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托咪酯乳剂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介入治疗脑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戴峥 瞿燕 王蕾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44-47,共4页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神经外科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估该方法的优缺点.方法选择82例脑动脉瘤行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依托咪酯组)和B组(丙泊酚组),分别采用依托咪酯和丙泊酚麻醉诱导和维持.记录术前、气...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神经外科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估该方法的优缺点.方法选择82例脑动脉瘤行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依托咪酯组)和B组(丙泊酚组),分别采用依托咪酯和丙泊酚麻醉诱导和维持.记录术前、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时、停药时、拔出气管导管时、回监护室前的MAP、HR;并记录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回神经外科监护室时间.结果 A组,气管插管前及气管插管时与术前相比血压均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时与术前相比血压、心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与术前相比血压、心率均明显升高,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与A组相比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时血压、心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拔管时间及回监护室时间均缩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乳剂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能有效地减少麻醉诱导和拔管期的循环波动,使得麻醉更平稳,是一种可靠的麻醉方法.但术后苏醒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乳剂 瑞芬太尼 介入手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麻醉应用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杨玥 陶建平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135-139,共5页
右美托咪定(DEX)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广泛的应用于各类临床手术中,主要得益于其镇痛、抗焦虑、镇静的效果明显以及降低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不会产生呼吸抑制等独特的药理特性。右美托咪定与其它的镇静、镇... 右美托咪定(DEX)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广泛的应用于各类临床手术中,主要得益于其镇痛、抗焦虑、镇静的效果明显以及降低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不会产生呼吸抑制等独特的药理特性。右美托咪定与其它的镇静、镇痛药物合用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不仅能够降低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降低麻醉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麻醉手术中,气管插管、拔管时使用右美托咪定,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就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麻醉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下单导丝引导Y型气道支架置入术治疗复杂气管疾病6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向述天 汤秋月 +6 位作者 曾俊仁 卜林明 徐松 吴伦 甘井泉 赵娟娟 袁寿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05-508,共4页
目的探讨在全身麻醉下采用单导丝引导Y型气道支架置入的方法和临床应用。方法接受气道Y型支架治疗复杂气管疾病患者6例,其中气管胸膜瘘1例,食管-气管瘘2例,气道复合型狭窄3例。全身麻醉后在DSA监视下对6例患者置入气道Y型支架。结果 6... 目的探讨在全身麻醉下采用单导丝引导Y型气道支架置入的方法和临床应用。方法接受气道Y型支架治疗复杂气管疾病患者6例,其中气管胸膜瘘1例,食管-气管瘘2例,气道复合型狭窄3例。全身麻醉后在DSA监视下对6例患者置入气道Y型支架。结果 6例患者共置入Y型气道支架6枚,均为单导丝引导置入,其中1例支架右侧分支误入右肺上叶支气管内,余5例支架置入均一次获得成功。结论全麻下Y型气道支架置入术能有效封堵支气管残端胸膜瘘、左主支气管食管瘘,能快速有效解除气管隆突区复合性气道狭窄,近期疗效显著,手术安全、可靠,单导丝引导置入技术操作相对于双导丝引导置入技术操作简单、快速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气管疾病 单导丝 Y型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氏手术加升主动脉-股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复杂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时机选择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翔 宋怡 +3 位作者 苏国宁 王霁阳 张晓羽 马润伟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探讨孙氏手术基础上加用升主动脉-股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复杂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31例复杂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年龄(49±15)岁,体质量(73±15)kg,均行孙氏手术,术前监测患者肾功能,应用... 目的探讨孙氏手术基础上加用升主动脉-股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复杂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31例复杂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年龄(49±15)岁,体质量(73±15)kg,均行孙氏手术,术前监测患者肾功能,应用320排容积CT进行胸腹主动脉CTA扫描,计算降主动脉真腔最小面积和同一平面降主动脉面积,复温阶段监测患者上、下肢血压及1 h内尿量。对于真腔最小面积小、降主动脉远端无破口、术中尿量少、上下肢压差大于>60 mm Hg的12例患者进一步进行升-股旁路移植术。结果影响选择升-股旁路移植术的相关手术时机因素有:(1)肾动脉平面及以上降主动脉真腔最小面积占同一平面降主动脉面积的百分比<1.5%;(2)上肢收缩压与下肢收缩压压差>20 mm Hg;(3)手术复温阶段尿量偏少,或者利尿效果不佳;(4)降主动脉远端无破口。结论对复杂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真腔最小面积、上下肢收缩压压差、复温阶段尿量及降主动脉远端破口进行监测,可决定是否加做升-股旁路移植术,对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手术 主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容量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曹凡 卜林明 +2 位作者 唐雪芳 唐敏 苏国宁 《云南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484-488,共5页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容量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等的差异。方法选择在腰硬联合阻滞下行剖宫产产妇12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40例。硬膜外镇痛分别用0.08%、0.1%及0.125%罗哌卡因。所有产妇输注参数均为:负荷...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容量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等的差异。方法选择在腰硬联合阻滞下行剖宫产产妇12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40例。硬膜外镇痛分别用0.08%、0.1%及0.125%罗哌卡因。所有产妇输注参数均为:负荷量5mg,持续泵入速度5mg/h,自控给药2.5mg/次。观察产妇在术后6h、12h、24h、36h和48h的动/静态VAS评分、PCA按压有效次数、Bromage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随着硬膜外罗哌卡因给药容量的增加,在术后36h内,动/静态VAS评分、PCA按压效数、首次排气时间呈减少趋势(P<0.05),超过36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0.08%罗哌卡因组的镇痛效果和首次排气时间优于其它2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罗哌卡因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纤维化小鼠肺功能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尹健彬 皮娜 +5 位作者 文怡 刘婵 李佳鑫 成梦群 白子娟 张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37-1242,共6页
目的肺功能检测是临床上评价患者肺纤维化程度的常用指标。文中旨在探讨肺纤维化小鼠肺功能的动态变化以及建立正常昆明小鼠肺功能参数参考值范围。方法SPF级昆明小鼠2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4只,用10%水合氯醛... 目的肺功能检测是临床上评价患者肺纤维化程度的常用指标。文中旨在探讨肺纤维化小鼠肺功能的动态变化以及建立正常昆明小鼠肺功能参数参考值范围。方法SPF级昆明小鼠2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4只,用10%水合氯醛麻醉以后正常对照组仅行气管穿刺,模型组则经气管内穿刺注射博来霉素(5 mg/kg体重),并分别在造模后的第1、2、3、4周末按同样的顺序检测所有小鼠的肺功能各项指标: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最大吸气量(PIF)、最大呼气量(PEF)、潮气量(TV)、呼气量(EV)、松弛时间(RT)、每分钟呼气量(MV)、f(呼吸频率)、被迫呼吸间隙(Penh)、50%呼气流速(EF50)。结果小鼠气管内注射BLM后,模型组小鼠出现毛发柔顺度降低、掉毛,第2周以后活动程度下降等现象。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i、Te和RT值在第4周时明显升高(P<0.05);而第4周PEF、RT、MV、f和EF50值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第1周相比,组内Ti、Te、RT、f值在第2、3、4周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V和EF50值在第3、4周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F值则仅在第4周时存在差异(P<0.01)。与对照组第2、3、4周Penh(0.553±0.189、0.662±0.164、0.712±0.189)比较,模型组(0.820±0.205、0.936±0.188、1.053±0.236)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第1周相比,模型组Penh值仅在第3、4周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的肺功能主要指标Penh值的正常值范围为0.27~0.88。结论运用无束缚全身体积描记系统检测肺功能稳定可靠,效果良好;BLM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在4周内肺功能持续下降;反映气道阻力的Penh在造模第2周后可以进行试验小鼠肺功能的总体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肺功能 无束缚全身体积描记系统 动态变化 气道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节支具不对称固定建立幼猪无创脊柱侧凸模型
7
作者 孔维云 毛崇文 +5 位作者 邵举薇 唐雪芳 王宇飞 许蔚 侯开宇 周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对脊柱结构无创、适合进一步矫形实验研究的脊柱侧凸动物模型.方法设计并制作可调整外固定支具,对6只幼猪行肩胛部及骨盆部支具固定、左侧方适当加压栓系,使脊柱右侧凸.固定术前及术后1、2、3个月摄脊柱正侧位X线片,观察脊... 目的建立一种对脊柱结构无创、适合进一步矫形实验研究的脊柱侧凸动物模型.方法设计并制作可调整外固定支具,对6只幼猪行肩胛部及骨盆部支具固定、左侧方适当加压栓系,使脊柱右侧凸.固定术前及术后1、2、3个月摄脊柱正侧位X线片,观察脊柱侧凸的进展情况,测量Cobb角及顶椎旋转情况.结果实验幼猪固定术后1月松解外固定支具后Cobb角为(9.0±1.6)°;术后2月松解外固定支具后Cobb角为(11.8±1.3)°;术后3月取除外固定支具后Cobb角为(21.6±2.4)°;实验中1只幼猪因麻醉意外死亡.结论可调节支具不对称栓系固定法是一种能避免脊柱侧凸结构的损伤、适用于进一步矫形实验研究的脊柱侧凸动物模型的建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前多模式镇痛在腹腔镜结肠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宋端怡 卜林明 郭云舞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罗哌卡因局部区域阻滞和帕瑞昔布钠的超前多模式镇痛治疗在腹腔镜结肠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60例行腹腔镜结肠肿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A组,n=20)、罗哌卡因阻滞组(B组,n=20)及罗哌卡因阻滞+帕瑞昔布钠组...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罗哌卡因局部区域阻滞和帕瑞昔布钠的超前多模式镇痛治疗在腹腔镜结肠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60例行腹腔镜结肠肿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A组,n=20)、罗哌卡因阻滞组(B组,n=20)及罗哌卡因阻滞+帕瑞昔布钠组(C组,n=20)。记录各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拔管即刻和拔管后5 min躁动及镇静评分;术后镇痛舒芬太尼剂量、PCA有效按压次数;术后不良反应及切口愈合情况。测定各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手术结束即刻(T2)、术后4 h(T3)及24 h(T4)的PGE2和Cor浓度。应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以上资料用(x珋±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组内两两比较采用S-N-K法,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果术后各时点VAS评分B、C组低于A组,C组低于B组,P〈0.05。C组拔管即刻、拔管后5 min躁动评分低于A组,镇静评分高于A组,P〈0.05。术后镇痛舒芬太尼剂量C组少于A组,PCA有效按压次数B、C组少于A组,C组少于B组,P〈0.05。血浆PGE2值:三组患者T1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2~T4时与T1比较升高,P〈0.05;C组T2~T4时低于A、B组同时点,P〈0.05。血清Cor值:A、B组T2-T4及C组T2、T3与T1比较升高,P〈0.05;C组T4与T1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2~T4时点B、C组低于A组,C组低于B组,P〈0.05。各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切口愈合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罗哌卡因局部区域阻滞及帕瑞昔布钠的超前多模式镇痛能有效缓解腹腔镜结肠肿瘤手术后疼痛,减轻伤害性刺激对机体造成的应激及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罗哌卡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