例。纳基奥仑赛组总生存期(OS)显著优于对照组[16.73±3.21个月 vs.14.24±3.54个月,t=3.215,P=0.002],无进展生存期(PFS)亦显著改善[12.8(10.2,15.6)个月 vs.10.4(8.6,12.8)月,z=2.486,P<0.001];纳基奥仑赛组FACT-Lym量表显示纳基奥仑赛组总分显著优于对照组[84.32±10.76 vs.78.65±11.14,t=2.314,P=0.024];特别是在情感健康[19.87±3.45 vs.18.32±3.78,t=2.063,P=0.044]、社会支持[20.9(19.6,22.8)vs.18.6(16.8,20.4),z=2.721,P=0.007]及功能健康[21.46±4.00 vs.19.61±3.97,t=2.181,P=0.03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身体健康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18±3.69 vs.20.57±4.12,P=0.066]。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包括总不良事件[4.65 % vs.9.3%,P=0.534]、3级及以上事件[4.65% vs.2.33%,P=0.557]及各类毒性事件,表明纳基奥仑赛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对照方案相当(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基奥仑赛注射液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复发难治性 长期随访 疗效分析 安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组织校正与否对肿瘤放疗剂量分布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滕炳祥 曾自力 刘兵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比较不均匀肺组织校正与否对肺癌患者的肿瘤靶区、正常组织及重要器官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9例原发性肺癌患者,每例均同时设计两种治疗计划,即常规放疗不校正不均匀肺组织计划(计划1)、三维适形放疗(3DCRT)校正不均匀肺组织计... 目的比较不均匀肺组织校正与否对肺癌患者的肿瘤靶区、正常组织及重要器官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9例原发性肺癌患者,每例均同时设计两种治疗计划,即常规放疗不校正不均匀肺组织计划(计划1)、三维适形放疗(3DCRT)校正不均匀肺组织计划(计划2)。计划1为前后对穿照射60 Gy,通过调节剂量权重使处方剂量与常规放疗相同;射野大小及其他参数与常规放疗相同,此时得到计划1的剂量分布就是常规不校正不均匀肺组织在患者体内的实际分布。计划2为3DCRT照射60 Gy。将计划1与计划2进行比较。结果计划2的Dmax、Dmin和Dmean PTV剂量小于计划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计划1HI、CI值小于计划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Dmax计划1高于计划2、食管V50则计划1少于计划2,两肺V20、V5均为计划2高于计划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V40、D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CRT校正不均匀肺组织比常规放疗不校正不均匀肺组织对肺癌患者的肿瘤靶区剂量分布有明显保证和改善,但对正常组织和重要器官的受量有一定程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放射疗法 三维适形 剂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强放疗结合后装放疗联合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8
作者 石成良 曾自力 沈永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85-88,共4页
目的分析调强放疗结合后装放疗联合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5月于广西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比较两组的近期临床疗... 目的分析调强放疗结合后装放疗联合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5月于广西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比较两组的近期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结果常规治疗组CR 28例,PR 8例,联用治疗组CR 37例,PR 9例。两组的RR分别为72%和9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治疗组和联用治疗组的毒性反应均表现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放射性直肠炎及放射性膀胱炎。其中联用治疗组在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方面略低于常规治疗组,而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则略高于常规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调强放疗结合后装放疗联合介入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是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一种好方案,提倡用于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疗 放疗 介入 化疗栓塞 局部晚期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轮照在肺癌三维适形放疗中剂量学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曾自力 刘兵 滕炳祥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2期3221-3224,共4页
目的:比较肺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两种治疗方案之间的差异,以期减少正常组织损伤。方法:选择9例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为每个病例设计两套治疗计划,计划1、计划2,每套计划均采用5个非等角共面野等中心照射,要求计划1和计划2在靶区(GTV... 目的:比较肺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两种治疗方案之间的差异,以期减少正常组织损伤。方法:选择9例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为每个病例设计两套治疗计划,计划1、计划2,每套计划均采用5个非等角共面野等中心照射,要求计划1和计划2在靶区(GTV、CTV)内的剂量分布是等同的,但每套计划的射野入射方向彼此不同。通过添加不同楔形角度的楔形板、调整射野入射的方向、权重等,使计划1与计划2满足临床要求。在治疗计划系统(TPS)中模拟,方案1:计划1与计划2独立照射,处方剂量皆为60 Gy,每次2 Gy;方案2:计划1与计划2每天轮照,处方剂量皆为30 Gy,每次2 Gy。将方案1与方案2比较。结果:两方案治疗计划GTV的Dmax、Dmin和Dmean的均数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HI、CI值的均数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脊髓Dmax、食管V50、心脏V40,两肺V20、V5、Dmean的均数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方案2的肺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小于方案1,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方案2每天轮照,因卷入射野内的正常组织有一天以上的休息和对损伤的修复时间,在肿瘤剂量一定的情况下,可减少正常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 放射疗法 三维适形 剂量分布 轮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定位机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自力 刘兵 +2 位作者 林锋 王勇兵 梁世刚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1年第11期119-121,共3页
目的:分析模拟定位机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的主要内容及检测方法,以保证临床定位的科学性,提高治疗实施的准确性和精度。方法:从模拟定位机机械、射线部分、床、附件等方面分析确认QA和QC主要内容和检测方法。结果:得出了模拟定位... 目的:分析模拟定位机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的主要内容及检测方法,以保证临床定位的科学性,提高治疗实施的准确性和精度。方法:从模拟定位机机械、射线部分、床、附件等方面分析确认QA和QC主要内容和检测方法。结果:得出了模拟定位机QA和QC的主要内容及检测的方法。结论:作为模拟定位机QA和QC的主要内容及检测方法,对各级放射治疗单位模拟定位机QA体系的建立具有现实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定位机 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脊髓受照射剂量 被引量:5
11
作者 曾自力 刘兵 滕炳祥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4期3488-3490,共3页
目的:在肺癌三维适形放疗计划中,分析脊髓的实际受照射的物理剂量及相应的生物剂量。方法:利用TPS的测量工具测量脊髓PRV横截面的直径;利用TPS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剂量-体积直方表等工具计算脊髓的最小物理剂量、最大物理剂量及平均物... 目的:在肺癌三维适形放疗计划中,分析脊髓的实际受照射的物理剂量及相应的生物剂量。方法:利用TPS的测量工具测量脊髓PRV横截面的直径;利用TPS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剂量-体积直方表等工具计算脊髓的最小物理剂量、最大物理剂量及平均物理剂量;利用横断面的剂量分布计算脊髓的受照射物理剂量。研究分析脊髓受照射的物理剂量及相应的生物剂量。结果:脊髓PRV横截面的直径在16.0 mm~19.0 mm范围内;肺癌三维适形放疗脊髓接受的是非均匀照射,受照射脊髓的PRV横截面受照射剂量不相同,脊髓的受照射的物理剂量大于相应的生物剂量。结论:肺癌三维适形放疗脊髓的受照射剂量与其受照PRV横截面范围有关,受照射脊髓的PRV横截面受照射剂量不相同,脊髓最大剂量点的物理剂量,并不代表脊髓整个PRV横截面的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脊髓 放射疗法 三维适形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盆腔组织校正对放疗剂量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兵 曾自力 +1 位作者 潘平山 滕炳祥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7期827-830,共4页
目的比较不均匀盆腔组织校正对宫颈癌患者的肿瘤靶区、正常组织及重要器官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选择9例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宫颈癌的患者,每例患者同时设计两组治疗计划,模拟常规放疗不校正不均匀盆腔组织计划(计划1)、三维适形放疗(... 目的比较不均匀盆腔组织校正对宫颈癌患者的肿瘤靶区、正常组织及重要器官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选择9例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宫颈癌的患者,每例患者同时设计两组治疗计划,模拟常规放疗不校正不均匀盆腔组织计划(计划1)、三维适形放疗(3DCRT)校正不均匀盆腔组织计划(计划2)。计划1为前后左右对穿照射50 Gy,通过调节剂量权重使处方剂量与常规放疗的相同;射野大小、其他参数与常规放疗的相同,此时得到计划1的剂量分布就是常规不校正不均匀盆腔组织在患者体内的实际分布。计划2为3DCRT照射50 Gy。将计划1与计划2进行比较。结果计划2 PTV的Dmax和Dmean均较计划1高(P<0.05);计划2均匀性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值均较计划1大(P<0.05);计划2膀胱、直肠、小肠、左右侧股骨头的Dmean均较计划1低(P<0.05)。结论 3DCRT校正不均匀盆腔组织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盆腔组织 放射疗法 三维适形 常规 剂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rian 23EX加速器低MU对X射线剂量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自力 林锋 王勇兵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2年第11期117-118,121,共3页
目的:探讨Varian 23EX加速器低MU对X射线剂量学的影响。方法:对Varian 23EX加速器X射线,输出剂量率设置为300 MU/min,首先是刻度为6、15 MV X射线;然后测量低MU(1~10 MU)的吸收剂量并与对应的吸收剂量比较,分析6、15 MV对加速器启动特... 目的:探讨Varian 23EX加速器低MU对X射线剂量学的影响。方法:对Varian 23EX加速器X射线,输出剂量率设置为300 MU/min,首先是刻度为6、15 MV X射线;然后测量低MU(1~10 MU)的吸收剂量并与对应的吸收剂量比较,分析6、15 MV对加速器启动特性的影响;测量低MU的辐射质(D20/D10)并与常规测量的D20/D10比较;测量低MU的百分深度剂量(PDD)并与常规测量的PDD比较。结果:低MU对X射线吸收剂量的影响较大,最大误差为-11.00%;低MU对X射线D20/D10和PDD影响较小,最大误差分别为0.340%、0.483%。结论:定期检查不同厂家、不同型号、不同输出剂量率的加速器低MU对其不同能量X射线吸收剂量的影响,作为临床应用时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 MU X射线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计划轮照对肺癌剂量分布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曾自力 刘兵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2471-2474,共4页
介绍了肺癌的常规放疗。分析了肺癌三维适形放疗的CT定位和靶区确定、计划的设计、计划的优化、计划的评价,计划的轮照对肺癌正常组织等影响。提出了减少正常组织损伤的方法。
关键词 肺癌 肺内肿瘤 正常肺组织 V20 放射疗法 三维适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术后常规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曾自力 覃树付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5年第6期76-78,共3页
目的 :通过对直肠癌术后常规放射治疗重复摆位数据的测量,分析误差产生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误差。方法:13例直肠癌术后放射治疗患者,仰卧于床上,采用真空袋固定,由模拟定位机工作站采集定位图像,行等中心放射治疗。每周一、三、... 目的 :通过对直肠癌术后常规放射治疗重复摆位数据的测量,分析误差产生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误差。方法:13例直肠癌术后放射治疗患者,仰卧于床上,采用真空袋固定,由模拟定位机工作站采集定位图像,行等中心放射治疗。每周一、三、五采集验证片,与原定位片比较,测量摆位误差。结果:156幅验证图像与其对应的定位图像比较,X、Y、Z轴误差分别为(0.32±0.17)、(0.58±0.27)、(0.53±0.31)cm,正、侧面移位旋转分别为(2.3±1.9)和(1.8±1.6)°。结论:直肠癌术后常规放射治疗中重复摆位存在一定误差,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可以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术后 放射疗法 常规放疗 摆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H22移植性肝癌中晚期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6
作者 范艳敏 伍烽 杜永洪 《广西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1037-1039,共3页
目的建立小鼠H22移植性肝癌中晚期动物模型。方法 H22小鼠肝癌细胞株植入小鼠体内使其成瘤,观察并记录不同时间段成瘤小鼠体质量、肿瘤体积、肿瘤病理学变化。并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及美国癌症协会(AJCC)推荐的肿瘤TNM分期标准,制定... 目的建立小鼠H22移植性肝癌中晚期动物模型。方法 H22小鼠肝癌细胞株植入小鼠体内使其成瘤,观察并记录不同时间段成瘤小鼠体质量、肿瘤体积、肿瘤病理学变化。并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及美国癌症协会(AJCC)推荐的肿瘤TNM分期标准,制定本动物实验的肿瘤分期标准。结果成功建立小鼠H22移植性肝癌中晚期动物模型,并探索出成瘤后不同时间段小鼠体质量、肿瘤体积以及肿瘤组织学变化的规律。结论小鼠H22移植性肝癌中晚期动物模型的建立为肝细胞癌的中晚期研究提供了动物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2移植性肝细胞癌 TNM分期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位固定材料对放射治疗患者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韦汉荣 曾自力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767-769,共3页
目的研究各种条件下的体位固定材料在不同能量X射线路径上对放射治疗患者吸收剂量和体表剂量的影响,为临床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专用模体中,用电离室测量不同能量下,模体上添加各种体位固定材料前后剂量的变化,得到体... 目的研究各种条件下的体位固定材料在不同能量X射线路径上对放射治疗患者吸收剂量和体表剂量的影响,为临床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专用模体中,用电离室测量不同能量下,模体上添加各种体位固定材料前后剂量的变化,得到体位固定材料在不同能量X射线路径上对放射治疗患者吸收剂量和体表剂量的影响。结果添加体位固定材料后使放射治疗患者的吸收剂量减少,随着X射线能量的增加固定材料对放射治疗患者吸收剂量的影响变小;同一能量,有机玻璃对吸收剂量的影响最大,面膜、真空袋、碳纤维对吸收剂量的影响较小。不同厚度的面膜、真空袋对表面剂量影响不同,厚度越大,影响越大;面膜孔径越大对表面剂量影响越小。结论体位固定材料在X射线路径上对放射治疗患者吸收剂量和体表剂量有较大的影响,在治疗计划设计过程中应根据临床要求,进行补偿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体位固定材料 吸收剂量 体表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PDCA循环降低直肠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的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建芬 曾自力 +3 位作者 张若蓉 林锋 谭勇 唐海榕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6期682-687,共6页
目的:探讨运用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降低直肠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的效果。方法:对2016年10月~2020年10月于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行直肠癌调强放疗的60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摆位误差高的问题进行分析,将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 目的:探讨运用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降低直肠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的效果。方法:对2016年10月~2020年10月于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行直肠癌调强放疗的60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摆位误差高的问题进行分析,将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实施后摆位误差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前、后直肠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在X方向分别为(-1.3894±0.4267)mm、(-0.8205±0.2653)mm,Y方向为(0.9712±0.2961)mm、(0.4213±0.1114)mm,Z方向为(0.7125±0.2356)mm、(0.4697±0.141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运用于降低直肠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中的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直肠癌调强放疗摆位的误差,从而最大限度地将剂量集中在肿瘤靶区内,减少肿瘤周围正常组织不必要的照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PDCA循环 调强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高能X射线输出剂量测量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曾自力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1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分析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高能X射线输出剂量测量的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测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的稳定性及治疗实施的准确性和精度。方法:介绍国际原子能机构第277号技术报告,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高能X射线在水模体中吸收剂量的公式... 目的:分析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高能X射线输出剂量测量的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测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的稳定性及治疗实施的准确性和精度。方法:介绍国际原子能机构第277号技术报告,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高能X射线在水模体中吸收剂量的公式及检测方法,剂量监测仪读数的刻度,源皮距SSD照射、源轴距SAD等中心给角照射处方剂量计算,数据的处理。结果:得出了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高能X射线输出剂量测量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检测方法。结论:作为加速器高能X射线输出剂量测量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检测方法,对各级放射治疗单位加速器高能X射线输出剂量测量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具有现实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出剂量 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 国际原子能机构 第277号技术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被引量:14
20
作者 曾自力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0年第9期116-117,120,共3页
目的:探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的主要内容及检测方法,以保证临床治疗的稳定性,提高治疗实施的准确性和精度。方法:从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械、多叶准直器、射线对中校准、X射线与电子线剂量学特性、剂量刻度... 目的:探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的主要内容及检测方法,以保证临床治疗的稳定性,提高治疗实施的准确性和精度。方法:从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械、多叶准直器、射线对中校准、X射线与电子线剂量学特性、剂量刻度、楔形板及治疗附件、电子射野影像系统以及辐射防护与安全连锁等方面分析确认QA和QC的主要内容和检测方法。结果:得出了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QA和QC的主要内容及检测方法。结论:作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QA和QC的主要内容及检测方法,对各级放射治疗单位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QA体系的建立具有现实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