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尾气余热回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1
作者 杨健春 《汽车与新动力》 2023年第3期25-27,共3页
基于尾气余热回收系统(EHRS)的技术路线,设计了一款乘用车用的紧凑型EHRS,该款EHRS包括热交换器子系统和旁通阀子系统。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软件,计算了搭载该款EHRS的车辆在设计工况下的换热量;发动机台架试验验证了实际换热... 基于尾气余热回收系统(EHRS)的技术路线,设计了一款乘用车用的紧凑型EHRS,该款EHRS包括热交换器子系统和旁通阀子系统。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软件,计算了搭载该款EHRS的车辆在设计工况下的换热量;发动机台架试验验证了实际换热量可满足设计要求。此外,基于整车路试,验证了在指定工况下的EHRS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气余热回收系统 换热器 计算流体力学 冷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通孔扩散层结构对PEM电解槽性能影响研究
2
作者 丁万龙 纪东骅 +3 位作者 崔国亮 赵明 骆泽威 范礼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3-407,共5页
为提升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的制氢效率并降低相应的能耗,通过调节阳极扩散层的孔径和孔隙率,采用化学蚀刻法制备了具有直通孔结构的扩散层。利用原位测试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分析了不同扩散层结构对电解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提升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的制氢效率并降低相应的能耗,通过调节阳极扩散层的孔径和孔隙率,采用化学蚀刻法制备了具有直通孔结构的扩散层。利用原位测试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分析了不同扩散层结构对电解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的工作温度和1 A/cm^(2)的电流密度条件下,具有70%孔隙率和400μm孔径的扩散层展现出了最佳的制氢效率和最低的制氢能耗,此时电解槽的电压仅为1.642 V。这为阳极扩散层的制备及其结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M电解槽 制氢 扩散层 化学蚀刻法 电化学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压阀排气流量分析及流出系数的测定
3
作者 金赛赛 吴敏 范礼 《阀门》 2025年第2期161-168,共8页
对某一型号三偏心蝶阀构型的背压阀排气流量进行详细分析和公式计算,搭建流量试验测试平台,并进行大量相关性试验测试。根据实测数据验证最符合此款型号背压阀排气流出系数CD值的计算公式,得到排气流出系数的取值范围,探讨CD值与开度、... 对某一型号三偏心蝶阀构型的背压阀排气流量进行详细分析和公式计算,搭建流量试验测试平台,并进行大量相关性试验测试。根据实测数据验证最符合此款型号背压阀排气流出系数CD值的计算公式,得到排气流出系数的取值范围,探讨CD值与开度、流量、压力、温度、压比和等熵指数之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开度会显著影响背压阀排气流出系数值,空气流量、阀前压力和压比对流出系数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温度和等熵指数基本对流出系数无影响。此款型号背压阀使用开度推荐在70%~100%之间,随着开度降低,背压阀排气能力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压阀 试验测试 排气流出系数CD值 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消声器内组件隆脊装置设计
4
作者 蒋玲 张超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90-94,共5页
汽车消声器内组件隆脊是对消声管局部金属进行拉伸变形,将隔板与消声管通过塑性变形连接在一起的内组件组装工艺。汽车消声器内组件隆脊装置是根据用户需求专门研制的,该设备采用伺服电机、PLC控制,提升了系统的工作可靠性、运行的稳定... 汽车消声器内组件隆脊是对消声管局部金属进行拉伸变形,将隔板与消声管通过塑性变形连接在一起的内组件组装工艺。汽车消声器内组件隆脊装置是根据用户需求专门研制的,该设备采用伺服电机、PLC控制,提升了系统的工作可靠性、运行的稳定性和零件的加工精度,实现了生产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内组件采用隆脊制造,消除了污染耗能的焊接工艺,真正做到了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生产,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声器 内组件 隆脊装置 伺服驱动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消声器气密检测设备的设计
5
作者 蒋玲 张超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48-53,共6页
针对目前消声器气密性检测的水浸式检测法存在速度慢、效率低、消声器表面易产生锈蚀,影响消声器的品质等不足,开发出一款新的消声器气密检测设备。设备由机械传动、气动控制和PLC控制3大系统组成,设计时充分考虑现场使用要求,采用机、... 针对目前消声器气密性检测的水浸式检测法存在速度慢、效率低、消声器表面易产生锈蚀,影响消声器的品质等不足,开发出一款新的消声器气密检测设备。设备由机械传动、气动控制和PLC控制3大系统组成,设计时充分考虑现场使用要求,采用机、电、气一体化设计,选用三菱FX2N系列的PLC作为控制器,通过磁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元器件为PLC采集输入信号,再通过PLC程序控制气动元件实现汽车消声器的气密检测。设备具有手动、自动、故障报警和显示等功能,提升了设备工作效率,也方便了设备的检修和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消声器 气密性检测 PLC 气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音棉自动充填装置控制系统设计
6
作者 蒋玲 张超 徐琬婷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24-28,共5页
针对目前汽车消声器生产过程中,人工充填消音棉存在效率低下、消音棉易放错腔体、需要的塑料辅材产生环境污染,充填量不能精确控制,无法在线监控和跟踪等问题,通过对消音棉充填工艺、充填机理以及自动膨化工艺的研究,提出了一整套自动... 针对目前汽车消声器生产过程中,人工充填消音棉存在效率低下、消音棉易放错腔体、需要的塑料辅材产生环境污染,充填量不能精确控制,无法在线监控和跟踪等问题,通过对消音棉充填工艺、充填机理以及自动膨化工艺的研究,提出了一整套自动充填消音棉的工艺方案,研制了消音棉自动充填装置。该装置通过对每个消音棉充填量的在线处理与储存,实现生产过程的数据追踪。确保消音棉的精确充填和称重防错,杜绝了不合格品在工序间的传递,做到了绿色高效生产,提高消声器的消音效果,节约了企业的用工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音棉充填装置 PLC控制 气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例电磁阀性能测试系统开发 被引量:5
7
作者 邵璠 王震 翟超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2-104,共3页
根据比例电磁阀结构特征和性能特点,结合激光传感和控制技术,设计了比例电磁阀动态特性测试平台。以LabVIEW为开发环境,结合串口通信技术设计了上位机测试软件。实现电磁阀动态静态、性能自动测试。并对某型号比例电磁阀进行了试验和分... 根据比例电磁阀结构特征和性能特点,结合激光传感和控制技术,设计了比例电磁阀动态特性测试平台。以LabVIEW为开发环境,结合串口通信技术设计了上位机测试软件。实现电磁阀动态静态、性能自动测试。并对某型号比例电磁阀进行了试验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操作方便,测试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比例电磁阀的测试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电磁阀 静态性能 动态性能 测试系统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例电磁铁磁力特性测试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4
8
作者 邵璠 《制造业自动化》 CSCD 2018年第4期93-95,共3页
根据比例电磁铁结构特征和性能特点,结合伺服控制技术,设计比例电磁铁磁力特性测试平台。以Lab VIEW为开发环境,结合串口通信技术设计了上位机测试软件。实现比例电磁铁磁力特性测试。并对某型号比例电磁铁进行了试验和分析,试验结果表... 根据比例电磁铁结构特征和性能特点,结合伺服控制技术,设计比例电磁铁磁力特性测试平台。以Lab VIEW为开发环境,结合串口通信技术设计了上位机测试软件。实现比例电磁铁磁力特性测试。并对某型号比例电磁铁进行了试验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操作方便,安全。测试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比例电磁铁的测试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电磁铁 磁力 测试系统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消声器筒体旋转翻边装置的设计
9
作者 张超 蒋玲 方忠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88-192,共5页
为了提升汽车消声器品质,必须提升筒体翻边质量,就得有先进的翻边设备进行保障。由PLC控制伺服电机带动消声器筒体进行旋转,使翻边滚轮沿着仿形模具的边缘对消声器筒体两端进行辊压,消声器筒体两端发生塑性变形,确保筒体两端一次翻边成... 为了提升汽车消声器品质,必须提升筒体翻边质量,就得有先进的翻边设备进行保障。由PLC控制伺服电机带动消声器筒体进行旋转,使翻边滚轮沿着仿形模具的边缘对消声器筒体两端进行辊压,消声器筒体两端发生塑性变形,确保筒体两端一次翻边成型。结果表明该设备保证了筒体两端翻边尺寸一致,角度近似90°,消除了传统翻边机生产存在的缺陷,达到了生产工艺要求,降低消声器的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消声器 筒体翻边装置 伺服驱动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排气系统吊钩位置设计分析
10
作者 王淑芳 李陶胜 赵丙文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1-45,共5页
为减小汽车排气系统吊钩传递到车身的振动,影响整车NVH性能。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建立某汽车排气系统有限元模型,使用模态叠加的方法首先确定吊钩的位置;再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和静力学分析。计算结果显示:排气系统的模态频率在全约束... 为减小汽车排气系统吊钩传递到车身的振动,影响整车NVH性能。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建立某汽车排气系统有限元模型,使用模态叠加的方法首先确定吊钩的位置;再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和静力学分析。计算结果显示:排气系统的模态频率在全约束条件下,不会与发动机产生共振。静力分析和吊钩、消声器局部模态分析也符合设计标准,证明了吊钩位置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气系统 有限元模型 模态分析 静力分析 吊钩位置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控制的多功能双向自动压装机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慧蓉 蒋玲 张超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年第2期24-28,共5页
多功能双向自动压装机是根据用户需求专门研制的,用于压装汽车催化器的载体和汽车消声器的内组件的一种装置。该装置是由机械结构、气动控制、电气控制等部分组成的,采用三菱PLC、视觉传感器、气动元件、伺服驱动系统来实现不同产品可... 多功能双向自动压装机是根据用户需求专门研制的,用于压装汽车催化器的载体和汽车消声器的内组件的一种装置。该装置是由机械结构、气动控制、电气控制等部分组成的,采用三菱PLC、视觉传感器、气动元件、伺服驱动系统来实现不同产品可以在同一台设备上压装的要求,同时解决了载体或内组件在压入筒体中位置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还具有实时监控功能,遇到不合格品能够自动识别报警。实践证明,该方案技术含量高、效果好,促进了汽车催化器载体和消音器内组件压装技术与工艺优化改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 双向压装 伺服驱动 压装机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SM五阶CKF无传感器控制的EPS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荣芸 郑常胜 +3 位作者 朱茂飞 龚长富 时培成 刘亚铭 《微电机》 2022年第1期55-62,75,共9页
针对PMSM转子位置和转速估计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五阶CKF算法的PMSM无传感器控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EPS系统的助力控制中。首先,建立了基于PMSM的EPS系统离散数学模型;其次,介绍了基于五阶球面-容积方法,推导了五阶CKF算法,并... 针对PMSM转子位置和转速估计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五阶CKF算法的PMSM无传感器控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EPS系统的助力控制中。首先,建立了基于PMSM的EPS系统离散数学模型;其次,介绍了基于五阶球面-容积方法,推导了五阶CKF算法,并基于五阶CKF算法实现了对PMSM转子位置和转速的精确估计;最后,将基于五阶CKF算法的PMSM无传感器控制应用于EPS系统之中,构建了基于五阶CKF算法的PMSM无传感器控制的EPS助力控制系统。通过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对提出的控制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改善EPS系统的助力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阶CKF算法 无传感器控制 电动助力转向 助力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弹性多材料接头端部应力奇异性特征分析
13
作者 施法佳 葛仁余 +2 位作者 周华聪 韩有民 张金轮 《力学季刊》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9-178,共10页
文章研究多材料接头并计算其应力奇性特征.通过引入接头端部位移场的渐近级数展开式,将应力平衡方程转化为关于奇性指数的特征常微分方程组,由插值矩阵法求解获得多材料接头应力奇性指数以及相应的位移特征函数,与已有的结果对照证实了... 文章研究多材料接头并计算其应力奇性特征.通过引入接头端部位移场的渐近级数展开式,将应力平衡方程转化为关于奇性指数的特征常微分方程组,由插值矩阵法求解获得多材料接头应力奇性指数以及相应的位移特征函数,与已有的结果对照证实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本文计算结果还表明了多材料接头结构在不同材料粘结界面处位移场特征函数的一阶导数发生了突变,导致应力场在接头粘结界面处不连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特征函数 渐近展开 应力奇性指数 插值矩阵法 多材料接头
原文传递
细长轴与孔过盈连接装配的分析与判断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仕云 施法佳 《世界有色金属》 2017年第4期199-199,201,共2页
本文通过对过盈联接装配过程中压装力与压装位移之间关系的讨论,得出了多段过盈联接情况下采用压装力-位移曲线判断装配质量的智能判断方法。同时对各种典型曲线进行分析判断,得出其产生的原因,对参与装配的单个零件加工质量的改善提供... 本文通过对过盈联接装配过程中压装力与压装位移之间关系的讨论,得出了多段过盈联接情况下采用压装力-位移曲线判断装配质量的智能判断方法。同时对各种典型曲线进行分析判断,得出其产生的原因,对参与装配的单个零件加工质量的改善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盈装配 压装力-压装位移曲线 判断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汽车排气系统热端蚌壳体不锈钢材料冲压成形工艺研究
15
作者 翟承福 高佳 刘玉洁 《锻造与冲压》 2025年第4期54-58,共5页
随着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汽车内燃机技术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以及混动技术进步创新,为燃油车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潜力。在汽车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变化下,多元化发展模式为汽车产业带来新的活力,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当下汽车轻量化、低排... 随着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汽车内燃机技术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以及混动技术进步创新,为燃油车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潜力。在汽车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变化下,多元化发展模式为汽车产业带来新的活力,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当下汽车轻量化、低排放对排气系统的要求不断提高,有研究数据显示,汽车整车重量每减少10%,燃油效率可以提高6%~8%。汽车排气系统要求热端蚌壳体具有耐高温性能、优良的焊接性能、热疲劳性能、抗氧化性能、耐腐蚀性能等,因此不锈钢材料成为首选,本文以不锈钢441材料为例浅析汽车排气系统热端蚌壳体不锈钢材料冲压拉深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材料 汽车产业 汽车排气系统 汽车内燃机 整车重量 燃油效率 重大技术突破 数据显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