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健康与大学生生理体质的机理研究述评 被引量:7
1
作者 石东哲 张希云 +3 位作者 任伟 朱琳琳 任重宇 杨光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第6期125-127,139,共4页
亚健康是世界范围内发生率较高的"亚临床"症状,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特别是身受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方面影响的大学生群体,其亚健康发生率持续攀升的现象已被医学,乃至体育领域所关注。有研究表明,运动不足是导致亚健... 亚健康是世界范围内发生率较高的"亚临床"症状,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特别是身受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方面影响的大学生群体,其亚健康发生率持续攀升的现象已被医学,乃至体育领域所关注。有研究表明,运动不足是导致亚健康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借助生理体质评价亚健康,并分析其机理途径的研究还鲜有报道。经本文综述证实,运动不足是导致亚健康发生率升高与生理体质水平下降产生"逆差"关系的核心要素,可通过生理体质完成亚健康的量化表达,将评估大学生亚健康进一步客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 大学生 生理体质 机理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健康主因素引发大学生身体机能下降的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石东哲 任伟 +3 位作者 朱琳琳 张希云 任重宇 杨光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第8期132-134,共3页
亚健康是世界范围内发生率较高的"亚临床"症状,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受学习、就业压力及不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干扰,致使亚健康的发生率逐年攀升,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因此,分析亚健康引发身体机能下降... 亚健康是世界范围内发生率较高的"亚临床"症状,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受学习、就业压力及不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干扰,致使亚健康的发生率逐年攀升,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因此,分析亚健康引发身体机能下降的生物学机制是发现其内在机理问题的关键点。经综述证实,躯体亚健康(躯体不适和睡眠问题)和心理亚健康(抑郁、焦虑)是亚健康发生率增高的主要征象。躯体亚健康是受交感神经亢奋、胰岛素分泌增多、机体供能不足、神经系统紊乱等影响。而心理亚健康是受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影响。这两种生物学途径是引发大学生身体机能下降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 大学生 身体机能 生物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新公共”的理念与综合型俱乐部
3
作者 丸山富雄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2,共2页
1前言 今年3月11日,袭击了东北和关东地区的大地震和海啸,造成了需要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够重建复兴的前所未有的损失。不仅许多宝贵的生命被剥夺(我校也有3名学生遇难),而且包括核电安全神话在内的近现代文明也被破坏殆尽,在大... 1前言 今年3月11日,袭击了东北和关东地区的大地震和海啸,造成了需要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够重建复兴的前所未有的损失。不仅许多宝贵的生命被剥夺(我校也有3名学生遇难),而且包括核电安全神话在内的近现代文明也被破坏殆尽,在大自然的面前显得束手无策。虽然从大多数相关人员口中听到了"预想之外"之类的言辞,但是这次的灾害既是对文明的过于自信的警钟,更进一步地说,也可以理解为,是对没有将自然环境看作是共生与保全的可开发资源过度近代化的恶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俱乐部 综合型 日本 现代文明 关东地区 过于自信 开发资源 自然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自然低氧环境复合健身运动对中年人血清酶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樊蓉芸 苏青青 +5 位作者 郝少伟 祁继良 杜霞 樊超 马福海 内丸仁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第8期35-37,共3页
为探索高原自然低氧环境对人体健康促进的应用效果,组织久居高原和平原45~55岁中年人分别在青海高原和陕西平原进行3周有氧健身运动并观测血清酶变化。结果表明环境和运动的双层缺氧刺激使中年人出现血清酶活性良性变化且维持2周时间,... 为探索高原自然低氧环境对人体健康促进的应用效果,组织久居高原和平原45~55岁中年人分别在青海高原和陕西平原进行3周有氧健身运动并观测血清酶变化。结果表明环境和运动的双层缺氧刺激使中年人出现血清酶活性良性变化且维持2周时间,并以平原人明显,提示高原自然低氧环境复合健身运动有利于中年人尤其是平原中年人健康水平的提高与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低氧健身运动中年人血清酶 造成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高度低氧暴露及运动对大鼠氧传递能力的影响
5
作者 杜霞 藤井久雄 +2 位作者 苏青青 马延峰 马福海 《福建体育科技》 2016年第4期24-27,共4页
对大鼠采用不同海拔及组合模式的低氧暴露和运动方法,通过红细胞等指标探讨不同海拔高度下的低氧适应和机体氧传递能力。方法:9周龄wistar雄性大鼠80只(体重269.38±6.24g),分为非运动组和运动组两大组。每组分为0m、2200m、2200+35... 对大鼠采用不同海拔及组合模式的低氧暴露和运动方法,通过红细胞等指标探讨不同海拔高度下的低氧适应和机体氧传递能力。方法:9周龄wistar雄性大鼠80只(体重269.38±6.24g),分为非运动组和运动组两大组。每组分为0m、2200m、2200+3500m、3500m共4组,每小组10只。其中运动组大鼠每天在时速设定为20-22m/mim、坡度0°的跑台上训练90分钟,每周5天共6周。结果:3500m及以下的4种不同海拔高度下无论是低氧暴露还是运动,红系细胞RBC、Hb、Hct均表现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而运动组的升高幅度更为显著,同时2200+3500m组合式模式无论是运动组还是非运动组均出现了最高峰值。结论:在不同海拔环境下低氧是影响血细胞升高的重要因素,但低氧环境下复合运动负荷更能促进血细胞RBC、Hb、Hct生成,且2200+3500m组合式模式更能有效的促进红系细胞生成量,从而更有利于提高机体氧传递能力和有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低氧 运动 大鼠 氧传递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高度低氧暴露及运动对大鼠血脂及瘦素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杜霞 藤井久雄 马福海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8年第3期91-94,共4页
探讨不同海拔高度下低氧暴露和运动组合模式的方法对血脂及瘦素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海拔上升非运动组和运动组TC、TG、LDL、LEP表现为下降而HDL增加的趋势,且在3 500m和2 200+3 500m下降到最低水平(P<0.05-0.01);相同海拔下TC、TG... 探讨不同海拔高度下低氧暴露和运动组合模式的方法对血脂及瘦素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海拔上升非运动组和运动组TC、TG、LDL、LEP表现为下降而HDL增加的趋势,且在3 500m和2 200+3 500m下降到最低水平(P<0.05-0.01);相同海拔下TC、TG、LDL、LEP运动组低于非运动组(P<0.05-0.01),而HDL运动组显著高于非运动组,尤其是在2 200+3 500m、3 500m这种组合模式及较高海拔下变化尤为明显。结论:低氧与运动均可使TC、TG、LDL、LEP下降,HDL增加,尤其是在2 200+3 500m、3 500m变化更为显著,说明不同海拔高度与运动组合模式更能改善血脂代谢,调节降低瘦素含量,减轻体重,从而有效控制肥胖和预防心血管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医学 低氧运动 血脂 瘦素 常氧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低氧环境复合健身运动对 人体运动能力促进的研究
7
作者 祁继良 樊蓉芸 +9 位作者 郝少伟 铃木省三 内丸仁 贺颖英 苏青青 杜霞 李亚南 樊超 马伟祯 马福海 《青海体育科技》 2017年第2期3-16,共14页
通过久居高原和平原4 5 - 5 5岁中年人分别在青海高原和陕西平原进行3周有氧健身运动,探索高 原低氧环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为高原低氧环境进行健身运动能够促进人体体质健康提供数据依据.结果 表明,无论是高原人群还是平原人群,在... 通过久居高原和平原4 5 - 5 5岁中年人分别在青海高原和陕西平原进行3周有氧健身运动,探索高 原低氧环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为高原低氧环境进行健身运动能够促进人体体质健康提供数据依据.结果 表明,无论是高原人群还是平原人群,在高原低氧环境下低氧和运动的双重刺激均能够有效促进机体的运动能 力,主要表现为最大摄氧量水平提高,下肢爆发力和腰腹力量显著增加,柔韧性、平衡能力以及反应灵敏素质均 得到改善,并以平原人尤为显著,提示高原自然低氧环境复合健身运动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中年人群的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氧 健身运动 运动能力 健康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久居或世居高原和平原老年人身体素质的比较研究
8
作者 马福海 内丸仁 +11 位作者 樊蓉芸 铃木省三 高桥宏彦 竹村英和 山野英伯 祁继良 余小燕 苏青青 马生霞 贺颖英 李亚南 杜霞 《青海体育科技》 2012年第1期4-10,22,共8页
1前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人口老龄化是诸多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自21世纪初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龄人口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进程进一步加速。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内地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超过1.67亿,占总人... 1前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人口老龄化是诸多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自21世纪初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龄人口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进程进一步加速。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内地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超过1.67亿,占总人口的12.5%。而且这一比率正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递增,远高于总人口0.6%的自然增长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素质 老年人 人口老龄化 平原 高原 老龄人口 中国内地 增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高平原老年人血脂及血糖的比较研究
9
作者 马福海 樊蓉芸 +14 位作者 祁继良 余小燕 苏青青 李亚南 贺颖英 杜霞 丸山富雄 铃木省三 桥本实 竹村英和 小池和幸 高桥弘彦 山野英伯 内丸仁 徐一文 《青海体育科技》 2013年第1期3-7,14,共6页
目的:人口老龄化是当今诸多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而由于居住地海拔高度的不同,对机体和健康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因此,通过对不同的海拔地区老年人身体机能等指标进行监测,总结其特征差异.反映高原和平原地区老年人的体质状况,为增... 目的:人口老龄化是当今诸多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而由于居住地海拔高度的不同,对机体和健康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因此,通过对不同的海拔地区老年人身体机能等指标进行监测,总结其特征差异.反映高原和平原地区老年人的体质状况,为增进不同海拔地区老年人体质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延年益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中日双方分别在青海西宁(海拔2261m)和日本仙台(20m)监测65~74岁老年人的血脂、血糖等指标并比较分析。结果:中国老年男女脂代谢指标HDL—C一低于日本老年人,且男子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TC中国老年男女均高于日本老年男女,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TG中国老年男女均高于日本老年男女,女子间差异非常显著性(P〈0.01),且处在升高的范围内(〉1.70mmol/L)。日本老年男女血糖均高于中国老年男女,差异非常显著(P〈0.01~O.05),但均在3.9-6.1mmol,tL的正常范围内。结论:中日老年人血脂、血糖的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高原居民膳食摄人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膳食有关,以及高原低氧环境中组织的无氧代谢率增高及糖代谢增强,导致脂质代谢紊乱和障碍,以及前列腺素增高对脂肪的分解抑制下降,血脂增高等有关;另外在正常的GLU范围内,日本老年人相对在运动和劳动时的能量供应方面较好于中国老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 老年人 高原 平原 血脂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