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明地区某三甲医院2018年老年科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6
1
作者 姚瑶 高辉 +2 位作者 黄云昆 朱雯梅 王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 通过分析2018年老年科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老年患者细菌呼吸道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1月—12月老年科呼吸道感染患者检出的病原菌共324株,进行前10位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统计分析。结果 铜绿... 目的 通过分析2018年老年科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老年患者细菌呼吸道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1月—12月老年科呼吸道感染患者检出的病原菌共324株,进行前10位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统计分析。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老年人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检出的最常见病原菌,与其它文献报道一致,但与其它大多文献不同的是我院卡它莫拉菌的检出率在第3位,是我院老年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1%、51.9%、52.4%和18.1%;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5.5%、13.7%、2%、2%和7.8%;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88.9%、67.9%、28.6%、3.6%和67.9%;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耐药率为53.3%,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50%;检出率明显增多的卡它莫拉菌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都保持较高的敏感性,阿奇霉素出现3.3%的非敏感率;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42.1%和73.7%,其对喹诺酮类抗生素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较高的敏感性,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 老年患者细菌性呼吸道感染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本地区需注意卡它莫拉菌检出率有增多趋势,常见病原菌对多数抗生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临床需根据患者情况及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 m6A甲基化与肝细胞癌的相关性及对肝癌患者预后作用的Meta分析
2
作者 何培 冯磊 +5 位作者 曹向红 王佳 彭传梅 孔凡斌 陶春晖 张振华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5年第2期254-257,共4页
目的许多研究探讨了RNA m6A甲基化修饰器在肝细胞癌(HCC)中的作用,但目前的研究结果存在争议。因此,我们进行了荟萃分析以全面研究RNA m6A甲基化与HCC风险的关系以及对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24年3月以前的中文数据库(知... 目的许多研究探讨了RNA m6A甲基化修饰器在肝细胞癌(HCC)中的作用,但目前的研究结果存在争议。因此,我们进行了荟萃分析以全面研究RNA m6A甲基化与HCC风险的关系以及对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24年3月以前的中文数据库(知网和万方)、外文数据库(Pubmed、OVID、EBSCO、web of science)所收录的相关的中外文文献,收集有关RNA m6A甲基化与HCC发展、预后的关联文献病例对照研究。依照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纳入的中外文的文献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3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1篇,累计病例3586例,其中HCC组1071例,癌旁组织组2515例;HCC组织m6A甲基化阳性率为61.7%,显著高于肝组织【38.5%,OR=4.77,95%CI(2.58~8.82),P<0.00001】;HCC组织FTO、METTL3、YTHDF1和ALKBH5表达量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HR=1.3,95%CI(1.17~1.44),P<0.00001】。结论RNA m6A高甲基化与HCC发生密切相关,且HCC组织m6A甲基化修饰器FTO、METTL3、YTHDF1和ALKBH5高表达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m6A RNA 甲基化 预后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CO1B1和APOE基因多态性与他汀类药物疗效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3
作者 高辉 王杨 +1 位作者 陈婉婷 卫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300-2303,共4页
目的探讨SLCO1B1基因(521T>C)位点和APOE基因E2、E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他汀类药物的降脂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期间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且诊断为高脂血症的住院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2例,女19... 目的探讨SLCO1B1基因(521T>C)位点和APOE基因E2、E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他汀类药物的降脂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期间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且诊断为高脂血症的住院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2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62±12.43)岁。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对提取的DNA进行SLCO1B1基因(521T>C)位点和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E2、E4位点检测,将基因型分组与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前后的血脂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LCO1B1 521T>C位点用药前5个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1)分别进行组间比较:TC型组、TT型组间的差异无统计意义(均P>0.05)。用药后5个血脂分别进行组间比较:APOA1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4个血脂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均P>0.05)。APOE基因用药前E2型、E3型和E4型与TG、TC、HDL-C和APOA1水平间有差异,其余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用药后患者的E2型、E3型和E4型与TG、TC和LDL-C水平之间有差异。其余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SLCO1B1 521T>C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他汀类药物的降脂疗效相关,TT型组APOA1水平变化显著高于TC型组。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与他汀类药物的降脂疗效相关,用药前E2型、E3型和E4型与TG、TC、HDL-C和APOA1水平间有差异。用药后患者的E2型、E3型和E4型与TG、TC和LDL-C水平之间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CO1B1基因 APOE基因 基因多态性 他汀 关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P4、Hcy、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14
4
作者 孔凡斌 袁勇 +4 位作者 吉永 李铮 陈琪 吴晓明 高辉 《检验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467-470,共4页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将236例患者分为IMT正常组(39例)和IMT增厚组(197例),检测所有对象的RBP4、Hcy和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将236例患者分为IMT正常组(39例)和IMT增厚组(197例),检测所有对象的RBP4、Hcy和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 A1)和载脂蛋白B(apo B)]。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各项目之间的关系。结果IMT增厚组TG、LDL-C、Hcy和RBP4水平均高于IMT正常组(P=0.000),HDL-C和apo A1水平均低于IMT正常组(P=0.000)。TC和apo B水平2个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BP4与TG呈正相关(r=0.745,P<0.05),与HDL-C、apo A1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27、-0.512,P<0.05);TC与LDL-C、apo B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83、0.850,P<0.05);TG与HDL-C、apo A1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79、-0.336,P<0.05);其他各项目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BP4与TG的回归方程为Y=32.07X-15.30(r=0.745,P<0.05)。RBP4与HDL-C和apo A1的三次方程得出的相关性最好,与HDL-C的回归方程为Y=-190.84X3+963.61X2-1493.03X+746.06(r=0.861,P=0.000),与apo A1的回归方程为Y=-342.66X3+1571.76X2-2372.02X+1212.93(r=0.670,P=0.000)。结论RBP4与血脂相关指标有相关性,而Hcy与RBP4、血脂相关指标均无相关性。RBP4、Hcy、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醇结合蛋白4 同型半胱氨酸 血脂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诊断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1
5
作者 黄云昆 史玉芹 +2 位作者 朱雯梅 王佳 姚瑶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5期520-521,52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中(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对深部真菌感染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查阅住院患者病历的回顾性调查分析,对昆明市延安医院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等,且临床出现感染症状... 目的探讨血浆中(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对深部真菌感染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查阅住院患者病历的回顾性调查分析,对昆明市延安医院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等,且临床出现感染症状的120例怀疑真菌感染的住院患者所做血浆(1,3)-β-D葡聚糖的检测结果,结合临床最终诊断结果进行评价,并分析不同的阳性预测值时G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120例住院患者中按临床诊断标准诊断为深部真菌感染37例,临床资料不明确的8例(剔除),实际有效病例112例。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试验分别以10、20、50pg/mL为临界值时,其敏感度分别为73.0%(27/37)、67.6%(25/37)、56.8%(21/37);特异度分别为66.7%(50/75)、76.0%(57/75)、86.7%(65/7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1.9%(27/52)、58.1%(25/43)、67.7%(21/31);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50/60)、82.6%(57/69)、80.2%(65/81)。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具有简便、快速、阳性率高的优点,可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以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但影响因素也较多,实际应用中需密切结合临床情况和动态监测以排除假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β-D葡聚糖 真菌感染 G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西格玛理论在4种胱抑素C试剂性能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袁勇 孔凡斌 +4 位作者 吴晓明 李铮 陈琪 吉永 高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91-594,共4页
目的测定4种胱抑素C(CysC)试剂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并根据六西格玛(σ)参数为新开展项目初步选择合适的检测系统,再对选出的试剂进行全面评价。方法用患者新鲜混合血清评价4种CysC试剂(A、B、C、D)的不精密度(CV%),通过测定2016年卫计委... 目的测定4种胱抑素C(CysC)试剂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并根据六西格玛(σ)参数为新开展项目初步选择合适的检测系统,再对选出的试剂进行全面评价。方法用患者新鲜混合血清评价4种CysC试剂(A、B、C、D)的不精密度(CV%),通过测定2016年卫计委室间质评CysC项目的5个标本来评价各试剂盒的偏倚(Bias%),通过卫计委室间质评规定的总允许误差(TEa)计算西格玛值和质量目标指数(QGI),绘制西格玛验证图,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再对西格玛值最高的试剂盒进行线性范围验证、干扰实验、临床可报告范围验证和生物参考区间的验证。结果 4种CysC试剂(A、B、C、D)的不精密度分别是6.11%、5.39%、3.13%、3.66%,偏倚分别是4.63%、4.42%、5.38%、1.09%,西格玛水平分别是4.15σ、4.75σ、7.87σ、7.90σ,A、B试剂盒的QGI分别是0.50、0.55。西格玛验证图得出A、B试剂性能为良好水平,C、D试剂性能为世界一流水平。4种试剂中,D试剂的总体性能最好。再对D试剂进行线性范围验证、干扰实验、临床可报告范围验证和生物参考区间的验证,结果均符合说明书的申明及临床的需求。结论西格玛性能验证能直观地反映出不同试剂之间的性能差异,能用于试剂盒的初步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六西格玛 质量目标指数 精密度 偏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脲支原体感染对男性精液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张鹤云 鲁卫辉 +8 位作者 赵云 郑影 龚瑞 李健 王翠华 王杨 陈婉婷 欧园园 高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134-137,共4页
目的研究精液质量异常与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将男性不育患者347例按是否有UU感染分为UU阳性和UU阴性两组,分别检测两组的精液质量(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活率、前向运动精子比例)及精液液化时... 目的研究精液质量异常与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将男性不育患者347例按是否有UU感染分为UU阳性和UU阴性两组,分别检测两组的精液质量(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活率、前向运动精子比例)及精液液化时间,精子畸形率。UU阳性组给予阿奇霉素,多西环素治疗转阴后,再次收集精液进行分析。结果UU阳性组治疗前精液各项指标均低于UU阴性组(P<0.01),经治疗转阴后,精液量提高了20.59%;精子密度增加了16.44%;精子活率增加了19.56%;a级精子比例增加了24.89%;a+b级精子比例增加了32.69%;精子畸形率下降了1.39%,尤其在精液不液化的改善上,从治疗前液化率20.11%提高到转阴后92.53%,效果显著,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UU阴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可降低精液质量,尤其可延长精液液化时间,增加男性不育率,因此在临床治疗男性不育时,不可忽视对UU的检测和治疗,发现UU感染应及时治疗,可减少男性不育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 精液质量异常 精液不液化 男性不育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疑似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基因亚型分布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胜 李凌佳 +4 位作者 王杨 彭传梅 陈婉婷 卫波 郭紫轩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33-1036,共4页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疑似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其基因亚型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门诊疑似HPV感染者临床资料及其基因亚型检测结果,比较不同性别、季节和年龄组HPV感染特点及其基因亚型分布情况...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疑似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其基因亚型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门诊疑似HPV感染者临床资料及其基因亚型检测结果,比较不同性别、季节和年龄组HPV感染特点及其基因亚型分布情况。结果9154例门诊疑似HPV感染患者中,HPV阳性2125例(23.21%),其中男93例(4.38%),女2032例(95.62%)。低危亚型以HPV6和HPV81检出率最高,男分别为15.56%和8.89%,女分别为16.42%,11.58%;高危亚型以HPV52,16和58型检出率最高,男分别为22.73%,16.67%和12.02%,女分别为20.42%,14.74%和8.11%。31~40岁为感染最高峰,21~50岁组HPV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HPV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一HPV亚型感染1416例(72.99%),高危型HPV感染1268例(65.36%),HPV感染主要流行于春季(尤其3月和4月)与夏季(特别是7月和8月)。结论我院门诊就诊人群HPV感染率较高,以中青年女性为著,呈单一高危型HPV感染,应提高疑似HPV感染高危人群季节性筛检力度与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汉族人群Tim-3启动子区-1516G>T位点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高辉 彭传梅 +3 位作者 付晓野 曹向红 董玉琳 王杨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8期1034-1036,共3页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和黏蛋白域蛋白(Tim)-3启动子区-1516G>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云南高原地区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遗传易感性及其相关自身抗体的表达有无关联。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132例...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和黏蛋白域蛋白(Tim)-3启动子区-1516G>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云南高原地区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遗传易感性及其相关自身抗体的表达有无关联。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132例云南汉族SLE患者和120例健康体检者Tim-3启动子区多态性位点-1516G>T的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同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线性免疫印迹法检测其双链DNA抗体、Sm抗体、核糖核蛋白抗体三种自身抗体。采用直接计数法计算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组间比较、各自身抗体和基因型的相关性比较均采用χ2检验。结果云南汉族人群Tim-3启动子区多态性位点-1516G>T的基因型GG、GT、TT在SLE组频率为:0.818 2、0.181 8、0.0000,在对照组频率为:0.916 7、0.075 0、0.008 3,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汉族人群Tim-3启动子区-1516位点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变异,且其多态性变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遗传易感性相关,但其不同基因型可能不会影响SLE相关自身抗体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黏蛋白域蛋白-3 基因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儿童EB病毒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胜 高辉 +4 位作者 王杨 彭传梅 陈婉婷 郭紫轩 卫波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453-1455,1461,共4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昆明市住院患儿EB病毒(EBV)感染状况及相关疾病谱临床流行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疑似EBV感染住院患儿经PCR荧光法检测全血中EBV核酸阳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共送检住院患儿血样本547例,EBV核酸检测阳性例数97... 目的:了解云南省昆明市住院患儿EB病毒(EBV)感染状况及相关疾病谱临床流行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疑似EBV感染住院患儿经PCR荧光法检测全血中EBV核酸阳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共送检住院患儿血样本547例,EBV核酸检测阳性例数97例,检出率17.73%,其中男56例(57.73%),女41例(42.27%);平均年龄(4.60±2.84)岁,学龄前儿童(0~6岁)76例,占检出人数的78.35%。儿童EBV感染临床症状多样,常以发热、咳嗽、淋巴结肿大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首诊,多以EB病毒感染、肺炎、支气管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咽炎等临床表现为主,可伴有肝-脾等肿大、皮疹、肝脏和心肌损害等并发症状;同时检出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71例次,其中肺炎支原体19例(19.59%),伤寒或副伤寒杆菌18例(18.56%),乙型脑炎病毒17例(17.53%),副流感病毒8例(8.25%),肠道病毒2例(2.06%),其他病毒共7例(7.22%),合并感染患儿47例(42.27%);且各季节时段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V感染是昆明地区住院患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各季节时段均可发病,常呈现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DNA检测 流行病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IgG型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11
作者 董玉琳 张胜 +1 位作者 彭传梅 尧颖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期198-200,203,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及抗核抗体荧光核型,探讨其在PBC诊断及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已确诊的PBC患者67例及病例对照组70例,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应用SPSS1...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及抗核抗体荧光核型,探讨其在PBC诊断及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已确诊的PBC患者67例及病例对照组70例,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PBC患者组阳性检出率以AMA-M2抗体、Sp100抗体及gp210抗体为主,抗核抗体荧光核型以核点型和胞浆颗粒型为主。AMA-M2抗体、Sp100抗体和gp210抗体在PBC患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7.228,5.492和16.292,P<0.01);而LKM1抗体、LC1抗体、SLA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特别是血清AMA-M2阳性是诊断PBC的重要指标之一,另外Sp100抗体、gp210抗体也是PBC诊断的特征性抗体,其对AMA-M2阴性PBC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自身抗体 IgG型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医院皮肤科门诊麻风78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凌佳 张胜 +3 位作者 刘彤云 谢玉燕 柴燕杰 董天祥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4-516,共3页
目的了解麻风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特点,提高皮肤科医师麻风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6年7月本科门诊经过组织病理检查而确诊的麻风患者的临床特资料。结果共统计麻风78例,临床表现有局限性浸润、弥漫性浸润、环形至不规则形... 目的了解麻风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特点,提高皮肤科医师麻风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6年7月本科门诊经过组织病理检查而确诊的麻风患者的临床特资料。结果共统计麻风78例,临床表现有局限性浸润、弥漫性浸润、环形至不规则形色素减退性斑片、斑块、结节及溃疡,可伴随眉毛脱落、耳神经和/或尺神经粗大、发热;皮损主要位于面颈、躯干、四肢。临床分型:结核样型20.51%(16/78),界限类偏结核样型2.56%(2/78),中间界限类5.13%(4/78),界限类偏瘤型14.10%(11/78),瘤型17.95%(14/78),未定型麻风1.28%(1/78),临床病理未能分型39.74%(31/78)。病理结果:真皮血管、神经、附属器周围见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或泡沫样组织细胞浸润;病变累及真皮浅中层53.85%(42/78),其中表皮基底层破坏93.59%(73/78),表皮萎缩、变薄55.13%(43/78),有无浸润带者46.15%(36/78)。抗酸染色:组织切片染色阳性率47.44%(37/78);仅15.38%(12/78)完成组织液涂片染色。结论麻风临床表现多样,组织病理具有特异性改变,联合抗酸染色检查,可大大提高麻风的诊断水平,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 临床表现 组织病理学 抗酸染色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VP1基因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杨 李祎 +4 位作者 彭传梅 张胜 陈婉婷 卫波 高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第5期811-814,共4页
目的对临床手足口病(HFMD)的病原体肠道病毒71型(EV71)分离株VP1基因测序分析,从分子水平探究HFMD的分子遗传进化变迁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延安医院临床就诊疑似HFMD患者590例,采集粪便标本,用实时荧光PCR法进行E... 目的对临床手足口病(HFMD)的病原体肠道病毒71型(EV71)分离株VP1基因测序分析,从分子水平探究HFMD的分子遗传进化变迁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延安医院临床就诊疑似HFMD患者590例,采集粪便标本,用实时荧光PCR法进行EV71病毒核酸检测,对EV71检测阳性粪便样本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VP1目的基因,扩增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比对,分析同源性并确定其所属基因亚型,并构建种系遗传进化发育树。结果共检出EV71型50例,检出率为8.47%(50/590例),2015年检出28例,2016年检出22例。50例中≤5岁35例,5-18岁13例,≥18岁2例;男性占64.00%(32/50例),女性36.00%(18/50例),女性患者中包括2例成人HFMD患者。检出的50株EV71毒株均为EV71C4亚型。检出的EV71毒株与国内北京和安徽以及马来西亚地区的毒株遗传距离为0.026,与浙江、广东地区毒株的遗传距离为1.52,与澳大利亚地区毒株的遗传距离为2.11。结论亲缘关系进化树显示,EV71毒株2年间未发生大的基因遗传变异。EV71毒株与北京、安徽以及马来西亚EV71流行毒株遗传距离较近,与浙江、广东等地的EV71流行毒株遗传距离较远,与澳大利亚分离的EV71毒株遗传距离最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 VP1基因 DNA测序 系统发育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口病常见病原体实验室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胜 王杨 高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4,共4页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危害.就这2种常见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总结.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手足口病 实验室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成人手足口病患者及其家庭病原体聚集的临床报道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胜 李凌佳 +1 位作者 高辉 王杨 《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733-734,共2页
手足口病是一种发热性和发疹性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在〈5岁的婴幼儿中常见,主要症状是在手掌面、脚底面、口腔黏膜、舌头和臀部等皮肤部位出现疱疹,致病病原体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其中以柯萨奇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发热性和发疹性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在〈5岁的婴幼儿中常见,主要症状是在手掌面、脚底面、口腔黏膜、舌头和臀部等皮肤部位出现疱疹,致病病原体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 CA16)和EV71最常见,但是其他亚型也可导致手足口病的发病、流行及暴发[1-2]。成人手足口病的发生率较低,现就昆明地区发现的2例成人女性手足口病患者的研究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成人 病原体 交叉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汉族人群Tim-1外显子4上5509-5511delCAA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向红 彭传梅 +3 位作者 高辉 付晓野 董玉琳 王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黏蛋白域蛋白(Tim)-1外显子4上的5509-5511delCAA基因多态性与云南高原地区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RA)的遗传易感性有无关联。方法采用PCR-DNA测序法对196例云南汉族RA患者和190例健康体检者Tim-1外显子4上的55...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黏蛋白域蛋白(Tim)-1外显子4上的5509-5511delCAA基因多态性与云南高原地区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RA)的遗传易感性有无关联。方法采用PCR-DNA测序法对196例云南汉族RA患者和190例健康体检者Tim-1外显子4上的5509-5511delCAA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同时采用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角蛋白抗体(AKA)3种自身抗体。结果 RA组和对照组Tim-1外显子4上多态性位点5509-5511delCAA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Tim-1外显子4上5509-5511delCAA位点不同基因型中3种自身抗体,RF、CCP阳性率检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KA阳性率检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汉族人群Tim-1外显子4上的5509-5511delCAA位点存在多态性变异,且其多态性变异与RA遗传易感性相关,其不同基因型不会影响RA相关自身抗体RF、CCP的表达,而对AKA的表达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黏蛋白域蛋白-1 基因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接种后HBV感染者PreS2基因变异的情况 被引量:3
17
作者 龙云 杨莉 +1 位作者 曹向红 李晓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547-555,共9页
目的:本课题应用PCR和基因测序等技术,观察免疫接种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 B V)感染者的PreS2基因变异情况,进而初步探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与P r e S2基因变异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进一步探索新的HBV抗病毒基因治疗靶... 目的:本课题应用PCR和基因测序等技术,观察免疫接种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 B V)感染者的PreS2基因变异情况,进而初步探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与P r e S2基因变异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进一步探索新的HBV抗病毒基因治疗靶点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昆明市延安医院和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免疫接种后慢性HBV感染者的血液标本共47例,从血清标本中提取HBV DNA;用PCR法扩增Pre S2基因片段;扩增后的基因片段进行DNA序列分析.扩增出PCR产物的有35例,上海生工测序最终完成测序的有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19-56岁,平均年龄32.75岁±10.22岁.32份样本的HBV Pre S2基因片段测序后,以Gen Bank数据库中登录号为NC_003977.1的HBV DNA全基因序列为参照,用Chromas软件分析测序图及BLASTN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后,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例标本中Pre S2基因全部出现点突变(100%),其中2例出现缺失突变(6.3%),提示可能存在Ile、Tyr、Phe、Gly、Arg等氨基酸的缺失,32例标本均未发现Pre S2起始密码子ATG的变异,点突变共发生517次,Pre S2基因碱基突变有11种类型:G-A、A-G、T-C、A-T、G-T、C-T、G-C、A-C、C-G、C-A、T-A.11种不同类型的点突变在突变例数率及突变次数率方面均不全相同,其中A-T的突变例数较多,G-A的突变次数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e S2基因不同部位点突变比较结果显示Pre S2基因前端、中段、末端点突变率不全相同,其中中段(nt45-99),即Pre S2基因的56-110位点突变率较高,前端突变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e S2基因变异与免疫失败可能存在相关关系,这将为今后深入研究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的发生机制并用于指导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同时,进一步确定Pre S2基因变异位点,并针对这些靶点设计相应的基因治疗方法,也可能成为今后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研究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疫苗 免疫接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Pre S2基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液型马红球菌血流感染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胜 高辉 +4 位作者 王佳 王杨 陈婉婷 黄云昆 朱雯梅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813-2813,共1页
患者,男,47岁,发热、咳嗽、咳痰、胸闷1月余,于2015年11月2日就诊我院急诊科。患者1个月前受凉感冒后出现咳嗽、咳黄脓痰,每天量约30m L,活动后感胸闷,伴有发热(体温最高达39.2℃),曾在社区医院就诊,诊断为'支气管炎',给予'... 患者,男,47岁,发热、咳嗽、咳痰、胸闷1月余,于2015年11月2日就诊我院急诊科。患者1个月前受凉感冒后出现咳嗽、咳黄脓痰,每天量约30m L,活动后感胸闷,伴有发热(体温最高达39.2℃),曾在社区医院就诊,诊断为'支气管炎',给予'炎琥宁、青霉素'等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并出现呼吸困难加重。门诊资料:双肺CT示双肺多发渗出,以下肺为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型 血流感染 门诊资料 急诊科 右下叶 呼吸困难 马红球菌肺炎 咳痰 后基底段 炎琥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基因家族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婉婷 彭传梅 高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599-1601,共3页
T 细胞免疫球蛋白域黏蛋白域家族(Tim)是2001年由Mcintire 等[1]在小鼠11号染色体上发现的基因家族,是一种 I型跨膜蛋白,可以调节 Th1细胞和 Th2细胞介导的 T 细胞免疫应答。 Tim 蛋白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分子,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 T 细胞免疫球蛋白域黏蛋白域家族(Tim)是2001年由Mcintire 等[1]在小鼠11号染色体上发现的基因家族,是一种 I型跨膜蛋白,可以调节 Th1细胞和 Th2细胞介导的 T 细胞免疫应答。 Tim 蛋白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分子,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有着密切关系,如多发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T 细胞免疫球蛋白域黏蛋白域家族 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与手工酶联免疫法的检测结果比较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胜虎 曹向红 +1 位作者 李媛 陈琪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96-99,共4页
目的比对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与手工酶联免疫法检测临床标本结果的相关性及符合率,探讨更科学可靠的检验方法.方法随机抽取90份临床与体检标本,经Tecan Freedom Evolyzer-2200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和手工加样操作的IMARK2酶标仪测定甲... 目的比对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与手工酶联免疫法检测临床标本结果的相关性及符合率,探讨更科学可靠的检验方法.方法随机抽取90份临床与体检标本,经Tecan Freedom Evolyzer-2200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和手工加样操作的IMARK2酶标仪测定甲肝、乙肝5项、丙肝、戊肝2项、TP及HIV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及符合率的分析.结果对所检测项目中的HBs Ag、HBs Ab、HBe Ag、TP、HIV的相关性系数r2>0.9,其数据显示相关性较好;而HAV-Ig M、HBe Ab、HBc Ab、HCV、HEV-Ig M、HEV-Ig G、的相关性系数为0.9>r2>0.6;Tecan Freedom Evolyzer-2200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与手工酶联免疫法操作比对90个样本的11项检测结果总符合率达96.9%.结论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与手工酶联免疫法有较好的相关性.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的使用还大大的减轻了实验室人员的劳动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应加强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 手工酶联免疫法 ELISA的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