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籍误注举例
1
作者 王云路 《文献》 1988年第1期164-177,共14页
阅读古籍,离不开前人的注释。正确的注释使人茅塞顿开,而误解也常把人引入歧途,"望文生训"就是人们对错误注解的概括。我在阅读古书中发现,误释的原因,细分约有以下四类:不明语义、不明词义、不明通假、不明行文规律。现试就... 阅读古籍,离不开前人的注释。正确的注释使人茅塞顿开,而误解也常把人引入歧途,"望文生训"就是人们对错误注解的概括。我在阅读古书中发现,误释的原因,细分约有以下四类:不明语义、不明词义、不明通假、不明行文规律。现试就以上四类加以举例分析。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注 读书杂志 荀子 同义连文 王念孙 庄子 成玄英 后汉书 史记 语义
原文传递
宋代胥吏出职与差遣制度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祖慧 《浙江学刊》 CSSCI 1997年第5期117-120,128,共5页
宋代,在中央及地方各级官府内均有大批从事具体行政工作的胥吏,其中,中央百司与地方监司、州郡一级的吏人可出职入流,跻身于低级官员的行列。南宋人赵升在《朝野类要》卷三中说:“内外百司吏职及诸州、监司吏人,皆有年劳补官法,... 宋代,在中央及地方各级官府内均有大批从事具体行政工作的胥吏,其中,中央百司与地方监司、州郡一级的吏人可出职入流,跻身于低级官员的行列。南宋人赵升在《朝野类要》卷三中说:“内外百司吏职及诸州、监司吏人,皆有年劳补官法,俗谓之‘出职’是也。免铨试,径注差遣。”北宋初年,诸事草创,胥吏出职亦无定制;直到真宗朝,才对胥吏的出职年限、出职授官和授官勒留等作了初步规定。[1]本文着重探讨宋代胥吏出职方式以及授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资治通鉴长编》 出职 胥吏 《宋史》 枢密院 庆元条法事类 授官 《永乐大典》 百司 北宋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经》释词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云路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6-50,52,共6页
《太平经》释词王云路出现于后汉时期的《太平经》,是我国道教初期的经典之作,是研究道教思想史和哲学史的珍贵文献。从语言研究角度讲,也有重要价值:它保存了许多东汉口语,更有大量为《太平经》所独具的特色语词,有些成为中古乃... 《太平经》释词王云路出现于后汉时期的《太平经》,是我国道教初期的经典之作,是研究道教思想史和哲学史的珍贵文献。从语言研究角度讲,也有重要价值:它保存了许多东汉口语,更有大量为《太平经》所独具的特色语词,有些成为中古乃至近、现代汉语的源头;文体多采用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经》 《太平经合校》 《汉语大词典》 “行” 近现代汉语 天师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闻一多 “求” 月之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辞书失误考略 被引量:9
4
作者 王云路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6-30,43,共6页
搞好辞书编纂.是语言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不仅反映了辞书事业的兴旺与否,更体现了语言研究和理论水平的高低。近年来,辞典编纂工作有了长足进步,《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都堪称同类中文工具书的杰作,它们资料宏富... 搞好辞书编纂.是语言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不仅反映了辞书事业的兴旺与否,更体现了语言研究和理论水平的高低。近年来,辞典编纂工作有了长足进步,《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都堪称同类中文工具书的杰作,它们资料宏富、收词广博、源流并重,准确性大大增强;编排体例、结构按排等也都更具科学性,无疑代表了辞书编纂的最新成果。但用更高的标准衡量,也还有些失误,兹从是否释义正确、义项齐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辞书事业 云雨 乱流 考略 辞书编纂 《汉语大字典》 源流并重 清商曲 辞典编纂 常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辞》版本源流考索——兼及《楚辞要籍解题》之讹误 被引量:6
5
作者 崔富章 《浙江学刊》 1987年第1期120-125,共6页
《楚辞》版本源流的考察探索,关系着它的成书暨流传过程中的变化,实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基础。姜亮夫师《楚辞书目五种》,于传统目录学体例之外,创立“版本叙录”一个项目,记录书刻情况,为鉴定版本、探讨源流,提供了有利条件。最... 《楚辞》版本源流的考察探索,关系着它的成书暨流传过程中的变化,实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基础。姜亮夫师《楚辞书目五种》,于传统目录学体例之外,创立“版本叙录”一个项目,记录书刻情况,为鉴定版本、探讨源流,提供了有利条件。最近,读湖北人民出版社印行洪湛侯主编《楚辞要籍解题》,感到从楚辞学、目录学角度都值得商榷,版本著录禹为粗糙,讹误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三年 明万历 流传过程 刘向 宋本 汉书·艺文志 司马迁 刘安 十七年 考镜源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化思想到文学理论:文质说的历史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6
6
作者 束景南 《文献》 CSSCI 1999年第3期29-43,共15页
关键词 文质 文学理论 文化思想 扬雄 文学思想 文学艺术 孔子 伦理道德思想 董仲舒 君子
原文传递
简述汉魏六朝诗歌中的新词及其分类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云路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1-158,共8页
简述汉魏六朝诗歌中的新词及其分类王云路汉魏两晋南北朝诗歌上承《诗经》、《楚辞》,下启唐诗、宋词,是汉语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以时间而言,前后不过六、七百年;以数量而言,总数不过八千馀首,但却有极高的语言研究价值。本... 简述汉魏六朝诗歌中的新词及其分类王云路汉魏两晋南北朝诗歌上承《诗经》、《楚辞》,下启唐诗、宋词,是汉语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以时间而言,前后不过六、七百年;以数量而言,总数不过八千馀首,但却有极高的语言研究价值。本文依据逯钦立先生辑校的《先秦汉魏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诗歌 谢灵运 中古诗歌 叠音词 文人诗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齐诗》 陶渊明 形容词 构形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梦得事迹考辨 被引量:6
8
作者 方建新 《文献》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2-117,共16页
叶梦得(1077—1148),字少蕴。因曾在湖州乌程境内卞山之阳筑楼居住,山间多石,故自号石林居士、石林山人、石林老人。时人及后人因此又称叶梦得为叶石林,门人、后裔称其为石林先生。宋代还有另一个名叫叶梦得的人,系信州贵溪(今江西贵溪... 叶梦得(1077—1148),字少蕴。因曾在湖州乌程境内卞山之阳筑楼居住,山间多石,故自号石林居士、石林山人、石林老人。时人及后人因此又称叶梦得为叶石林,门人、后裔称其为石林先生。宋代还有另一个名叫叶梦得的人,系信州贵溪(今江西贵溪县)人,曾从傅琴山(子云)学,嘉泰二年(1202)进士。此人字肖翁,又字石林,号是斋,一说亦号石林。曾在其家乡创建石林书院,故时人亦称其为叶石林、石林先生。后世因此有把两人混淆的情况。这是首先需要辨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梦得 石林 蔡京 湖州 叶氏 考辨 徽宗 言行录 宋史 生平事迹
原文传递
敦煌变文校读释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涌泉 《敦煌学辑刊》 1987年第2期19-30,共12页
清末在敦煌石室发现的变文,是唐五代间的民间文学作品,它的作者或传抄者,大多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下里巴人”;它的语言,也大抵是当时的口语,其中俗字、别字、俗语词之多,保存口语材料之丰富,实为它书所未有。它对于推究古今语音演变之轨... 清末在敦煌石室发现的变文,是唐五代间的民间文学作品,它的作者或传抄者,大多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下里巴人”;它的语言,也大抵是当时的口语,其中俗字、别字、俗语词之多,保存口语材料之丰富,实为它书所未有。它对于推究古今语音演变之轨迹,考虑宋元白话之沿溯,都有重大的参考价值。而且变文湮埋一千多年,未经后代校刻窜乱,保存了唐五代写本的原貌,可借以考见当时写本的风格、特点,推寻一代语言之特例。这些,用蔡元培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可以得出当时通俗文词的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经文 敦煌写本 敦煌变文 参考价值 校记 敦煌石室 校读 释例 文集 王梵志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古诗歌误字略说——兼谈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的校勘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云路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73-77,共5页
中古诗歌误字略说——兼谈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的校勘王云路因为年代久远,辗转抄刻,古代典籍中出现了一些失误,这些失误大体可分为字误、脱文、衍文(错简四类。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在字数、行数、韵脚等方面都有一... 中古诗歌误字略说——兼谈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的校勘王云路因为年代久远,辗转抄刻,古代典籍中出现了一些失误,这些失误大体可分为字误、脱文、衍文(错简四类。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在字数、行数、韵脚等方面都有一定要求,所以脱文、衍文和错简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中古诗歌 逯钦立 “■” 误字 六朝诗歌 《诗纪》 习语 兰亭诗 《齐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鲁番出土文书》辨误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涌泉 《西域研究》 CSSCI 1992年第3期90-94,共5页
由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等单位整理编辑的《吐鲁番出土文书》已经出版了八巨册(文物出版社1981年-1987年)。通过编者的辛勤劳动(包括缀合、断代、标点、校勘、考订等等),原来漫漶零乱的残文断篇已粗有义理可寻,其功卓矣。笔者... 由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等单位整理编辑的《吐鲁番出土文书》已经出版了八巨册(文物出版社1981年-1987年)。通过编者的辛勤劳动(包括缀合、断代、标点、校勘、考订等等),原来漫漶零乱的残文断篇已粗有义理可寻,其功卓矣。笔者盥手拜读,偶有管见,录而汇之,以求教正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出土文书》 文物出版社 辨误 国家文物局 研究室 古文献 编辑 编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所存《文馆词林》中的王粲《七释》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家骊 《文献》 1988年第3期15-18,共4页
《七释》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王粲晚期一篇重要文章,原文久佚于中土。从明张溥辑《王侍中集》、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丁福保编《王仲宣集》,到一九八○年中华书局出版新标点本《王粲集》,有关《七释》。均只收从... 《七释》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王粲晚期一篇重要文章,原文久佚于中土。从明张溥辑《王侍中集》、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丁福保编《王仲宣集》,到一九八○年中华书局出版新标点本《王粲集》,有关《七释》。均只收从《北堂书钞》、《初学记》、《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辑出之片断遗文。一九八四年中州书画社出版《王粲集注》,注者于《七释》篇下注云:"《七释》似有佚文。‘中华新校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馆词林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王粲 王侍中 东汉末年 艺文类聚 日本 丁福保 标点本 太平御览
原文传递
宋代私家藏书补录(上) 被引量:4
13
作者 方建新 《文献》 1988年第1期220-239,共20页
我国素称文献之邦,历来重视图书典籍的收藏,除了公藏(皇家和各地方政府)外,私人收藏图书亦向有优良传统。随着雕板印刷的发明和广泛运用,私家藏书风气更是久盛不衰,出现了数以千万计的藏书家。同时也产生了不少记述私家藏书的著作,或综... 我国素称文献之邦,历来重视图书典籍的收藏,除了公藏(皇家和各地方政府)外,私人收藏图书亦向有优良传统。随着雕板印刷的发明和广泛运用,私家藏书风气更是久盛不衰,出现了数以千万计的藏书家。同时也产生了不少记述私家藏书的著作,或综贯古今,或只载某时某地。其中载录某一地区历代藏书家最为全面的,当推吴晗先生的《江浙藏书家史略》(以下简称为《史略》)①,共收录江浙地区历代藏书家898人,内宋人约50名②。最近,台湾省潘美月先生有感于宋代私家藏书"有承先启后之功,且藏书家之于学术文化关系甚巨,而至今未有详尽之论著传世。"于是,"博采史传、郡志,遍搜历代文集、笔记、杂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家藏书 墓志铭 藏书家 文集 进士及第 地方政府 宋代 雕板印刷 江浙地区 图书
原文传递
元代私家藏书考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方建新 金达胜 《文献》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02-216,共15页
我国的私家藏书,向有优良传统。在以简牍为书的先秦时期,《庄子·天下篇》即有"惠施多方,其书五车"的记载。东汉以后,纸墨之用渐广,书之流通渐速,逮之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我国古代私家藏书的第一个高潮,涌现了如晋张华、范... 我国的私家藏书,向有优良传统。在以简牍为书的先秦时期,《庄子·天下篇》即有"惠施多方,其书五车"的记载。东汉以后,纸墨之用渐广,书之流通渐速,逮之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我国古代私家藏书的第一个高潮,涌现了如晋张华、范蔚、梁任昉这样藏书达数千卷至万馀卷的大藏书家。唐宋时,随着雕板印刷的发明与逐渐广泛使用,书籍的生产与流通加快,私家藏书更是蔚然成风。在宋代,有的私家藏书甚至逾十万卷,形成了我国古代私家藏书史上的又一个高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书家 私家藏书 元代 藏书楼 图书 我国古代 雕板印刷 知识分子 生产与流通 魏晋南北朝
原文传递
《太平经合校》补记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增岳 《文献》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19-228,共10页
王明先生编著的《太平经合校》,对后汉道教典籍《太平经》的校理确已精核完备,堪称优秀之作,然而《太平经》长期无人整理,文字错误衍漏较为严重,王先生初加恢复原貌,勘正错谬,疏略之处,亦大家不免,今拾其遗漏,连缀为文,未敢自信,悖谬所... 王明先生编著的《太平经合校》,对后汉道教典籍《太平经》的校理确已精核完备,堪称优秀之作,然而《太平经》长期无人整理,文字错误衍漏较为严重,王先生初加恢复原貌,勘正错谬,疏略之处,亦大家不免,今拾其遗漏,连缀为文,未敢自信,悖谬所在,俟诸斧正。一、拘校三古文法:"今邪言邪文邪辞,乃已共欺其上,危国家,其治常失天心,其年命不增,为之绝者,前后非一人坐之,是非国家之大贱耶?"(页3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经 合校 道教典籍 文字错误 后汉 拘校 勘正 精核 悖谬 天道
原文传递
宋代私家藏书补录(下) 被引量:3
16
作者 方建新 《文献》 1988年第2期229-243,共15页
八画林伸字伸之,莆田人,登嘉祐二年进士第。熙宁八年调永静幕官,终朝奉郎。兄弟七人,其贫不能自给三,捐俸入为三房,毕婚嫁。族党窘乏者,悉周之。或曰:"盍为子孙计?"答曰:"吾蓄书数千卷,苟有贤子孙足矣;不贤多财,适为累耳... 八画林伸字伸之,莆田人,登嘉祐二年进士第。熙宁八年调永静幕官,终朝奉郎。兄弟七人,其贫不能自给三,捐俸入为三房,毕婚嫁。族党窘乏者,悉周之。或曰:"盍为子孙计?"答曰:"吾蓄书数千卷,苟有贤子孙足矣;不贤多财,适为累耳。"(《莆阳比事》卷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志铭 私家藏书 进士 文集 宋史 熙宁 绍兴 翰林学士 庐陵 读书
原文传递
试论《离骚》句群及其运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江林昌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86-90,共5页
关于《离骚》句法的研究,前人已经取得了可喜成果。而《离骚》句群之探讨,却一直不被人注意。虽然前人如钱杲之《离骚集传》,王邦采《离骚汇订》、张德纯《离骚节指》、林云铭《楚辞灯》等,对《离骚》段落也作过一些讨论;但其着重点仍... 关于《离骚》句法的研究,前人已经取得了可喜成果。而《离骚》句群之探讨,却一直不被人注意。虽然前人如钱杲之《离骚集传》,王邦采《离骚汇订》、张德纯《离骚节指》、林云铭《楚辞灯》等,对《离骚》段落也作过一些讨论;但其着重点仍在于揭示篇章大旨,而于章节内部更小单位的句群及其结构特点,却未加深论。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就《离骚》句群略述己见,望读者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骚》 句法研究 句群 单型句群 复合型句群 人物形象分析 情节发展线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著名学者姜亮夫先生 被引量:2
18
作者 江林昌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1年第5期37-39,共3页
1990年5月4日,杭州大学校园内格外热闹。浙江省党政各界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们在此隆重集会,热烈庆祝我国著名楚辞学家、敦煌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文献学家姜亮夫教授九十寿辰暨从事学术活动70周年。大家为我国有姜亮... 1990年5月4日,杭州大学校园内格外热闹。浙江省党政各界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们在此隆重集会,热烈庆祝我国著名楚辞学家、敦煌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文献学家姜亮夫教授九十寿辰暨从事学术活动70周年。大家为我国有姜亮夫先生这样著名的学者与教育家而感到骄傲,衷心祝愿这位先生健康长寿。 姜亮夫先生,名寅清,以字行。1901年5月出生于云南昭通。1914年入昭通高等小学,1916年入省立第二中学。1921年入成都高等师范从经学大师廖季平先生问学。1926年入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研究科;复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得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诸名师指授,博研群籍。而后又南下复问字于一代大师章太炎先生,学益精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亮夫 楚辞学 著名学者 敦煌学家 韵书 敦煌卷子 王国维 章太炎 昭通方言 音韵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婆罗门书”考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束景南 《文献》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63-271,共9页
《隋书·经籍志》录有"《婆罗门书》一卷",不明为何书。后人均推断此书为东汉时由西域传入,清人顾櫰三《补后汉书艺文志》归入佛书类,姚振宗《后汉书艺文志》归入小学类。音韵家据《隋志》称此书有"十四字能贯一切音... 《隋书·经籍志》录有"《婆罗门书》一卷",不明为何书。后人均推断此书为东汉时由西域传入,清人顾櫰三《补后汉书艺文志》归入佛书类,姚振宗《后汉书艺文志》归入小学类。音韵家据《隋志》称此书有"十四字能贯一切音",遂以为反切的开始运用与音义一类书的发生不先不后和梵文字母的传入同在东汉时代,《婆罗门书》成了中国反切起源于西来梵文的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婆罗门教 汉书艺文志 谢灵运 梵文 小乘 大乘教 字母系统 传入中国 佛教 三十六字母
原文传递
关于文质说的一则史料的考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束景南 《文献》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2-57,共6页
《西京杂记》载有一则关于司马相如的重要材料:司马相如为《上林》、《子虚》赋,意思萧散,不复与外事相关,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忽然如睡,焕然而兴,几百日而后成。其友盛览,字长通,牂柯名士,尝问以作赋。相如曰:"合纂组以成文,列锦... 《西京杂记》载有一则关于司马相如的重要材料:司马相如为《上林》、《子虚》赋,意思萧散,不复与外事相关,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忽然如睡,焕然而兴,几百日而后成。其友盛览,字长通,牂柯名士,尝问以作赋。相如曰:"合纂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览乃作《合组歌》、《列锦赋》而退,终身不复敢言作赋之心矣。这条记载向来被作为研究司马相如与汉代文质说的重要史料而加以引用,实际《西京杂记》这条记载不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京杂记 司马相如 扬雄 文质 文学思想 殷芸小说 赋家 史料 记载 西南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