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CAT教学现状分析——以曲阜师范大学CAT教学实践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郑阳 卢卫中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86-87,共2页
CAT教学是翻译教学的新方向、新探索。在概述电子翻译工具的分类、CAT的涵义以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CAT教学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结合曲阜师范大学CAT教学实践,分析当前CAT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翻译(CAT) 教学 翻译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散文《桥下》的汉译日——基于马丁·路德的翻译思想
2
作者 罗凯欣 《今古文创》 2025年第1期98-101,共4页
近年来,随着中国散文作品不断走向海外,如何在进行散文汉译日时,使其文化内涵和文学魅力得以保持,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浦田千晶所译赵平的散文《桥下》,展示了马丁·路德的翻译思想在散文汉译日实践中的应用与价值,特别... 近年来,随着中国散文作品不断走向海外,如何在进行散文汉译日时,使其文化内涵和文学魅力得以保持,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浦田千晶所译赵平的散文《桥下》,展示了马丁·路德的翻译思想在散文汉译日实践中的应用与价值,特别是在采用人民的语言、注重语法与意思的联系、遵循翻译七条原则以及集思广益等方面的指导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翻译理念对于处理散文中的文化差异、提高散文翻译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译日 《桥下》 马丁·路德 翻译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学术语翻译的系统化:以deixis的汉译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厉平 贾正传 《中州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70-73,共4页
以系统科学中的系统观为指导,以系统工程三维结构模式为基础,以deixis的汉译为实例,对语言学术语的翻译的本质、特性和程序进行了系统的探讨。语言学术语翻译可通过将其分为术语原文分析和术语译文生成的系统,并在各个阶段通过确立目标... 以系统科学中的系统观为指导,以系统工程三维结构模式为基础,以deixis的汉译为实例,对语言学术语的翻译的本质、特性和程序进行了系统的探讨。语言学术语翻译可通过将其分为术语原文分析和术语译文生成的系统,并在各个阶段通过确立目标、系统综合、系统分析、系统选择等程序实现系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语言学术语 系统科学 系统观 系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鳌亚洲论坛演讲英译技巧及对翻译课程思政的启示
4
作者 郑阳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8期51-53,57,共4页
博鳌亚洲论坛演讲英译备受国际关注,论文基于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的分析框架,从微观层面深度分析了2024年论坛演讲的英译技巧。研究发现,演讲英译并非单纯增译、减译、分译、合译、转译,而是应用上述两种或三种翻译技巧组合,... 博鳌亚洲论坛演讲英译备受国际关注,论文基于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的分析框架,从微观层面深度分析了2024年论坛演讲的英译技巧。研究发现,演讲英译并非单纯增译、减译、分译、合译、转译,而是应用上述两种或三种翻译技巧组合,以便更有效传递信息,达到译文最佳效果。论坛演讲英译技巧组合分析可为翻译教学与思政元素结合提供借鉴与参考,可为翻译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讲 英译 技巧 组合 思政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的论视角下的不同文本类型的字幕翻译——以《傲慢与偏见》小说语言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丽娟 《科教文汇》 2012年第13期137-138,157,共3页
论文在目的论的基础上,从不同文本类型入手,分析了2005年版电影《傲慢与偏见》中贝奈特先生的语言以及相应的字幕翻译,希望能对贝奈特先生这一人物的刻画以及字幕翻译理论的研究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 目的论 文本类型 字幕翻译 贝奈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视角翻译研究考辨——“生态翻译学”与“翻译生态学”面对面 被引量:66
6
作者 刘爱华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75-78,共4页
生态学的发展和翻译学的跨学科研究趋向促生了"生态翻译学"与"翻译生态学"。理清两者的关系,对于了解这一新兴翻译研究视角大有裨益。本文介绍"生态翻译学"与"翻译生态学"的研究成果,比较分析... 生态学的发展和翻译学的跨学科研究趋向促生了"生态翻译学"与"翻译生态学"。理清两者的关系,对于了解这一新兴翻译研究视角大有裨益。本文介绍"生态翻译学"与"翻译生态学"的研究成果,比较分析并厘定它们在命名原则、术语使用、研究方法、核心理论、研究侧重点及发展轨迹等方面的异同,得出结论:两研究有一定的交叉,但更多的是互补性差异,是一种可以称为"背靠背"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翻译生态学 介绍 比较 关系厘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对构建复合应用型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25
7
作者 孙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年第10期58-62,共5页
构建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发展高等教育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本文对《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进行了认真解读,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分析了复合应用型翻译专业人才的基本能力构成要素和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对目标... 构建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发展高等教育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本文对《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进行了认真解读,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分析了复合应用型翻译专业人才的基本能力构成要素和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对目标定位、课程结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翻译本科专业学科建设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对翻译本科专业教学健康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 复合应用型翻译专业人才 目标定位 课程结构 教学模式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翻译中的形式对等 被引量:2
8
作者 黄远鹏 范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92-95,120,共5页
形式对等作为奈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对其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运用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分析形式对等在奈达理论中的演变过程及这种冲突观点产生的原因,指出奈达经过对他的理论的不断调整,放弃了纯粹的形式对等,而在功能对... 形式对等作为奈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对其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运用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分析形式对等在奈达理论中的演变过程及这种冲突观点产生的原因,指出奈达经过对他的理论的不断调整,放弃了纯粹的形式对等,而在功能对等的视角下考虑翻译中形式对等,认为科学发展规律认识论在理解翻译理论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理论 形式对等 奈达理论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额翻译与超额翻译的辩证统一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体现 被引量:4
9
作者 周玉芳 相云燕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70-71,共2页
欠额翻译是指译文承载的信息量小于原文的信息量,而超额翻译是指译文承载的信息量大于原文的信息量。从电影片名的翻译中可看出,超额和欠额是翻译中必然存在的现象,是辩证统一的。这两种现象虽然不能"规避",但应当采取积极的... 欠额翻译是指译文承载的信息量小于原文的信息量,而超额翻译是指译文承载的信息量大于原文的信息量。从电影片名的翻译中可看出,超额和欠额是翻译中必然存在的现象,是辩证统一的。这两种现象虽然不能"规避",但应当采取积极的疏导措施,实现最大限度的文本信息、文化内涵和文本韵味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额翻译 欠额翻译 规避 电影片名 辩证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旅游语篇衔接手段对比及其翻译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璇 卢卫中 《济宁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77-82,共6页
从中外官方网站选取了英汉景点介绍各10篇,篇幅均在150—200字内,探讨了此类英汉旅游语篇中衔接手段的异同.研究发现,英汉旅游语篇衔接手段之间的相同之处在于:1)词汇衔接均使用较多;2)替代衔接手段均使用很少.不同之处在于:1)英语旅游... 从中外官方网站选取了英汉景点介绍各10篇,篇幅均在150—200字内,探讨了此类英汉旅游语篇中衔接手段的异同.研究发现,英汉旅游语篇衔接手段之间的相同之处在于:1)词汇衔接均使用较多;2)替代衔接手段均使用很少.不同之处在于:1)英语旅游语篇衔接手段多于汉语语篇;2)汉语旅游语篇省略现象远多于英语语篇,且多省略主语;3)英语旅游语篇照应衔接手段多于汉语语篇.并以此为依据,总结出了衔接手段视域下英汉旅游语篇翻译的如下三种策略:保留原文中的衔接手段、改变原文中的衔接手段、省略原文中的衔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语篇 衔接手段 对比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理论与汉诗英译中人称代词的翻译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性峰 卢卫中 《大连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121-125,共5页
汉诗中的人称代词多为隐性人称代词,而英语中人称代词则需要明示。由此,人称代词的翻译成了汉诗英译中译者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根据人称代词的分类——即显性人称代词和隐性人称代词,以关联理论为依据,分析了译者在汉诗英译中... 汉诗中的人称代词多为隐性人称代词,而英语中人称代词则需要明示。由此,人称代词的翻译成了汉诗英译中译者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根据人称代词的分类——即显性人称代词和隐性人称代词,以关联理论为依据,分析了译者在汉诗英译中对人称代词的认知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译者对于汉诗中显性人称代词的翻译,其本质是进行符码转换;而对于隐性人称代词的翻译,译者需要进行认知推理,寻找最佳关联,以推导出具体的人称代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诗英译 关联理论 关联度 人称代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厨房》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从纽马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视角出发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雁风 宋晓凯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106-108,共3页
《厨房》是日本现代著名女作家吉本芭娜娜的代表作之一,被译成五种中文译本。著名翻译理论家纽马克提出了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的概念,如何通过用纽马克的翻译理论欣赏、分析、对比林少华和李萍译本的《厨房》,能够为我们对翻译文学的赏... 《厨房》是日本现代著名女作家吉本芭娜娜的代表作之一,被译成五种中文译本。著名翻译理论家纽马克提出了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的概念,如何通过用纽马克的翻译理论欣赏、分析、对比林少华和李萍译本的《厨房》,能够为我们对翻译文学的赏析和批判提供积极参考和实践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翻译 交际翻译 《厨房》 林译 李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应用翻译理论解释现象的思考——基于对格特的关联翻译理论与奈达的对等理论之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远鹏 范敏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65-68,72,共5页
理论的主要作用之一是用于解释现象,从解释现象的角度研究理论有助于发现在应用理论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格特的关联翻译理论和奈达的对等理论中所解释的翻译现象进行了比较,指出了格特理论中的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 理论的主要作用之一是用于解释现象,从解释现象的角度研究理论有助于发现在应用理论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格特的关联翻译理论和奈达的对等理论中所解释的翻译现象进行了比较,指出了格特理论中的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实际上和奈达理论中的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别无二致,而奈达对风格翻译范畴的解释要胜于格特的解释。据此,本文指出我们对理论的应用要有理性的选择和分析,而不要盲目地"求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现象 关联理论 对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CTE翻译能力模式之反思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维娟 苏小兰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79-82,92,共5页
PACTE提出的翻译能力模型被某些译学研究者称为迄今为止最为系统、最为复杂的一个可视化模型。然而,通过对能力概念和习得规律的思考,笔者认为PACTE对翻译能力的概念仍存在逻辑上的模糊,因此对译者能力习得过程的分析不尽合理,次能力模... PACTE提出的翻译能力模型被某些译学研究者称为迄今为止最为系统、最为复杂的一个可视化模型。然而,通过对能力概念和习得规律的思考,笔者认为PACTE对翻译能力的概念仍存在逻辑上的模糊,因此对译者能力习得过程的分析不尽合理,次能力模式研究方法也有弊端。文章从能力概念分析入手,重新审视翻译能力模式的构成,认为翻译能力是指译者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来解决翻译中遇到的问题的素质,是一种从低级能力到高级能力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 翻译能力模式 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度副词在政治文献中的对等翻译——以《十七大报告》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兆娟 刘玉婷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1年第8期103-105,共3页
本文以奈达对等翻译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十七大报告》中几种使用频率较高的程度副词的翻译策略,总结了政治文献中常见程度副词的处理规律,以期对程度副词的翻译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 对等翻译 政治文献 程度副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师型”翻译专业师资建设:制约因素及解决途径 被引量:3
16
作者 夏云 《语文学刊》 2016年第17期88-89,共2页
翻译师资是当前本科翻译人才培养面临的突出问题,合格的"双师型"翻译教师队伍建设对于翻译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论文探讨了翻译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内涵与能力构成,分析了当前翻译专业师资建设面临的制约因素,... 翻译师资是当前本科翻译人才培养面临的突出问题,合格的"双师型"翻译教师队伍建设对于翻译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论文探讨了翻译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内涵与能力构成,分析了当前翻译专业师资建设面临的制约因素,并尝试提出了解决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型 翻译专业教师发展 制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际翻译视角下蔡志忠《论语》漫画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汤文华 《济宁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115-118,共4页
作为中国文化的主要代表,《论语》是国内外学者英译最多的典籍之一,在众多英译本中,蔡志忠的中英版《论语》漫画最为畅销.其原因在于蔡志忠以漫画形式将其中深奥的哲理明了化,即用非语言符号系统诠释儒家思想.借助雅各布森的符际翻译理... 作为中国文化的主要代表,《论语》是国内外学者英译最多的典籍之一,在众多英译本中,蔡志忠的中英版《论语》漫画最为畅销.其原因在于蔡志忠以漫画形式将其中深奥的哲理明了化,即用非语言符号系统诠释儒家思想.借助雅各布森的符际翻译理论,指出蔡志忠《论语》漫画中的图像符号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可以成为解释中国典籍外译的手段,从而引导我们对《论语》跨文化传播的多维度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漫画 符际翻译 跨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和“语言”双重束缚下“在日”文学的现状与走向 被引量:1
18
作者 黑古一夫 侯冬梅 刘楚婷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7年第3期69-76,共8页
"在日"文学是指日本殖民朝鲜半岛时期(1910~1945)来到日本或被强行带到日本的朝鲜人主要用"日语"创作的文学总称。这些文学围绕着1945年8月5日朝鲜"解放"后仍残留于日本的朝鲜人不回国的理由、战后朝鲜... "在日"文学是指日本殖民朝鲜半岛时期(1910~1945)来到日本或被强行带到日本的朝鲜人主要用"日语"创作的文学总称。这些文学围绕着1945年8月5日朝鲜"解放"后仍残留于日本的朝鲜人不回国的理由、战后朝鲜半岛的南北分裂状况以及日本社会存在着的"民族(朝鲜人)差别"等问题,追问自我民族身份而创作的小说、诗歌和短歌等。以最初获得芥川奖的李恢成为首,"在日"作家历经第一世代(朝鲜半岛出生)、第二世代(日本出生)、第三·第四世代(父母及作家本人均日本出生)四个文学世代的历史,在日本战后文学史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在战后70多年的当今,"在日"文学如何坚守自我的民族身份,在日本现代文学中占据怎样的位置,又将走向何方等,伴随着第一世代文学者的相继故去,第三、第四世代文学者肩负着重要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日”文学 日本战后文学 战后史 世代差异 民族身份认同 现状与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环境下本科翻译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范敏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15-120,共6页
通过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本科翻译专业教育过程的培养理念、翻译课程群建设、翻译教学模式改革等路径,寻求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本科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为了适应社会竞争与市场需求,高校本科翻译教学需不断创新翻译人才培养理念,深化人才... 通过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本科翻译专业教育过程的培养理念、翻译课程群建设、翻译教学模式改革等路径,寻求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本科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为了适应社会竞争与市场需求,高校本科翻译教学需不断创新翻译人才培养理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素质教育和实用技能教育结合起来,根据各校能力与特点建设特色翻译课程群,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复合翻译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翻译人才培养 翻译课程群建设 翻译教学模式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言的功能角度浅析语块在口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维娟 张凤英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73-75,91,共4页
作为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英语口语教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分析语言模块作为语言的一种形式所发挥的功能以及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教学实践经验,尝试相应的教学方式和途径,说明正确使用语言... 作为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英语口语教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分析语言模块作为语言的一种形式所发挥的功能以及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教学实践经验,尝试相应的教学方式和途径,说明正确使用语言模块对英语口语教学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的元功能 语言模块 口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