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6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硕士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创新实践基地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谢文君 倪敬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23期22-24,共3页
“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是我国新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地方高校工程硕士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卓越工程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该文从分析目前地方高校培养工程硕士学术化倾向严重、偏离市场需求、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出发,提出要坚持以立... “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是我国新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地方高校工程硕士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卓越工程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该文从分析目前地方高校培养工程硕士学术化倾向严重、偏离市场需求、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出发,提出要坚持以立德树人、创新、个性化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通过分层次分流的培养模式来促进工程硕士教育的全面发展,为地方高校工程硕士培养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工程硕士 地方高校 创新实践能力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车辆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孟庆华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2年第11期94-96,共3页
基于当前车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根据新工科建设要求,以中国汽车产业需求和未来发展为导向,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标,从课程设置、双导师制、企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了车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基于当前车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根据新工科建设要求,以中国汽车产业需求和未来发展为导向,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标,从课程设置、双导师制、企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了车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突出了人才培养特色,以期为工程类,特别是车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车辆工程 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卓越工程师计划管理制度的构建——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3
作者 张馨艺 诸丽燕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5年第2期34-35,共2页
十年的"卓越计划"在全国大多数高校中即将进入中期阶段。本文深入调研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和企业的实践情况,对比研究培养目标方案与培养现状的错位,阐述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建立的原则,初步建立人才培养过程... 十年的"卓越计划"在全国大多数高校中即将进入中期阶段。本文深入调研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和企业的实践情况,对比研究培养目标方案与培养现状的错位,阐述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建立的原则,初步建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相关管理制度,保证"卓越计划"高效有序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计划 管理制度 校企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科竞赛文化培育的探索——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4
作者 严莹 孙珺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88-89,共2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文化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高校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方面有着特有的优势,要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高校文化建设方面,高校学科竞赛文化以一种独特的竞赛文化,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高校...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文化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高校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方面有着特有的优势,要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高校文化建设方面,高校学科竞赛文化以一种独特的竞赛文化,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高校要培育学科竞赛文化,应结合自身特色,采取健全激励机制、建设专业指导教师队伍、建立强势工作格局和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的"四项举措",搭建科技文化节、创新实验室、学术性科技社团、网络阵地的"四大平台",实施名师论坛、一院一赛、校际校企合作、竞赛传承的"四大工程"等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竞赛 文化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许明 倪敬 陈国金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17期42-43,共2页
针对《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教学现状的不足,提出了以Matlab为辅助和机械类卓越工程师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路,并探讨了由理论教学、Matlab辅助教学、实验、考核等为一体的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教学方法实施方案,特别是基于Matla... 针对《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教学现状的不足,提出了以Matlab为辅助和机械类卓越工程师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路,并探讨了由理论教学、Matlab辅助教学、实验、考核等为一体的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教学方法实施方案,特别是基于Matlab的辅助教学方法,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改善了课程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工程控制 MATLAB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AS的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1
6
作者 孟庆华 雷良育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386-388,共3页
为了达到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机械工程专业试验课程教学的要求,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进行实验时的规范化、标准化,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与国际接轨,将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对实验室进行认证管理理念和对检测的标... 为了达到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机械工程专业试验课程教学的要求,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进行实验时的规范化、标准化,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与国际接轨,将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对实验室进行认证管理理念和对检测的标准引入到机械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中,修订和制定了实验指导书等实验室管理和教学文件;按CNAS检测标准规定实施了实验教学,对学生从实验室人员要求,实验室设备,实验前程序,检验程序,检验程序的质量控制,检验后程序和结果报告等方面进行培训和实践操作;根据CNAS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原理对学生开展考核及评估。通过改革,使机械工程专业实验课程的实验教学管理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和实用化,使机械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在达到工程专业认证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更加符合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CNAS 机械工程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工程基础”课程内容设计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倪敬 周建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第14期174-175,共2页
本文针对目前"机械工程基础"课程内容涉及广,但学时少、内容多的现状,提出了基于每个内容模块核心知识点的课程内容设计方案。该方案首先将整个课程划分为机械识图、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冷热加工三个大模块;然后,针对每个模块... 本文针对目前"机械工程基础"课程内容涉及广,但学时少、内容多的现状,提出了基于每个内容模块核心知识点的课程内容设计方案。该方案首先将整个课程划分为机械识图、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冷热加工三个大模块;然后,针对每个模块进行核心知识点的梳理,简化出每个模块内部的核心知识体系;最后,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每个模块的核心知识点内容进行重点教学实施。该课程内容设计经过近三年的实际应用,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内容设计 模块核心内容 核心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IO工程教育的机械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桥医 胡小平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年第13期135-136,共2页
概述了高等工程教育目前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实施工程教育改革的思路,提出了工程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具体实践方案,并对工程教育最终改革结果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关键词 CDIO 工程教育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校机械工程“卓越计划”实践与思考
9
作者 陈国金 《管理科学与研究(中英文版)》 2015年第2期26-30,共5页
针对浙江省海洋开发与转型升级的产业特点以及产业提升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校机械工程专业提出了与“注塑机械和模具”、“精密特种机械”、“船港机械”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四个培养方向相对应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校外课程... 针对浙江省海洋开发与转型升级的产业特点以及产业提升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校机械工程专业提出了与“注塑机械和模具”、“精密特种机械”、“船港机械”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四个培养方向相对应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校外课程设置、校外实践基地与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通过两年的“卓越计划”实践,学生的工程能力增强了,用人单位满意了,就业率也提高了,达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目的.同时,反映出“卓越计划”进入与退出机制、基本要求与个性化定制相结合机制、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教学质量评价考核机制等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计划 机械工程 实践基地 人才培养 工程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选区电子衍射法测定人工机械心瓣热解炭的择优取向度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建辉 孙海博 +1 位作者 王根明 郭鹏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06-1010,共5页
利用选区电子衍射法定量表征热解炭涂层的择优取向。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热解炭涂层自然断面的结构形貌特征,并采用透射电镜测定取向角,通过在同一位置改变选区的面积得到不同的衍射图谱,讨论选区面积对取向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解炭... 利用选区电子衍射法定量表征热解炭涂层的择优取向。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热解炭涂层自然断面的结构形貌特征,并采用透射电镜测定取向角,通过在同一位置改变选区的面积得到不同的衍射图谱,讨论选区面积对取向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解炭涂层主要由球形颗粒状结构组成,颗粒直径为300~1000nm,片层状结构所占体积比很小;热解炭涂层在局部区域(直径为190nm的选区)内的平均取向角为72°,并且球形颗粒内芳香碳平面的择优取向方向平行于颗粒表面;球形颗粒状结构决定了涂层的取向角随着选区面积的增大而增大,而球形颗粒较高的体积比又将进一步导致热解炭涂层整体呈现各向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机械心瓣 热解炭 择优取向 取向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电子、信息一体化下的滤波功能实现技术 被引量:4
11
作者 沙晶晶 施浒立 吕兴荣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4期19-22,共4页
机械、电子和信息技术是现今社会中三大基础技术,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关键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三者相互融合渗透,逐渐走向集成和一体化。研究了机械、电子、信息技术在滤波功能实现中的作用... 机械、电子和信息技术是现今社会中三大基础技术,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关键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三者相互融合渗透,逐渐走向集成和一体化。研究了机械、电子、信息技术在滤波功能实现中的作用,给出了一种软件数字滤波器设计方法———小波滤波器,最后提出了软硬件协同设计数字滤波器的思想。用软件使机械软件化、模块化,使机械具有更大的柔性、灵活性和更高的“智力”,很有应用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滤波器 电子滤波器 软件数字滤波器 小波滤波器 软硬件协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专业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5
12
作者 倪敬 吴俊辰 孙珺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20期244-245,共2页
针对目前机电类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模式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了由工程能力理论知识讲授、实验室工程能力培训和企业工程能力培训组成的全新机电类大学生培养模式。该教学模式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 针对目前机电类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模式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了由工程能力理论知识讲授、实验室工程能力培训和企业工程能力培训组成的全新机电类大学生培养模式。该教学模式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和学生反馈调查,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能力培养 产学研合作培养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机械专业工程制图课程教学问题分析与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班 周茂瑛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25期255-256,共2页
当前非机械专业的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存在课程内容偏多、教学过程偏离专业方向、教学方式单一及实践教学不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精简课程内容、开展结合专业的教学过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及探索计算机辅助实践教学等系列教... 当前非机械专业的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存在课程内容偏多、教学过程偏离专业方向、教学方式单一及实践教学不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精简课程内容、开展结合专业的教学过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及探索计算机辅助实践教学等系列教学改革措施。通过这些教改措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提高利用知识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机械专业 工程制图 教学问题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创意训练与机械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国金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63-66,共4页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是国家的战略决策,对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使我国经济能够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融人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培养具有...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是国家的战略决策,对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使我国经济能够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融人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我校机械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本文研究了创意训练与创新能力关系,提出了创意训练内容与方法。实践证明,通过创意设计训练,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从而增强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生在各类科技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创业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训练 素质教育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5
作者 陈慧勤 谭凯文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10期0053-0056,共4页
《控制工程基础》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机械类专业有重要的核心基础性地位。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涉及大量数理分析,图形多而复杂等特点,学生往往难以很好的掌握知识以及培养解决相关实际工程能力。因此本文将先介绍《控... 《控制工程基础》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机械类专业有重要的核心基础性地位。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涉及大量数理分析,图形多而复杂等特点,学生往往难以很好的掌握知识以及培养解决相关实际工程能力。因此本文将先介绍《控制工程基础》学科课程内容设置,接着从五个方面对《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改革进行探讨,并提出具体建议,以期为今后该课程的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工程基础 课程设置 教学改革 评价机制 MATLAB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探讨
16
作者 陈慧勤 彭代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1期024-027,共4页
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图学作为工程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一直以来都是工科学生的必修课程,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工程图学课程不仅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工程设计语言的关键,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图形表达能力和工程实践... 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图学作为工程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一直以来都是工科学生的必修课程,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工程图学课程不仅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工程设计语言的关键,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图形表达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工程图学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和科技发展的步伐。因此,进行工程图学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课程背景、课程现状出发,对《工程图学》课程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今后该课程的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图学 实验教学 计算机辅助设计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芳 王瑞金 +1 位作者 吕明 潘华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32-236,共5页
通过对国内船舶与海洋类高等院校专业建设现状的梳理,对4个主要涉海专业的建设特点进行了总结。分别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地方海洋经济区域优势、涉海企业用人需求三个方面,探讨了未来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对... 通过对国内船舶与海洋类高等院校专业建设现状的梳理,对4个主要涉海专业的建设特点进行了总结。分别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地方海洋经济区域优势、涉海企业用人需求三个方面,探讨了未来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对本校新设立的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的建设实践进行了探讨,经过近3年的建设实践,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本科生-研究生培养体系,可为国内新开设海洋工程与技术的高等院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工程与技术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建设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现信息及经管特色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国金 李志华 刘庆民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8年第11期17-19,共3页
根据学校的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发展需要,提出以“大工程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机电一体化工业系统和管控一体化制造过程为核心,体现学校信息及经管办学特色,具有多阶段、模块化、创新型、开放式特点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 根据学校的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发展需要,提出以“大工程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机电一体化工业系统和管控一体化制造过程为核心,体现学校信息及经管办学特色,具有多阶段、模块化、创新型、开放式特点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多层次的工程训练实践平台,通过教学资源整合和实践平台训练项目的组合,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块。经过几年的实际运行,大大提高了我校工科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训练 教学体系 实践平台 电子信息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爆机器人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波 张瑾 李国栋 《机电工程》 CAS 2015年第8期1110-1114,1150,共6页
针对远程控制排爆机器人机械臂能否精确定位并完成排爆任务的问题,将运动学、动力学分析方法与分布式控制理论应用到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中,对机械臂的运动特征与实用控制原理进行分析研究,对机械臂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分别进行了具体设... 针对远程控制排爆机器人机械臂能否精确定位并完成排爆任务的问题,将运动学、动力学分析方法与分布式控制理论应用到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中,对机械臂的运动特征与实用控制原理进行分析研究,对机械臂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分别进行了具体设计,确定了总体结构与主要部件参数,硬件上采用以LPC2378为核心的主控制器、LPC2368为核心的协处理器架构的控制系统,软件上采用CAN 2.0B总线技术完成主控制器与协处理器间通讯,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机械臂控制系统,并在多种条件下进行仿真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排爆机器人机械臂各项技术指标基本达到设计要求,能够较好地实现远程视频定位控制、拆除剪断引爆器和搬运爆炸物,具备一定的反恐排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爆机器人 机械臂 控制系统 模块化设计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SVD-BIC的机械振动源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17
20
作者 叶红仙 杨世锡 杨将新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0-33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复合EMD-SVD-BIC(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MD;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简称SVD;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简称BIC)的机械振动源信号数量估计方法,解决卷积... 提出了一种复合EMD-SVD-BIC(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MD;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简称SVD;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简称BIC)的机械振动源信号数量估计方法,解决卷积混合的机械振动源在观测数小于振动源数情况下的源数估计问题。应用EMD方法获得信号的本征模函数,对两观测信号的本征模函数复合矩阵的相关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获得反映源数信息的特征值分布;再采用BIC信息准则,判断源信号的数目。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观测数小于振动源数的情况下正确获取信号源数,为机械振动故障诊断中的振动源分析及其源信号的正确分离提供了方法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机械 故障诊断 盲源分离 源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