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程晓燕 赵爱明 +2 位作者 李海丹 万艳红 庞慧贤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46-249,共4页
目的 探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患者医院感染(NI)病原菌分布及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 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HBV-ACLF患者63例,其中发生NI者35例,未感染28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h1细胞因子白介素... 目的 探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患者医院感染(NI)病原菌分布及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 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HBV-ACLF患者63例,其中发生NI者35例,未感染28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h1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和Th2细胞因子IL-4、IL-6和IL-10水平,使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采用鲎试验检测血清内毒素(LPS)水平。常规分离和鉴定菌种。结果 在35例HBV-ACLF并发感染患者中,共分离鉴定出病原菌7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4株,革兰阳性菌28株;HBV-ACLF并发感染患者血清CRP、PCT和LPS水平分别为(78.7±12.9)mg/L、(6.2±0.2)ng/mL和(0.9±0.1)EU/ml,显著高于HBV-ACLF未并发感染组[分别为(15.9±1.7)mg/L、(0.9±0.1)ng/mL和(0.2±0.1)EU/ml,P<0.05];并发感染患者血清TNF-α、IFN-γ和IL-6水平分别为(16.5±1.7)pg/mL、(27.8±2.3)pg/mL和(12.5±1.3)pg/mL,均显著高于未并发感染患者[分别为(11.7±1.2)pg/mL、(20.2±2.1)pg/mL和(4.2±0.4)pg/mL,P<0.05],而血清IL-2、IL-4和IL-10水平分别为[(3.3±0.3)pg/mL、(11.8±1.1)pg/mL和(10.2±1.0)pg/mL,P<0.05];HBV-ACLF并发感染患者28 d和90 d生存率分别为28.6%和20.0%,显著低于未并发感染患者的71.4%(x2=8.239,P=0.022)和57.1%(x2=7.014,P=0.025)。结论 HBV-ACLF患者并发细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短期病死率显著增高,合并存在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医院感染 病原菌 TH1/TH2型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检验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程晓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第35期123-125,135,共4页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尿路感染患者展开分析,患者最早入院时间在2018年5月,最晚入院时间在2020年12月,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将参与研究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50)...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尿路感染患者展开分析,患者最早入院时间在2018年5月,最晚入院时间在2020年12月,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将参与研究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均采集清洁中断尿来进行检验,两组患者的检验方式不同,观察组实施微生物检验,而对照组实施常规检验,根据检验结果来对患者进行对应的抗生素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检验后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对比,前者的诊断准确例数为48例,准确率为96.00%,后者的诊断准确例数为39例,准确率为78.00%,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检验结果,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仅有2例患者治疗无效,且均为轻度感染,而对照组有14例治疗无效,轻度、中度和重度感染均有,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微生物检验的效果更好,能够准确的诊断疾病。根据诊断结果来为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的疾病康复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检验 尿路感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糖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价值分析
3
作者 苗素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28-31,共4页
探究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采用尿糖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所收治的60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的60例单纯早期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都接受尿糖以及尿微量... 探究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采用尿糖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所收治的60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的60例单纯早期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都接受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检验,观察差异,并分析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的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采用尿糖联合尿微量白蛋白诊断的符合率、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均高于两种检查方式单独应用(P0.05)。结论 尿糖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会出现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升高的情况,应用尿糖联合尿微量白蛋白联合对糖尿病损伤进行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准确率会明显提升,诊断更加敏感,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所引起的肾损伤,进而及时开展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 早期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Zonulin和Metrnl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苗素芳 张维娜 张姣姣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513-1518,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连蛋白(Zonulin)、神经胶质细胞分化调节因子样因子(Metrnl)与糖尿病肾病(DN)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46例DN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本院收治的... 目的分析血清连蛋白(Zonulin)、神经胶质细胞分化调节因子样因子(Metrnl)与糖尿病肾病(DN)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46例DN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本院收治的14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为对照组。将研究组患者根据Mogenson分期分为早期DN组和中晚期DN组。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早期DN组与中晚期DN组患者血清Zonulin、Metrnl水平差异。血清Zonulin、Metrnl水平与DN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根据对研究组患者的随访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DN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Zonuli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etrn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中晚期DN组患者血清Zonulin水平高于早期DN组(P<0.05),Metrnl水平低于早期DN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Zonulin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86,P<0.05),血清Metrnl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493,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尿素氮(BUN)、Zonulin、血肌酐(Scr)、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Metrnl、白蛋白(Alb)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Zonulin、Metrnl、Alb、IL-6水平异常均是影响DN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DN患者血清Zonulin水平随病情进展升高,Metrnl水平随病情进展降低,Zonulin水平异常升高、Metrnl水平异常降低均是影响DN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蛋白(Zonulin) 神经胶质细胞分化调节因子样因子(Metrnl) 糖尿病肾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胰腺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辛忠林 张晋体 +3 位作者 许映宇 申杰 王江浩 张维娜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412-415,共4页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与开放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9月至2021年9月施行的79例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TLPD)与97例开放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LPD组中女41例,男38例,...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与开放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9月至2021年9月施行的79例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TLPD)与97例开放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LPD组中女41例,男38例,平均(60.8±20.2)岁;OPD组中女38例,男59例,平均(59.4±19.0)岁。对比分析两组术前、术中与术后近期相关指标。结果:TLPD组手术时间[(172.3±47.5)min vs.(196.0±62.1)min,P=0.004]、术中出血量[(192.1±25.2)mL vs.(380.7±76.9)mL,P<0.0001]、下床活动时间[(2.0±0.7)d vs.(3.1±1.1)d,P<0.0001]、排气时间[(4.0±0.5)d vs.(5.7±0.2)d,P<0.0001]、进食时间[(4.8±0.8)d vs.(5.7±1.5)d,P<0.0001]、引流管拔除时间[(9.4±0.9)d vs.(10.3±2.8)d,P=0.001]优于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胰瘘、胆漏、切口感染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LPD治疗胰腺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优于O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剖腹术 近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常规检测在尿路感染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6
作者 柳晋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13-15,共3页
探究尿常规检测在尿路感染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2月月我院收治的270例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70例,将其设置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尿常规检测,将其检测结果进行比对,... 探究尿常规检测在尿路感染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2月月我院收治的270例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70例,将其设置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尿常规检测,将其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同时以尿细菌培养为金标准,分析尿常规检测价值。结果:在白细胞计数、尿白细胞酯酶与亚硝酸盐等尿常规检测指标上,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270例尿路感染患者经尿细菌培养发现阳性167例(61.85%),阴性103例(38.15%),并且在167例阳性患者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以及真菌感染分别有63例(37.72%)、95例(55.09%)和9例(5.39%)。以尿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尿白细胞酯酶、亚硝酸盐、白细胞计数及细菌定量的灵敏度分别为70.66%、35.93%、31.74%和31.74%,特异度分别为56.31%、95.15%、86.41%和88.35%,及准确性分别为68.81%、57.78%、52.96%和50.74%。其中尿白细胞酯酶的灵敏度最高,而亚硝酸盐、白细胞计数及细菌定量的特异度均相对更为理想。结论:尿常规检测在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断中诊断价值较高,其不但准确性高,还能够详细分析出疾病的具体发展情况,从而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常规检测 尿路感染 尿细菌培养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