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中学生化学信息题解题能力现状调查及相应教学策略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吴玉琴 《化学教育》 CAS 2006年第6期46-47,共2页
新课标主张“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体现在化学习(试)题的设置上则多以情境方式给予信息,渗透化学知识,形成通常谓之的“化学信息题”。本文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解化学信息题的能力状况,并提出相应教学策略。
关键词 新课标理念 化学信息题 解题能力状况调查 教学策略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育教育中的误区及反思 被引量:1
2
作者 邹德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4年第5期52-53,共2页
《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刊登后,已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文中报导的虽然仅仅是30名中国孩子和77名日本孩子在草原上的表现,但从中国孩子身上暴露出来的弱点来看,却带有普遍性,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日本人公然说:“
关键词 德育教育 德育工作 误区 生存能力 德育目标 中小学生 独生子女 社会主义 解放思想 爱心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境体验的高中物理教学研究——以《牛顿第三定律》教学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焦健生 《中学教学参考》 2017年第26期40-42,共3页
物理源于生活,是人类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本质认识。《牛顿第三定律》一节的内容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学生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体验。具体教学中,教师若能以相应的“情境”为载体,以“体验”为手段,实施本节内容的教学,会收... 物理源于生活,是人类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本质认识。《牛顿第三定律》一节的内容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学生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体验。具体教学中,教师若能以相应的“情境”为载体,以“体验”为手段,实施本节内容的教学,会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 体验 牛顿第三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物理“项目教学”的实施 被引量:2
4
作者 焦健生 《中学教学参考》 2017年第20期51-51,共1页
物理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我校物理组除了不折不扣地完成国家课程外,还开发了具有物理特色的校本课程,即以“项目教学”为主要形式的校本课程,从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物理素养。
关键词 项目教学 创新人才 自主学习 问题导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扣基础和方法 提升能力与素养——谈高三物理电学实验专题复习 被引量:1
5
作者 焦健生 《中学教学参考》 2019年第8期39-41,共3页
电学实验是高考必考实验之一,主要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呈现方式主要体现在对实验器材的选择和使用、实验思想和方法的应用、电路的设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对实验误差的分析等。试题往往源于教... 电学实验是高考必考实验之一,主要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呈现方式主要体现在对实验器材的选择和使用、实验思想和方法的应用、电路的设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对实验误差的分析等。试题往往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其灵活性和变通性较强。其复习方法可概括为'熟练、变通、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学实验 专题复习 熟练 变通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驱动下的物理复习课教学——以《万有引力与航天》的复习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焦健生 《中学教学参考》 2017年第29期43-44,共2页
复习课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型,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来复习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这是许多一线教师关注的问题。文章以"问题驱动教学法"复习高一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为例,探讨在复习教学中,通过"追问"式和"启思"式的问题... 复习课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型,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来复习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这是许多一线教师关注的问题。文章以"问题驱动教学法"复习高一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为例,探讨在复习教学中,通过"追问"式和"启思"式的问题链,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网络,应用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复习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 驱动 追问 启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化学小实验的有效利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林游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第36期120-120,共1页
爱因斯坦曾说过 “只有热爱才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它远胜过责任感” , 高中化学作为高中理科生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之一, 无论是为了应对高考还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身为一个高中理科生都有必要学好化学这门学科.但是, 在当前的高... 爱因斯坦曾说过 “只有热爱才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它远胜过责任感” , 高中化学作为高中理科生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之一, 无论是为了应对高考还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身为一个高中理科生都有必要学好化学这门学科.但是, 在当前的高中很多学生对于化学缺乏兴趣, 本文将结合我自身学习化学的经历, 从化学实验的角度出发, 分析如何激发高中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 化学教学 激发学生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考物理实验题解题策略分析
8
作者 焦健生 吴胜强 《中学教学参考》 2020年第14期26-28,共3页
实验与探究能力是高考必考能力之一。历年来,高考实验题考查的知识往往涉及实验原理和方法、基本仪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实验方案的选择或设计、实验数据的获取及处理、实验误差分析等。考查的实验能力有灵活运用实验知识的能力,不同情... 实验与探究能力是高考必考能力之一。历年来,高考实验题考查的知识往往涉及实验原理和方法、基本仪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实验方案的选择或设计、实验数据的获取及处理、实验误差分析等。考查的实验能力有灵活运用实验知识的能力,不同情景下迁移和变通实验知识的能力。针对高考对实验能力考查的要求,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实验题的应试能力,文章谈了高考物理实验题的三个解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想迁移 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 发散思维 收敛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增长聚类分析
9
作者 郑泓钦 赵彬杰 朱本心 《全国流通经济》 2019年第22期117-119,共3页
世界各国在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提升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探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过程中所走的不同道路及其表现出的共同特点,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追求质量型增长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世界各国在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提升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探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过程中所走的不同道路及其表现出的共同特点,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追求质量型增长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启发作用。本文采用基于动态时间规划的聚类分析方法,对世界主要国家的GDP增长率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发现,经过聚类分析得到的相同组别的国家具有相似的经济增长模式。通过聚类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晰的观察各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其他国家的关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动态时间规划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密度测量的几点小结
10
作者 王海云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1年第2期41-42,共2页
新课标物理八年级的第六章,通过学习质量的概念和天平的使用,进而探究密度的概念,使学生对物质有进一步的定量认识。在学习密度的过程中,应着重让学生亲自经历各种探究过程,在过程中注意总结规律,学习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密度测量 学习质量 探究过程 学习知识 第六章 八年级 新课标 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西南北那些事
11
作者 严轶非 黄雷 《地理教育》 2017年第6期53-53,共1页
生活离不开地理,地理为五彩缤纷的生活提供了美的视角,为多姿多彩的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推开了一扇囱门.地理教会我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尺度欣赏自己的家园——地球村。如从经纬度看地球,了解得更精准;从半球角度看地球,看到海洋和... 生活离不开地理,地理为五彩缤纷的生活提供了美的视角,为多姿多彩的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推开了一扇囱门.地理教会我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尺度欣赏自己的家园——地球村。如从经纬度看地球,了解得更精准;从半球角度看地球,看到海洋和陆地南北不同和东西差异;从海陆比例看地球,称地球为水球更恰当;从国家看地球,地球很拥挤。地理能解决人们生活中的许多闲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 地球村 地理 生活 经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学习后的自我反馈——学生发展指导之学法指导
12
作者 阮莉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19期63-64,共2页
自我反馈包括了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要素,在个人发展中能起到有效的完善作用。学生具备了这样的反馈能力就能有的放矢地学习,提高学习的针对性。不少中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我反馈环节,导致学习高负低效。本文从案例入手谈了... 自我反馈包括了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要素,在个人发展中能起到有效的完善作用。学生具备了这样的反馈能力就能有的放矢地学习,提高学习的针对性。不少中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我反馈环节,导致学习高负低效。本文从案例入手谈了学习后自我反馈的必要性及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反馈 自我监督 学习方法 中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中学物理的微观领域的重大研究
13
作者 卞志荣 《物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7,3,共5页
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新技术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物理学作为20世纪的领头学科更突出地表现出这种态势,物理学由经典走向现代,由宏观到微观,已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半个多世纪,许多分支学... 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新技术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物理学作为20世纪的领头学科更突出地表现出这种态势,物理学由经典走向现代,由宏观到微观,已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半个多世纪,许多分支学科像雨后春笋般地纷纷问世,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当代物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当庞大的学科群,包括原子物理、原子核物理、量子物理、粒子物理、凝聚态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领域 中学物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 科学技术发展 等离子体物理 20世纪 分支学科 原子核物理
原文传递
于澜沧古茶品道空
14
作者 徐平 《诗刊》 2024年第5期199-199,共1页
原文传递
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学应关注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沈茂德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高中 地理教学 课程改革 可持续发展 环保教育
原文传递
“临界问题”面面观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顺明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09年第4期33-35,共3页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种物理过程或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物理过程或状态时存在着分界点的现象,这个分界点常称为临界点,这种现象也就称为临界现象.物理运动状态的变化是各式各样的,有数量的增减,有程度上的区别,有规模的不...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种物理过程或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物理过程或状态时存在着分界点的现象,这个分界点常称为临界点,这种现象也就称为临界现象.物理运动状态的变化是各式各样的,有数量的增减,有程度上的区别,有规模的不同,也有性质上的飞跃等.临界状态正是物质及其运动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在物理学中的生动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问题 中学物理教学 运动状态 物理过程 临界状态 分界点 临界点 物理学
原文传递
初二物理教学应注重“首因效应”
17
作者 宿威 《物理教师》 1993年第9期12-13,共2页
认识或接触某一事物,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称为“首因效应”。在初二物理教学中,搞好首因效应极为重要,教与学是双向交流,如果学生对教师或物理课的第一印象不好,首因效应不佳,势必影响到今后的教学质量。初二学生的认识水平及逻辑思维还... 认识或接触某一事物,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称为“首因效应”。在初二物理教学中,搞好首因效应极为重要,教与学是双向交流,如果学生对教师或物理课的第一印象不好,首因效应不佳,势必影响到今后的教学质量。初二学生的认识水平及逻辑思维还不够成熟,辩证思维还刚开始形成,他们往往只凭某一点的好坏,凭直觉下判断、做推理,得出结论。所以,在初二学生首次接触物理这门学科的时候,老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首因效应,为今后的物理教学开个好头,打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因效应 初二学生 教学效果 辩证思维 第一印象 第一课 教学质量 下判断 学习信息 思维障碍
原文传递
原子物理教学中的几点释疑
18
作者 卞志荣 《物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0-21,62,共3页
高中物理新教材的特色之一是加强了近代物理知识的内容,近年高考中也有以近代物理知识为背景,结合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对所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的迁移应用能力。虽然知识要求不高,但考题形式较为灵活,很容... 高中物理新教材的特色之一是加强了近代物理知识的内容,近年高考中也有以近代物理知识为背景,结合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对所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的迁移应用能力。虽然知识要求不高,但考题形式较为灵活,很容易丢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把知识讲清讲透。最近在执教人教版教材(选修3—5)时,学生提出了几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师也有点说不清楚,为此笔者进行了学习研究,现陈述如下,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物理教学 物理知识 高中物理 物理新教材 人教版教材 主干知识 应用能力 思想方法
原文传递
新课程理念下的探究式复习课
19
作者 汤守平 《物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5,共3页
本文介绍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探究复习课特点及基本模式的建构。提到复习,人们往往把它和单调乏味的“做题讲题”的题海战术联系起来,物理复习课,知识点繁多,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学问题的能力较差,学生重视不够,因而仅靠教师在... 本文介绍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探究复习课特点及基本模式的建构。提到复习,人们往往把它和单调乏味的“做题讲题”的题海战术联系起来,物理复习课,知识点繁多,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学问题的能力较差,学生重视不够,因而仅靠教师在课堂上大容量地灌输,对学生来说,味同嚼蜡,不仅做不到及时消化,反而因噎废食,失去学习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复习课 新课程理念 探究式 物理学问题 题海战术 知识点 学生 大容量
原文传递
丰富阅读 丰厚岁月
20
作者 张春华 《语文学习》 2016年第6期80-82,2,共3页
阅读,相伴一生的核心素养在这个主要看气质的时代,如果不认识你的人一眼就看出你是一位教师,而且是一位语文教师,这就应验了苏轼所说的"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但读书为什么能塑造一个人的精神长相,我说不清楚,就像对语文... 阅读,相伴一生的核心素养在这个主要看气质的时代,如果不认识你的人一眼就看出你是一位教师,而且是一位语文教师,这就应验了苏轼所说的"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但读书为什么能塑造一个人的精神长相,我说不清楚,就像对语文的认识一样模糊。犹记刚入校门时,老师说:"语文就是读书识字。"于是就拼命地识字,把识字多看作初学者的骄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裹 自主阅读 思想魅力 文学报 语言运用 月是故乡明 学习方法 吕叔湘先生 阅读积累 经典文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