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固定片附加钢丝固定改良方法在儿童Nuss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曹辛 吴骏 +7 位作者 陈健 洪伟 张鸿 杨仕武 乔静静 罗忠明 尤国宙 高云鹏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62-667,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Nuss手术中使用单侧固定片附加钢丝固定改良方法的临床经验及预防钢板移位效果。方法:以昆明市儿童医院2006年10月至2018年12月930例Nuss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在2006年10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单侧固定片与胸... 目的:探讨儿童Nuss手术中使用单侧固定片附加钢丝固定改良方法的临床经验及预防钢板移位效果。方法:以昆明市儿童医院2006年10月至2018年12月930例Nuss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在2006年10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单侧固定片与胸壁肌肉、筋膜包埋缝合固定方法的602例患儿(对照组)与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单侧固定片附加钢丝固定改良方法的328例患儿(改良组)比较,从Haller指数、凹陷胸壁被矫治的外观效果、患儿及其家长对手术效果的满意程度及胸廓的饱满程度、伸展性和弹性等方面评价其手术效果。结果:930例患儿均顺利实施Nuss手术,术后1周手术疗效评估满意。两组患儿在术前体重、年龄、营养、影像学检查等方面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改良组患儿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影像学检查、术后钢板取出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方面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26/602)的对照组患儿术后发生钢板移位。改良组患儿术后无钢板移位发生,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附加钢丝固定单侧固定片改良方法在儿童Nuss手术中操作安全、易行,没有额外增加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难度,预防钢板移位效果明确,我院现已将此改良方法常规用于儿童Nuss手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并发症 微创漏斗胸矫形术
原文传递
胃镜辅助下探条扩张术治疗先天性食道闭锁术后食道狭窄 被引量:2
2
作者 吴骏 杨仕武 +3 位作者 陈君如 罗忠明 尤国宙 曹辛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127-131,共5页
目的评价胃镜辅助下探条扩张术治疗先天性食道闭锁(CEA)术后食道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4例先天性食道闭锁术后食道狭窄患儿采用胃镜辅助下探条扩张术。根据行扩张治疗时患儿的月龄将1... 目的评价胃镜辅助下探条扩张术治疗先天性食道闭锁(CEA)术后食道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4例先天性食道闭锁术后食道狭窄患儿采用胃镜辅助下探条扩张术。根据行扩张治疗时患儿的月龄将14例患儿分为两组(≤6月为I组6例,>6月为II组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两组患儿在性别、呕吐症状、出生体重、早产儿、合并其它畸形及食道闭锁类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狭窄指数、狭窄段直径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儿在扩张次数方面比较,扩张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14例患儿均扩张有效,无术后并发症及再狭窄发生。II组患儿有1例扩张后由于食道裂孔疝及右侧腹股沟斜疝行腹腔镜下同期行食道裂孔疝及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结论胃镜辅助下探条扩张术治疗CEA术后食道狭窄安全、有效。术后食道狭窄早期诊断及进行扩张,扩张次数明显减少,有利于患儿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食道闭锁 吻合口狭窄 食道扩张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测动脉血乳酸对评估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预后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曹辛 陈健 +5 位作者 洪伟 吴骏 张鸿 高云鹏 罗忠明 尤国宙 《云南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396-398,共3页
目的 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中动脉血乳酸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实施体外循环手术的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176例,动态监测从麻醉后、术中到术后48h内的动脉血乳酸值。结果 176例患者动脉血乳酸值从麻醉结... 目的 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中动脉血乳酸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实施体外循环手术的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176例,动态监测从麻醉后、术中到术后48h内的动脉血乳酸值。结果 176例患者动脉血乳酸值从麻醉结束到体外循环停机时呈现连续上升态势,到体外循环停机时达到最高。数据显示,任何时间点位的动脉血乳酸浓度高于5.0mmol/L,提示可能预后不良。结论 动态监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中动脉血乳酸的变化,可作为指导治疗的有效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体外循环 动脉血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胸骨后疝腹腔镜手术治疗一例
4
作者 张鸿 高云鹏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0年第9期928-929,共2页
1病例介绍患儿,男,8月龄,因胸部CT提示肺囊肿3个月就诊。患儿3个月前因“肺炎”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期间行胸部CT检查提示“肺囊肿”。肺炎好转3个月后来我院作进一步检查。我院胸部CT检查见胸骨后、心膈脚处有异常含气影(见图1),提示:... 1病例介绍患儿,男,8月龄,因胸部CT提示肺囊肿3个月就诊。患儿3个月前因“肺炎”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期间行胸部CT检查提示“肺囊肿”。肺炎好转3个月后来我院作进一步检查。我院胸部CT检查见胸骨后、心膈脚处有异常含气影(见图1),提示:膈疝(胸骨后疝)。上消化道造影未见异常,进一步行下消化道造影(钡灌肠)见肠管经膈肌疝入胸腔(见图2),明确诊断为膈疝(胸骨后疝)。入院后完善其他相关检查提示无手术禁忌,行腹腔镜下胸骨后疝修补术。手术方式:脐部做切口植入5 mm戳卡放入腔镜,平脐水平、左右锁骨中线处分别做切口植入5 mm戳卡放入操作钳,8 mmHg压力建立气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手术 婴儿 胸骨后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