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源融合降水实况产品在日照市暴雨过程中的适用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候启 师春香 +1 位作者 盛春岩 冯勇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4年第1期56-63,共8页
为评估融合降水实况产品在日照市的适用性,以日照市气象和水文降水观测数据为检验源,对2019—2021年5—10月和2022年5—7月融合降水数据以及发生在该时段内的25次暴雨过程进行评估检验。结果表明:(1)融合降水和观测降水空间分布一致性较... 为评估融合降水实况产品在日照市的适用性,以日照市气象和水文降水观测数据为检验源,对2019—2021年5—10月和2022年5—7月融合降水数据以及发生在该时段内的25次暴雨过程进行评估检验。结果表明:(1)融合降水和观测降水空间分布一致性较好,融合降水产品可以在无降水观测地区提供参考。(2)融合降水和观测降水时间序列一致性较好,相关系数在0.9以上,长序列评估的均方根误差各月均在1.0 mm以内。平均值误差和均方根误差长序列评估结果均随着小时雨强的增大而增大。(3)融合降水存在对暴雨过程降水量和短时强降水的低估,两者差值随着小时雨强的增大而增大,当融合降水大于或小于观测降水时,两者差值较小或较大;在对暴雨极值点评估中融合降水较观测降水偏小,极值差异多在±20 m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降水产品 适用性 独立检验 日照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照市区PM_(10)污染物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被引量:52
2
作者 郑美琴 卢振礼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3-417,共5页
对2002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日照市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PM10(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浓度资料和对应时段的日照市地面气象资料做了深入的分析,揭示了污染物PM10变化特征及其随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主要污染物PM10与地面风速... 对2002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日照市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PM10(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浓度资料和对应时段的日照市地面气象资料做了深入的分析,揭示了污染物PM10变化特征及其随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主要污染物PM10与地面风速、风向间的相关关系,发现日照市大于等于3级的PM10污染日均出现在1—4月,地面风速对污染物PM10浓度有一定影响,当地面风速超过5 m/s时,3级及以上污染日很少出现,当地面风速超过6.5 m/s时,随着风速的提高,污染物浓度呈下降趋势。污染物浓度呈明显的季节变化,冬、春季节明显高于夏、秋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变化特征 气象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年日照市烟草赤星病流行的气象条件分析及防御措施 被引量:3
3
作者 周秀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65-765,767,共2页
分析了2005年日照市烟草赤星病流行的气象条件,提出了防御措施。
关键词 烟草赤星病 气象条件 防御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照市气象科技服务发展浅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陆桂荣 伍湘渭 +1 位作者 滕丽峰 左迎芝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年第5期53-55,共3页
利用2000-2005年日照市气象科技服务收入的统计资料,对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日照市气象科技服务收入逐年呈梯状增长,但增幅不稳。各服务项目发展不平衡,差距明显。防雷技术服务和“12121”气象信息服务收... 利用2000-2005年日照市气象科技服务收入的统计资料,对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日照市气象科技服务收入逐年呈梯状增长,但增幅不稳。各服务项目发展不平衡,差距明显。防雷技术服务和“12121”气象信息服务收入逐年增长,气象影视广告和庆典服务收入逐年下降,在发展上潜在危机。针对当前气象科技服务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加快发展气象科技服务的措施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服务 收入 发展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日照市专业气象服务发展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吕相娟 卢振礼 胡峰 《科技信息》 2012年第36期456-456,共1页
本文从日照市专业气象服务实际出发,全面分析了当前日照市专业气象服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日照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气象服务的形势需求,提出了日照市专业气象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专业气象服务 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照市气象科技服务发展思路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吕相娟 卢振礼 胡峰 《山东气象》 2013年第4期45-47,共3页
结合日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科技服务的需求,深入分析了日照市气象科技服务的现状以及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对未来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符合日照实际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气象科技服务 可持续发展 问题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7月23日日照市大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怀征 姚文军 +1 位作者 张民凯 胡峰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9年第B09期37-41,共5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08年7月23日发生在山东省日照市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低涡切变及地面气旋是此次日照大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为此次过程提供了有利的抬升条件;高空西南气流和低层偏...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08年7月23日发生在山东省日照市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低涡切变及地面气旋是此次日照大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为此次过程提供了有利的抬升条件;高空西南气流和低层偏东气流为大暴雨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潜在不稳定能量和强烈的垂直运动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也是此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形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成因分析 天气形势 物理量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SS的日照市小麦产量年景预测模型 被引量:20
8
作者 朱秀红 李秀珍 +1 位作者 姚文军 于怀征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5-297,共3页
近30年来,日照市小麦总产量呈上升趋势,但是受气象条件影响单产波动较大,寻找对产量有影响的气象因子非常有必要。将小麦实际产量分离为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根据1979—2008年日照市气象资料和小麦产量资料,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别建立趋... 近30年来,日照市小麦总产量呈上升趋势,但是受气象条件影响单产波动较大,寻找对产量有影响的气象因子非常有必要。将小麦实际产量分离为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根据1979—2008年日照市气象资料和小麦产量资料,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别建立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回归模型,最终建立产量回归模型:Y=-227174.54+115.245T+13.456X1+21.200X2。并对历年产量进行检验,预测精度最高为100%,最低为82%,平均精度为90%,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信度和实用性,可作为小麦产量定量预报的有效工具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产量 模型 气候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SS的日照市茶叶产量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7
9
作者 朱秀红 郑美琴 +1 位作者 姚文军 于怀征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1-33,共3页
根据1993-2008年山东省日照市气象资料和茶叶产量资料,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气候因子和茶叶产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从132个气象因子中筛选出年日照时数、7月份15 cm平均地温、7月份20 cm平均地温、7月份平均最高气温、8月份平均最高气温共... 根据1993-2008年山东省日照市气象资料和茶叶产量资料,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气候因子和茶叶产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从132个气象因子中筛选出年日照时数、7月份15 cm平均地温、7月份20 cm平均地温、7月份平均最高气温、8月份平均最高气温共5个相关性较高的因子,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历年产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茶叶预测产量与实际产量拟合率较高,预测精度最高为100%,最低为86%,平均精度为94%。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实用性,可作为茶叶产量预报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产量 预测模型 气候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照市旱涝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陆桂荣 郑美琴 +1 位作者 袁安芳 滕丽峰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9年第3期436-439,448,共5页
基于1955-2007年日照市的月降水资料,利用距平百分率和Z指数旱涝指标,确定日照市降水的旱涝等级,分析了旱涝发生的时间演变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Z指数旱涝指标能较好地反映日照市的旱涝演变情况,近53a来日照市旱年有14a,出现... 基于1955-2007年日照市的月降水资料,利用距平百分率和Z指数旱涝指标,确定日照市降水的旱涝等级,分析了旱涝发生的时间演变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Z指数旱涝指标能较好地反映日照市的旱涝演变情况,近53a来日照市旱年有14a,出现频率为26.4%,涝年有12a,出现频率为22.6%。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变化倾向率为41.4mm/10a,向干旱化趋势发展。四季的Z指数变化趋势不同,冬、春季略上升,为洪涝增强趋势但不明显;夏、秋季为下降趋势即干旱增强,夏季最明显,秋季次之。近53a来发生季节性旱涝的频率较高。旱涝灾害是导致农作物损失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对旱涝趋势预测和防灾减灾具有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指标 距平百分率 Z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照市区空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美琴 卢振礼 +2 位作者 张民凯 赵玉洁 费艳琴 《山东气象》 2004年第4期21-22,共2页
利用日照市 2 0 0 2年 1月 1日 - 1 2月 31日SO2 ,NO2 ,可吸入颗粒物PM 1 0三类污染物分布的逐日污染指数和等级资料 ,分析了日照市区空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 :可吸入颗粒物PM1 0是日照市主要的空气污染物 ;空气污染物分布... 利用日照市 2 0 0 2年 1月 1日 - 1 2月 31日SO2 ,NO2 ,可吸入颗粒物PM 1 0三类污染物分布的逐日污染指数和等级资料 ,分析了日照市区空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 :可吸入颗粒物PM1 0是日照市主要的空气污染物 ;空气污染物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轻微及以上的污染日全部出现在冬半年 (主要集中在 1 - 4月 ) ;空气污染物分布有明显的区域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污染物 分布 日照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5年的日照市极端降水事件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陆桂荣 郑美琴 +2 位作者 周秀君 张民凯 马品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37-141,共5页
为了揭示华北局部地区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的区域细节,研究该区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规律,依据1955—2009年日照市的降水日值资料,对日照市的极端降水事件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近55年来,日照市平均年最大日降水量呈不显著的下降趋... 为了揭示华北局部地区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的区域细节,研究该区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规律,依据1955—2009年日照市的降水日值资料,对日照市的极端降水事件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近55年来,日照市平均年最大日降水量呈不显著的下降趋势,整个分析时期的最大值出现在2008年;(2)极端强降水量及其贡献率和日数呈减少趋势,突变年份在1975年。极端强降水年平均强度呈弱增加,突变不明显,但2006年以后处于上升趋势。极端强降水量的变化主要受到极端强降水日数变化的影响;(3)随年代变化暴雨日数有减少的趋势,平均一般干燥事件和严重干燥事件的总频次均呈增加趋势。分析表明,近55年来,日照市极端降水事件趋于减少,干燥事件趋于增加。但进入21世纪后,降水有向极端化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暴雨日数 干燥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2007年日照市酸雨变化特征与成因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宋佰春 李斌 许传凯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年第6期49-52,共4页
根据2003—2007年日照市酸雨观测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近年日照市降水pH值的年变化、季节变化和强度月变化等,探讨了酸雨的变化特征,并对酸雨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日照市酸雨发生频率为20%,降水pH最低值为4.37,属较... 根据2003—2007年日照市酸雨观测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近年日照市降水pH值的年变化、季节变化和强度月变化等,探讨了酸雨的变化特征,并对酸雨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日照市酸雨发生频率为20%,降水pH最低值为4.37,属较强酸雨,最高值为7.12,年平均值呈下降趋势,酸性逐渐增强;酸雨发生频率按季节呈冬、春、夏、秋季递减,月变化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月平均值未在酸雨标准以内,ESE风向、稳定性云系和轻雾天气现象容易产生酸雨;酸雨的出现与日照市当地地形、工业布局、外来源和自然源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频率 降水PH值 气象要素 污染特征 日照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日照市2种干旱指标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陆桂荣 郑美琴 +2 位作者 周秀君 张民凯 马品印 《干旱气象》 2010年第1期102-106,共5页
对山东省日照市年和各季节的旱涝情况使用降水距平百分率指标和Z指数旱涝指标2种方法进行了应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Z指数旱涝指标能较客观地反映旱涝程度,降水距平百分率指标反映旱涝程度较轻。在此基础上,用Z指数指标对日照市1955年... 对山东省日照市年和各季节的旱涝情况使用降水距平百分率指标和Z指数旱涝指标2种方法进行了应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Z指数旱涝指标能较客观地反映旱涝程度,降水距平百分率指标反映旱涝程度较轻。在此基础上,用Z指数指标对日照市1955年以来的旱涝进行了逐年分析,发现日照市年和各季节旱涝变化都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及群发性特征,总体上旱情重于洪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指标 降水距平百分率 Z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照站探测环境变化对气象要素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品印 潘国荣 万克利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78-82,共5页
选择日照站周边莒县、莒南、胶南站为对比参考站,选用196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差值和趋势计算方法,通过日照站与参考站年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以及年降水量分析对比,分析了日照站站址迁移和城市化引起的气象探测环境改变对气... 选择日照站周边莒县、莒南、胶南站为对比参考站,选用196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差值和趋势计算方法,通过日照站与参考站年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以及年降水量分析对比,分析了日照站站址迁移和城市化引起的气象探测环境改变对气象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照站因迁移年平均气温降低0.3℃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风速和降水量受影响较小;日照站受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影响,年平均气温升高0.2℃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降低3%左右,年平均风速减小1.2 m/s左右,年降水量基本没受影响;受探测环境影响,日照站现址气温、相对湿度观测资料代表性减弱,风速资料已失去代表性;因此,提出了为保持日照站历史观测资料序列的均一性,需对现址观测资料作均一化处理和科学订正,并建议尽早实施日照站迁移,并做好气象探测环境专项保护规划,保持站址的长期稳定,保护探测环境长期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环境 气象要素 影响分析 日照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照市短时冰雹定时-定点-定量预报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繁强 陆桂荣 +2 位作者 周秀君 张文琴 于怀征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0-222,共3页
利用 196 0~ 2 0 0 0年青岛、射阳、徐州 3站 0 8时探空资料及日照站 0 8时地面气象资料 ,分析了日照地区出现的 16次降雹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 ,在对降雹天气分型的基础上利用积云数值模式计算降雹因子 ,用降雹因子和单站要素因子建立... 利用 196 0~ 2 0 0 0年青岛、射阳、徐州 3站 0 8时探空资料及日照站 0 8时地面气象资料 ,分析了日照地区出现的 16次降雹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 ,在对降雹天气分型的基础上利用积云数值模式计算降雹因子 ,用降雹因子和单站要素因子建立历史降雹因子个例库 ,用历史实况资料建立实况个例库 ,用距离相似法实现日照地区短时冰雹定时、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降雹天气分型 降雹因子 距离相似 客观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照市酸雨气候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吕相娟 赵玉洁 +1 位作者 万克利 陈志超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8期239-243,共5页
为了能够有效减少酸雨对日照市生态系统、建筑物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加强和开展对酸雨的控制提供决策依据,利用日照市2006—2012年酸雨观测资料、污染物排放量资料,统计分析了酸雨气候变化特征,研究了降水、风、大雾、海洋气溶胶、污染物... 为了能够有效减少酸雨对日照市生态系统、建筑物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加强和开展对酸雨的控制提供决策依据,利用日照市2006—2012年酸雨观测资料、污染物排放量资料,统计分析了酸雨气候变化特征,研究了降水、风、大雾、海洋气溶胶、污染物等条件对降水pH值和酸雨频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近年来日照市酸雨出现次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强度和频率有明显的年、季变化,夏、冬季酸雨污染较重。(2)降水量、风向、风速、大雾对酸雨的频率影响较大。(3)酸雨pH值与SO2、NO2的排放量呈现出明显负相关关系,特别是沿海地区海洋气溶胶对pH值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气候特征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照市近50年最高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秀红 郑美琴 陈志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5期12058-12059,共2页
利用日照市1956~2005年最高气温资料,采用滑动t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日照市平均最高气温及高温日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日照市最高气温近50年来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日照市高温日数呈现“增加-减少-增加”趋势。
关键词 日照市 最高气温 高温日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照市气候变化及其对茶树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朱秀红 周秀君 韩贵香 《山东气象》 2003年第4期32-33,共2页
分析了日照市五莲县近 30年来温度、水分、光照等农业气象要素的变化及其对日照茶树生长的影响 ,发现日照市气候基本能满足茶树生长条件 ,为大力发展日照茶叶生产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茶树 农业气象要素 温度 光照 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照市暖冬变化的不确定性及其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成兆金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5期3872-3874,共3页
为了确定山东省日照市暖冬特征,探索暖冬对冬小麦造成的影响,以日照市3个大监站为例,利用1951-2015年气候探测资料以及历年冬小麦生长发育期等观测资料,依据GB/T 21983-2008中暖冬计算公式,对历年来日照市冬季平均气温以及出现的暖冬给... 为了确定山东省日照市暖冬特征,探索暖冬对冬小麦造成的影响,以日照市3个大监站为例,利用1951-2015年气候探测资料以及历年冬小麦生长发育期等观测资料,依据GB/T 21983-2008中暖冬计算公式,对历年来日照市冬季平均气温以及出现的暖冬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日照市单站暖冬变化具有不确定性,东港区暖冬阈值为0.4℃、莒县和五莲县均为0.5℃。其中1951-1985年为偏冷振荡期,全地区共出现18个单站暖冬,东港区占89%;1986-2015年为偏暖期,全地区共出现50个单站暖冬,17个区域暖冬,均出现在1978年以后,其中1991-1995年为连续5年区域暖冬年份,2013年则为1987年以来的惟一1个单站、区域冷冬年份。暖冬会造成冬小麦冬季分蘖增多,易出现旺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冬 不确定性 冬小麦 影响 日照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