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水平大学科研团队引才创新机制研究——以G高校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6
1
作者 童锋 夏泉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88-92,共5页
科研团队引才机制构建事关高水平大学建设成败。团队建设和学术人才培养是提升大学学术实力、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的主要内容,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保证。科研团队领军人物需从分析人才引进和团队建设入手,探讨人才引进与团队建设的规律。作为... 科研团队引才机制构建事关高水平大学建设成败。团队建设和学术人才培养是提升大学学术实力、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的主要内容,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保证。科研团队领军人物需从分析人才引进和团队建设入手,探讨人才引进与团队建设的规律。作为国内211工程重点建设的G高校科研团队坚守大学发展战略,崇尚以才引才,秉承以诚引才,探索引才规律,初步形成一整套相对成熟科研团队引才创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大学 科研团队 人才引进 创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石、灵魂与肌体:中国大学科研发展生态的框架分析——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 被引量:2
2
作者 童锋 夏泉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26-129,共4页
从新制度主义的角度看,构成大学科研发展生态的基本要素包括大学外部的制度环境、大学理念、大学内部的正式制度。其中,制度环境是基石,大学理念是灵魂,正式制度是肌体。制度环境是根本性的,它决定和制约着大学内部的制度设计,影响着大... 从新制度主义的角度看,构成大学科研发展生态的基本要素包括大学外部的制度环境、大学理念、大学内部的正式制度。其中,制度环境是基石,大学理念是灵魂,正式制度是肌体。制度环境是根本性的,它决定和制约着大学内部的制度设计,影响着大学理念的形成,正式制度既是制度环境的具体体现者,也是大学理念的具体承载者;良好的大学理念一旦形成,就能为大学科研的发展提供精神凭借和理念支撑,推动大学形成各种良好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约束,这就实现了新制度主义所说的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的良性互动。在一个良性互动的大学科研发展生态体系中,一以贯之的是作为理念、文化与制度的"学术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发展生态 软环境 大学理念 学术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中国大学依附政府发展模式的归因与建构——基于依附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5
3
作者 童锋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70,共7页
现代中国大学与政府是一种依附关系,即大学在主体意识上依附国家意志,在主体性格上依附国家权力,在主体能力上依附政府职能。大学既想依附于政府,又希望摆脱政府的过度控制,而谋求自治。中国大学未来发展模式应是以政府为主导、以高校... 现代中国大学与政府是一种依附关系,即大学在主体意识上依附国家意志,在主体性格上依附国家权力,在主体能力上依附政府职能。大学既想依附于政府,又希望摆脱政府的过度控制,而谋求自治。中国大学未来发展模式应是以政府为主导、以高校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为依托的合作共赢、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附 发展 归因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研究型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及对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启示
4
作者 童锋 夏泉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7-213,共7页
美国高等教育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治理结构,其表象是其教育制度设计、国民的教育质量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其内涵为"师为重,学为本,服务为贵,合作为先,环境为体"。中美研究型大学之间真正的差距在于和谐共生、持久稳定的内... 美国高等教育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治理结构,其表象是其教育制度设计、国民的教育质量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其内涵为"师为重,学为本,服务为贵,合作为先,环境为体"。中美研究型大学之间真正的差距在于和谐共生、持久稳定的内部治理体系。学习与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内部治理体系和管理运营机制,有利于我国研究型大学开阔国际视野,改变思维定势、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内部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研究型大学 内部治理体系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视阈下中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培育机制改革的逻辑起点 被引量:2
5
作者 童锋 夏泉 曹艺凡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00-104,共5页
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培育机制改革要有愿景、激情和行动,改革的逻辑起点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一切"。从大学首要职能和美国一流大学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 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培育机制改革要有愿景、激情和行动,改革的逻辑起点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一切"。从大学首要职能和美国一流大学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一切为了学生"是探寻中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培育机制改革的缘起;"为了学生一切"要求中国研究型大学必须重构科研培育的理念、改革科研培育的评价标准、改善科研培育的内部治理机制、完善科研培育的激励机制、构建科研培育的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研究型大学 科研培育机制 逻辑起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型大学引进高端科研人才的瓶颈及对策——以G高校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童锋 张荣华 曹艺凡 《中国高校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5,共5页
人才强校战略成为现代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共识,新引进高端科研人才在短期内增加了研究型大学的"GDP"。尽管研究型大学加大投入和力度引进高端科研人才,但资源具有稀缺性和排他性,这给研究型大学引才育才造成了瓶颈。欲破解矛盾... 人才强校战略成为现代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共识,新引进高端科研人才在短期内增加了研究型大学的"GDP"。尽管研究型大学加大投入和力度引进高端科研人才,但资源具有稀缺性和排他性,这给研究型大学引才育才造成了瓶颈。欲破解矛盾,研究型大学应统一规划做好人才引进规则的顶层设计和综合保障工作,深挖新引进高端科研人才的自身特点,使之成为研究型大学发展战略的"智囊团"、学科平台新增长点的"孵化器"、科研人才创新团队建设的"发动机"和仪器设备共享实验的"助推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端科研人才 科研设备空间 瓶颈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对职员制改革的认知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姚鹏阁 郑婕慧 +1 位作者 王兵 张荣华 《中国人事科学》 2019年第1期46-51,共6页
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需从国家战略层面对高等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水平、创新成果转化等进行统筹改革。高等学校行政人员作为大学发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人才队伍,对于学校正常运作、改革发展起着重要... 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需从国家战略层面对高等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水平、创新成果转化等进行统筹改革。高等学校行政人员作为大学发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人才队伍,对于学校正常运作、改革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完善高等学校行政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已经成为"双一流"建设及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调查表明,当前高等学校行政人员的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如缺少职业发展规划、缺乏现代管理的专业训练、岗位设置不合理、绩效工资分配的公平性和激励性不足等。改革高校行政人员管理制度,应拓展行政人员的职位晋升空间,加强薪酬激励,实行分类和差异化的考核评价,促进行政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职员制改革 高等学校 行政管理人员 机遇与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型大学引进高端科研人才的特征、问题与效能 被引量:5
8
作者 童锋 张荣华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18-123,共6页
中国研究型大学是国家科技成果研发和高端科研人才引培的重要源泉。高端科研人才是研究型大学建设发展的领军人才。研究型大学在引才聚才过程中存在体制性障碍和人为制约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研究型大学的引才困境,究其根源是忽略高... 中国研究型大学是国家科技成果研发和高端科研人才引培的重要源泉。高端科研人才是研究型大学建设发展的领军人才。研究型大学在引才聚才过程中存在体制性障碍和人为制约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研究型大学的引才困境,究其根源是忽略高端人才自身特征和人才工作规律所致。研究型大学引进高端科研人才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理清引进和培养高端科研人才工作思路,充分考虑高端科研人才的特征,明确目前人才引进的误区,最大发挥引进高端科研人才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高端科研人才 特征 效能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实验室管理文化的冲突及对策 被引量:1
9
作者 童锋 陈敏 林林 《中国高校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15,共4页
国家实验室的建设成为国家科技重大研发战略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依照文化分层理论,国家实验室运营管理实践中存在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个层面的文化冲突。由于受到物质文化潜移默化、行为文化弱肉强食,制度文化内隐稳定、精神文化最... 国家实验室的建设成为国家科技重大研发战略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依照文化分层理论,国家实验室运营管理实践中存在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个层面的文化冲突。由于受到物质文化潜移默化、行为文化弱肉强食,制度文化内隐稳定、精神文化最具韧性等根源的影响所导致的文化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实验管理的绩效。国家实验室成熟的标志在于管理文化作用机理的建立。国家实验室的利益相关者要遵循文化冲突、融合的规律,采取恰当的文化整合策略,使之成为提高国家实验室管理运营价值倍增的动力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实验室 管理文化 冲突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实验室管理文化冲突及消解——以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童锋 陈敏 林林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31-136,共6页
国家实验室建设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性举措,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抓手。国家实验室管理中的文化冲突一是地方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二是学术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冲突;冲突的内部根源是不同的文化特征,外部根源在于领导者特... 国家实验室建设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性举措,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抓手。国家实验室管理中的文化冲突一是地方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二是学术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冲突;冲突的内部根源是不同的文化特征,外部根源在于领导者特征因素、员工行为因素和外部促进因素。实践表明,文化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实验室管理绩效,但其消解是困难的。国家实验室成熟的标志在于其管理文化的作用机制建立和完善,各利益相关者要遵循文化冲突、融合的规律,采取恰当的文化整合策略,使之成为提高国家实验室管理运营价值倍增的动力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实验室 管理文化 冲突 整合 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本科虚拟教研室建设探析 被引量:32
11
作者 严笑 《高教论坛》 2022年第5期58-61,共4页
大学本科教研室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教育部高度关注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当前,大学本科教研室建设存在组织与管理工作相对涣散、专业性与行政性本末倒置、组织结构与教研活动单一、青年教师教研参与度低下和师生... 大学本科教研室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教育部高度关注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当前,大学本科教研室建设存在组织与管理工作相对涣散、专业性与行政性本末倒置、组织结构与教研活动单一、青年教师教研参与度低下和师生沟通交流较缺乏深度等问题。必须创新改革思路,积极探索高校基层教研室组织新形态即本科虚拟教研室的运行机制建设方案。虚拟教研室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通过云端,对传统本科教研室进行改造升级。搭建虚拟教学团队,采取以线上为主,线上与线下灵活结合方式,协作实现跨校际学科交叉融合、资源共享,推动更多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延伸、落实、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助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本科 教学改革 虚拟教研室 基层教学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大学校院两级多样化绩效分配模式分析——以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晓伟 王兵 郑婕慧 《中国人事科学》 2018年第11期23-28,共6页
绩效分配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合理的高校绩效分配制度可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实现总体绩效目标。本研究聚焦中国高校教师收入分配制度的特征与问题,以广东省"双一流学科"和高水... 绩效分配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合理的高校绩效分配制度可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实现总体绩效目标。本研究聚焦中国高校教师收入分配制度的特征与问题,以广东省"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为例,尝试探索建立以校院两级绩效分配制度为主、结构化协议工资制度为辅的多元绩效分配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业单位 高校 绩效管理 分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暨南大学在广州重建的花甲记忆
13
作者 童锋 夏泉 《暨南史学》 CSSCI 2017年第2期235-256,共22页
创立于1906年的暨南大学走进新时代后,面临诸多的应对与抉择。1958年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下,暨南大学在广州重建。筹备过程跌宕起伏,得到了时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等领导与校友的鼎力支持,筹委会多次召开会议,围绕筹委会组成人... 创立于1906年的暨南大学走进新时代后,面临诸多的应对与抉择。1958年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下,暨南大学在广州重建。筹备过程跌宕起伏,得到了时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等领导与校友的鼎力支持,筹委会多次召开会议,围绕筹委会组成人员、校名、校址、经费、设备、系科、师资、校舍等问题进行多次商定;重建之初暨南大学面临招生困难等诸多问题。暨南大学在广州重建是文化遗传和政治生态的产物,'暨南'的存废源于其'宏教泽而系侨情'的办学宗旨。在一个甲子后的今天,很有必要对暨南大学在广州重建的历程作一事实复原和历史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建 暨南大学 宏教泽而系侨情 甲子年
原文传递
1978年暨南大学复建历程及历史影响
14
作者 童锋 夏泉 《暨南史学》 CSSCI 2018年第2期223-240,共18页
1978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暨南大学在广州复建。筹建过程得到了习仲勋等领导同志与校友的鼎力支持。筹备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围绕开设系科、调配师资、招录新生、成立校董会、庆祝叶剑英亲题校名、发放请柬、发布开学典礼议程等进... 1978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暨南大学在广州复建。筹建过程得到了习仲勋等领导同志与校友的鼎力支持。筹备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围绕开设系科、调配师资、招录新生、成立校董会、庆祝叶剑英亲题校名、发放请柬、发布开学典礼议程等进行多次商定;习仲勋同志亲自修改讲话稿并在开学典礼大会上发表了对华侨教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讲话。在广州复建暨南大学是时代的产物,符合中共统一战线的哲学,源于其'宏教泽而系侨情'的办学宗旨。暨南大学在广州复建至今已40年,习仲勋等领导同志为复建做出的艰苦努力,是整个华侨高等教育界不能忘却的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仲勋 暨南大学 复建
原文传递
高校体育公共性缺失与自律 被引量:10
15
作者 许智 谢冬兴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37,69,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教育的公共性以及高校体育的公共性在实践中的普遍联系性与意识交互性的两个重要特征进行了阐述。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维度剖析了高校体育公共性的缺失:首先,宏观层面表现为高校体育决策权的参与...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教育的公共性以及高校体育的公共性在实践中的普遍联系性与意识交互性的两个重要特征进行了阐述。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维度剖析了高校体育公共性的缺失:首先,宏观层面表现为高校体育决策权的参与不足、高校体育资源配置的偏见的高校治理体育顶层问题;其次,中观层面表现为体育师资配备与职能的失衡、"提高"与"普及"的失衡、体育课程权力生态失衡的高校体育运作过程的失衡;再次,微观层面表现在体育教师职业公共性的个体弱化、学生体育参与意识薄弱、体育场馆资源市场化过度的高校体育个体公共性不足。最后,提出制度保障、资源保障、权利保障、高校体育工作实施过程优化以及个体公共性回归等高校体育公共性保障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 教育公共性 高校体育公共性 高校体育资源 体育权利 课程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端人才引进触发的高校内部新矛盾研究--以G高校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童锋 夏泉 何万宁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6-169,共4页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强校战略业已成为当代中国高校的共识。高端人才的引进在短期内增加了高校的"GDP",也触发了高校内部的不平衡与新矛盾。在发展战略层面为"学术权威"与"行政权威"...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强校战略业已成为当代中国高校的共识。高端人才的引进在短期内增加了高校的"GDP",也触发了高校内部的不平衡与新矛盾。在发展战略层面为"学术权威"与"行政权威"的矛盾;在学科建设层面为"守望者"与"拓荒者"的矛盾;在团队融合方面为"引进女婿"与"现有儿子"的矛盾;在实验设备购置方面为"重投入"与"轻效益"的矛盾。究其根源,在浮躁的社会风气和急功近利的目标导向驱使下,对高校领导而言是高等教育事业的无限性和高校领导的任期有限性二元矛盾的博弈,对学者而言是学术生命的有限性和探索科学真理的无限性双重张力的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端人才引进 高校内部 新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藏线骑行者旅游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旅游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6
17
作者 王华 马志新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65,共13页
基于动机理论视角,文章采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探索川藏线骑行旅游情境下的旅游动机及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川藏线骑行旅游动机由"社会交往""自我实现""享受自然""放松释... 基于动机理论视角,文章采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探索川藏线骑行旅游情境下的旅游动机及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川藏线骑行旅游动机由"社会交往""自我实现""享受自然""放松释压""追求新奇"和"独处探索"等6个维度24个细分指标构成;(2)社会交往、自我实现维度直接且正向影响主观幸福感;(3)旅游满意度在自我实现与主观幸福感的路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享受自然、放松释压与主观幸福感的路径关系中起全部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理解特种旅游参与者的旅游动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丰富旅游动机和旅游幸福感理论研究,对后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开发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动机 主观幸福感 旅游满意度 骑行旅游者 川藏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考文化现象规律及其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5
18
作者 童锋 夏泉 陈夏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33,共6页
高考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历史和当下的高考改革实属对高考文化现象规律的映射与调适。高考文化现象的规律内涵有二:一是内部规律,即追求考试公平是高考改革的内驱力;二是外部规律,即迎合外部需求是高考改革的外引力... 高考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历史和当下的高考改革实属对高考文化现象规律的映射与调适。高考文化现象的规律内涵有二:一是内部规律,即追求考试公平是高考改革的内驱力;二是外部规律,即迎合外部需求是高考改革的外引力。内外双重力量的"牢笼"致使高考改革陷入困境。欲破除高考改革的"牢笼",必须以内部规律为"本",即以追求考试公平为首任;以外部规律为"源",即以保障社会稳定为己任,渐进式地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考制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制度改革 高考改革 高考文化
原文传递
“分路取人”与“凭才取人”:牢笼异地高考的双重张力 被引量:2
19
作者 童锋 夏泉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6-179,共4页
宋、明两代的科举考试的南北地域之争,反映出各利益集团的矛盾和斗争,实为"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两种治国理念的较量,即"至公"内涵与外延之间博弈的表现。当代异地高考遇冷的问题则是"考试公平&qu... 宋、明两代的科举考试的南北地域之争,反映出各利益集团的矛盾和斗争,实为"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两种治国理念的较量,即"至公"内涵与外延之间博弈的表现。当代异地高考遇冷的问题则是"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的矛盾在新时期的演变。"分路取人"与"凭才取人"交织是牢笼实施异地高考双重张力。政府相关部门应从转变观念、建立制度、逐步推广三个维度层面渐进地推行高考改革,在"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两端之间寻求新的平衡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地高考 分路取人 凭才取人 考试公平 区域公平 “至公”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观本真与存在本真的互动:川藏线骑行旅游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汝辉 马志新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73,共10页
从本真性视角出发,选取30名2011-2018年川藏线(G318)骑行旅游者样本,采用参与观察法和深入访谈法分析其旅游体验内容及规律。研究发现:(1)客观本真性体验和存在本真性体验既是川藏线骑行旅游的体验内容,又构成川藏线骑行旅游动机,其中... 从本真性视角出发,选取30名2011-2018年川藏线(G318)骑行旅游者样本,采用参与观察法和深入访谈法分析其旅游体验内容及规律。研究发现:(1)客观本真性体验和存在本真性体验既是川藏线骑行旅游的体验内容,又构成川藏线骑行旅游动机,其中客观本真性体验包括自然景观本真体验和人文景观本真体验,存在本真性体验包括自我内部本真体验和人际本真体验;(2)客观本真是存在本真性体验的重要来源,存在本真体验强化了旅游者对客观本真的认同;(3)旅游者强烈的内在自主意识和主动性,彰显了本真性判断的主位化特征。本文构建了客观本真性和存在本真性之间的互动模型,揭示了二者之间互促互融的结构性规律,有利于丰富旅游领域本真性研究的理论成果,对本真性体验解释框架拓展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真性 旅游体验 骑行旅游 川藏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