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0 t转炉+LF+RH+矩形坯连铸开发高等级出口工具钢S45C-Ti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康再兴 张群 袁野 《金属世界》 CAS 2022年第6期46-48,共3页
采用180 t转炉+LF+RH+矩形坯连铸开发高等级出口工具钢S45C-Ti。冶炼过程严格控制保证白渣操作,轧制过程采用三段式加热,1150BD初轧机采用七道次大压下量轧制。成品钢材低倍组织、非金属夹杂物、力学性能检验结果均满足用户使用要求。... 采用180 t转炉+LF+RH+矩形坯连铸开发高等级出口工具钢S45C-Ti。冶炼过程严格控制保证白渣操作,轧制过程采用三段式加热,1150BD初轧机采用七道次大压下量轧制。成品钢材低倍组织、非金属夹杂物、力学性能检验结果均满足用户使用要求。轧后状态组织均为铁素体+珠光体,各项物理性能均达到高等级出口工具钢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金属夹杂物 工具钢 初轧机 力学性能检验 低倍组织 冶炼过程 三段式 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承钢质量提升的关键冶金技术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3
2
作者 宗男夫 黄健 +2 位作者 刘军 逯志方 荆涛 《轴承》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0-66,共7页
通过介绍国外优质轴承钢质量控制现状,分析国内轴承钢质量水平与差距,提出高性能轴承钢关键共性及稳定化技术展望。通过稀土在轴承钢领域应用技术、轴承钢碳化物均质化技术、超低氧轴承钢疲劳寿命评价体系生产出碳化物均质化及夹杂物细... 通过介绍国外优质轴承钢质量控制现状,分析国内轴承钢质量水平与差距,提出高性能轴承钢关键共性及稳定化技术展望。通过稀土在轴承钢领域应用技术、轴承钢碳化物均质化技术、超低氧轴承钢疲劳寿命评价体系生产出碳化物均质化及夹杂物细小化轴承钢,为国内相关特殊钢企业研发高性能轴承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轴承钢 稀土元素 均匀性 碳化物 夹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合金化钢连铸坯高温力学性能研究
3
作者 苗隽 王群骄 +4 位作者 张秀香 刘志璞 何群才 文小明 崔洪涛 《材料科学》 CAS 2020年第8期678-683,共6页
利用Gleeble-2000热/力模拟试验机,研究了Ti合金化高强集装箱用钢BG550C连铸坯的高温力学性能,获得600℃~1400℃范围内铸坯的高温抗拉强度、断面收缩率随温度变化的基本规律。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高温抗拉强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当温... 利用Gleeble-2000热/力模拟试验机,研究了Ti合金化高强集装箱用钢BG550C连铸坯的高温力学性能,获得600℃~1400℃范围内铸坯的高温抗拉强度、断面收缩率随温度变化的基本规律。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高温抗拉强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当温度超过1000℃以上,铸坯的抗拉强度基本上小于10 MPa,说明在高温下铸坯抵抗外力的能力较差;该钢种的塑性区温度范围880℃~1300℃,当温度超过960℃时,断面收缩率均 】85%,脆性区温度范围600℃~850℃,断面收缩率 【60%,脆性区温度较窄,铸坯具有良好的塑性,可以承受一定的塑性变形。根据高温拉伸试验结果制定合理的二冷冷却制度,为Ti合金化钢连铸坯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合金化钢 高温力学性能 热模拟 连铸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高强钢材质的汽车B柱耐碰撞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孟庆刚 海超 郭晓静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1年第8期18-22,共5页
在显式有限元软件LS-DYNA中,精准地建立研究汽车侧碰所需的MDB模型,并对某车型的B柱侧碰过程进行完整的数值模拟。模拟过程依次将B柱材质设置为DP590,DP780、MS1180、PHS1500、PHS1800和PHS2000,钢板厚度设置为1.2 mm、1.5 mm、1.8 mm、... 在显式有限元软件LS-DYNA中,精准地建立研究汽车侧碰所需的MDB模型,并对某车型的B柱侧碰过程进行完整的数值模拟。模拟过程依次将B柱材质设置为DP590,DP780、MS1180、PHS1500、PHS1800和PHS2000,钢板厚度设置为1.2 mm、1.5 mm、1.8 mm、2.0 mm和2.5 mm。模拟完成后,提取各种材质和厚度的B柱典型节点侧碰后的位置坐标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B柱表面最大位移和弯曲方式均与钢板强度密切相关,钢板的屈服强度越高,侧碰后B柱侵入变形量越小,但是高强度厚板制成的B柱容易在碰撞时发生压溃弯曲,引发零件失稳,综合以上因素,1.5 mm厚度的DP780为该B柱的最佳材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柱 高强钢 碰撞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合金渗碳钢20Cr2Ni4A的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生栋 张蕾 +1 位作者 史纯阳 张群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9-13,共5页
课题组采用本钢特钢厂50 t电炉+LF+VD+3.16 t模铸的工艺模式,开发高等级高合金渗碳钢20Cr2Ni4A生产。试验过程中对电炉温度控制、氧气流量、喷碳粉量等进行严格控制,精炼工位化学成分实行窄带严格控制方式,全过程白渣操作,氧含量控制在... 课题组采用本钢特钢厂50 t电炉+LF+VD+3.16 t模铸的工艺模式,开发高等级高合金渗碳钢20Cr2Ni4A生产。试验过程中对电炉温度控制、氧气流量、喷碳粉量等进行严格控制,精炼工位化学成分实行窄带严格控制方式,全过程白渣操作,氧含量控制在小于等于10 ppm,VD真空保持时间要求大于15 min等生产工艺。课题组统计了500炉20Cr2Ni4A钢材中,检验结果表明,平均氧含量为9 ppm,晶粒度为7级,低倍组织、非金属夹杂物、力学性能及各项物理性能均达到高等级高合金渗碳钢20Cr2Ni4A要求,该研究可为本钢特钢厂的实际生产过程提供实际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炉 高合金渗碳钢 模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炉滑板挡渣工艺技术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甲贵 董静 《冶金能源》 2019年第4期12-14,共3页
控制转炉下渣不仅是改善钢水质量的一个重要工艺技术,也是降低炼钢成本的一个主要工艺措施。文章论述了转炉下渣量对冶炼成本及钢水质量的危害,对比了各种挡渣方式的下渣量。以本钢为例,重点介绍了滑板挡渣+下渣检测的挡渣方式的原理,... 控制转炉下渣不仅是改善钢水质量的一个重要工艺技术,也是降低炼钢成本的一个主要工艺措施。文章论述了转炉下渣量对冶炼成本及钢水质量的危害,对比了各种挡渣方式的下渣量。以本钢为例,重点介绍了滑板挡渣+下渣检测的挡渣方式的原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措施,最终达到了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 滑板 挡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双相钢扩孔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秀香 韩丹 王亚东 《金属世界》 2020年第6期63-66,共4页
文章以汽车工业广泛使用的不同强度等级冷轧双相钢为研究对象,采用力学性能、硬度及扩孔率测试,并结合显微组织分析研究剪切边缘可成形性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冷轧双相钢扩孔性能及优化产品质量提供指导。结果表明:冷轧双相钢DP590和DP780... 文章以汽车工业广泛使用的不同强度等级冷轧双相钢为研究对象,采用力学性能、硬度及扩孔率测试,并结合显微组织分析研究剪切边缘可成形性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冷轧双相钢扩孔性能及优化产品质量提供指导。结果表明:冷轧双相钢DP590和DP780剪切边缘影响区及硬化程度明显高于DP980和DP1180,影响局部可成形性进而影响扩孔性能;添加微合金元素细化组织使马氏体呈岛状弥散分布有利于应变的均匀分配以降低在局部范围造成较高的应变强化,有利于扩孔性能的提高;对于超高强冷轧双相钢DP980和DP1180增大屈强比可明显提高扩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孔性能 冷轧双相钢 微合金元素 弥散分布 应变强化 扩孔率 可成形性 屈强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MnB5钢激光焊接接头冷变形行为研究
8
作者 张兴国 陈宇 关琳 《鞍钢技术》 CAS 2023年第2期31-36,共6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硬度仪和拉伸试验机对22MnB5钢激光焊接接头不同压下率下冷变形后接头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随着冷轧压下率增加,塑性变形程度增加,焊缝宽度和硬度增加,激光焊缝显微组织为板条马氏体,焊接接头抗拉...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硬度仪和拉伸试验机对22MnB5钢激光焊接接头不同压下率下冷变形后接头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随着冷轧压下率增加,塑性变形程度增加,焊缝宽度和硬度增加,激光焊缝显微组织为板条马氏体,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基本不变,22MnB5钢激光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冷变形性,在冷轧压下率小于80%时,不会由于焊接接头和母材组织不匹配而出现断带等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MnB5钢 激光焊接 冷变形 显微组织 冷轧压下率 抗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罩式炉预退火生产高磁感无取向硅钢的工艺研究
9
作者 王溪刚 《金属世界》 2019年第2期52-55,共4页
文章介绍了本钢开展罩式炉替代常化炉预退火生产高磁感无取向硅钢50BW800G的工艺研究。实验表明:罩式炉采用全氢气体保护退火,退火温度为750℃保温15 h。采用两次冷轧+罩式炉退火的工艺生产的无取向硅钢产品电磁性能有很大提高,尤其是... 文章介绍了本钢开展罩式炉替代常化炉预退火生产高磁感无取向硅钢50BW800G的工艺研究。实验表明:罩式炉采用全氢气体保护退火,退火温度为750℃保温15 h。采用两次冷轧+罩式炉退火的工艺生产的无取向硅钢产品电磁性能有很大提高,尤其是对提高磁感效果显著。采用预变形和预退火使热轧钢卷的晶粒均匀长大,减小了{111}面织构组分,增加了{100}面织构组分。采用特定条件(10%+77%)冷轧工艺生产的高磁感无取向硅钢50BW800G产品质量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符合本钢现有装备条件下批量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罩式炉退火 冷轧工艺 批量生产 高磁感 预退火 气体保护 退火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炉生铁块渣补技术应用与实践
10
作者 刘全生 王健 +1 位作者 赵千水 李超群 《金属世界》 2020年第2期73-75,共3页
本钢集团北营炼钢厂为了增加炼钢设备作业率及降低耐材成本,实施展开了生铁块补炉工艺探索。生铁块渣补技术是转炉冶炼完毕后,不倒终渣,将准备好的3~3.5 t生铁块倒入转炉大面受损严重部位,转炉摇至生铁平铺受损位置,静置转炉5 min左右,... 本钢集团北营炼钢厂为了增加炼钢设备作业率及降低耐材成本,实施展开了生铁块补炉工艺探索。生铁块渣补技术是转炉冶炼完毕后,不倒终渣,将准备好的3~3.5 t生铁块倒入转炉大面受损严重部位,转炉摇至生铁平铺受损位置,静置转炉5 min左右,等生铁块黏合后,摇正转炉进行溅渣护炉,使渣料溅至炉膛炉壁,溅渣护炉完毕后倒掉渣料,进行下一炉冶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铁块 溅渣护炉 设备作业率 耐材成本 渣料 补炉 终渣 炉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tEBT+LF+VD冶炼特级优质轴承钢钛含量控制工艺研究
11
作者 王德勇 齐锐 张群 《冶金信息导刊》 2021年第2期55-59,共5页
研究分析了原材料中的钛含量及冶炼过程中钛的变化情况,通过选用低钛合金及造渣材料,采用EBT氧化法进行脱钛,精炼过程控制合理的碱度及Al_(2)O_(3)的活度,减少LF精炼过程中因渣中氧化钛还原导致的钢液增钛,实现了[Ti]≤15×10^(-6)... 研究分析了原材料中的钛含量及冶炼过程中钛的变化情况,通过选用低钛合金及造渣材料,采用EBT氧化法进行脱钛,精炼过程控制合理的碱度及Al_(2)O_(3)的活度,减少LF精炼过程中因渣中氧化钛还原导致的钢液增钛,实现了[Ti]≤15×10^(-6)的特级轴承钢的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级优质轴承钢 钛含量 LF 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板表面线状缺陷的研究
12
作者 于健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第2期122-123,共2页
冷轧板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厚度较薄,因此容易出现表面质量问题,如线状缺陷、裂纹、翘皮、坑、划伤等是常见缺陷。针对线状缺陷,对宏观缺陷处取样,通过扫描电镜在高倍下发现缺陷处有非金属夹杂物呈串链状沿着轧制方向分布,利用X射线能... 冷轧板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厚度较薄,因此容易出现表面质量问题,如线状缺陷、裂纹、翘皮、坑、划伤等是常见缺陷。针对线状缺陷,对宏观缺陷处取样,通过扫描电镜在高倍下发现缺陷处有非金属夹杂物呈串链状沿着轧制方向分布,利用X射线能谱仪确定夹杂物成分为Al_(2)O_(3)。结合转炉炼钢、精炼和连铸等实际生产过程,发现非金属夹杂物的产生是由于钢水中氧含量过高,通过减少钢水中氧含量来减少Al_(2)O_(3)夹杂的含量,从而减少甚至消除表面线状缺陷,提高板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板 线状缺陷 夹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喷吹煤粉的利用效率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利科 赵鸿波 +3 位作者 杨立春 庞清海 何志军 张军红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321-326,362,共7页
为了提高高炉冶炼工序的碳素能源利用效率,优化煤粉喷吹降低冶金焦炭的消耗,分别对某钢厂4座高炉的重力灰和洗涤灰进行取样,并利用岩相显微镜对除尘灰中的组分进行观察,依据焦炭与煤在微观结构上的差异对除尘灰中的碳素来源进行定性和... 为了提高高炉冶炼工序的碳素能源利用效率,优化煤粉喷吹降低冶金焦炭的消耗,分别对某钢厂4座高炉的重力灰和洗涤灰进行取样,并利用岩相显微镜对除尘灰中的组分进行观察,依据焦炭与煤在微观结构上的差异对除尘灰中的碳素来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确定某高炉除尘灰中未燃煤粉的含量范围。分析结果表明,A和D高炉的煤粉利用率皆达到了84%以上,但C高炉的喷吹煤粉利用率介于74%至81%之间,仍有提升空间,应对风口回旋区的煤粉燃烧进行优化。B高炉刚刚投产炉况不稳定,喷吹煤在高炉内的利用效率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尘灰 重力灰 洗涤灰 未燃煤粉 煤粉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渣铁中主次成分 被引量:5
14
作者 牟英华 胡维铸 +2 位作者 张鲁宁 孟宪涛 王伟 《冶金分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19,共5页
渣铁成分复杂,含铁量较高,其中的铁、钙、镁具有回收价值,但硅、铝、磷对渣铁回收有一定的影响,这些元素含量是渣铁回收利用的重要参数。实验利用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渣铁中全铁、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铝和磷含量... 渣铁成分复杂,含铁量较高,其中的铁、钙、镁具有回收价值,但硅、铝、磷对渣铁回收有一定的影响,这些元素含量是渣铁回收利用的重要参数。实验利用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渣铁中全铁、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铝和磷含量,解决了传统方法检测渣铁中这些组分耗时长、步骤多、污染环境等问题,提高了检测效率。渣铁样品预先经过1 000℃高温灼烧1h,除去其中水分、碳及易挥发成分,氧化其中还原性物质;然后以四硼酸锂作为熔剂,按稀释比1∶10与灼烧后被测样品混合,先800℃预熔融2min,然后于1 150℃熔融12min,将样品制成均匀的玻璃融片。选用13种不同质量分数与渣铁成分类似的标准物质绘制校准曲线,仪器参数经过优化后,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法快速检测渣铁中全铁、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铝、磷的方法。方法对平炉渣YSBC13838-96、转炉渣QD12-183、钒渣YSBC19809-2000标准样品的准确度试验结果表明:全铁、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铝、磷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7)为0.22%~4.2%;测定值与认定值一致。渣铁实际样品的测定值与国家标准方法检测值吻合,满足实验室日常质量监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铁 熔融制样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 全铁 氧化硅 氧化钙 氧化镁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辉光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高锰钢中多元素的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维铸 赵广东 +2 位作者 牟英华 隋月斯 杨维秀 《冶金分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4-59,共6页
在厂家建立校准曲线的基础上,通过对辉光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实现了对高锰钢中多元素的测定。实验表明,为确保分析准确性,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每天在进行任何标准化前或分析前须运行一次光谱描迹,... 在厂家建立校准曲线的基础上,通过对辉光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实现了对高锰钢中多元素的测定。实验表明,为确保分析准确性,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每天在进行任何标准化前或分析前须运行一次光谱描迹,一方面要保证描迹试样为含量均匀的铁基试样,另一方面通过光谱描迹可调整辉光光谱仪的出口狭缝位置至最佳位置,确保最大强度的光通过;(2)严格按照GB/T20066—2006的规定取样,确保取样无夹杂、裂纹、气孔、油污、粉尘、氧化物;(3)参照GB/T4336—2016及GB/T22368—2008来制样,制成的试样要双面平整,分析面仔细打磨,确保光滑清洁无污染;(4)所用氩气要确保其纯度和流量:氩气纯度在99.999%以上,氩气分表压力为280kPa;(5)虽漂移校正并不一定每天都发生变化,但每天在进行任何标准化前或分析前须运行一次漂移校正。采用优化的实验方法分析了3块高锰钢有证标准物质,测得各元素的含量与认定值一致,误差均在标准物质证书的允许差范围内,平行11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0.81%~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光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 高锰钢 多元素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r15轴承钢成品套圈热处理后点线状缺陷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德勇 张群 齐锐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41-245,共5页
在热处理后的GCr15成品轴承套圈表面发现疑似裂纹的点线状缺陷。通过无损检测、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手段对缺陷进行分析,发现缺陷处存在较大尺寸的氧化铝和硅酸盐复合夹杂物。通过采取"高拉碳"、"白渣操作&... 在热处理后的GCr15成品轴承套圈表面发现疑似裂纹的点线状缺陷。通过无损检测、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手段对缺陷进行分析,发现缺陷处存在较大尺寸的氧化铝和硅酸盐复合夹杂物。通过采取"高拉碳"、"白渣操作"、"软吹""保护浇铸"等措施后,钢水纯净度得到进一步提高,避免了点线状缺陷的再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钢 轴承钢 缺陷 白渣
原文传递
热冲压成形钢22MnB5动态CCT曲线及组织转变 被引量:6
17
作者 金世铨 李大光 陈宇 《金属世界》 2019年第4期40-42,共3页
热冲压成形钢22MnB5主要用于汽车防撞部件。热冲压成形钢显微组织的不同对产品的力学性能和产品的最终使用性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为了在控轧控冷后获得稳定的组织和性能,并为热轧生产工序制定工艺参数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文章介绍了... 热冲压成形钢22MnB5主要用于汽车防撞部件。热冲压成形钢显微组织的不同对产品的力学性能和产品的最终使用性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为了在控轧控冷后获得稳定的组织和性能,并为热轧生产工序制定工艺参数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文章介绍了采用膨胀测量法并结合金相测定22MnB5钢的动态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及显微组织的演变。实验结果表明:在较低冷却速度下显微组织由铁素体、珠光体和贝氏体组成;随着冷却速度的不断增加,铁素体和珠光体的含量逐渐减少直至为零,马氏体和贝氏体的含量则逐渐增多;当冷却速度≥10℃·s^–1时,显微组织主要为马氏体和贝氏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CCT曲线 热冲压成形 组织转变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显微组织 冷却速度 使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酸洗板QStE340TM的生产工艺及组织性能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溪刚 《金属世界》 2019年第1期76-80,共5页
热轧酸洗板QStE340TM属于冷成形用高屈服强度汽车结构钢。本钢热轧酸洗板QStE340TM综合运用铌、钛复合微合金化,热轧控轧控冷工艺,合适的拉矫延伸率、酸温、酸值及酸洗工艺段速度等手段,获得了表面粗糙度范围1.1~1.3μm、显微组织细小... 热轧酸洗板QStE340TM属于冷成形用高屈服强度汽车结构钢。本钢热轧酸洗板QStE340TM综合运用铌、钛复合微合金化,热轧控轧控冷工艺,合适的拉矫延伸率、酸温、酸值及酸洗工艺段速度等手段,获得了表面粗糙度范围1.1~1.3μm、显微组织细小均匀、晶粒度12.6~13.0级的成品带钢。其拉伸性能良好,钢卷头中尾及边中边性能差异较小,屈服强度差值不超过18 MPa,抗拉强度差值不超过15 MPa,三个方向性能差异较小,屈服强度差值不超过25 MPa,抗拉强度差值不超过16 MPa,冷弯性能及翻遍成型能力优良,扩孔率达到76.78%的良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洗板 热轧 组织性能 生产工艺 屈服强度 复合微合金化 控轧控冷工艺 性能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冷却速度对挖掘机履带用钢15B36-M相变和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群 王德勇 阚开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5-118,共4页
采用热模拟试验研究不同冷却速度对挖掘机履带用钢15B36-M相变及显微组织的影响,对试样以0. 5、1、2、5、8、10、15、20、25、30、35和40℃·s^-1等12个不同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冷却速度下,15B36-M钢的热膨胀曲... 采用热模拟试验研究不同冷却速度对挖掘机履带用钢15B36-M相变及显微组织的影响,对试样以0. 5、1、2、5、8、10、15、20、25、30、35和40℃·s^-1等12个不同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冷却速度下,15B36-M钢的热膨胀曲线组织转变温度不同,可通过CCT曲线来指导15B36-M钢材的轧制过程以得到需要的组织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B36-M钢 冷却速度 热模拟试验 显微组织
原文传递
轴承套圈裂纹缺陷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袁野 张群 《金属世界》 CAS 2021年第3期49-51,共3页
轴承钢具有高而均匀的硬度、耐磨性以及高的弹性极限,被视为是钢铁生产中要求最严格的钢种之一。本文针对轴承钢GCr15在加工轴承套圈时表面出现条带状和点状裂纹的现象,采用光学显微镜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裂纹进行观察,并进行能谱分析... 轴承钢具有高而均匀的硬度、耐磨性以及高的弹性极限,被视为是钢铁生产中要求最严格的钢种之一。本文针对轴承钢GCr15在加工轴承套圈时表面出现条带状和点状裂纹的现象,采用光学显微镜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裂纹进行观察,并进行能谱分析,对产生裂纹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条带裂纹是氧化铁皮脱落残留的凹坑;点状裂纹是水口结瘤脱落的外生非金属夹杂物而导致的裂纹萌生。在生产中应对轴承钢炼钢工艺钢包水口下渣进行严格控制,减少中间包耐材侵蚀及水口结瘤,从而防止此类缺陷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铁皮 非金属夹杂物 裂纹萌生 轴承套圈 弹性极限 扫描电子显微镜 裂纹缺陷 水口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