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州市自然保护地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策略
1
作者 华锦欣 赖相燕 +4 位作者 陈丽华 周建金 田楠 雷亦晨 董建华 《林草政策研究》 2024年第3期88-92,共5页
文中以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杭州市为研究对象,探讨自然保护地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策略;认为生态保障带、产业融合圈、乡村文化源、固碳增汇库是乡村振兴战略赋予杭州自然保护地的新使命,但同时也面临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原住民参与门... 文中以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杭州市为研究对象,探讨自然保护地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策略;认为生态保障带、产业融合圈、乡村文化源、固碳增汇库是乡村振兴战略赋予杭州自然保护地的新使命,但同时也面临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原住民参与门槛高、产业布局模式化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包括理顺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坚持共建共享的普惠性以及注重产业发展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自然保护地 协同发展 杭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华锦欣 田楠 +3 位作者 陈丽华 周建金 雷亦晨 董建华 《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44-50,共7页
森林康养资源是森林康养产业发展重要的基础和依托,准确掌握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优化产业资源要素空间配置和地域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森林康养基地、森林人家、森林氧吧等森林康养资源为对象,采用ArcGIS、... 森林康养资源是森林康养产业发展重要的基础和依托,准确掌握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优化产业资源要素空间配置和地域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森林康养基地、森林人家、森林氧吧等森林康养资源为对象,采用ArcGIS、SPSS等工具进行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探讨森林康养资源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杭州市现有9类227处森林康养资源,去除重复入选地,共计179处;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整体呈聚集式分布(R<1),表现为“一群、多核、两带”的分布特征;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其中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针叶林面积等自然因素和公路里程数与森林康养资源分布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公路密度与森林康养资源分布呈负相关关系(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康养资源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杭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五十份木槿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分析
3
作者 方茹 罗优波 +3 位作者 胡亚芬 王衍彬 王丽玲 杨少宗 《北方园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4,共7页
以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为试材,采用UPGMA法,通过16对SRAP引物组合研究50份木槿种质亲缘关系,以期为加速木槿新品种的选育进程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6对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90条条带,其中有388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平均为... 以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为试材,采用UPGMA法,通过16对SRAP引物组合研究50份木槿种质亲缘关系,以期为加速木槿新品种的选育进程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6对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90条条带,其中有388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平均为99.49%。在遗传距离为0.3620处,50份木槿样本被分为5组,分类结果显示木槿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与木槿花花瓣基部色斑和花瓣型这2个形态特征呈现密切相关,而与花色以及植株、叶片以及果实等形态特征未呈现相关性。综上所述,SRAP标记技术对木槿基因组检测多态性水平高,可用于木槿种质资源鉴定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槿 SRAP分子标记 种质资源 亲缘关系
原文传递
三叶青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
作者 任晓旭 周建金 +5 位作者 应武 程大军 严建立 徐卫军 阮松林 许寿增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3,共9页
【目的】旨在探索三叶青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为优化林下三叶青生态种植生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通过设置林下袋栽和地栽2种种植模式,一年的生长期后,测定三叶青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结合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 【目的】旨在探索三叶青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为优化林下三叶青生态种植生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通过设置林下袋栽和地栽2种种植模式,一年的生长期后,测定三叶青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结合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不同模式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物种组成、多样性和群落构建的差异。【结果】三叶青袋栽和地栽2种种植模式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群落结构具有明显差异。土壤总磷、总钾和有效磷差异极显著。对于细菌和真菌样品中的OTU数目,均是袋栽模式高于地栽模式。在门水平上,地栽模式下,土壤优势细菌群落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9%)、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26%);袋栽模式下,土壤优势细菌群落是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24%)、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2%)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15%);地栽模式下,土壤优势真菌群落是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49%)、子囊菌门(Ascomycota,16%);袋栽模式下是子囊菌门(Ascomycota,46%)、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26%)。【结论】三叶青不同种植模式会对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群落造成不同影响,土壤pH等指标形成的微环境空间的差异可能是造成2种模式土壤群落组成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生态种植 种植模式 土壤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四种生境土壤的虫生真菌多样性
5
作者 赵誉霞 陈丽华 +3 位作者 贾小琦 邵朝阳 舒金平 张亚波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5-1148,共14页
为明确浙江省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下的土壤虫生真菌多样性及分布特点,给该区域虫生真菌的开发利用及物种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四种不同生境(茶园、红薯地、人工林、原始林)的土壤为研究材料,通过illu... 为明确浙江省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下的土壤虫生真菌多样性及分布特点,给该区域虫生真菌的开发利用及物种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四种不同生境(茶园、红薯地、人工林、原始林)的土壤为研究材料,通过illumina NovaSeq测序平台测序得到有效数据,分析四种生境下20个土壤样品中的真菌多样性与虫生真菌的群落结构组成,探讨虫生真菌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四种生境下林地(原始林、人工林)土壤的虫生真菌相对丰度高于农业用地(茶园、红薯地);四种生境土壤的虫生真菌群落具有显著差异,原始林与人工林中的最优势属是弯颈霉属,茶园与红薯地中的最优势属分别为镰刀菌属和绿僵菌属;该地区土壤碳氮比和全氮水平是影响虫生真菌菌群的极显著环境因子,林地土壤的虫生真菌菌群与土壤碳氮比、全氮水平正相关,农业用地土壤中的虫生真菌群落与土壤全磷、速效磷含量正相关;四种生境土壤虫生真菌相对丰度排行前十的属中,绿僵菌属、棒束孢属、虫草属与土壤碳氮比、全氮水平极显著正相关,镰刀菌属与其极显著负相关。该研究结果表明,九龙山自然保护区虫生真菌种类丰富,生境类型影响虫生真菌的丰富度,林地土壤的虫生真菌相对丰度较高。该地区的优势虫生真菌主要集中于3个属:绿僵菌属、弯颈霉属、镰刀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山自然保护区 虫生真菌 不同生境 NovaSeq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长型和叶片特征探讨功能群划分——以浙西山麻岭地区次生常绿阔叶林为例
6
作者 邓国右 方茹 +4 位作者 许在恩 吴小明 唐成 罗优波 何庆海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16-23,共8页
以浙西地区次生常绿阔叶林23个样地的575个样方调查数据为例,研究物种的功能群划分。基于生长型和叶片特征两大因素建立功能群划分体系,并用于浙西地区目标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次生常绿阔叶林包括17个功... 以浙西地区次生常绿阔叶林23个样地的575个样方调查数据为例,研究物种的功能群划分。基于生长型和叶片特征两大因素建立功能群划分体系,并用于浙西地区目标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次生常绿阔叶林包括17个功能群。根据物种数量和生长型及叶片特征因素构建功能群结构综合图,通过对目标群落功能群结构综合图的分析,可知目标群落的功能群结构组成完全吻合次生常绿阔叶林的特征:常绿功能群占比远大于落叶功能群,阔叶功能群占比远大于针叶功能群,乔木层的大、中、小乔木功能群占比随径级增大而数量减少,充分吻合次生林的群落结构特征。本研究的分析结果充分证明不论是功能群划分体系还是功能群结构综合图,都适用于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研究,尤其是对群落样本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常绿阔叶林 功能群 生长型 叶片特征 浙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酸性改良措施对山核桃林地土壤pH和主要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永青 陈丽华 +4 位作者 袁紫倩 赵伟明 董建华 李皓 胡俊靖 《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5-18,共4页
为明确不同酸性改良措施对山核桃林地土壤pH和有效养分的影响,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大田试验研究了改良物料种类和施用量对酸化土壤pH和主要养分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山核桃林地经过酸性改良后,林地土壤的pH、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 为明确不同酸性改良措施对山核桃林地土壤pH和有效养分的影响,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大田试验研究了改良物料种类和施用量对酸化土壤pH和主要养分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山核桃林地经过酸性改良后,林地土壤的pH、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18.3%~51.63%、17.91%~53.26%、243.01%~466.56%和81.56%~203.14%。影响土壤pH和碱解氮含量的因素次序为石灰>黄腐酸钾>钙镁磷肥,影响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因素次序为钙镁磷肥>石灰>黄腐酸钾,而影响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因素次序为黄腐酸钾>钙镁磷肥>石灰。综合施用效果分析,在酸化山核桃林地施用石灰7.5 kg/株+钙镁磷肥4 kg/株+黄腐酸钾8 kg/株,土壤改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酸性改良 pH 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剂和硅肥施用对覆盖雷竹林竹笋产出的影响
8
作者 张旭 王安可 +6 位作者 温作荣 毕毓芳 王子杰 宁祎琳 何奇江 胡俊靖 杜旭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7-165,共9页
[目的]初步探讨覆盖雷竹林施肥过程中增施枯草芽孢杆菌剂和硅肥后,竹笋产量和品质方面的变化,为培育高品质雷竹笋的施肥经验提供参考。[方法]在冬季雷竹林覆盖前进行3种施肥处理:BS(复合肥750 kg·hm^(−2)+枯草芽孢杆菌剂37.5 L... [目的]初步探讨覆盖雷竹林施肥过程中增施枯草芽孢杆菌剂和硅肥后,竹笋产量和品质方面的变化,为培育高品质雷竹笋的施肥经验提供参考。[方法]在冬季雷竹林覆盖前进行3种施肥处理:BS(复合肥750 kg·hm^(−2)+枯草芽孢杆菌剂37.5 L·hm^(−2))、SI(复合肥750 kg·hm^(−2)+硅肥675 kg·hm^(−2))、CK(复合肥750 kg·hm^(−2)),分析各处理下雷竹笋产量、外观、营养以及适口性等的变化。[结果]增施枯草芽孢杆菌剂或硅肥后,对雷竹笋品质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对照相比:(1)竹笋粗度增加、个体质量以及产量均提高,其中增施枯草芽孢杆菌雷竹林提早发笋9 d,延长笋期12 d,竹笋产量显著提高,增幅达85.60%;(2)竹笋呈高蛋白低碳水的变化特征,粗糙度降低,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增幅分别达21.81%、17.46%,人体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提高,苦味和芳香类氨基酸含量占比显著上升,甜味氨基酸含量占比则显著下降,鲜味氨基酸含量占比变化不明显,此外,淀粉、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均显著下降,但脂肪含量变化不显著;(3)竹笋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均有提高,草酸和总酸含量变化不明显,但单宁含量增施硅肥后显著下降,降幅达41.76%。[结论]说明雷竹林林地覆盖前增施枯草芽孢杆菌剂或硅肥能促进竹笋产量提高和营养品质、适口性改善,达到提质增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 枯草芽孢杆菌 硅肥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释肥及其施用方式对雷竹林肥料吸收利用的影响
9
作者 田楠 胡俊靖 +4 位作者 华锦欣 雷亦晨 蔡婷 陈丽华 何奇江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对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Prevernalis’林开展穴施缓释肥和沟施缓释肥实验,以常规撒施复合肥为对照,通过对雷竹林土壤养分、竹株(包括地上茎、竹枝、竹叶、竹鞭和竹根)生物量干质量和植物组织养分的分析,研究缓释肥及其施用方... 对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Prevernalis’林开展穴施缓释肥和沟施缓释肥实验,以常规撒施复合肥为对照,通过对雷竹林土壤养分、竹株(包括地上茎、竹枝、竹叶、竹鞭和竹根)生物量干质量和植物组织养分的分析,研究缓释肥及其施用方式对雷竹林肥料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雷竹林土壤pH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以常规施肥处理下降最多,达到0.52个pH单位;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积累量由大到小均为常规施肥处理>穴施缓释肥处理≈沟施缓释肥处理,常规施肥处理中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积累较施肥前分别增加26.40%、20.74%和3.98%;竹株总生物量干质量为常规施肥(985.37 g)<穴施缓释肥(1276.49g)≈沟施缓释肥(1119.85g);竹株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表现为常规施肥<穴施缓释肥≈沟施缓释肥;与常规施肥相比,穴施和沟施缓释肥促进了竹株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综合肥料利用效果,穴施和沟施缓释肥处理显著优于常规施肥,穴施对雷竹地上部分养分吸收利用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沟施对雷竹地下部分养分吸收利用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 缓释肥 施用方式 土壤养分 生物量 肥料吸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康养旅游产业发展路径
10
作者 叶露 尹微 +1 位作者 许寿增 叶生月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19期86-89,共4页
森林康养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业态形式,发展森林康养旅游产业可为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地区提供有效的产业发展路径。发展森林康养旅游产业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当地的森林资源,另一方面,提升当地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森林康养... 森林康养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业态形式,发展森林康养旅游产业可为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地区提供有效的产业发展路径。发展森林康养旅游产业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当地的森林资源,另一方面,提升当地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森林康养旅游产业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手段。通过当地政府的政策引导,鼓励和培养森林康养旅游基地建设,建立和丰富森林康养旅游产品谱系,推动和打造森林康养旅游产业品牌等方面的措施,促进森林康养旅游产业有序、健康、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区 森林康养 旅游 林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新品种‘杭芍3号’和‘杭芍5号’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优波 胡亚芬 +7 位作者 戴羚 蔡婷 郭婷 何奇江 徐红兵 李红俊 宣子灿 周建金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39-140,共2页
‘杭芍3号’和‘杭芍5号’是从观赏芍药和‘杭白芍’人工杂交后代中选育的新品种。两个品种均为早偏中花,单瓣,雄蕊发育正常、无瓣化,结种能力强,适应性较强,适宜露地栽培。‘杭芍3号’花瓣白色,花径12 cm,株高约70 cm。‘杭芍5号’花... ‘杭芍3号’和‘杭芍5号’是从观赏芍药和‘杭白芍’人工杂交后代中选育的新品种。两个品种均为早偏中花,单瓣,雄蕊发育正常、无瓣化,结种能力强,适应性较强,适宜露地栽培。‘杭芍3号’花瓣白色,花径12 cm,株高约70 cm。‘杭芍5号’花瓣玫红色,花径13 cm,株高约6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露地栽培 品种
原文传递
芍药新品种‘江南金粉’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亚芬 戴羚 +7 位作者 周建金 郭婷 蔡婷 何奇江 徐红兵 李红俊 宣子灿 罗优波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37-138,共2页
‘江南金粉’是从芍药人工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株高约62 cm。花期早偏中,花瓣粉色,雄蕊完全瓣化,发育良好,呈黄绿色,花径约12 cm,可结实。杭州地区4月中旬盛花,单花花期7~12 d。适应性好,抗湿热能力强,可在江南地区栽培种植。
关键词 芍药 品种
原文传递
冬青新品种‘鸾凤’
13
作者 朱淑霞 张俊林 +4 位作者 王霁 罗优波 孙丽娜 彭悠悠 邱帅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11-212,共2页
‘鸾凤’是从无刺枸骨(Ilex cornuta‘Fortunei’)与全缘冬青(I.integra)种间杂交的F_(1)代中选优获得的冬青新品种。幼叶褐红色,老叶中绿色,中等光泽,厚革质,四角状或不规则;花黄绿色,花期3—4月;果实椭圆形,成熟时呈鲜红色,挂果期为9... ‘鸾凤’是从无刺枸骨(Ilex cornuta‘Fortunei’)与全缘冬青(I.integra)种间杂交的F_(1)代中选优获得的冬青新品种。幼叶褐红色,老叶中绿色,中等光泽,厚革质,四角状或不规则;花黄绿色,花期3—4月;果实椭圆形,成熟时呈鲜红色,挂果期为9月中下旬至12月中上旬,挂果时间长。生长旺盛,扦插易成活。适宜生长在暖温带及亚热带以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青 品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