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继续教育何以阻断脱贫农民返贫?——基于中东部四省份的多案例研究
1
作者 马俊丽 何爱霞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112,共12页
置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时期,以案例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运用目的抽样法在安徽、河北、湖北和山东四个省份重点扶贫开发县区的农村选取10位脱贫农民,采用访谈法、观察法等方法收集脱贫农民通过继续教育阻断... 置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时期,以案例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运用目的抽样法在安徽、河北、湖北和山东四个省份重点扶贫开发县区的农村选取10位脱贫农民,采用访谈法、观察法等方法收集脱贫农民通过继续教育阻断返贫的案例经验,进而通过归纳式主题法分析研究文本发现,继续教育阻断脱贫农民返贫的实然成效包括四个方面,即可行能力持续提高,综合素质多维拓展,公民意识日益增强,健康韧性巩固提升。但与此同时,继续教育阻断脱贫农民返贫仍面临参与不足增加返贫风险、质量不高降低脱贫成效以及治理不善阻滞致富进程三方面的现实困境。为切实阻断脱贫农民返贫,未来应注重更新理念、拓展阻断返贫主体参与,提升质量、实现脱贫农民接续增能,优化治理、建立阻断返贫预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教育 脱贫农民 返贫 农村贫困 乡村振兴 多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英国经验看中国道路:继续教育何以阻断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
2
作者 郭存 何爱霞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9,共9页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进程中,我国农村贫困治理已由治理绝对贫困及其代际传递向治理相对贫困及其代际传递转移。继续教育作为缩小社会鸿沟、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在阻断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从摇篮到坟墓”...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进程中,我国农村贫困治理已由治理绝对贫困及其代际传递向治理相对贫困及其代际传递转移。继续教育作为缩小社会鸿沟、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在阻断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英国的贫困治理理论及实践都走在了世界前列,从英国经验看中国道路,对我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研究发现:在经历了初步发展时期、失衡探索时期、全面推进时期之后,英国继续教育阻断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呈现出“代内与代际”“社会共同善与个体权利平衡”“济贫与济身”兼顾的特点。借鉴英经验,我国继续教育应从以下方面助力阻断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以一代发展推进二代流动,阻断相对贫困代际传递;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形成多元一体合力;以提高能力实现个人自由,激发公民个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教育 农村 相对贫困 代际传递 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续教育何以培养公民绿色技能——基于澳大利亚绿色技能教育政策及实践
3
作者 吕延菲 何爱霞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82-89,共8页
随着气候变化、资源缺乏等问题日益凸显,培养公民的绿色技能越来越重要。继续教育因其独特的教育性质,有助于满足发展绿色经济的需求、响应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承诺和培养公民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澳大利亚作为国际能源转型的“领头雁”,... 随着气候变化、资源缺乏等问题日益凸显,培养公民的绿色技能越来越重要。继续教育因其独特的教育性质,有助于满足发展绿色经济的需求、响应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承诺和培养公民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澳大利亚作为国际能源转型的“领头雁”,从绿色技能教育政策到实践,都为继续教育如何培养公民绿色技能提供了有益参考。根据澳大利亚绿色技能教育政策及实践,继续教育在培养公民绿色技能方面可进行顶层设计,开发绿色技能教育体系和制度,精准施教保证绿色技能教育项目的实现,利用数字转型以赋能全社会公民绿色技能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教育 绿色技能 澳大利亚 公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能何以构建?——论职业教育技能研究的多维理论依据
4
作者 吕建强 李薪茹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0,共8页
技能研究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一维。众多学科为技能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给养,经济学的新增长理论提供了认识依据,明确了技能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社会学的人―环境匹配理论提供了供需依据,阐释了技能发展变化的动力机制;... 技能研究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一维。众多学科为技能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给养,经济学的新增长理论提供了认识依据,明确了技能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社会学的人―环境匹配理论提供了供需依据,阐释了技能发展变化的动力机制;知识社会学的知识生产模式理论提供了内容依据,预测了技能发展变化的趋势;教育心理学的能力结构理论提供了结构依据,明晰了技能的结构与要素。因此,需要统合不同理论视角增强技能研究与开发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研究 职业教育研究 新增长理论 知识生产模式理论 人―环境匹配理论 能力结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工具·PPP模式”二维框架下地方继续教育经费政策研究——基于28个省(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条例》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孔新宇 康红芹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3-91,共9页
合理的继续教育经费政策能够为国家及地方继续教育提质增效提供坚实的保障。基于“政策工具·PPP模式”的分析框架,对28个省(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条例》进行内容编码、归类统计与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政策工具维度上,权... 合理的继续教育经费政策能够为国家及地方继续教育提质增效提供坚实的保障。基于“政策工具·PPP模式”的分析框架,对28个省(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条例》进行内容编码、归类统计与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政策工具维度上,权威和命令工具的运用居多,且内部结构失衡;激励和能力建设工具的使用适中,且内部结构均衡;象征和规劝工具、系统变化工具的应用相对欠缺。在PPP模式维度上,政策文本涵盖了“多元共建”“制度保障”“用途管制”“监督考核”和“奖惩分明”五个要素指标,其分布频次比例相对均衡。在交叉维度上,五大要素指标与五种政策工具的交叉作用各具特点。基于以上结果得出以下结论:地方继续教育经费政策工具配置完备,但组合匹配尚欠合理性;PPP模式要素齐全,但潜在问题亟待解决。针对以上问题,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地方继续教育经费政策的完善建议:和谐共生,营造地方继续教育经费政策系统生态环境;环环相扣,联结地方继续教育经费政策系统“关键事件”;浑然一体,彰显地方继续教育经费政策系统“整体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工具 PPP模式 继续教育 经费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续教育阻断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机理及发展路径 被引量:35
6
作者 何爱霞 孙纪磊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99,共9页
通过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有助于脱贫成效的可持续,已有相关研究多聚焦基础教育,而对继续教育阻断农村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缺乏关注。通过分析中国扶贫网"人物·故事"专栏中的60位脱贫农民案例发现,经由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人... 通过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有助于脱贫成效的可持续,已有相关研究多聚焦基础教育,而对继续教育阻断农村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缺乏关注。通过分析中国扶贫网"人物·故事"专栏中的60位脱贫农民案例发现,经由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人力资本、态度观念教育优化心理资本、合作互助行为养成扩展社会资本,继续教育能有效阻断农村贫困代际传递。其作用机理体现为:"源头造血"干预让贫困农民致贫因素快速消解,"多维资本"协同阻断经济性、心理性和社会性贫困,"边际收益"扩展使继续教育收益惠及家庭成员,"场域惯习"互促将阻断效应扩散至农村社区。为进一步阻断农村贫困代际传递,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制定"接续进阶"的继续教育目标,确立"共益普惠"的继续教育理念,打造"多元联动"的继续教育主体,开发"多维可及"的继续教育内容,采用"多途并进"的继续教育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教育 农村贫困 贫困代际传递 乡村振兴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继续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时代意蕴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9
7
作者 何爱霞 《终身教育研究》 2018年第5期3-8,共6页
高等继续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以高等继续教育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实现高等继续教育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实力增强的一种发展模式。"办好继续教育"、破解高等继续教育主要矛盾和发展困境等新时代要求,都使高等继续教育内涵... 高等继续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以高等继续教育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实现高等继续教育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实力增强的一种发展模式。"办好继续教育"、破解高等继续教育主要矛盾和发展困境等新时代要求,都使高等继续教育内涵式发展成为迫切需要探讨并解决的问题。推动高等继续教育内涵式发展,须从树立并贯彻高等继续教育新发展理念、调整高等继续教育结构、深化高等继续教育教学改革、推进高等继续教育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打造高水平高等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强化高等继续教育质量评价等多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继续教育 内涵式发展 外延式发展 质量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日制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与优化策略——基于试点院校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何爱霞 赵艺凡 尚新花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5-12,共8页
2016年,全国有45所院校开始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工作,旨在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教师。通过对三所试点院校的师生开展访谈并对部分试点院校的培养方案和学位论文等进行文本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全日制职业技术... 2016年,全国有45所院校开始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工作,旨在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教师。通过对三所试点院校的师生开展访谈并对部分试点院校的培养方案和学位论文等进行文本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全日制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对象前置专业限定严格且调剂考生居多,培养目标定位于中职教师但仍比较笼统模糊,课程设置模块化但实践性和专业性偏弱,教学方式趋于多元却创新度不足,“双师型”导师团队建设喜忧参半,考核标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而对口就业成为难题。为有效推动全日制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的规模扩张和内涵提升,建议相关管理部门及试点院校适度放宽前置专业限制,拓展“跨溪结屋”招生培养新路径;明确培养高素质中职专业教师的目标,凸显“职业性”与“高层次性”;建立“校-企-校”合作机制,加强实践平台与基地建设;落实“双导师制”乃至“三导师制”,完善导师考核激励机制;增加实践性及应用性指标,建立相对独立的考核评价体系;对接中等职业学校岗位需求,建立良性人才输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技术教育 专业学位研究生 全日制 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续教育破除少数民族农民累积劣势的价值与行动逻辑
9
作者 何爱霞 郭存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0-117,共8页
随着继续教育价值的日益彰显与当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任务的开展,少数民族农民这一特殊群体成为学界的重要关注点。基于累积劣势理论,分析《石榴花开2》纪录片中20个与少数民族农民脱贫相关的人物及故事案例发现... 随着继续教育价值的日益彰显与当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任务的开展,少数民族农民这一特殊群体成为学界的重要关注点。基于累积劣势理论,分析《石榴花开2》纪录片中20个与少数民族农民脱贫相关的人物及故事案例发现,继续教育破除少数民族农民累积劣势的价值逻辑包括职业技能教育破除"经济发展"累积劣势、身心健康教育破除"健康保障"累积劣势、文化知识教育破除"观念更新"累积劣势、公民教育破除"社会融入"累积劣势。为推动少数民族农民从脱贫到多重累积劣势的持续破除,应革新教育理念,强调"四育"并行;凸显民族特色,精准匹配内容;融汇多元方式,建立学习共同体;激发学习动机,促进自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教育 少数民族 农民 累积劣势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视角下继续教育阻断农民贫困代际传递的价值与路径 被引量:15
10
作者 孙纪磊 何爱霞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4-31,共8页
文章通过分析中国扶贫网“人物·故事”专栏报道的22名已脱贫农民通过继续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成功经验,发现继续教育主要分为职业技能培训、综合知识教育以及身心健康指导三个类型,可以通过提升贫困农民的技能、知识和健康人力... 文章通过分析中国扶贫网“人物·故事”专栏报道的22名已脱贫农民通过继续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成功经验,发现继续教育主要分为职业技能培训、综合知识教育以及身心健康指导三个类型,可以通过提升贫困农民的技能、知识和健康人力资本阻断农民能力、文化与健康贫困代际传递,打破收入贫困代际循环。因此,文章提出未来应注重革新继续教育理念、协同继续教育主体、扩延继续教育内容、丰富继续教育方式,以增加贫困农民人力资本存量,最终阻断农民贫困代际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继续教育 贫困农民 贫困代际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差序格局到团体格局:继续教育何以提升农民团队心理资本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存 何爱霞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7-104,共8页
农民主体积极向上的动力以及集体性能力的发挥直接影响着乡村社会形态与乡村全面振兴,我国乡土格局从差序向团体的演变也对农民团队心理资本提出了更高诉求。剖析《瓜熟蒂落》纪录片中农民的生产生活故事可知,继续教育能够满足业缘关系... 农民主体积极向上的动力以及集体性能力的发挥直接影响着乡村社会形态与乡村全面振兴,我国乡土格局从差序向团体的演变也对农民团队心理资本提出了更高诉求。剖析《瓜熟蒂落》纪录片中农民的生产生活故事可知,继续教育能够满足业缘关系渗透之需,弥合效能差序;满足主体意识觉醒之需,弥合愿景差序;满足不稳定因素应对之需,弥合乐观韧性差序以及满足外部话语介入之需,弥合信任合作差序,进而提升农民团队心理资本。基于此,应充分发挥继续教育的作用,通过社会说服教育提升团队效能、生涯规划教育确立共同愿景、转化学习锻造乐观韧性、工作场所学习促进信任合作等路向,唤醒乡村的内生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教育 团队心理资本 差序格局 团体格局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续教育流动空间助力乡村振兴的锚点定位与模型构建--以海南省乡村振兴电视夜校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存 何爱霞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87-94,共8页
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继续教育流动空间具有增能赋权、系统生态、开放灵活的特性,能更灵活地发挥继续教育的社会价值。通过对海南省乡村振兴电视夜校这一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得知,要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需要,继续教育流动空间应定位于... 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继续教育流动空间具有增能赋权、系统生态、开放灵活的特性,能更灵活地发挥继续教育的社会价值。通过对海南省乡村振兴电视夜校这一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得知,要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需要,继续教育流动空间应定位于认知阶段的“教与学样态重构”、说服―决定阶段的“资源服务供给整合”以及实施―确认阶段的“线上线下相结合”。以锚点定位为取向,综合考虑相关要素,可构建由用户模块、设施模块、应用模块和交互模块组成的继续教育流动空间助力乡村振兴模型,为“智能+继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提供新思路、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教育 流动空间 锚点定位 模型构建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续教育如何阻断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基于丹麦的经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延菲 何爱霞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63-70,共8页
丹麦是目前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小的国家之一,其通过继续教育阻断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发展态势表现为教育对象的动态多元、教育形式的双向互动和教育内容的逐步拓展。其中,民众高等学校、家政主妇学校和丹麦农... 丹麦是目前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小的国家之一,其通过继续教育阻断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发展态势表现为教育对象的动态多元、教育形式的双向互动和教育内容的逐步拓展。其中,民众高等学校、家政主妇学校和丹麦农业合作社是丹麦特色化的实践机构。结合丹麦经验与中国国情,可以依托劳动力市场开拓继续教育阻断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新场域,利用已有继续教育机构打造新型线上线下帮扶平台,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继续教育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教育 农村 相对贫困代际传递 丹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关系视角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问题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吕建强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52,共6页
组织关系是分析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重要视角。当前校企合作处于一种松散耦合关系之中,松散性源于双方相互独立运作且可以自由调整承诺,耦合性源于双方资源的相互依赖性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松散耦合关系增强了合作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组织关系是分析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重要视角。当前校企合作处于一种松散耦合关系之中,松散性源于双方相互独立运作且可以自由调整承诺,耦合性源于双方资源的相互依赖性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松散耦合关系增强了合作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持续开展。但在实践中,存在忽略组织差异致使校企双方缺少理念认同与行动协调、依附式合作导致校企合作缺少稳定性与持续性、口号式协议引致校企合作规制性与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应通过利益嵌入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责任嵌入构建校企责任共同体,知识嵌入构建校企知识共同体,形成学校与企业的强组织关系,进一步提升合作效果,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组织关系 松散耦合 关系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生长点 被引量:7
15
作者 吕建强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25,共9页
就业能力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品质的主要指标。职业教育质量与产业发展需求耦合的理论内生力,高职学生培养与产业转型升级供需差距的市场驱动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类型教育定位的政策牵引力,国际... 就业能力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品质的主要指标。职业教育质量与产业发展需求耦合的理论内生力,高职学生培养与产业转型升级供需差距的市场驱动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类型教育定位的政策牵引力,国际关注毕业生就业能力与职业发展的外部催化力,这四个方面促使就业能力成为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生长点。在产业革命持续推进就业能力需求变革的背景下,整合理论基础促进跨学科研究、转换研究范式加强循证教育研究、拓展研究视野更好地回应社会需求将成为未来就业能力研究的重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能力 研究生长点 研究驱动力 研究范式 职业教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实施方案研究——基于政策工具与政策要素视角的分析
16
作者 赵雨 康红芹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3,共10页
基于政策工具和政策要素的二维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深度剖析了17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实施方案》。研究发现,从政策工具维度看,命令性工具使用充分,能力建设工具和激励性工具使用尚可,劝告工具与系统变革工具使... 基于政策工具和政策要素的二维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深度剖析了17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实施方案》。研究发现,从政策工具维度看,命令性工具使用充分,能力建设工具和激励性工具使用尚可,劝告工具与系统变革工具使用较少;从政策要素维度看,培育对象和培育支持成为关注重点,对培育机构、培育保障与培育方式的规定适中,但是培育内容相对被忽略,政策内容要素特性与政策工具配置的逻辑关系初步显现。为完善实施方案,建议优化政策工具配置结构,发挥政策工具协同效应;合理分配政策要素,创新培育内容要素;聚焦培育对象自身实际,适配政策工具与政策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振兴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政策工具 政策要素 政策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历程理论观照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时机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康红芹 王国光 庞学光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84,共10页
生命历程理论是一套包含量化与质性多种研究方法的方法论体系。它围绕“转变”“持续”“转折点”“轨迹”四个核心概念,依循毕生发展、能动性、时空、时机和相关生命五大原则,从个体、社会和历史三个维度描绘了一个“三维一体”的动态... 生命历程理论是一套包含量化与质性多种研究方法的方法论体系。它围绕“转变”“持续”“转折点”“轨迹”四个核心概念,依循毕生发展、能动性、时空、时机和相关生命五大原则,从个体、社会和历史三个维度描绘了一个“三维一体”的动态生命历程图景。基于生命历程理论考察教育对人的生命成长的影响,不仅有助于突破原有研究考察的单向片面,而且助益于教育研究思路的拓展和生命历程理论体系自身的丰富和完善。在生命历程理论观照下,通过对57个生命历程故事进行内容分析发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时机存在“有序”和“脱序”两种现实表征。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时机的因素聚焦于个体能动性的发挥、社会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期望以及一定历史情境下相关生命事件的发生三个方面。与之相对应,在为新型职业农民创设培育时机时,应将个体能动性纳入培育对象的选拔标准,谋求社会习俗力量与个体选择的协同,以及充分重视当下时境中相关生命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历程理论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时机 分析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累积优势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康红芹 宫政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69,共10页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规模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内涵式道路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基调。在由规模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过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累积效应不容忽视。基于累积优势视角对15名优秀新型职业农民的生命历程轨迹的分析...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规模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内涵式道路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基调。在由规模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过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累积效应不容忽视。基于累积优势视角对15名优秀新型职业农民的生命历程轨迹的分析发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的累积优势包含双向式累积优势、递进式累积优势、平行式累积优势以及统领式累积优势四种类型,其中双向式累积优势和统领式累积优势的力量最为强劲;四种累积优势均包括先赋性优势与事件性优势,且大多数的先赋性优势与事件性优势共同作用于新型职业农民,对其培育成效及职业发展产生累积效应;先赋性优势的影响具有基础性和稳定性的特征,而事件性优势的影响则呈现出直接性和持续性的特征;先赋性优势中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不容忽视,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事件性优势能否发生以及发生的频次、程度和间隔,而事件性优势中自学、请教、培训等相关培育事件发生的频次、程度切实影响着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效果和职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累积优势 先赋性优势 事件性优势 主观能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应用型大学工匠精神培育研究:需求、缺失与路径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文静 马秀峰 《中国成人教育》 2023年第7期37-42,共6页
在当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进程中,加强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既是顺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促进应用型大学内涵式发展、实现应用型大学学生自身价值的应然路径,更是助力企业生存和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应用型大学... 在当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进程中,加强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既是顺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促进应用型大学内涵式发展、实现应用型大学学生自身价值的应然路径,更是助力企业生存和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应用型大学在工匠精神培育方面存在课程内容缺位、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活动匮乏、文化氛围低迷等问题。为此,应当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课程育人、教师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的全过程,以培养大学生的匠心、匠品、匠技和匠魂,激励其成为勇于创新、坚毅进取的新时代工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应用型大学 工匠精神 培育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研究生导师培训的模型构建与实践方略
20
作者 何爱霞 郭存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74,共9页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民族振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生导师培训则是优化导师知识结构、提升导师可持续发展能力、解决研究生教育内部困局的有效举措。以ADDIE这一培训领域的经典理论...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民族振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生导师培训则是优化导师知识结构、提升导师可持续发展能力、解决研究生教育内部困局的有效举措。以ADDIE这一培训领域的经典理论模型为分析框架,依托半结构型访谈,立足“模型构建”与“实践方略”两大向度,可构建出由“教学设计、组织功能、质量提升”三模块、“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估”等十三要素构成的研究生导师培训模型。在此基础上,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研究生导师培训的现实需求,推进研究生导师培训模型在实践中的生态化运转,应注重“理念上正本清源:以育人思维为指导,实现提质增效”“制度上立柱架梁:以组织治理为框架,保障顺利运转”“实践上扎实推进: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推进生态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导师 培训 模型构建 实践方略 ADDI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