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病理学诊断
1
作者 杨文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2-1087,共6页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免疫介导的肝实质炎症性疾病,以高丙种球蛋白血症、自身抗体阳性和典型的肝组织学异常为特征。然而,AIH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的血清学标志物,因此AIH的诊断困难,具有挑战性。虽然汇管区淋巴浆细胞浸润、界面性...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免疫介导的肝实质炎症性疾病,以高丙种球蛋白血症、自身抗体阳性和典型的肝组织学异常为特征。然而,AIH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的血清学标志物,因此AIH的诊断困难,具有挑战性。虽然汇管区淋巴浆细胞浸润、界面性肝炎、淋巴细胞穿入现象和肝细胞玫瑰花结为AIH典型的组织学特征,但在AIH中尚可观察到其他的一些形态学改变,包括小叶中心性坏死、Kupffer细胞内透明小球等。所以没有一个单一的组织学特征可直接诊断AIH,需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脏疾病,方可做出正确的诊断。本文总结了AIH的组织学特征、不同的病理组织学谱、常见的临床问题、主要的鉴别诊断和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性 活组织检查 病理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胡向荣 付琼 +1 位作者 吴翔燕 徐海苗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1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对335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的患者采用二代杂交捕获(HC-Ⅱ)法检测高危型HPV感染情况,并在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病理检查。结果 335例ASC-US患者阴道镜下... 目的探讨宫颈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对335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的患者采用二代杂交捕获(HC-Ⅱ)法检测高危型HPV感染情况,并在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病理检查。结果 335例ASC-US患者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中CIN 61例,浸润癌1例。ASC-US主要分布在31~50岁年龄段,高度病变也主要在此年龄段;>30岁组和≤30岁组的宫颈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在≥CINⅡ的病变比较中,有显著性差异。高危型HPV检查阳性率为60.0%(201/335),高危型HPV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在≥CINⅠ和≥CINⅡ病变率的比较中,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对ASC-US患者的处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30岁者处理需要更加积极。高危型HPV检测对ASC-US的患者可有效地进行分流监测,提高筛查效率,降低宫颈病变的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液基细胞学 不典型鳞状细胞 临床病理 高危型HPV检测 病理分析 ASC-US 阴性患者 活检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rkel细胞癌3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付琼 刘娟 吴翔燕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Merkel细胞癌的临床与病理特点、病因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3例Merkel细胞癌的组织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均为老年患者,女2例,男1例。镜下见肿瘤主要位于真皮,呈巢索状和弥漫片状分布,癌... 目的探讨Merkel细胞癌的临床与病理特点、病因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3例Merkel细胞癌的组织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均为老年患者,女2例,男1例。镜下见肿瘤主要位于真皮,呈巢索状和弥漫片状分布,癌细胞圆形、卵圆形或梭形,大小及形态较一致,胞质较少,核染色质细颗粒状,病理性核分裂像多见。免疫组化见CK20和神经内分泌标记阳性,HMB45,TTF-1,LCA和CD99等阴性。结论 Merkel细胞癌是一种发生于皮肤的少见的高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易局部复发或转移。近年来发现的Merkel细胞多瘤病毒可能是其重要的致病因子。其临床病理及特征性的免疫组化表达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和辅助放疗及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RKEL细胞癌 免疫组化 Merkel细胞多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8例不明原因肝损害病理与临床特点分析
4
作者 杜婷 杨岩 +2 位作者 杨文君 金璟 盛慧萍 《肝脏》 2022年第3期347-351,共5页
目的对128例不明原因肝损害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2月至2020年5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院就诊的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无创性检验检查及肝组织活检术,结合患者病理结果和临床特点综合... 目的对128例不明原因肝损害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2月至2020年5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院就诊的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无创性检验检查及肝组织活检术,结合患者病理结果和临床特点综合分析明确病因。结果通过肝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有115例患者可明确肝功能损害原因,分别为自身免疫性肝病56(43.8%)、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44例(34.4%)、药物性肝损害15例(11.7%)。2例(1.6%)结合非嗜肝病毒检测及肝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为疱疹病毒感染性肝炎,3例(2.3%)完善基因检测及肝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为Gibert综合征,余8例(6.3%)患者通过上述检验检查仍不能明确病因。结论在不明原因肝损伤患者中,自身免疫性肝病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为主要病因,其次为药物性肝损害。对不能明确病因的肝功能异常患者,可考虑行基因检测或非嗜肝病毒检测等特殊检验检查,同时结合肝组织病理检查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肝损害 肝脏病理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发性结直肠腺癌微卫星状态分析及其与Fascin-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5
作者 李波 马桂 +4 位作者 马淑萍 金荣 任艳妮 李晓梅 潘志凤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348-1351,1356,共5页
目的检测Fascin-1蛋白及DNA错配修复蛋白(mismatch repair proteins,MMRs)在散发性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分析Fascin-1蛋白在散发性结直肠腺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的相关性。方法检测... 目的检测Fascin-1蛋白及DNA错配修复蛋白(mismatch repair proteins,MMRs)在散发性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分析Fascin-1蛋白在散发性结直肠腺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的相关性。方法检测250例散发性结直肠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4种DNA MMRs的缺失表达及Fascin-1蛋白的表达,探讨MMRs表达情况及Fascin-1蛋白的表达与散发性结直肠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对Fascin-1蛋白与MMRs表达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Fascin-1蛋白在癌旁正常结直肠黏膜上皮几乎不表达,在散发性结直肠腺癌中85例呈高表达,高表达率为(34%,85/250)。250例标本中,31例为MSI-H,32例为MSI-L,187例为MSS,MSI-H发生率为12.4%。Fascin-1蛋白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相关(P<0.05);MSI-H与年龄、性别无关,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相关(P<0.05)。MSS/MSI-L与Fascin-1蛋白呈正相关(r_(s)=0.142,P<0.05)。结论与MSI-H患者相比,MSS/MSI-L散发性结直肠腺癌患者更易出现Fascin-1蛋白高表达,提示两者可能协同参与结直肠腺癌的侵袭转移,Fascin-1蛋白有望成为MSS/MSI-L结直肠腺癌治疗的潜在新型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发性结直肠腺癌 MSS/MSI-L MSI-H FASCI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体中肾样腺癌1例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6
作者 陈美文 季镓锜 +2 位作者 刘娟 刘桂菊 冯玲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11期89-93,共5页
中肾样腺癌(MLA)是一种新型的子宫内膜和卵巢肿瘤,多常见于子宫体和卵巢,并具有独特的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子宫体MLA极为罕见,约占所有子宫内膜癌的1%,且可出现多种生长模式,易被误诊为低级别子宫内膜样腺癌、透明细胞癌和浆液性腺癌... 中肾样腺癌(MLA)是一种新型的子宫内膜和卵巢肿瘤,多常见于子宫体和卵巢,并具有独特的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子宫体MLA极为罕见,约占所有子宫内膜癌的1%,且可出现多种生长模式,易被误诊为低级别子宫内膜样腺癌、透明细胞癌和浆液性腺癌,故诊断该病极具挑战。本文报道了1例55岁子宫体MLA的病例,通过分析该病例的特点,对子宫体MLA的病理、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文献复习,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从而避免误诊和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肾样腺癌 子宫内膜肿瘤 病理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对早孕绒毛蜕膜组织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邱惠芳 李金花 杨文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早孕绒毛蜕膜组织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自愿采用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48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在自愿进行人工吸宫流产的早孕妇女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绒毛蜕...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早孕绒毛蜕膜组织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自愿采用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48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在自愿进行人工吸宫流产的早孕妇女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绒毛蜕膜组织中Bcl-2、Bax、Fas、Survivin蛋白表达情况及细胞增殖指数和凋亡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绒毛蜕膜组织中Bax、Fas以及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明显提高(P<0.05),而两组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变化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绒毛蜕膜凋亡指数均明显提高(P<0.05),两组绒毛蜕膜的增殖指数变化不明显(P>0.05)。讨论米非司酮抗早孕机制可能是通过对基因Bax、Fas以及Survivin蛋白表达的调控,以达到诱导早孕绒毛蜕膜组织细胞凋亡,从而起到抗早孕的临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早孕 绒毛蜕膜组织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滑膜肉瘤1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金花 杨文君 +1 位作者 胡向荣 吴翔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76-1177,共2页
患者女,47岁,因”发现右肺结节1年余,腹胀、胸闷10余天”入院。患者1年多前行cT检查发现右肺结节.肖时无胸痛,无咯血,10个月前复查cT提示右肺结节略有增大.患者未进一步诊治。10余天前饮酒后出现腹部胀痛.呈持续性,进食后加重,
关键词 肺结节 滑膜肉瘤 CT检查 腹部胀痛 患者 持续性 饮酒后 进食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9和CDX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7
9
作者 胡向荣 杨文君 +1 位作者 吴翔燕 徐海苗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564-567,共4页
目的:探讨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相关高速泳动族框因子9(SOX9)和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68例结直肠癌和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SOX9和CDX2的表... 目的:探讨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相关高速泳动族框因子9(SOX9)和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68例结直肠癌和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SOX9和CDX2的表达。结果:SOX9、CDX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0.59%和72.06%,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0%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SOX9的高表达和CDX2的低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SOX9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大小有关,CDX2的低表达与远处转移有关。结直肠癌中SOX9与CDX2的阳性表达负相关(P<0.05)。结论:SOX9和CDX2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两者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SOX9 CDX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组织中LCRG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突变和甲基化检测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金花 曾龙武 谢海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19-824,共6页
目的观察喉癌候选抑瘤基因(laryngeal carcinoma related gene 1,LCRG1)启动子的功能。方法 (1)通过5'-缺失突变、瞬时转染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检测,进一步分析与LCRG1基因表达调控有关的最小启动子区域;(2)通过PCR-单链构象多态... 目的观察喉癌候选抑瘤基因(laryngeal carcinoma related gene 1,LCRG1)启动子的功能。方法 (1)通过5'-缺失突变、瞬时转染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检测,进一步分析与LCRG1基因表达调控有关的最小启动子区域;(2)通过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技术检测40例喉癌组织中LCRG1基因启动子突变;(3)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技术检测40例喉癌组织中LCRG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4)采用RTPCR技术检测40例喉癌组织中LCRG1基因的表达。结果 (1)LCRG1基因最小启动子片段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69^-57位点;(2)喉癌组织中LCRG1基因启动子无突变;(3)40例喉癌组织中有5.00%LCRG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改变;(4)RTPCR检测显示40%(16/40)喉癌组织中LCRG1基因表达下调。结论 LCRG1基因最小启动子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69^-57位点的DNA片段;LCRG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部分改变可能参与该基因的表达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调控 最小启动子 瞬时转染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9、CDX2和e-cadher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向荣 杨文君 滕晓东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4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相关高速泳动族框因子9(SOX9)、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和上皮钙黏素(e-cadher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68例结直肠癌和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SOX9、CDX2和e-ca... 目的探讨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相关高速泳动族框因子9(SOX9)、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和上皮钙黏素(e-cadher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68例结直肠癌和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SOX9、CDX2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SOX9、CDX2和e-cadher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0.59%、72.06%和38.24%,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10%、100%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1)。SOX9的高表达和CDX2及e-cadherin的低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SOX9的高表达与肿瘤大小有关,CDX2的低表达与远处转移有关。结直肠癌中SOX9与CDX2和e-cadherin的阳性表达存在负相关(r=-0.258,P<0.05;r=-0.289,P<0.05);CDX2和e-cadherin的阳性表达存在正相关(r=0.490,P<0.01)。结论 SOX9、CDX2和e-cadherin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三者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恶性程度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SOX9 CDX2 e—cadherin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受体和EGFR在颌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12
作者 杨文君 黄宏杰 +2 位作者 刘娟 吴翔燕 胡向荣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3期30-33,共4页
目的检测Notch1受体和EGFR在颌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Notch1信号途径和EGFR在颌骨成釉细胞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9例颌骨成釉细胞瘤和5例人牙胚组织标本中Notch1受体和EGFR的表达。结果在牙胚组织中,Notch1受体和... 目的检测Notch1受体和EGFR在颌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Notch1信号途径和EGFR在颌骨成釉细胞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9例颌骨成釉细胞瘤和5例人牙胚组织标本中Notch1受体和EGFR的表达。结果在牙胚组织中,Notch1受体和EGFR表达于牙源性上皮。所有颌骨成釉细胞瘤标本中均有Notch1受体和EGFR的表达,阳性染色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中。高表达的Notch1受体主要分布在外周柱状或立方状肿瘤细胞中,而在中央星网状细胞中Notch1受体低表达。EGFR的表达与Notch1非常相似。结论 Notch1受体和EGFR在牙胚和颌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其表达方式提示Notch1和EGFR在颌骨成釉细胞瘤的发生中起作用,且两条信号通路之间可能存在着"串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NOTCH1 EGFR串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分析
13
作者 吴蓉 李国熊 +2 位作者 杨文君 李丽 陈晶 《健康研究》 CAS 2014年第4期383-385,388,共4页
目的探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均经病理证实的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患者中发生在直肠最多,占50.0%(13/26);Syn和CgA阳性率分别为92.31%和76.92%,Ki-67的表达阳性率为34.62%,Syn... 目的探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均经病理证实的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患者中发生在直肠最多,占50.0%(13/26);Syn和CgA阳性率分别为92.31%和76.92%,Ki-67的表达阳性率为34.62%,Syn与CgA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100%;Ki-67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肿瘤的大小、有无转移、分期显著相关(P<0.01);肿瘤病理分类、分级及远处转移均与生存相关(P<0.01)。结论直肠是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好发部位,临床表现缺少特异性,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手段,确诊依靠病理,其预后与肿瘤的大小、分类、分级、转移情况等有关。Syn与CgA联用诊断的敏感性较高,Ki-67是有效的判断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 临床 病理学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受体在颌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14
作者 杨文君 黄宏杰 +3 位作者 徐学军 崔悦 胡向荣 吴翔燕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435-437,共3页
目的 检测Notch1受体在颌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Notch1信号途径在颌骨成釉细胞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9例颌骨成釉细胞瘤Notch1受体的表达.结果 所有颌骨成釉细胞瘤标本中均有Notch1受体的表达,阳性染色位于细... 目的 检测Notch1受体在颌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Notch1信号途径在颌骨成釉细胞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9例颌骨成釉细胞瘤Notch1受体的表达.结果 所有颌骨成釉细胞瘤标本中均有Notch1受体的表达,阳性染色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高表达的Notch1受体主要分布在外周柱状或立方状肿瘤细胞中,而在中央多角形肿瘤细胞中Notch1受体低表达.结论 Notch1受体在颌骨成釉细胞瘤中广泛表达,其表达方式提示Notch 1信号途径可能通过调控肿瘤性牙源性上皮的增殖和分化,从而在颌骨成釉细胞瘤的发生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NOTCH1 信号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和hMSH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5
作者 付琼 刘娟 +1 位作者 吴翔燕 杨文君 《浙江临床医学》 2009年第10期1012-1014,共3页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和错配修复基因hMSH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7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TEN和hMSH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与正常乳腺组织...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和错配修复基因hMSH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7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TEN和hMSH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PTEN和hMSH2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降低,分别为64%和72%(P均〈0.05)。乳腺癌中PTEN表达缺失与组织分化差、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C—erbB-2、ER、PR表达无关;hMSH2表达降低与肿瘤体积大、组织分化差、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C—erbB-2、ER、PR表达无关;PTEN蛋白与hMSI-L2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87,P〈0.01)。结论PTEN和hMSH2表达缺失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二者相互协同导致肿瘤形成和恶性程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TEN HMSH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正常者实变型肺隐球菌病CT特点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鲁兴启 李跃兴 +1 位作者 丁建平 邓凯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6-221,共6页
目的分析免疫正常者实变型肺隐球菌病的CT特点,以提高对此类型肺隐球菌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0例实变型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患者均行胸部屏气多层螺旋CT检查,其中10例行CT增强扫描。分析病灶数目、分布、病灶密度... 目的分析免疫正常者实变型肺隐球菌病的CT特点,以提高对此类型肺隐球菌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0例实变型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患者均行胸部屏气多层螺旋CT检查,其中10例行CT增强扫描。分析病灶数目、分布、病灶密度及增强表现、CT伴随征及预后等。结果20例患者中,病灶多发16例(80.0%),单发4例(20.0%);16例多发病例中,单侧分布9例(56.0%);所有患者共检出可评估病灶76个,以下叶(57/76,75.0%)、胸膜下(54/76,71.1%)多见。10例行胸部CT增强扫描,可评估病灶39个,其中病灶均匀强化31个(79.5%)、中度强化34个(87.2%),且所有病灶内均显示血管造影征。实变型病灶均伴随多种CT征象,其中支气管充气征发生率63.2%(48个),其中Ⅲ型为37个、Ⅳ型11个;其他晕征、空泡或空洞、胸膜增厚、胸腔积液分别为43/76(56.6%)、9/76(11.8%)、14/20(70.0%)、2/20(10.0%)。7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病灶基本吸收,最终以纤维化形式存在。结论免疫正常者实变型肺隐球菌病好发于下叶胸膜下,以单侧分布多见,血管造影征、近端空气支气管征及晕征是其特点,有助于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皮巨大增生性外毛根鞘瘤1例
17
作者 裘五四 杨文君 戚乐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5期362-362,共1页
关键词 外毛根鞘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R TI-RADS超声评分联合CK19、galectin-3和HBME-1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秦超 郑克 +5 位作者 邓凯琳 俞波 周洪伟 胡铭荣 许媚 孟柠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0年第8期686-689,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ACR TI-RADS)超声评分联合免疫组化染色标记物细胞角蛋白19(CK19)、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及人骨髓内皮细胞标记物(HBME-1)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PTMC患者... 目的探讨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ACR TI-RADS)超声评分联合免疫组化染色标记物细胞角蛋白19(CK19)、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及人骨髓内皮细胞标记物(HBME-1)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PTMC患者130例为实验组,选择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患者130例为对照组。术前根据甲状腺超声影像的ACR TI-RADS评分标准进行分级。术后蜡块应用Evision二步法行CK19、galectin-3及HBME-1指标的免疫组化检测。以病理结果作为最终确定PTMC的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四项指标对PTMC的诊断价值。结果实验组ACR TI-RADS分级为4级64例、5级66例。对照组工ACR T1-RADS分级1级6例、2级15例、3级66例、4级4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376.00,P<0.05)。实验组癌细胞中CK19、galectin-3、HBME-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皮细胞(χ^2分别=142.55、170.57、82.22,P均<0.05)。ACR TI-RADS超声评分联合CK19、galectin-3及HBME-1免疫组化染色的曲线下面积(0.99)高于ACR TI-RADS超声评分(0.92)、CK19(0.86)、galectin-3(0.90)及HBME-1(0.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80.30、147.42、102.20、243.98,P均<0.05)。结论ACR TI-RADS超声评分联合免疫标记物CK19、galectin-3及HBME-1可以提高PTMC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半乳糖凝集素3 细胞角蛋白19 人骨髓内皮细胞标记物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患者Ki-67和钙激活通道蛋白1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泓臻 邱惠芳 《浙江医学》 CAS 2022年第23期2526-2530,共5页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Ki-67和钙激活通道蛋白1(DOG-1)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7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Ki-67和DOG-1表达水平下G...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Ki-67和钙激活通道蛋白1(DOG-1)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7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Ki-67和DOG-1表达水平下GIST患者的累积生存率曲线,通过ROC曲线分析Ki-67和DOG-1对GIST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Ki-67高表达和DOG-1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肿瘤转移、核分裂象计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危险度分级密切相关(均P<0.01);Kaplan-Meier分析显示,Ki-67低表达患者和DOG-1阴性患者累积生存率分别高于高表达患者和阳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Ki-67和DOG-1表达水平预测GIST预后的AUC分别为0.847和0.940(P<0.01)。结论Ki-67和DOG-1对GIST预后分别具有中等和较高预测效能,可作为重要预后影响因子,结合核分裂象计数和NIH危险度分级综合评估患者预后,可增进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KI-67 钙激活通道蛋白1 预后 累积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肠套叠为首发症状的肠脂肪瘤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真 杨文君 《健康研究》 CAS 2018年第4期444-446,449,共4页
目的探讨肠脂肪瘤的临床表现、超声、影像学、内镜检查及病理形态学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十二指肠多发性脂肪瘤及1例结肠脂肪瘤病例进行病理学检查及文献复习。结果十二指肠多发性脂肪瘤及结肠脂肪瘤大体均表现为粘... 目的探讨肠脂肪瘤的临床表现、超声、影像学、内镜检查及病理形态学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十二指肠多发性脂肪瘤及1例结肠脂肪瘤病例进行病理学检查及文献复习。结果十二指肠多发性脂肪瘤及结肠脂肪瘤大体均表现为粘膜下肿块,病理诊断为肠黏膜下脂肪瘤,临床均表现为肠套叠。结论肠脂肪瘤临床症状无特异性,首发症状为肠套叠时易发生误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超声内镜、B超、CT、磁共振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变部位、大小、与周围器官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 结肠 脂肪瘤 肠套叠 文献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