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洪伟 李雷兵 +2 位作者 凌志宁 王忠利 王永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21期1679-1680,共2页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外科学 嗜铬细胞瘤/外科学 腹腔镜检查 麻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及琥珀胆碱复合全身麻醉并高频喷射通气在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郑升法 李刚 +1 位作者 乔秀军 曹汉海 《中国医药》 2011年第8期957-959,共3页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琥珀胆碱全身麻醉并高频喷射通气(HFJV)在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30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完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研究组静脉注射丙泊酚、瑞芬太尼和琥珀胆碱,插入...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琥珀胆碱全身麻醉并高频喷射通气(HFJV)在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30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完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研究组静脉注射丙泊酚、瑞芬太尼和琥珀胆碱,插入支气管镜后经侧孔FHJV.对照组静脉注射氯胺酮、γ-羟丁酸钠和丙泊酚复合麻醉,保留自主呼吸,插入支气管镜后经侧孔吸纯氧或必要时HFJV.术中连续监测心电图、心率、呼吸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2组患儿术中各生命体征变化及发生呛咳、屏气、呼吸暂停、支气管痉挛的次数,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苏醒期并发症.结果 2组患儿年龄、性别、体重、术前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的HR置镜前[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5±4)次/min和(110±6)次/min]较诱导前[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42±6)次/min和(140±4)次/min]均有明显下降(P<0.05),其余各时点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低氧血症5例、心动过缓1例;对照组发生低氧血症25例、呛咳屏气8例、喉支气管痉挛5例、心动过缓4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10.9±4.1)min,苏醒时间(30.5±9.2)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19.9±5.0)min,苏醒时间(60.2±15.6)min.2组手术及苏醒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苏醒期发生恶心呕吐2例、躁动1例;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7例,躁动4例,喉、支气管痉挛5例.2组患儿恶心呕吐及喉、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琥珀胆碱全身麻醉加用HFJV较传统的氯胺酮复合γ-羟丁酸钠保留自主呼吸麻醉能更好地维持患儿呼吸、循环稳定,缩短手术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丙泊酚 琥珀胆碱 高频通气 气管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肺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忠利 赵洪伟 王永 《中国医药》 2010年第10期889-890,共2页
目的 研究全身麻醉(GA)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GEA)对肺癌患者围术期机体免疫应激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择期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完全随机分为GA组和GEA组,每组25例.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术毕、术后1 d、术后3 d测外围血T... 目的 研究全身麻醉(GA)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GEA)对肺癌患者围术期机体免疫应激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择期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完全随机分为GA组和GEA组,每组25例.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术毕、术后1 d、术后3 d测外围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麻醉后时GA组CD3、CD4、CD8、CD4/CD8分别为(46.21±6.95)%、(27.23±7.12)%、(17.34±2.36)%、(1.34±0.29)%;GEA组分别为(52.98±5.76)%、(32.56±9.60)%、(21.12±3.14)%、(1.41±0.31)%,这些指标均较麻醉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至术后1 d时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 GEA组各指标恢复接近麻醉前水平,GA组各项指标仍低于麻醉前水平,2组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A对机体免疫及细胞因子水平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 硬膜外阻滞麻醉 肺肿瘤 免疫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人自控硬膜外腔镇痛用于422例骨科病人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升法 王华 李玉梅 《中国麻醉与镇痛》 2004年第4期302-303,共2页
孙燕等报道骨科病人术后施行病人自控硬膜外腔镇痛(PCEA)的有效率为68.5%,较其他手术病人的有效率84.02%为低,我院多年的实践结果也有同感,分析其原因可能与骨科手术较其他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时间持续长,以及病人多属年轻人对... 孙燕等报道骨科病人术后施行病人自控硬膜外腔镇痛(PCEA)的有效率为68.5%,较其他手术病人的有效率84.02%为低,我院多年的实践结果也有同感,分析其原因可能与骨科手术较其他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时间持续长,以及病人多属年轻人对致残顾虑大,焦虑抑郁心理较重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自控 骨科病人 硬膜外腔镇痛 临床体会 有效率 焦虑抑郁 致残 手术创伤 手术病人 骨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骨科病人422例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郑升法 王华 李玉梅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66-68,共3页
关键词 硬膜外自控镇痛 麻醉 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手术的麻醉处理体会
6
作者 张念亮 赵洪伟 王强 《中国麻醉与镇痛》 2001年第1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麻醉处理 单肺通气 气管插管 呼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休克27例的麻醉处理体会
7
作者 王迪 王强 惠丰荷 《工企医刊》 2002年第4期24-24,共1页
1临床资科 本组27例,男17例,女10例,其中化脓性胆管炎14例,肠梗阻7例,胃穿孔3例,阑尾炎1例,肠破裂2例.年龄3个月~79岁.体重6kg~72kg.肝肾功能正常,ASAⅢ~Ⅳ级.心电图异常4例(心肌劳累2例,冠心病1例,预激综合症和左前半束枝传导阻滞各... 1临床资科 本组27例,男17例,女10例,其中化脓性胆管炎14例,肠梗阻7例,胃穿孔3例,阑尾炎1例,肠破裂2例.年龄3个月~79岁.体重6kg~72kg.肝肾功能正常,ASAⅢ~Ⅳ级.心电图异常4例(心肌劳累2例,冠心病1例,预激综合症和左前半束枝传导阻滞各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插管 呼吸管理 感染性休克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用于经阴道子宫全切术
8
作者 秦玉光 《中国麻醉与镇痛》 2004年第4期292-292,共1页
经阴道子宫全切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病人乐意接受等优点。我院自2003年10月以来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施行此项手术共4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麻醉处理体会如下。
关键词 经阴道 子宫全切术 腰-硬联合阻滞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 麻醉处理 创伤 病人 恢复 优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腹部外伤的麻醉处理1例
9
作者 秦玉光 《中国麻醉与镇痛》 2003年第2期133-133,共1页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中毒 合并症 腹部外伤 麻醉处理 去极化肌松药 阿托品 胆碱酯酶活性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镇痛方式对胃癌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10
作者 王玉娟 张子英 +3 位作者 张发展 于洋 韩永彬 李瑜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1期470-476,共7页
目的:评价不同麻醉镇痛方式对胃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并探讨对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为常规全麻组,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另一组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术后应... 目的:评价不同麻醉镇痛方式对胃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并探讨对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为常规全麻组,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另一组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术后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疼痛评分(VA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急性反应蛋白(CRP)。结果: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 PCEA组患者术后VAS明显低于PI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应用硬膜外镇痛泵的方式能明显减轻胃癌患者术后疼痛感,有效减轻全身炎症反应,降低术后胰岛素抵抗,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麻醉方式 硬膜外麻醉 镇痛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萘福泮与芬太尼治疗椎管内麻醉期寒战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家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13期7-8,共2页
目的研究比较盐酸萘福泮与芬太尼治疗椎管内麻醉期寒战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48例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采用麻醉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采用芬太尼治疗,观察组24例,采用盐酸... 目的研究比较盐酸萘福泮与芬太尼治疗椎管内麻醉期寒战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48例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采用麻醉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采用芬太尼治疗,观察组24例,采用盐酸萘福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寒战发生情况和副作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寒战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副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萘福泮在椎管内麻醉期寒战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萘福泮 芬太尼 椎管内麻醉麻醉 寒战 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唑仑口服溶液在患儿七氟烷麻醉术后躁动的临床应用
12
作者 王琳 高兴超 +3 位作者 冯立霞 郑利艳 邱同霞 赵涛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2期19917-19922,共6页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口服液对七氟烷麻醉儿童术后躁动、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日照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A组:术前30 min口服咪达唑仑口服溶液0.5 mg/kg,麻醉后经鼻...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口服液对七氟烷麻醉儿童术后躁动、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日照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A组:术前30 min口服咪达唑仑口服溶液0.5 mg/kg,麻醉后经鼻给予盐水滴鼻处理;B组:术前30 min口服普通糖浆,麻醉后经鼻给予右美托咪定1 μg/kg滴鼻处理;C组:术前30 min口服普通糖浆,麻醉后经鼻给予盐水滴鼻处理。收集患儿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ASA分级。记录麻醉诱导即刻(T1)、拔管前(T2)、拔管即刻(T3)患儿平均血压(MAP)、心率(HR)变化。记录患儿的手术时间、复苏时间。记录患儿的躁动发生率、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儿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ASA分级、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C组患儿复苏时间比较,A组、B组患儿复苏时间均降低(P 0.05)。在T3时间点,与C组患儿MAP、HR比较,A组、B组患者MAP、HR均降低(P 0.05)。与C组患儿比较,A组和B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降低(P < 0.05)。与C组患儿比较,A组和B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率降低(P < 0.05);与B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率比较,A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率降低(P < 0.05)。结论:咪达唑仑口服溶液可改善七氟烷麻醉儿童术后躁动、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唑仑 七氟烷 术后躁动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物质能量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13
作者 赵涛 韩永彬 +3 位作者 王玉娟 董克军 翟艳艳 张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6-11,共6页
目的探讨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物质能量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日照市人民医院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阻滞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 目的探讨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物质能量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日照市人民医院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阻滞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阻滞组先在超声引导下行前锯肌平面阻滞,后行全身麻醉。记录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后5 min(T_(0))、麻醉诱导前(T_(1))、手术切皮时(T_(2))、手术结束时(T_(3))平均血压(BP)和心率(HR)。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 h(T_(4))、12 h(T_(5))、24 h(T_(6))、48 h(T_(7))时静止状态及咳嗽状态下行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两组患者T_(0)、T_(3)、T_(6)、T_(7)时检测C反应蛋白、静息能量消耗、呼吸商、甘油三酯、血糖、胰岛素。采用间接测热法测定静息能量消耗和呼吸商,稳态模型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甘油三酯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检测C反应蛋白。结果两组性别比例、年龄、体质量指数、美国麻醉医生协会分级、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较对照组少,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患者T_(0)、T_(1)、T_(2)、T_(3)时BP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BP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0)、T_(1)、T_(2)、T_(3)时HR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组T_(2)、T_(3)时较对照组低(P<0.05);(3)两组HR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4)、T_(5)、T_(6)、T_(7)时静息状态下VAS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组T_(4)、T_(5)时较对照组低(P<0.05);(3)两组VAS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4)、T_(5)、T_(6)、T_(7)时咳嗽状态下VAS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组T_(4)、T_(5)时较对照组低(P<0.05);(3)两组VAS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_(0)、T_(3)、T_(6)、T_(7)时C反应蛋白、REE、RQ、甘油三酯、IRI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C反应蛋白、REE、RQ、甘油三酯、I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C反应蛋白、REE、RQ、甘油三酯、I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C反应蛋白、REE、RQ、甘油三酯、IRI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锯肌平面阻滞可减轻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反应,改善物质代谢和静息能量消耗,减轻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锯肌平面阻滞 肺癌根治术 胰岛素抵抗 静息能量代谢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介导的炎症反应在急性肾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崔丽芳 赵涛 +1 位作者 许际平 李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3期166-169,共4页
急性肾损伤(AKI)是围术期常见的并发症,常见于创伤后或感染后的患者,其主要特点是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肾小管功能受损,导致体内代谢产物的积累和电解质紊乱。AKI发病机制与炎症反应相关, Toll样受体4(TLR4)在炎症反应中起到病原体识... 急性肾损伤(AKI)是围术期常见的并发症,常见于创伤后或感染后的患者,其主要特点是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肾小管功能受损,导致体内代谢产物的积累和电解质紊乱。AKI发病机制与炎症反应相关, Toll样受体4(TLR4)在炎症反应中起到病原体识别和先天免疫激活的作用,其介导的炎症反应在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临床上可通过干预TLR4介导的炎症反应进行早期治疗,从而有效降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将从TLR4结构和配体、TLR4表达、TLR4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靶向TLR4的分子化合物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急性肾损伤 炎症反应 细胞内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角甾醇的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赵涛 董克军 +3 位作者 隋世华 张玲 孙丽洁 许际平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2278-2282,共5页
麦角甾醇是一种植物来源的维生素D,主要是应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抗肿瘤、神经保护等。麦角甾醇主要是通过舒张心脑血管,同时降低血脂、血糖、血压等来预防并治疗心血管疾病;在抗肿瘤方面,主要是通过抗增殖、促凋亡和抑制肿瘤细胞活性... 麦角甾醇是一种植物来源的维生素D,主要是应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抗肿瘤、神经保护等。麦角甾醇主要是通过舒张心脑血管,同时降低血脂、血糖、血压等来预防并治疗心血管疾病;在抗肿瘤方面,主要是通过抗增殖、促凋亡和抑制肿瘤细胞活性来达到抗癌的效果;在神经保护方面,麦角甾醇能够保护神经细胞、减轻痛感和预防记忆力下降。麦角甾醇在脑保护作用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本文拟从麦角甾醇的脑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角甾醇 神经元 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骶管阻滞在小儿隐匿性阴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16
作者 张玲 赵涛 +2 位作者 徐晓涵 张念亮 董河 《外科(汉斯)》 2024年第2期19-25,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骶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隐匿性阴茎手术患儿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疼痛反应、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日照市人民医院60例择期行隐匿性阴茎手术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全身麻醉组(C组)和超声引导骶管...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骶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隐匿性阴茎手术患儿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疼痛反应、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日照市人民医院60例择期行隐匿性阴茎手术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全身麻醉组(C组)和超声引导骶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S组)。分别于入手术室麻醉前(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结束时(T3)、喉罩拔除时(T4)四个时间点分别记录两组患儿平均血压(BP)、心率(HR)。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时长、瑞芬太尼用量及术中补液量。记录两组患儿的苏醒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分别于手术结束后2 h、6 h、12 h、24 h四个时间点利用FLACC疼痛评估量表评价两组患儿疼痛程度,如果FLACC > 3分,给予对乙酰氨基酚塞肛,记录两组患儿术后24 h对乙酰氨基酚的使用率。记录两组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记录两组患儿术后48 h内发生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尿潴留)。结果:与C组患儿比较,S组患儿瑞芬太尼用量降低(P < 0.05);在T3、T4时间点,与C组患儿比较,S组患儿血压、心率均降低(P < 0.05);与C组患儿比较,S组患儿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降低(P < 0.05);在手术结束后2 h、6 h、12 h时间点,与C组患儿比较,S组患儿FLACC疼痛评分降低(P < 0.05);与C组患儿比较,S组患儿术后24 h对乙酰氨基酚的使用率、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降低降低(P < 0.05);与C组患儿比较,S组患儿尿潴留发生率升高(P < 0.05)。结论:超声引导骶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可改善隐匿性阴茎手术患儿疼痛反应、提高苏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阻滞 隐匿性阴茎手术 疼痛反应 术后苏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血带诱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治疗研究进展
17
作者 姚慧杰 赵涛 李希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9期184-188,共5页
止血带是骨科手术常用的止血设备,应用于四肢手术,可以维持清晰、无血的手术视野,减少失血量,加速康复。同时,止血带的使用会给患者带来许多不良反应,包括炎症反应、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等,严重甚至危及生... 止血带是骨科手术常用的止血设备,应用于四肢手术,可以维持清晰、无血的手术视野,减少失血量,加速康复。同时,止血带的使用会给患者带来许多不良反应,包括炎症反应、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等,严重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对止血带诱发IRI的机制、影响及预防治疗措施做了总结与探讨,旨在为预防治疗止血带诱发IRI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带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GABPA对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中调控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
18
作者 孔磊 曹乐 赵涛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2265-2269,共5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GABPA在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中对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的影响。方法:对小鼠肺上皮细胞(MLE-12)进行机械牵张,牵张时间为0 h、2 h、4 h,牵张幅度为20%。利用GABPA siRNA预处理MLE-12敲低GABPA基因48 h后,再对MLE-12...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GABPA在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中对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的影响。方法:对小鼠肺上皮细胞(MLE-12)进行机械牵张,牵张时间为0 h、2 h、4 h,牵张幅度为20%。利用GABPA siRNA预处理MLE-12敲低GABPA基因48 h后,再对MLE-12细胞进行机械牵张,牵张时间为0 h、4 h,牵张幅度为20%。机械牵张后,提取蛋白后,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GABPA和Occludin的表达。结果:与CS (0 h)组比较,CS (2 h)组、CS (4 h)组中GABPA表达均升高(P P P < 0.05)。结论:机械牵张导致VILI中的转录因子GABPA表达升高,紧密连接蛋Occludin表达降低;GABPA在调控Occludin中起重要作用,是VILI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急性肺损伤 GA结合蛋白转录因子α 紧密连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洛尔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诱导插管所致心血管反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秦玉光 崔荣生 李雷兵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7年第5期347-347,351,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患者 心血管反应 艾司洛尔 高血压 临床研究 诱导插管 Β受体阻滞药 血压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联合艾司氯胺酮椎旁阻滞技术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凯 李宝强 +3 位作者 葛磊 徐茂华 高岳 张念亮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3期310-315,共6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联合艾司氯胺酮椎旁阻滞技术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10月日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全身麻醉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32~59岁,平均年龄46.67岁;身体...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联合艾司氯胺酮椎旁阻滞技术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10月日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全身麻醉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32~59岁,平均年龄46.67岁;身体质量指数(BMI)21.3~27.2 kg/m2,平均BMI 24.08 kg/m2。依照随机信封法分为静脉自控镇痛组(Ⅰ组)、胸椎旁阻滞罗哌卡因镇痛组(Ⅱ组)和胸椎旁阻滞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镇痛组(Ⅲ组)。记录患者神经阻滞时、2 h各时间点基础指标,记录拔管后30 min、2 h、24 h、48 h、72 h静息和咳嗽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随访3 d,记录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泵按压次数,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和患者镇痛效果满意度。术前1 d及术后48 h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阻滞后2 hⅠ组、Ⅱ组血压[(79.94±1.12)mmHg、(80.83±1.43)mmHg]、心率[(80.95±1.32)次/分、(79.99±1.29)次/分]、血氧饱和度[(96.17±0.83)%、(96.39±0.41)%]低于神经阻滞时[(85.51±2.12)mmHg、(84.01±1.92)mmHg,(82.32±1.22)次/分、(81.98±1.29)次/分,(97.40±0.49)%、(96.84±0.51)%],而呼吸频率[(19.48±1.19)次/分、(18.99±1.73)次/分]高于神经阻滞时[(18.37±1.29)次/分、(18.19±1.43)次/分];其中Ⅲ组患者血压[(85.11±1.29)mmHg]、心率[(82.85±1.22)次/分]、血氧饱和度[(97.02±0.29)%]明显高于Ⅰ组、Ⅱ组,呼吸频率[(17.93±1.64)次/分]显著低于Ⅰ组、Ⅱ组(P<0.05)。拔管后2 h、24 h、48 h及72 h时3组静息时和咳嗽时VAS评分[2 h:静息时(4.85±0.84)分、(4.91±0.73)分、(3.83±0.43)分;咳嗽(5.45±0.65)分、(5.53±0.68)分、(4.12±0.47)分。24 h:静息时(4.48±0.32)分、(4.39±0.28)分、(3.11±0.32)分,咳嗽(5.12±0.65)分、(5.01±0.41)分、(3.59±0.32)分。48 h:静息时(4.12±0.51)分、(4.18±0.32)分、(2.74±0.22)分,咳嗽(4.58±0.43)分、(4.71±0.39)分、(3.12±0.27)分。72 h:静息时(3.23±0.23)分、(3.31±0.19)分、(2.49±0.22)分,咳嗽(3.45±0.31)分、(3.51±0.28)分、(2.77±0.18)分]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拔管后72 h低于拔管后2 h、24 h、48 h,拔管后48 h低于拔管后2 h、24 h,拔管后24 h低于拔管后2 h;同时拔管后2 h、24 h、48 h及72 h时Ⅲ组静息时和咳嗽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Ⅰ组和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按压次数[(18.32±4.58)次]明显低于Ⅰ组和Ⅱ组[(36.43±6.93)次、(35.12±5.4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镇痛满意度(100%)明显高于Ⅰ组(85%)和Ⅱ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 3组患者者SAS评分[(54.59±5.43)分、(55.74±4.86)分、(47.39±4.93)分]及SDS评分[(53.83±5.13)分、(54.01±4.38)分、(47.57±4.30)分]均明显降低,且Ⅲ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Ⅰ组和Ⅱ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联合艾司氯胺酮椎旁阻滞技术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可有效增强镇痛、延长镇痛作用时间,减少并发症、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及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罗哌卡因 椎旁阻滞技术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