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心内科噪音污染及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钰美 雷雪贞 +2 位作者 吴红斌 冯国和 张伟 《健康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707-708,710,共3页
文章调查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心内科噪音污染现状及护理人员的认知情况,探讨噪音控制策略。结果显示,心内科噪音水平普遍超出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医院应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加强人员培训,营造心内科安静舒适的声音环境。
关键词 噪音 认知 噪音控制 心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梯式皮肤质控小组在心内科压疮管理中的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周爱芽 梁艳 +1 位作者 曾静妮 诸葛林敏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1期75-76,共2页
压疮是对卧床患者威胁较大的临床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是考核医院护理质量的标准之一[1].预防压疮的重点是提高护士对压疮的认识及处理能力,包括对压疮的正确分级、创口评估、正确描述、及时上报、合理处理、全程监控追踪、完整的转归记... 压疮是对卧床患者威胁较大的临床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是考核医院护理质量的标准之一[1].预防压疮的重点是提高护士对压疮的认识及处理能力,包括对压疮的正确分级、创口评估、正确描述、及时上报、合理处理、全程监控追踪、完整的转归记录等.为提高护士对压疮的预防及处理能力,降低压疮发生率,我院于2011年组建了阶梯式皮肤质控小组,3年来阶梯式皮肤质控小组在心内科压疮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管理 质控小组 心内科 皮肤 阶梯 医院护理质量 常见并发症 卧床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通心滴丸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杨杰 张邢炜 +4 位作者 邓亚萍 郭明 姚郑 张宗辉 王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88-2190,共3页
目的:探讨麝香通心滴丸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作用的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医院所接诊100例冠心病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麝香通心滴丸,... 目的:探讨麝香通心滴丸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作用的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医院所接诊100例冠心病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麝香通心滴丸,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FM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3.28±3.95)%比(11.17±3.13)%,(13.76±4.13)%比(11.79±3.22)%];NO水平也高于对照组[(79.57±21.04)μmol/L比(62.30±16.51)μmol/L,(126.78±32.84)μmol/L比(74.75±18.25)μmol/L];ET-1水平低于对照组[(85.35±19.40)pg/m L比(94.31±23.41)pg/m L,(81.37±17.46)pg/m L比(95.81±22.71)pg/m L],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给予麝香通心滴丸的长期使用可有效对血管内皮功能进行改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通心滴丸 冠心病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化失眠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临床并发症的改善效果 被引量:29
4
作者 张蔚 雷雪贞 +1 位作者 梁艳 陈一坚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6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化失眠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以及临床并发症的改善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系统化失眠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以及临床并发症的改善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系统化失眠护理干预。采用PSQI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情况,并记录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睡眠质量总分、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主观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干预后睡眠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得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再发心绞痛、心肌再梗死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系统化失眠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化失眠护理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睡眠质量 改善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与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刚 徐永芳 +1 位作者 徐曌 高枫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34-243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情况。方法选择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6例和老年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的多普勒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结果和左室功能情况。结果老年阻塞性肺疾病组的...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情况。方法选择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6例和老年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的多普勒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结果和左室功能情况。结果老年阻塞性肺疾病组的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运动速度明显低于老年非阻塞性肺疾病组(P<0.05),老年阻塞性肺疾病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早期跨二尖瓣脉冲多普勒血流速度/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运动速度明显高于老年非阻塞性肺疾病组(P<0.05)。老年阻塞性肺疾病组左室质量指数、肺动脉压、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的发生率高于老年非阻塞性肺疾病组(P<0.05)。老年阻塞性肺疾病组的射血分数、左室质量、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左室收缩径、左室舒张径、左房内径和右室内径与老年非阻塞性肺疫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阻塞性肺疾病组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高于老年非阻塞性肺疾病组(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增加了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和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左心室 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文民 陈国藩 +2 位作者 菅颖 刘善新 张邢炜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第6期104-107,共4页
目的 探讨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是否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的产生影响.方法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1月~ 2012年12月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患者,入选AMI患者206例,询问... 目的 探讨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是否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的产生影响.方法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1月~ 2012年12月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患者,入选AMI患者206例,询问入院前他汀类药物服药史及服药时间,根据术中是否出现慢血流-无复流现象,分为两组(血流正常组,慢血流-无复流组),调查与他汀类药物服药史的相关性.结果 急诊介入治疗发生慢血流-无复流45例,发生率21.84%.两组患者AMI事件发生前心血管病药物使用情况比较显示,TIMI血流正常组他汀类药物服用时间>1年的患者例数明显高于TIMI血流<3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常用心血管疾病药物使用情况两组患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可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PCI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急性心肌梗死 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因子及血管内超声检查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杨建敏 张邢炜 +7 位作者 王宁夫 高炎 李佩璋 周亮 叶显华 徐坚 潘浩 童国新 《浙江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症因子和斑块血管内超声指标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89例(ACS组)、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72例(SA组),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外弹力膜面... 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症因子和斑块血管内超声指标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89例(ACS组)、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72例(SA组),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外弹力膜面积(EEMCSA)、最小管腔面积(MLA)、斑块负荷、脂核负荷、斑块纤维帽厚度、重构指数、斑块破裂情况、血栓等;应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浆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前体1(proMMP-1)的浓度;随访1年观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死亡、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各种血管重建等)的发生情况。结果较之SA组,ACS组患者病变斑块表现为EEMCSA、斑块负荷、脂核负荷更大、正性重构更多以及MLA更小、纤维帽更薄、破裂斑块、易损斑块和血栓更多见(P〈0.05或0.01);而且hs—CRP和proMMP-1水平更高(P〈005或0.01)。hs—CRP与EEMCSA、脂核负荷、斑块负荷、纤维帽厚度、斑块类型均相关(P〈0.05或0.01),ProMMP-1则仅与斑块类型相关(P〈O01);吸烟、HDL—C、hs—CRP、肌钙蛋白I均与MACE独立相关(P〈0.05或0.01)。结论hs—CRP与斑块不稳定性相关,是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合相关血管内超声指标可对冠心病患者预后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超敏C反应蛋白 血管内超声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心血管活性多肽Apelin与原发性高血压伴代谢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薇薇 张怡 +1 位作者 高平进 朱鼎良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29-1131,共3页
背景心血管活性多肽 Apelin 是近年来发现的心血管活性多肽,也是重要的脂肪细胞因子,参与糖脂代谢异常的调节。目的探讨血清 Apelin 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伴糖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及正常血压对照者121例,进... 背景心血管活性多肽 Apelin 是近年来发现的心血管活性多肽,也是重要的脂肪细胞因子,参与糖脂代谢异常的调节。目的探讨血清 Apelin 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伴糖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及正常血压对照者121例,进行血清 Apelin 水平测定。结果在所有研究对象中,血清 Apelin 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LDL)呈正相关(r=0.26,P<0.01)。原发性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血清 Apelin 水平无显著差异[(1.0±0.6)比正常血压组(0.9±0.9)μg/L,P>0.05]。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清 Apelin 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r=0.22,P<0.05)、腰围(r=0.26,P<0.05)、空腹血糖(r=0.25,P<0.05)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r=0.34,P<0.01)呈正相关。结论血清 Apelin 浓度与原发性高血压伴代谢异常可能有轻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LIN 原发性高血压 代谢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芝320排CT扫描容积成像在左心耳封堵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子荣 杨栋 +2 位作者 张邢炜 陈晓飞 丁建平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18期1949-1953,I0005,共6页
目的使用东芝320排CT扫描容积成像技术重建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并进行测量,探究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60例,回顾性心电门控CT扫描患者30例(A组),前瞻性心电门控CT扫描患者30例(B组),使用GE ADW4.... 目的使用东芝320排CT扫描容积成像技术重建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并进行测量,探究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60例,回顾性心电门控CT扫描患者30例(A组),前瞻性心电门控CT扫描患者30例(B组),使用GE ADW4.6后处理工作站重建左心耳3D结构,并使用空间向量测量左心耳开口的长度,选择放置适当尺寸的左心耳封堵器,分析测量参数与左心耳封堵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组外测法左心耳开口最长径和内测法左心耳开口最长径与封堵器直径均呈正相关(r=0.91、0.82,均P<0.001);B组外测法左心耳开口最长径和内测法左心耳开口最长径与封堵器直径均呈正相关(r=0.77、0.73,均P<0.001)。结论回顾性心电门控CT扫描及前瞻性心电门控CT扫描测量数据均与封堵器直径相关,且回顾性扫描相关度更高。东芝320排CT扫描容积成像技术重建左心耳及测量,为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提供重要数据,为术后随访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扫描 容积成像 心房颤动 左心耳 封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岑燕 雷雪贞 张蔚 《健康研究》 CAS 2014年第5期568-569,共2页
目的掌握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为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方法收集80例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对其一般情况,对疾病和起搏器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调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目的掌握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为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方法收集80例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对其一般情况,对疾病和起搏器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调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调查对象对合理膳食的知晓率最高,为61.13%;对自我监测方法的知晓率最低,为46.25%。结论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总体对疾病和起搏器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不够,自我管理能力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自我管理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住院次数冠心病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俊花 张邢炜 +2 位作者 冯国和 吴红斌 郭莎莎 《护理学报》 2016年第5期24-27,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住院次数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相关知识的现状,以期为住院冠心病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入住心内科冠心病患者118例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冠心病相关知识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 目的了解不同住院次数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相关知识的现状,以期为住院冠心病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入住心内科冠心病患者118例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冠心病相关知识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118例住院冠心病患者,首次住院者63例,多次住院者55例。118例住院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相关知识得分为(29.85±7.43)分。2组住院冠心病患者得分指标最高的维度均是出院后二级预防知识维度,首次住院组83.55%,多次住院组93.22%。首次住院组得分指标最低的维度是药物知识维度,为3.81%;多次住院组得分指标最低的维度是冠心病概念,为9.01%。首次住院组冠心病相关知识总体及各维度得分低于多次住院组(P<0.05)。结论住院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相关知识水平处中等,首次住院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水平较低,多次住院冠心病患者疾病相关知识仍掌握不足,护士根据不同患者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冠心病相关知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住院 多次住院 冠心病患者 疾病相关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对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运动耐量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江帆 周平 焦红娟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602-603,共2页
冠心病的临床发病率逐年升高,各种原因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其发病的病理基础,其中内皮功能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曲美他嗪是一种抗心肌缺血的药物,通过优化心肌能量代谢来改善心肌供血,已有研究表明,其能缓解... 冠心病的临床发病率逐年升高,各种原因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其发病的病理基础,其中内皮功能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曲美他嗪是一种抗心肌缺血的药物,通过优化心肌能量代谢来改善心肌供血,已有研究表明,其能缓解胸闷、胸痛等症状,改善内皮功能,增加运动耐量,改善PCI患者生活质量,但其对非器质性心脏病的影响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器质性心脏病 心脏病患者 运动耐量 曲美他嗪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功能异常 预后 心肌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药物分别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国藩 陈宇凯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8期91-92,共2页
目的比较琥珀酸美托洛尔与单硝酸异山梨酯分别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0年8月入我科治疗的12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照组... 目的比较琥珀酸美托洛尔与单硝酸异山梨酯分别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0年8月入我科治疗的12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缓解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心绞痛发作次数、ST段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要优于单硝酸异山梨酯,且其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美托洛尔 单硝酸异山梨酯 稳定型心绞痛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室起搏管理降低累计心室起搏比例的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常莹 肖春晖 +4 位作者 郑杰 李库林 崔志敏 刘晓宇 王如兴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心室起搏管理(MVP)对累计心室起搏比例(CumVP%)的影响。方法在10例植入具有MVP功能的双腔起搏器患者中,先以传统DDDR模式工作1个月,再程控为MVP模式工作1个月,统计两种模式下起搏和感知的时间比例,比较CumVP%变化。结果 DDDR模... 目的探讨心室起搏管理(MVP)对累计心室起搏比例(CumVP%)的影响。方法在10例植入具有MVP功能的双腔起搏器患者中,先以传统DDDR模式工作1个月,再程控为MVP模式工作1个月,统计两种模式下起搏和感知的时间比例,比较CumVP%变化。结果 DDDR模式下,CumVP%在所有患者中均较高;而MVP模式下,除持续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外,CumVP%均较DDDR模式下显著降低。结论与DDDR模式相比,MVP模式能够显著降低CumV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脏起搏 DDDR 模式 心室起搏管理 累计心室起搏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在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前后左室收缩功能变化定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枫 张邢炜 +2 位作者 江帆 吴俊 励伟芬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近期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48例(冠心病组)及同期的无心肺疾病者3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VVI技术分别对正常对照组及冠心... 目的应用超声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近期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48例(冠心病组)及同期的无心肺疾病者3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VVI技术分别对正常对照组及冠心病组LAD支架植入术前及术后1个月,测量心尖四腔切面[包括后间隔心尖段(A)、中间段(B)、侧壁心尖段(C)]、心尖两腔切面[包括左室前壁心尖段(D)、中间段(E)、基底段(F)]、心尖左室长轴切面[包括前室间隔中间段(G)、基底段(H)]各节段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应变率(SRs)、应变(ε);同时测量冠心病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然后作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组术前除A、C节段外,其余各节段Vs、SRs、E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冠心病组B、D、E、F、G、H节段中除B节段外,其余节段Vs、SRs、ε在术后1个月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或001);冠心病组患者支架植入前LVEF[(4750±680)%]明显高于支架植入后[(5940±710)%](P〈0.05)。结论VVI技术可以作为定量评价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近期左室收缩功能变化的一种无创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向量成像 冠心病动脉狭窄 支架植入术 左室收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戒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雷雪贞 王亦岚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2期183-184,共2页
目的分析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吸烟患者戒烟行为的因素。方法对133例出院的冠心病吸烟患者进行电话回访调查。结果患者的健康知识、医务人员的戒烟宣教、疾病治疗方法的不同及家庭成员支持程度对戒烟行为有影响(P<0.... 目的分析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吸烟患者戒烟行为的因素。方法对133例出院的冠心病吸烟患者进行电话回访调查。结果患者的健康知识、医务人员的戒烟宣教、疾病治疗方法的不同及家庭成员支持程度对戒烟行为有影响(P<0.005)。结论患者的健康知识、医务人员的戒烟宣教、疾病治疗方法的不同及家庭成员支持程度是冠心病吸烟患者戒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应呼吁媒体加大"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医务人员加强戒烟知识的宣传,为社会营造一个美好的控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吸烟 戒烟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伐芦定与普通肝素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文民 王明伟 +3 位作者 郑勇 闫希贵 彭怀明 杨德业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2年第5期59-62,共4页
目的比较比伐芦定与普通肝素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择期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亭湖区人民医院行择期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比伐芦定和普通肝素组各50例,分别予以术中抗... 目的比较比伐芦定与普通肝素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择期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亭湖区人民医院行择期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比伐芦定和普通肝素组各50例,分别予以术中抗凝。患者术后均随访30 d,主要研究终点为术后30 d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再发、靶血管血运重建,次要终点为术后30 d内出血情况、支架内血栓形成及术前术后血检指标变化。结果两组间MACE事件发生率、出血情况(轻度、严重)、支架内血栓形成及术前术后血检指标(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χ^(2)=0.154、0.122、2.041、0.344、0.340、1.081、-1.073、-1.153、1.478、0.719,P>0.05)。结论老年患者择期PCI术中应用比伐芦定与普通肝素相比,术后30 d内的MACE及出血等方面并无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伐芦定 普通肝素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抗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布利特治疗胺碘酮转复失败的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玉林 刘民杰 +5 位作者 杨威风 张芳 励伟芬 徐瞾 柳荫 赵建全 《心电与循环》 2013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伊布利特对胺碘酮转复失败的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患者共63例,52例(A组)先行胺碘酮转复,失败后行伊布利特转复,11例(B组)只接受伊布利特转复。结果A组45例(86.5%)患者转复成窦性心律;... 目的探讨伊布利特对胺碘酮转复失败的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患者共63例,52例(A组)先行胺碘酮转复,失败后行伊布利特转复,11例(B组)只接受伊布利特转复。结果A组45例(86.5%)患者转复成窦性心律;其中25例经胺碘酮转复,20例加用伊布利特后转复。B组7例(63.6%)转复成窦性心律。转复成功率A组和B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心房颤动转复成功率B组为57.1%,显著低于A组胺碘酮和伊布利特合用的84.8%,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高于胺碘酮单药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1例患者伊布利特转复过程中出现7.4s窦性停搏。结论伊布利特能提高胺碘酮对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转复的成功率,两者合用时需注意窦房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 伊布利特 胺碘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技术引导下经皮左心耳封堵术14例术后护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艳 王亦岚 余银花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9期71-72,共2页
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危害是血栓形成.非瓣膜性房颤患者90%的血栓来源于左心耳,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可以“堵住”栓子形成的根源[1].左心耳不规则,形状因人而异,我院在全国首次开展通过3D技术打印出左心耳模型,使医生可看到整个结构,... 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危害是血栓形成.非瓣膜性房颤患者90%的血栓来源于左心耳,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可以“堵住”栓子形成的根源[1].左心耳不规则,形状因人而异,我院在全国首次开展通过3D技术打印出左心耳模型,使医生可看到整个结构,预测放置封堵器的位置,对于尺寸把握具有非常好的辅助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 术后护理 引导 血栓形成 心律失常 非瓣膜性 封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脏CT血管成像的三维重建在经皮左心耳外盖型心脏封堵器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子荣 杨栋 +1 位作者 张邢炜 陈晓飞 《心电与循环》 2020年第5期424-428,共5页
目的评估心脏CT血管成像(CCTA)三维重建在外盖型心脏封堵器(amplatzer cardiac plug,ACP)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7~83岁)... 目的评估心脏CT血管成像(CCTA)三维重建在外盖型心脏封堵器(amplatzer cardiac plug,ACP)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7~83岁),术前行心电门控心脏CT血管造影检查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TEE),采用二维CT图像(CT-2D),重建三维CT图像(CT-3D),测量左心耳着落区最长径、最短径及深度,比较CT-2D与CT-3D着落区最长径及封堵器大小之间的相关性。术后3、12个月复查TEE和(或)CCTA,观察封堵器的位置、有无残腔及渗漏。结果3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CT-2D测得左心耳着落区最长径、最短径及深度分别为(21.7±3.7)mm、(17.0±3.5)mm和(18.2±3.5)mm。CT-3D测得左心耳着落区最长内径和最短内径为(23.4±3.4)mm和(18.0±3.9)mm,最长外径、最短外径及深度分别为(24.8±3.1)mm、(19.6±4.1)mm和(19.8±4.0)mm。封堵器尺寸为(25.9±3.0)mm。CT-3D测得的最长外径与ACP大小相关性最好(r=0.866,P<0.05)。术后仅见1例极少量(≤2.8 mm)左心耳封堵器边缘残余分流。结论CT-3D上着落区最长外径适合用于外盖型心脏封堵器大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CT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 心房颤动 左心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