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FI35介导细胞凋亡抑制新城疫病毒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贾燕青 仇薪鑫 +1 位作者 张蓉 杨增岐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50-1257,共8页
细胞凋亡是由多种基因调控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也是宿主抵抗病毒感染的一种防御策略。新城疫病毒(NDV)感染鸡胚组织后,通过RNA-Seq测序分析发现,F48E9和LaSota分别引起2035和1604个差异表达基因,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抗病毒研究表明... 细胞凋亡是由多种基因调控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也是宿主抵抗病毒感染的一种防御策略。新城疫病毒(NDV)感染鸡胚组织后,通过RNA-Seq测序分析发现,F48E9和LaSota分别引起2035和1604个差异表达基因,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抗病毒研究表明,差异表达基因IFI35抗病毒效果良好。过表达IFI35后可显著抑制F48E9和LaSota-GFP的增殖,机制研究发现,IFI35可介导细胞凋亡,也可以促进NDV感染时诱导的凋亡,并可以促进凋亡相关基因p53、Caspase3和FasL的表达量增加。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IFI35可以通过介导细胞凋亡来抑制NDV的增殖,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宿主抗NDV的分子机制,也为新城疫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IFI35 细胞凋亡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组测序在新城疫病毒感染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2
作者 贾燕青 仇薪鑫 +1 位作者 佛香霖 杨增岐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5-89,共5页
转录组测序技术因其具有通量高、精确度高、灵敏性高及成本低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病毒与宿主互作研究中。新城疫病毒是制约养禽业发展的重要病原之一,运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可促进对新城疫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之间的研究,也能加速对新城... 转录组测序技术因其具有通量高、精确度高、灵敏性高及成本低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病毒与宿主互作研究中。新城疫病毒是制约养禽业发展的重要病原之一,运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可促进对新城疫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之间的研究,也能加速对新城疫病毒的快速分析能力,为从转录水平研究新城疫病毒与宿主互作机制研究提供快速有效的方法。论文对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及特点进行概述,对该技术在新城疫病毒感染引起基因表达变化、非编码基因调控等研究及应用进行详细的综述,并对其未来应用进一步展望,以期为新城疫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转录组 RNA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和植物提取物调控肠道菌群抗鸡球虫病研究进展
3
作者 田格如 王进峰 +3 位作者 仇薪鑫 白军 程林 于三科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9-103,共5页
家禽胃肠道含有复杂多样的微生物菌群,对家禽营养吸收和正常发育至关重要,还可诱导免疫应答,防止致病菌在肠道定植和增殖。艾美耳球虫(Eimeria spp.)感染可破坏鸡肠道菌群,促使多种病原体入侵,对鸡的健康和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抗球虫药... 家禽胃肠道含有复杂多样的微生物菌群,对家禽营养吸收和正常发育至关重要,还可诱导免疫应答,防止致病菌在肠道定植和增殖。艾美耳球虫(Eimeria spp.)感染可破坏鸡肠道菌群,促使多种病原体入侵,对鸡的健康和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抗球虫药物对控制球虫病有效,但存在耐药性和鸡肉中药物残留等缺点。探索天然替代药物如益生菌和植物提取物,在不产生耐药性下修复肠道微生物群来控制球虫病具有重要意义。论文探讨了益生菌和植物提取物在防治鸡球虫病中的作用,以期为抗球虫益生菌和植物提取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美耳球虫 肠道微生物 益生菌 植物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感染鸡胚组织miRNAs表达谱的测序及分析
4
作者 贾燕青 仇薪鑫 +4 位作者 王相伟 谢晓刚 白军 王兴龙 杨增岐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9-24,共6页
为了阐明新城疫病毒(NDV)感染鸡胚后miRNAs表达谱的变化及NDV感染与宿主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帮助寻找NDV防控的新靶点和方法。通过small RNA测序技术获得NDV强毒株(F48E9)和弱毒株(La Sota)感染的鸡胚内脏组织miRNAs表达谱。对差异表达... 为了阐明新城疫病毒(NDV)感染鸡胚后miRNAs表达谱的变化及NDV感染与宿主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帮助寻找NDV防控的新靶点和方法。通过small RNA测序技术获得NDV强毒株(F48E9)和弱毒株(La Sota)感染的鸡胚内脏组织miRNAs表达谱。对差异表达的miRNAs进行分析发现,F48E9感染引起了33个miRNAs上调,31个miRNAs下调;La Sota感染引起36个miRNAs上调,25个miRNAs下调;La Sota与F48E9感染组比较,有27个miRNAs上调,22个miRNAs下调。选取10个差异表达miRNAs进行RT-qPCR验证,gga-miR-34a-5p、gga-miR-375、gga-miR-122-3p、gga-miR-187-3p、gga-miR-124a-3p、gga-miR-203a、gga-miR-205a、gga-miR-183、gga-miR-9-3p和gga-miR-451表达量与small RNA测序结果相似。对差异表达miRNAs进行靶基因预测和生物信息学富集分析发现,在NDV感染鸡胚时,差异表达的miRNAs主要参与调控细胞生长代谢、细胞周期及免疫和炎症反应等通路。研究结果分析了NDV感染后miRNAs表达变化及预测功能,为NDV防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small RNA测序 MIRNA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致牛腹泻病毒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高睿 徐伟 +3 位作者 罗艳 谢晓刚 李梦磊 张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28,共9页
【目的】建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冠状病毒(BCoV)、牛轮状病毒(BRV)、牛恶性卡他热病毒(MCFV)4种致牛腹泻病毒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BVDV、BCoV、BRV和MCFV的鉴别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BVDV的5′UTR基因、BCoV的N... 【目的】建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冠状病毒(BCoV)、牛轮状病毒(BRV)、牛恶性卡他热病毒(MCFV)4种致牛腹泻病毒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BVDV、BCoV、BRV和MCFV的鉴别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BVDV的5′UTR基因、BCoV的N基因、BRV的VP6基因和MCFV的ORF9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克隆目的基因构建标准阳性重组质粒,建立可同时检测4种致牛腹泻病毒的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价。用建立的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76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并与常规PCR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建立了BVDV、BCoV、BRV和MCFV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建立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仅可特异性扩增出4种目标基因片段;对BVDV、MCFV、BRV和BCoV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9.4×10^(1),1.4×10^(3),9.1×10^(1)和1.2×10^(2)拷贝/μL,与普通PCR相比,灵敏性高出10~1000倍;批内、批间差异均小于5%。76份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与普通PCR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8.7%(BCoV)、97.4%(BRV)、100.0%(BVDV)和100.0%(MCFV)。【结论】建立了BVDV、BCoV、BRV和MCFV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牛腹泻病毒病原的实验室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腹泻病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牛冠状病毒 牛恶性卡他热病毒 牛轮状病毒 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化朱砂七多糖对免疫应激鸡下丘脑与肾上腺c-fos表达及血清皮质醇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芮琪 卿素珠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7-72,共6页
目前中药多糖在动物养殖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于其作用机理的探讨十分必要。以雏鸡为试验用动物,以制备的朱砂七多糖(Polygonum cillinerve polysaccharide,PCP)和硫酸化朱砂七多糖(sulfated Polygonum ciliinerve polysaccharides,s... 目前中药多糖在动物养殖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于其作用机理的探讨十分必要。以雏鸡为试验用动物,以制备的朱砂七多糖(Polygonum cillinerve polysaccharide,PCP)和硫酸化朱砂七多糖(sulfated Polygonum ciliinerve polysaccharides,sPCP)为材料,将雏鸡随机分为对照组,新城疫(ND)疫苗组,高、低PCP组和高、低sPCP组,在疫苗首免后7 d(21日龄)和二免后7 d(35日龄)分别进行各组鸡的血样采集,制备血清;并取各组鸡的下丘脑和肾上腺制备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和c-fos免疫组化染色;ELISA法测定各组雏鸡血清中皮质醇的含量,观察朱砂七多糖和硫酸化朱砂七多糖对ND疫苗免疫应激鸡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sPCP组及PCP组雏鸡下丘脑室旁核和肾上腺皮质的c-fos阳性反应均较疫苗组的弱,以低剂量sPCP组的阳性反应最弱;在D21,sPCP低剂量组血清皮质醇含量较疫苗组明显降低,在D35,sPCP低剂量组及PCP组的血清皮质醇含量均低于疫苗组的,但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说明PCP和sPCP具有一定的抗免疫应激作用,且以低剂量sPCP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化 朱砂七多糖 免疫应激 C-FOS 皮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