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6例DCD肝移植病理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邓菊庆 于璐 +4 位作者 刘杰 廖丽琼 范方淑 孙洁 许赟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40-44,共5页
目的观察公民在心脏死亡之后进行器管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肝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探讨DCD供体肝尤其是脂肪变性供肝在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DCD供肝在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中的病理形态学... 目的观察公民在心脏死亡之后进行器管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肝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探讨DCD供体肝尤其是脂肪变性供肝在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DCD供肝在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中的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其中脂肪变性分级为无脂肪变性(S0级)、轻度(S1)、中度(S2级)、重度(S3级)脂肪变性,各级例数分别为36例、21例、14例、5例.观察术后3 d、14 d肝、肾功能等主要影响指标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1、S2级脂肪变性组的肝、肾功能等指标在手术后3 d、14 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3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S2组与对照组比较,出血、感染、肝动脉栓塞、腹水、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S3组与S1、S2组及对照组比较,出血、感染、肝动脉栓塞、腹水、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患者存活率,分别为对照组94.4%,S1组、S2组、S3组分别为90.5%、85.7%和60%.结论移植后术后早期主要指标观察,在慎重选择受体的情况下DCD轻中度脂肪变性供体肝可以用于移植,对于重度脂肪变性DCD供体肝还是DCD肝移植的难以克服的危险因素,应该尽量选择不要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 肝移植 脂肪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L联合M-ROSE在潜在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2
作者 龚丽明 冉江华 +5 位作者 王胤佳 李志伟 杨倩 王清 王东坤 唐正能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07-115,共9页
目的探讨BAL联合M-ROSE在潜在供肺维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重症医学科2020年09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死亡患者行BAL,留取灌洗液行M-ROSE比较病原菌检出率及初步诊断时间。根据M-ROSE结果阳性的... 目的探讨BAL联合M-ROSE在潜在供肺维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重症医学科2020年09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死亡患者行BAL,留取灌洗液行M-ROSE比较病原菌检出率及初步诊断时间。根据M-ROSE结果阳性的患者采用经验性抗感染治疗,评估抗感染治疗48 h前后的氧合指数、胸部X线评分、感染指标(WBC、CRP、PCT)变化。结果(1)病原菌检出率比较:MROSE对细菌感染初步诊断结果与检验科报告的结果表现出高度一致性(Kappa=0.921,P<0.001);(2)诊断时效性比较:M-ROSE初步诊断时间与常规涂片报告时间、微生物培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抗感染治疗48 h的疗效比较:抗感染治疗前后氧合指数,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感染治疗前后胸部X线,降钙素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L联合M-ROSE在潜在供肺肺部感染中的诊断时效性高,可以为供肺维护早期抗感染治疗提供初步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脑死亡 供肺维护 肺泡灌洗 微生物快速现场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蛋白B1对肝细胞癌血管生成的影响
3
作者 杨倩 邓菊庆 +3 位作者 冯晓洁 庄利萍 于璐 孙洁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在人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肝细胞癌,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MGB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测定微血管密度,进行统计学相关性分析。结果 HMGB1和VEGF在肝...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在人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肝细胞癌,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MGB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测定微血管密度,进行统计学相关性分析。结果 HMGB1和VEGF在肝细胞癌中呈强弱不等的表达,总阳性率分别为20/30(66.7%)和23/30(76.7%),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对照组织(P<0.05),并且HMGB1与VEGF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408,P<0.05)。HMGB1与肝细胞癌微血管密度正相关(r=0.529,P=0.008);当HMGB1阳性细胞数<25%时,微血管密度无明显增加;当阳性细胞数>25%时,癌组织微血管密度增加。结论在肝细胞癌中,HMGB1与VEGF表达上调有关,与肝细胞癌血管生成相关,HMGB1可能参与了肿瘤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蛋白B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肝细胞癌 肿瘤血管生成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外周血及肾脏组织中Caspase-3及AnnexinⅤ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曦 李茹艳 +1 位作者 张钧泰 于璐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767-769,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患者外周血及肾脏组织中淋巴细胞调亡指标Caspase-3和AnnexinⅤ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6例MsPGN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Caspase-3及AnnexinⅤ表达情况,同时观察其... 目的探讨慢性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患者外周血及肾脏组织中淋巴细胞调亡指标Caspase-3和AnnexinⅤ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6例MsPGN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Caspase-3及AnnexinⅤ表达情况,同时观察其肾脏组织Caspase-3及AnnexinⅤ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结果Caspase-3在正常肾脏组织的肾小球系膜区无表达,肾间质少量分布;AnnexinⅤ和纤维蛋白原(FIB)在肾小球囊壁及系膜区有少量沉积,偶见肾间质少量分布,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无表达。Caspase-3、AnnexinⅤ及FIB在不同程度MsPGN患者的肾脏组织内均有表达,且肾小管、肾间质着色深于肾小球。Caspase-3、AnnexinⅤ及FIB在肾脏组织的表达强度与系膜增生及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相关。MsPGN患者外周血Caspase-3、AnnexinⅤ增高水平与系膜增生程度相一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sPGN患者血清Caspase-3、AnnexinⅤ水平与FIB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4258,P<0.05;r=0.4131,P<0.05)。结论MsPGN患者体内存在凋亡或凋亡相关性免疫机制失调,淋巴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MsPGN的病变过程及肾脏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CASPASE-3 AnnexinⅤ 凋亡
原文传递
内镜诊治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分析研究
5
作者 聂静 刘杰 +6 位作者 彭学 於常吉 樊超强 杨歆 柏建鹰 虞弘 唐映梅 《云南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220-227,共8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诊治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2015年1月-2018年5月行内镜下切除且病理诊断证实为异位胰腺的96例患者病例资料,其中发生在胃的异位胰腺88例,发生在十二指肠的异位胰腺8例,男性52例,... 目的探讨内镜下诊治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2015年1月-2018年5月行内镜下切除且病理诊断证实为异位胰腺的96例患者病例资料,其中发生在胃的异位胰腺88例,发生在十二指肠的异位胰腺8例,男性52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42(15~68)岁,包括行ESD 87例,行EMR 2例和EFTR 7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内镜观察表面特点及超声内镜下表现、手术方式及术后处理、并发症。结果46例表现上腹疼痛, 26例表现为反酸、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 24例患者无特殊临床表现,为检查意外发现病灶;多为单发病变,表现为黏膜下隆起,表面光滑完整,典型病例可有中央脐样凹陷,占44.8%(43/96);镜下观察大小均<3cm,其中直径<1cm 占28.1%(27/96),1~2cm占62.5%(60/96),>2cm占9.4%(9/96);超声内镜观察大多来源第三层,占70.8%(68/96),部分与固有肌层分界不清,多呈不均匀低回声,超声内镜与术后病理诊断基本一致;96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术后创面单纯予电凝或止血钳预止血48例,单用钛夹封闭9例,钛夹联合尼龙皮圈缝合37例,OTSC封闭2例;术后并发恶心呕吐8例占8.3%,腹痛31例占32.3%;发热占10例10.4%,为中低热,最高温38.8℃;穿孔6例占6.25%,其中术中穿孔4例均为局部全层切开,ESD术后穿孔1例为钛夹部分脱落,均于内镜下行钛夹联合皮圈缝合处理,另1例为EFTR术后穿孔继发腹腔弥漫性腹膜炎转外科行修补术,无严重感染及死亡病例。结论超声内镜可以指导选择合适的内镜下治疗方式,有利于手术并发症的风险评估,对于侵及粘膜下深层甚至外向生长的病变,除外转移,可行EFTR,可预见的“人工穿孔”有益于早期内镜下干预巩固创面处理,从而减少穿孔引起腹腔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内镜下治疗创伤小,且并发症少,风险小,患者接受度高,安全有效,可取代外科手术,尤其ESD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粘膜下病变,可视为更为有效的内镜下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胰腺 内镜 粘膜下剥离术(E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R7生物学轴在原发性肝癌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杨福丽 杨倩 +1 位作者 李振辉 边莉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7年第1期80-84,共5页
目的:趋化因子属于细胞因子家族,其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近年来,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研究发现,趋化因子受体CCR7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就趋化因... 目的:趋化因子属于细胞因子家族,其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近年来,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研究发现,趋化因子受体CCR7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就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作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受体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抑制髓系抑制细胞预防肺纤维化形成
7
作者 尹燕锋 杨柳 +4 位作者 于璐 王翼寅 陈睿 周开华 苏晓三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39-344,共6页
目的探讨Gr-1^(+)CD11b^(+)髓系抑制细胞(MDSC)在博来霉素(BLM)诱导小鼠肺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肺纤维化治疗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6周龄雄性BALB/c小鼠间充质干细胞(MSC)。将104只雌性BALB/c小鼠... 目的探讨Gr-1^(+)CD11b^(+)髓系抑制细胞(MDSC)在博来霉素(BLM)诱导小鼠肺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肺纤维化治疗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6周龄雄性BALB/c小鼠间充质干细胞(MSC)。将104只雌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32只)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NS)后经尾静脉注射NS;BLM组(32只)气管内注入BLM后经尾静脉注射NS;MSC组(40只)气管内注入BLM后经尾静脉注射MSC(细胞总数1.5×106个)。于造模后第1、3、5、8、11、14、18、21、25、32天采集各组小鼠尾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Gr-1^(+)CD11b^(+)细胞含量。于造模后第3、8、18和32天各组均处死8只小鼠并摘取小鼠肺脏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肺组织中Gr-1^(+)CD11b^(+)细胞含量,同时留取肺组织行Masson染色。提取MSC组小鼠肺组织的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琼脂糖电泳法检测小鼠的性别决定基因(sry基因)。结果 MSC组第3和第8天时肺泡炎较BLM组减轻(分别为1.32±0.25和2.53±0.56;1.06±0.42和2.27±0.82,均P<0.01);MSC组第18和第32天时肺纤维化较BLM组减轻(分别为1.02±0.44和1.81±0.74;1.51±0.73和2.72±0.54,均P<0.05)。BLM组小鼠PBMC和肺组织中Gr-1^(+)CD11b^(+)细胞较对照组显著升高;MSC组小鼠PBMC和肺组织中Gr-1^(+)CD11b^(+)细胞较BLM组明显降低(P<0.05)。PCR检测结果显示,在MSC治疗后第12、24、48、72和96 h小鼠肺组织可以检测到sry基因。结论 MDSC参与BLM诱导的肺纤维化形成,MSC可以通过抑制MDSC预防肺纤维化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间充质干细胞 髓系抑制细胞 博来霉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