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医院门诊焦虑障碍患者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鲁文兴 陈星 +4 位作者 姜荣环 马弘 娄英男 何燕玲 杨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1期3748-3751,共4页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门诊焦虑障碍患者的就诊特点。方法于2007年5—6月对北京市三所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心内科和妇科的门诊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一般筛查问卷、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患...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门诊焦虑障碍患者的就诊特点。方法于2007年5—6月对北京市三所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心内科和妇科的门诊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一般筛查问卷、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somatic symptom severity scale,PHQ-15)进行筛查,对HADS评分≥8分的就诊者由经过培训的精神科医师采用国际神经精神科简式访谈问卷(the 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进行精神状况检查,并做出精神科诊断。结果共有2074人完成调查,其中诊断为焦虑障碍者(焦虑障碍组)110例,其中57例(51.8%)共患抑郁障碍;无精神障碍者(正常组)1538例(HADS评分<8分者915例,经MINI诊断无精神障碍者623例)。焦虑障碍组的平均年龄为(45.3±14.1)岁,正常组为(49.7±16.8)岁,两组年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7,P<0.05);两组性别、职业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障碍组的PHQ-15总分为(12.5±5.7)分,正常组为(7.1±4.3)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71,P<0.01)。焦虑障碍组患者PHQ-15中出现频率前三位的条目为:感到疲劳37.3%(41例);睡眠问题37.3%(41例);虚弱感30.0%(33例)。正常组和焦虑障碍组的误工天数、目前疾病造成的功能损害(对家庭生活和家庭责任的影响、对工作和学习的影响、对社交生活的影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障碍组患者有自杀倾向者占32.7%(36例),只有22例患者(20.0%)被建议转诊到精神科(16例,14.5%)或予以精神类药物(6例,5.5%)。结论综合医院门诊的焦虑障碍患者共病抑郁障碍的比例高、躯体主诉多、生活质量差、自杀倾向高,但被识别的比例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障碍 医院 综合 门诊患者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类精神药品的管理不容忽视 被引量:8
2
作者 李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7期10-11,共2页
本文对本院2017年一季度门急诊处方中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减少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精神药品 管理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控视角下医院财务管理新模式实现路径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孟丽萍 《知识经济》 2022年第1期96-98,共3页
在医院管理中,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当前财务改革背景下,新旧财务管理模式正在发生转换。因此,财务管理人员需要重新梳理财务管理流程,并建立补管理体系,全面落实预算管理,使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有效进行,保证医院日常收支合... 在医院管理中,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当前财务改革背景下,新旧财务管理模式正在发生转换。因此,财务管理人员需要重新梳理财务管理流程,并建立补管理体系,全面落实预算管理,使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有效进行,保证医院日常收支合理性,提高医院服务水平。本文主要对内控视角下医院财务管理新模式实施途径进行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控视角 医院财务管理 新模式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戴丽君 《财富生活》 2020年第20期167-168,共2页
目前,公立医院是国家医疗体系的中坚力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改善医疗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医疗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公立医院如何与时俱进,向社会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符合社... 目前,公立医院是国家医疗体系的中坚力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改善医疗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医疗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公立医院如何与时俱进,向社会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满足社会大众需求的医疗服务水平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话题。公立医院要更好地维护医院的公益性,就必须加强医院的绩效管理,本文对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现状、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绩效考核 内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传染病管理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树仙 《中国民康医学》 2010年第2期235-236,共2页
关键词 传染病管理工作 传染病防治工作 医院 经济全球化 环境变化 人口特征 医务人员 医疗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财务绩效管理优化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孟丽萍 《财富生活》 2022年第2期166-168,共3页
新医疗体制改革发展背景下,为能有效提升医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这就需要在具体财务绩效管理方面加强重视,从不同的管理方面进行优化设计,提高财务绩效管理的质量,才能促进医院整体管理发展。本文就医院财务绩效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进... 新医疗体制改革发展背景下,为能有效提升医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这就需要在具体财务绩效管理方面加强重视,从不同的管理方面进行优化设计,提高财务绩效管理的质量,才能促进医院整体管理发展。本文就医院财务绩效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然后探究医院财务绩效管理优化的措施,希望能从理论角度就财务绩效管理的研究分析,能为实现既定管理发展目标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财务 绩效管理 管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市精神疾病现状调查 被引量:1
7
作者 詹荣庭 鲁文兴 +4 位作者 黎世泽 向兴华 陈文明 李涛 肖建梅 《中国民康医学》 2011年第8期955-955,1012,共2页
目的:了解普洱市≥15岁人群各类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按多阶段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15岁人群14 424例,采用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手册为调查工具,以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和中国精神障碍分... 目的:了解普洱市≥15岁人群各类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按多阶段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15岁人群14 424例,采用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手册为调查工具,以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为诊断标准。结果:在完成的14 424例调查中,精神疾病的时点患病率(不含神经症)为9.71‰,终生患病率为11.44‰;排在前三位是精神分裂症(5.42‰)、酒精所致精神障碍(1.59‰)、精神发育迟滞(1.32‰)。时点患病率:男性(11.60‰)高于女性(7.70‰),P<0.01;城市(9.95‰)略高于农村(9.45‰),P>0.05。结论:普洱市精神疾病患病率低于国内同类调查结果,男性患病率比女性高,精神分裂症是本市患病率最高的精神疾病,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病率高为本次调查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 精神疾病 流行病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首发年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8
作者 杨凡 徐沛琳 +14 位作者 黄悦勤 刘肇瑞 张婷婷 何燕玲 章杰 龚元东 刘燕 刘波 赵乐胜 吴国平 刘敏 王延军 王继才 高长青 卢瑾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4,共9页
目的:探讨不同首发年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社会人口学影响因素。方法: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选取15~70岁患者2016例,由精神科医生采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精神症状维度评定量表(CRDP... 目的:探讨不同首发年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社会人口学影响因素。方法: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选取15~70岁患者2016例,由精神科医生采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精神症状维度评定量表(CRDPSS)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诊断和评估。以18岁和25岁作为精神分裂症早发、中发及晚发的分组界值。采用方差分析、多重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早发型患者的PANSS量表总分(73.8±28.0)和CRDPSS量表总分(11.7±5.4)均为最高。女性、受教育程度高、汉族、首发年龄较早、起病形式较慢等特征与PANSS量表和CRDPSS量表总分及其各维度分数正关联(标化回归系数:0.04~0.47),收入水平和吸烟与PANSS量表和CRDPSS量表总分及其各维度分数负关联(标化回归系数:-0.04~-0.14)。结论:早发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更高,女性、受教育水平高、早发病、慢性起病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严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首发年龄 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 精神症状维度评定量表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的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及双相障碍的治疗延迟(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周莉 曾如双 +5 位作者 刘肇瑞 黄悦勤 刘晓霞 姜兰 高长青 卢瑾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本文旨在综述首发的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治疗延迟的相关研究,对3类首发精神障碍治疗延迟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发现患者责任感提高、家庭凝聚力降低、病耻感、疾病相关知识匮乏、就医资源匮乏、医疗支持不足会导致治疗延迟,使患... 本文旨在综述首发的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治疗延迟的相关研究,对3类首发精神障碍治疗延迟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发现患者责任感提高、家庭凝聚力降低、病耻感、疾病相关知识匮乏、就医资源匮乏、医疗支持不足会导致治疗延迟,使患者病程更长,症状更重,影响其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 精神分裂症 双相障碍 抑郁症 治疗延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病医院控制院内感染管理体会
10
作者 杨树仙 《中国民康医学》 2010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关键词 院内感染管理 精神病 控制医院感染 医疗质量管理 院控 保障医疗安全 医院管理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市高校新生应付方式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11
作者 付云华 李光华 +1 位作者 鲁文兴 李萍 《中国民康医学》 2013年第21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我市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付方式,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400名我市刚入校的专科新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应付方式问卷进行测评分析。并与全国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校新生自评量表的人际关系、... 目的:探讨我市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付方式,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400名我市刚入校的专科新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应付方式问卷进行测评分析。并与全国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校新生自评量表的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偏执因子分高于中国常模(P<0.05),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5.8%。应付方式以积极为主。结论:高校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在环境变迁的情况下,需进一步做好高校新生及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付方式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 应付方式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Ⅰ型障碍和双相Ⅱ型患者人口学和临床特征的比较
12
作者 周莉 谢依玲 +14 位作者 张婷婷 黄悦勤 周亮 刘燕 刘波 章杰 龚元东 李中才 李弼 李志鹏 曾庆园 沈宗霖 陈文明 刘肇瑞 卢瑾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目的:比较双相Ⅰ型障碍和双相Ⅱ型障碍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特征和生理指标。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双相障碍的患者381例,其中Ⅰ型302例(79.27%),Ⅱ型74例(19.42%),其他特定及相关障碍5例(1.... 目的:比较双相Ⅰ型障碍和双相Ⅱ型障碍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特征和生理指标。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双相障碍的患者381例,其中Ⅰ型302例(79.27%),Ⅱ型74例(19.42%),其他特定及相关障碍5例(1.31%)。用自编临床资料访谈表收集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因素分析。结果:与双相II型障碍相比,双相I型障碍患者更容易伴有精神病性特征(OR=5.75,95%CI:2.82~11.76),病程更长,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较多(OR=3.09,95%CI:1.02~9.35),尿酸、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更高,汉族更常见(OR=11.50,95%CI:1.76~75.30)、受教育程度更低(OR=10.22,95%CI:1.16~89.77),更少有精神病家族史(OR=2.34,95%CI:1.01~5.42)。结论:双相Ⅰ型障碍和双相Ⅱ型障碍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情况和生理指标有差异,可为探讨双相障碍的发病机制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Ⅰ型障碍 双相Ⅱ型障碍 临床特征 生理指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自杀风险比较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6
13
作者 罗传琳 李媛媛 +14 位作者 刘肇瑞 何燕玲 周亮 刘波 章杰 龚元东 刘燕 卢瑾 周艳萍 高长青 董青 蔡德芳 杨润许 张婷婷 黄悦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描述和分析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诊断标准,来自住院、门诊或社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16例、抑郁症患者903例和双相障碍患者381例,使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诊断... 目的:描述和分析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诊断标准,来自住院、门诊或社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16例、抑郁症患者903例和双相障碍患者381例,使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诊断精神障碍并评估自杀风险,精神症状维度评定量表(CRDPSS)评估症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3类精神障碍患者自杀风险的差异及相关因素。结果:37例(1.8%)精神分裂症患者、516例(57.1%)抑郁症患者、102例(26.8%)双相障碍患者近1个月有自杀风险。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相比,抑郁症(OR=36.50)和双相障碍患者(OR=20.10)自杀风险增加。女性(OR=1.87)、目前吸烟(OR=1.76)、有自杀家族史(OR=5.09)、CRDPSS幻觉条目得分高(OR=1.80)、CRDPSS抑郁条目得分高(OR=1.54)是患者有自杀风险的危险因素。结论:抑郁症和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上应定期评估患者的自杀风险,重点关注存在幻觉和抑郁症状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双相障碍 自杀 精神病性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和复发抑郁症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秀艳 唐诚霞 +14 位作者 刘肇瑞 张婷婷 黄悦勤 周亮 龚元东 刘燕 刘波 章杰 王海明 封正敏 郭俊 陈文明 姜林伶 蔡德芳 卢瑾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2,共8页
目的:描述首发和复发抑郁症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特征和生理指标,并探讨抑郁复发的临床特征。方法:以简明国际神经精神疾病访谈、精神症状维度评定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等为工具,共纳入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 目的:描述首发和复发抑郁症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特征和生理指标,并探讨抑郁复发的临床特征。方法:以简明国际神经精神疾病访谈、精神症状维度评定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等为工具,共纳入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的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858例,其中首发529例(58.6%),复发329例(36.0%)。采用χ^(2)检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首发和复发抑郁症在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特征和生理指标上的差异,运用logistic回归探索复发抑郁症的影响因素。结果:复发抑郁症相对首发抑郁症更有可能存在精神障碍共病(OR=2.11,95%CI:1.00~4.44)、无法工作/学习/从事家务劳动的天数更多(OR=1.26,95%CI:1.01~1.56)、既往使用过1个月以上的精神科药物(OR=1.41,95%CI:1.02~1.97)、既往接受过电休克治疗(OR=3.23,95%CI:1.42~7.36)、腰臀比更大(OR=33.88,95%CI:2.88~399.32)。结论:复发性抑郁症与存在精神障碍共病、无法工作/学习/从事家务劳动的天数更多、腰臀比更大呈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首发 复发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双相障碍住院患者的疾病成本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国平 魏景明 +15 位作者 黄悦勤 张婷婷 何燕玲 周亮 章杰 龚元东 刘燕 刘波 卢瑾 赵紫建 梁宇航 王丽波 李斌 姜林伶 李中才 刘肇瑞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估算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双相障碍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比较总成本及成本构成的差异,并探讨成本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3类精神障碍住院患者共3175例,收集患者过去1年内门诊及住院的产生的医疗总费用和自付费用、门诊或住院花... 目的:估算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双相障碍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比较总成本及成本构成的差异,并探讨成本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3类精神障碍住院患者共3175例,收集患者过去1年内门诊及住院的产生的医疗总费用和自付费用、门诊或住院花费的非医疗费用、患者因病无法工作的时间以及因病损坏财产的其他损失。从个人水平和社会水平上测算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3类精神障碍成本的影响因素。结果:精神分裂症人均疾病总成本在个人水平和社会水平上均高于抑郁症和双相障碍,3类精神障碍的间接费用均高于直接费用,双相障碍间接成本占比略高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工作状态以及婚姻状况(P<0.05)是影响疾病成本的重要因素。结论:3类精神障碍的经济负担较重,其中精神分裂症的疾病负担最重,因精神障碍导致的生产力损失是疾病成本的主要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双相障碍 疾病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锂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广建昆 苏卫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112-115,共4页
研究临床确诊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在治疗期间经不同治疗方式干预对自身病情康复影响。方法 信封抽签法选取普洱市第二人民医院相同人数两组行研究,如对照组(43例单药疗法)及观察组(43例联合疗法),对象选取时间从2021年至2023年挑选,对... 研究临床确诊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在治疗期间经不同治疗方式干预对自身病情康复影响。方法 信封抽签法选取普洱市第二人民医院相同人数两组行研究,如对照组(43例单药疗法)及观察组(43例联合疗法),对象选取时间从2021年至2023年挑选,对照分析开展不同方案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抑郁情况、生活质量、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PANSS评分。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较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段HAMD-17评分更高,SF-36评分值更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较观察组更高,PANSS评分较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 若选择单一疗法治疗临床确诊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其最终治疗效果无法达到预期要求,同时还会增加各种副反应事件的发生,威胁患者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而实施联合疗法(阿立哌唑+碳酸锂),可有效补足单一疗法存在问题,强化疗效基础上保障患者治疗后拥有良好生活品质,加速相关症状的改善,实现高效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抑郁 联合治疗 阿立哌唑 碳酸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查对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17
作者 刘云飞 汤丽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111-0114,共4页
探讨对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予以超声检查,分析其实际价值。方法 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120例疑似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婴幼儿作为受试者,进行了详尽的诊断研究。本研究综合运用了X线检查和超声检查,以临床综合诊断为标准,对这两种检查... 探讨对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予以超声检查,分析其实际价值。方法 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120例疑似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婴幼儿作为受试者,进行了详尽的诊断研究。本研究综合运用了X线检查和超声检查,以临床综合诊断为标准,对这两种检查方法在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中的效能进行全面评估。通过对比X线和超声检查在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方面的表现,深入分析其诊断效果。同时对这两种检查方法与临床综合诊断在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中的一致性进行评估,并探讨在不同类型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诊断符合率,最后对发育不良和正常婴幼儿的髋关节α角和β角进行对比分析,以进一步揭示两者在髋关节形态上的差异。结果 在评估120名疑似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婴幼儿时,经过综合检查,其中80名婴幼儿被确诊为髋关节发育不良,而剩余的40名婴幼儿则被排除。以临床综合检查结果为参照,观察到在超声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以及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等超出X线检查(P<0.05)。此外,超声与临床综合检查在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上呈现出高度的吻合度,而X线与临床综合检查的结果则显示为中等程度的吻合。超声对髋臼发育不良,以及髋关节脱位、半脱位的诊断准确性,相较于X射线检查展现出更高的符合率(P<0.05)。髋关节发育不良婴幼儿的α角小于正常婴幼儿,β角较大(P<0.05)。结论 超声技术作为诊断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重要手段,具有卓越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能够清晰、准确地评估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状况,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髋关节发育不良 诊断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精神障碍现况调查 被引量:2
18
作者 鲁文兴 黄悦勤 +10 位作者 罗传琳 陈红光 向兴华 刘肇瑞 李建芬 吉宁 胡昌华 黄萍 袁华芬 沙俊杉 廖帮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17-825,共9页
目的:了解西盟佤族自治县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影响精神障碍患病率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在西盟佤族自治县居住6个月以上年满18岁的各族居民2381人作为调查对象。以一般健康问卷(GHQ)作为筛查工具,... 目的:了解西盟佤族自治县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影响精神障碍患病率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在西盟佤族自治县居住6个月以上年满18岁的各族居民2381人作为调查对象。以一般健康问卷(GHQ)作为筛查工具,以ICD-10症状清单作为诊断工具进行入户访谈。结果:任何一种精神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19.86%(419/2110),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烟、酒)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为12.99%(274/2110),神经症、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为6.30%(133/2110),非器质性睡眠障碍为2.94%(62/2110),心境障碍为2.32%(49/2110),精神分裂症为1.00%(21/211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与神经症、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有关的影响因素包括男性(OR=0.43)、年龄较大(35~49岁,OR=1.78;50~64岁,OR=2.59;≥65岁,OR=3.51)、未婚及其他婚姻状况(OR=0.31)、非佤族及拉祜族民族(OR=0.29);与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烟、酒)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有关的影响因素包括男性(OR=2.41)、年龄较大(35~49岁,OR=2.29;50~64岁,OR=3.20;≥65岁,OR=4.58)、农民及个体户外的其他职业(OR=0.41)及其他民族(OR=0.32);与心境障碍有关的影响因素包括男性(OR=0.35)及年龄较大(≥65岁,OR=3.05)。结论:西盟佤族自治县各类精神障碍的终生患病率、烟酒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焦虑障碍患病率较高,应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精神障碍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患病率 佤族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治疗缓解酒依赖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建芬 鲁文兴 +6 位作者 廖帮磊 段玲红 李福湘 鲁强 柏建军 郑海燕 杨晓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集体治疗对缓解酒依赖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普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入院诊断为酒依赖患者,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筛查为伴随焦虑抑郁状态者... 目的:初步探讨集体治疗对缓解酒依赖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普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入院诊断为酒依赖患者,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筛查为伴随焦虑抑郁状态者117例,采用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药物联合集体治疗组(干预组,n=89)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n=88),两组均给予复方地西泮替代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集体治疗,观察8周。使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总体疗效。结果:干预组治疗后SAS、SDS、BPRS、CGI得分均低于治疗前[(21.1±8.3)vs.(65.3±10.2),(35.1±7.5)vs.(73.4±9.2),(20.7±3.5)vs.(51.7±5.6);(4.3±1.0)vs.(5.4±0.6),P<0.01或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药物治疗基础上的集体治疗在缓解酒依赖患者焦虑抑郁方面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依赖 集体治疗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际团体辅导对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焦虑、抑郁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建芬 鲁文兴 +3 位作者 李光华 陈跃斌 段凌红 向兴华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人际团体干预对美沙酮维持治疗(MMT)者焦虑、抑郁的影响,为开展生理-心理-社会三维戒毒模式研究和工作提供可靠的实证材料。方法:抽取普洱市思茅区、墨江县、澜沧县和孟连县美沙酮维持治疗(MMT)者34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70例,... 目的:探讨人际团体干预对美沙酮维持治疗(MMT)者焦虑、抑郁的影响,为开展生理-心理-社会三维戒毒模式研究和工作提供可靠的实证材料。方法:抽取普洱市思茅区、墨江县、澜沧县和孟连县美沙酮维持治疗(MMT)者34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70例,对其中一组在美沙酮治疗基础上给予人际团体辅导(以下称干预组),另一组只进行美沙酮治疗(以下称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做《焦虑自评量表》、《自评抑郁量表》测定,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症状自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2±s 8.6)vs(46.3±s 7.5),(14.0±s6.0)vs(10.2±s 7.8),P﹥0.05];团体辅导后,干预组焦虑、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38.7±s 6.3)vs(48.8±s10.2),(7.1±s 8.2)vs(12.9±s 5.8),P﹤0.001]。结论:以人际互动为主的人际团体干预对改善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焦虑、抑郁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酮维持治疗 焦虑 抑郁 人际团体辅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