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玉米品种田间耐盐性综合评价及鉴选 被引量:6
1
作者 韩小伟 刘国利 +7 位作者 张峰 张国顺 冯玉在 张会光 李宗新 张慧 韩文亮 高英波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94-200,共7页
评价鉴选耐盐玉米品种,对提高盐碱地玉米单产和总产具有重要意义。试验选用132个近年来新审定的玉米品种为供试材料,以倒伏率、株高、穗位高、穂长、穗数、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及产量等指标为鉴选依据,采用加权隶属函数、... 评价鉴选耐盐玉米品种,对提高盐碱地玉米单产和总产具有重要意义。试验选用132个近年来新审定的玉米品种为供试材料,以倒伏率、株高、穗位高、穂长、穗数、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及产量等指标为鉴选依据,采用加权隶属函数、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不同玉米品种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及鉴选。结果表明,所试玉米品种95%置信区间内平均籽粒产量范围为7119.75~7729.21 kg/hm^(2),变异系数为0.238。株高、穗位高、穂长、行粒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及产量与品种耐盐性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01),可作为田间鉴定玉米品种耐盐性能的主要指标。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将132个玉米品种依据产量高低分为19个高产品种(产量9074.08~11026.50 kg/hm^(2))、59个中产品种(产量7387.82~9013.55 kg/hm^(2))、33个相对低产品种(产量5493.73~7312.16 kg/hm^(2))和21个低产品种(产量3128.40~5204.74 kg/hm^(2))4类。综合考虑品种耐盐性能(D值)及田间产量表现,鉴选出宁研678、鑫星321、硕秋702及齐民玉6号4个耐盐玉米品种。产量、千粒质量、穂长、株高、穗位高、穗粒数、行粒数可用于玉米品种田间耐盐性综合评价的主要指标,宁研678、鑫星321、硕秋702和齐民玉6号可用于盐碱地玉米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品种 盐碱地 加权隶属函数 综合评价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意义及对策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丽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0年第6期72-72,共1页
就新时期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意义进行了具体的介绍,提出了其有效的推广策略,希望能够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提供参考,促进我国农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时期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 推广 意义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开发现状分析及路径研究——以山东省滨州市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丁海堂 解忠信 刘国利 《农业知识》 2023年第8期3-6,8,共5页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省考察调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黄河三角洲具有丰富的盐碱地资源,黄河贯穿滨州腹地,历史上决溢频繁。
关键词 重要战略意义 黄河三角洲 国家粮食安全 山东省滨州市 路径研究 开发现状 高质量发展 考察调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鲜食枣新品种“滨枣1号”的选育及关键栽培技术
4
作者 刘国利 曹同亮 +4 位作者 王中堂 李盼 王守乐 邢才华 张琼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5-197,共3页
通过普查,选育出早熟、丰产、质优、适应性强的鲜食枣新品种“滨枣1号”。该品种果形如子弹头,平均单果质量19.0 g,皮薄肉厚,味甜汁多,脆熟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6.9%,全红期可达30.9%,总酸含量1.92 g/kg,维生素C含量130.54 mg/100 g... 通过普查,选育出早熟、丰产、质优、适应性强的鲜食枣新品种“滨枣1号”。该品种果形如子弹头,平均单果质量19.0 g,皮薄肉厚,味甜汁多,脆熟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6.9%,全红期可达30.9%,总酸含量1.92 g/kg,维生素C含量130.54 mg/100 g,可食率96.8%,品质优良,口感极佳。“滨枣1号”在山东无棣8月中下旬成熟。该品种对丰富鲜食枣品种资源、促进枣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品种 早熟 滨枣1号 丰产 质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和生长调节剂对3个刺槐新品种嫩枝扦插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仲伟国 王因花 +7 位作者 林佃旭 梁燕 张元帅 董元夫 谢学阳 荀守华 燕丽萍 吴德军 《山东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8-14,共7页
探索刺槐新品种扦插繁殖技术,加快实现良种的规模化生产。以‘蜜源1号’‘绿满青山’‘多彩青山’3个刺槐新品种为材料,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质量浓度、处理时间和基质类型对刺槐嫩枝扦插的影响... 探索刺槐新品种扦插繁殖技术,加快实现良种的规模化生产。以‘蜜源1号’‘绿满青山’‘多彩青山’3个刺槐新品种为材料,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质量浓度、处理时间和基质类型对刺槐嫩枝扦插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显著提高3个刺槐品种的嫩枝扦插生根率,但生长调节剂的种类、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对3个刺槐品种的生根率、最长根长、平均根长及总根数的影响均不显著;扦插基质是影响刺槐嫩枝扦插生根率的关键因素,基质类型对3个刺槐品种生根率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且3个刺槐品种均以珍珠岩上的生根率为最高。不同刺槐品种,适用的最佳处理也不同。隶属函数评价结果表明,‘蜜源1号’‘多彩青山’这2个品种均以9号处理(500 mg/L ABT1号生根粉处理0.5 h,基质为珍珠岩)下的综合评价值最高,‘绿满青山’以2号处理(200 mg/L IBA处理1 h,基质为珍珠岩)下的综合评价值最高。但适宜3个品种的最优组合仍需进一步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新品种 基质 生长调节剂 嫩枝扦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周年氨挥发损失的差异 被引量:7
6
作者 伊英杰 韩坤 +7 位作者 赵斌 刘国利 林佃旭 陈国强 任昊 张吉旺 任佰朝 刘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4600-4613,共14页
【目的】基于定位试验平台,比较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周年土壤氮素氨挥发损失的差异,为降低氨挥发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2021年,依托山东农业大学黄淮海玉米技术创新中心定位试验平台,以冬... 【目的】基于定位试验平台,比较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周年土壤氮素氨挥发损失的差异,为降低氨挥发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2021年,依托山东农业大学黄淮海玉米技术创新中心定位试验平台,以冬小麦品种石麦15和夏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采用有机肥(腐熟牛粪M)和无机氮肥(U)两种氮肥类型,设置两个施氮量分别为380 kg N·hm^(-2)(M1、U1、U2M2)和190 kg N·hm^(-2)(U2、M2),试验共计6个处理,其中氮肥在两季作物间的分配是小麦47.4%、玉米52.6%。采用通气法比较各处理土壤氨挥发速率、累积损失量、籽粒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两个种植周期内不同施肥处理均显著影响土壤氨挥发。各处理施肥后氨挥发损失速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小麦和玉米两季的土壤氨挥发均主要发生在施肥后0—7 d,之后处理间的差异逐渐变小。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周年氨挥发损失量可达8.6—79.4 kg N·hm^(-2),以U1处理最高,达到79.4 kg N·hm^(-2),其氨挥发损失量较U2、U2M2、M1、M2和CK分别增加18.5%、111.7%、162.3%、20.5%和825.7%,表明高施氮量增加土壤氨挥发损失量,无机氮肥较有机肥增加氨挥发损失量。U2M2、M1和M2处理的氨挥发损失率比U1处理降低80.9%、61.3%、24.8%,表明有机氮肥与无机氮肥配施或单施有机氮肥可显著降低氨挥发损失。周年籽粒产量以U2M2处理最高,达到24621.8 kg·hm^(-2),较U1、U2、M1、M2分别增产10.1%、24.7%、11.7%和32.7%。U2M2处理周年氮肥利用率达52.6%,较U1、U2、M1和M2处理分别提高11.3%、4.1%、13.4%和10.7%。U2M2处理降低了氨挥发损失、同步提高了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是冬小麦玉米周年轮作的理想施肥策略。【结论】施用有机肥可以显著降低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的周年氨挥发损失量,提高周年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考虑到有机肥源及施用便捷性可将有机无机配施作为当前小麦玉米轮作生产体系降低氨挥发损失、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主要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无机氮肥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 周年 氨挥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松深度对鲁西南土壤耕层理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国利 崔双双 +6 位作者 孙泽强 杨光 孔晓民 韩成卫 刘盛林 石宁 王学君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1-78,共8页
鲁西南地区长期单一旋耕的耕作方式,造成土壤耕层变浅、土壤紧实、地力下降、土壤养分不均衡等,严重制约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本研究旨在探索深松耕作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土壤蓄水能力、紧实度、养分以及作物产量等的影响,以期为鲁... 鲁西南地区长期单一旋耕的耕作方式,造成土壤耕层变浅、土壤紧实、地力下降、土壤养分不均衡等,严重制约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本研究旨在探索深松耕作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土壤蓄水能力、紧实度、养分以及作物产量等的影响,以期为鲁西南地区土壤耕作方式的优化选择提供理论依据。2015—2017年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进行田间试验,设置旋耕、秋深松30 cm+旋耕、秋深松35 cm+旋耕、秋深松40 cm+旋耕4个耕作处理,研究深松深度对土壤水分、紧实度、土壤养分等理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耕作对土壤含水量、紧实度、养分、作物产量均有影响。与旋耕相比,深松增加0~40 cm土层土壤中水分含量,降低40~60 cm土层水分含量,降低土壤紧实度,且深松深度越大,土壤紧实度越小。深松改变氮、磷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深松耕作对冬小麦和夏玉米均有增产效果,且深松深度越大,作物产量越高。在本试验条件下,鲁西南地区深松40 cm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深度 土壤养分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 产量 鲁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耐盐、富铁突变体新品系的鉴定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隋新莹 刘国利 董春海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13,共5页
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由于铁缺乏而导致的缺铁性贫血已成为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小麦是主粮作物,通过遗传诱变提高小麦籽粒中铁含量是解决铁营养匮乏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对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的小麦耐盐突变体的筛... 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由于铁缺乏而导致的缺铁性贫血已成为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小麦是主粮作物,通过遗传诱变提高小麦籽粒中铁含量是解决铁营养匮乏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对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的小麦耐盐突变体的筛选,获得了两个耐盐、富铁的小麦新品系,其籽粒铁含量比对照高出115%以上,与铁吸收、转运相关的基因呈高水平表达,为小麦铁营养的生物强化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耐盐 突变体 铁营养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施腐植酸水溶肥对番茄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国利 韩小伟 +1 位作者 台述强 宋元瑞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3-107,共5页
试验以番茄品种西贝2号为材料,设置不追肥(CK)和苗期、开花期和坐果期追施尿素(T1)或腐植酸水溶肥(T2)3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番茄株高、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及种植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追施尿素和腐植酸水溶肥均能显著提... 试验以番茄品种西贝2号为材料,设置不追肥(CK)和苗期、开花期和坐果期追施尿素(T1)或腐植酸水溶肥(T2)3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番茄株高、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及种植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追施尿素和腐植酸水溶肥均能显著提高番茄株高、产量、单果重和单株果重;T2处理的番茄产量、单株果重、单果重分别比T1处理增加6.95%、10.14%和3.75%(P<0.05),产量提高主要体现在单果重的增加,单株果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与追施尿素相比,追施腐植酸水溶肥可显著提高设施番茄的氮肥偏生产力和经济效益,T2处理氮肥偏生产力比T1增加25.51%,产值、纯收益分别比T1增加6.95%、8.00%,产投比无明显差异。综上,与不追肥及追施尿素相比,苗期、开花期和坐果期追施腐植酸水溶肥可实现番茄产量和效益协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腐植酸水溶肥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典型麦田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国利 姚海燕 +1 位作者 张衍鹏 王学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3期163-164,共2页
[目的]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典型农田小麦NPK肥料的利用率。[方法]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设置了5个处理:NPK、NP、PK、NK和缓释肥料,比较NPK平衡施肥和施用缓释肥2种施肥方式的差异。[结果]土壤中残存速效养分、小麦产量及生物产量存在显著... [目的]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典型农田小麦NPK肥料的利用率。[方法]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设置了5个处理:NPK、NP、PK、NK和缓释肥料,比较NPK平衡施肥和施用缓释肥2种施肥方式的差异。[结果]土壤中残存速效养分、小麦产量及生物产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NPK平衡施用有助于小麦增产,较NP、PK、NK处理分别提高了9.6%、11.3%、33.8%。同时NPK处理中N、P、K肥料利用率较缓释肥处理均有所增加。[结论]选择适宜的施肥模式是该地区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肥料利用率 NPK 缓释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小麦种植现状及产量与品质优化提升栽培技术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树泽 刘国利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4期23-24,共2页
小麦是黄河三角洲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本文对黄河三角洲小麦生产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滨州市秦皇台乡白茅岭533 hm^(2)标准化示范基地生产工作经验,从品种选择、土壤改良、播种、肥水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等... 小麦是黄河三角洲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本文对黄河三角洲小麦生产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滨州市秦皇台乡白茅岭533 hm^(2)标准化示范基地生产工作经验,从品种选择、土壤改良、播种、肥水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方面提出小麦产量和品质优化提升技术要点,对农业企业和种粮大户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种植现状 优化提升技术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栽培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国利 《农业工程技术》 2020年第12期36-38,共3页
物联网能够实现互联网和物体的有效连接,借助信息的采集和交换,实现跟踪检测的目的。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果树栽培管理中,能够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工作的难度。该文从物联网技术的内涵和特点出发,就其在果树栽培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讨... 物联网能够实现互联网和物体的有效连接,借助信息的采集和交换,实现跟踪检测的目的。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果树栽培管理中,能够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工作的难度。该文从物联网技术的内涵和特点出发,就其在果树栽培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希望实现果树栽培管理的现代化和数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 栽培管理 物联网技术 数字化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枣优质高效生产管理措施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国利 《中国果菜》 2020年第7期114-117,共4页
冬枣是鲁北地区一个极具地域特色的枣树品种,也是果农喜欢种植的品种之一,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结果性状和市场发展前景。本文结合生产实践,从苗木繁育、栽植、土肥水管理、花果期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控、采收、包装与运输等角度出... 冬枣是鲁北地区一个极具地域特色的枣树品种,也是果农喜欢种植的品种之一,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结果性状和市场发展前景。本文结合生产实践,从苗木繁育、栽植、土肥水管理、花果期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控、采收、包装与运输等角度出发,提出了冬枣的生产管理措施,以期能指导果农科学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鲁北地区 优质高效 科学生产 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北地区枣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国利 《中国果菜》 2020年第6期125-128,共4页
鲁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冬枣产区,近年来随着冬枣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提高,枣树病虫害愈发普遍。实施绿色防控是防治枣树病虫害的主要措施,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创新,能减少农药的用量,显著提升枣树的病虫害防控水平。本文主要介绍了枣... 鲁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冬枣产区,近年来随着冬枣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提高,枣树病虫害愈发普遍。实施绿色防控是防治枣树病虫害的主要措施,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创新,能减少农药的用量,显著提升枣树的病虫害防控水平。本文主要介绍了枣树生产中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措施,提出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方式将病虫害控制在较低水平,最大限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以提升枣品质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北地区 枣树 病虫害 绿色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州市盐碱地产业发展的实践探索与建议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海堂 解忠信 刘国利 《乡村论丛》 2023年第6期112-117,共6页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盐碱地产业的发展,盐碱地产业发展对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山东省滨州市地处黄河三角洲,对盐碱地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治理和改造,发展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盐碱地产业,为盐碱地高效开发利用奠定...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盐碱地产业的发展,盐碱地产业发展对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山东省滨州市地处黄河三角洲,对盐碱地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治理和改造,发展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盐碱地产业,为盐碱地高效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滨州市存在的限制盐碱地产业发展因素,提出了重视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盐碱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淡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强化投入和政策支持、创新产学研合联动机制等措施,为推动盐碱地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产业发展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建立高效的农技推广体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丽 《新农业》 2020年第13期71-71,共1页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要加快对先进使用技术的集成创新以及推广应用,在该基础之上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实现对农民增收渠道的不断拓宽"。而做到上述强调要点的关键就是建立一套高效的农技推广体系。本文简单分析了建立...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要加快对先进使用技术的集成创新以及推广应用,在该基础之上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实现对农民增收渠道的不断拓宽"。而做到上述强调要点的关键就是建立一套高效的农技推广体系。本文简单分析了建立高效农技推广体系的具体方法,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一主多元 信息化设施环境 公益性农技推广
原文传递
冬枣盐碱地水肥一体化种植效益探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国利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0年第7期23-25,共3页
冬枣是一个晚熟鲜食优良枣品种,也是消费者公认的品质最好的鲜食枣品种之一,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省等地;其中,山东沾化的冬枣最为正宗,皮薄肉厚,果肉清脆,落地即碎。冬枣这一鲜食品种原来主要在鲁北地区农户的庭院中种植,1... 冬枣是一个晚熟鲜食优良枣品种,也是消费者公认的品质最好的鲜食枣品种之一,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省等地;其中,山东沾化的冬枣最为正宗,皮薄肉厚,果肉清脆,落地即碎。冬枣这一鲜食品种原来主要在鲁北地区农户的庭院中种植,1996年开始逐步开发种植,2000年大面积发展,以独特的品质赢得市场青睐,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盲目跟风现象,各地生产的冬枣枣果质量良莠不齐,随着消费者对冬枣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进一步提高冬枣的枣果品质,是栽培管理过程中值得研究的主要课题,无棣县小泊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2012年在丁王庄村对土壤含盐量为0.3%的盐碱地进行水肥一体化冬枣栽培试验,并获得成功,探索出了一整套的栽培管理模式,为鲁北盐碱地地区发展冬枣产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 土壤含盐量 鲜食品种 盐碱地 鲜食枣 栽培管理 农业综合服务 枣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枣树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田晓敏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年第1期179-180,共2页
在山东无棣县小泊头镇,金丝小枣一直都是该地区标志性产物,随着近些年枣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枣树病虫害问题也相继愈加严重.对枣树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出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无农药对人体危害和免去环境影响两项技术优势,... 在山东无棣县小泊头镇,金丝小枣一直都是该地区标志性产物,随着近些年枣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枣树病虫害问题也相继愈加严重.对枣树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出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无农药对人体危害和免去环境影响两项技术优势,以及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四项无公害防治技术措施,希望能为广大农业工作者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病虫害 无公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养殖废水发酵"光合细菌"在农作物的绿色防控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国利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0年第3期61-62,76,共3页
光合细菌是一种单细胞微生物,种类繁多,沼泽红假单胞菌是光合细菌的一种优势菌株,繁殖快、活性强,对蔬菜上的灰霉病、煤污病,果树上炭疽病、轮纹病等真菌、细菌有明显的抑制和消抗作用,目前人们对光合细菌的生物防控技术机理、防治范围... 光合细菌是一种单细胞微生物,种类繁多,沼泽红假单胞菌是光合细菌的一种优势菌株,繁殖快、活性强,对蔬菜上的灰霉病、煤污病,果树上炭疽病、轮纹病等真菌、细菌有明显的抑制和消抗作用,目前人们对光合细菌的生物防控技术机理、防治范围、防治效果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特别是在用于农作物的病害防控方面处在起步阶段,通过深入研究和试验示范,详细掌握光合细菌的作用机理,对农业的绿色防控将带来一场新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废水发酵 光合细菌 绿色防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隔离层对盐碱地冬枣生长的影响
20
作者 刘国利 孔雨光 +1 位作者 王因花 梁牧 《林业科技》 2022年第5期14-17,共4页
以石子、芦苇、玉米秸秆和地膜4种材料进行土壤隔盐处理,研究隔离层对冬枣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隔盐材料均可降低土壤盐度,可有效促进冬枣的生长,其中芦苇的阻盐效果最好,冬枣的新生枣头生长量、新生二次枝数量、新生二次枝生长量以... 以石子、芦苇、玉米秸秆和地膜4种材料进行土壤隔盐处理,研究隔离层对冬枣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隔盐材料均可降低土壤盐度,可有效促进冬枣的生长,其中芦苇的阻盐效果最好,冬枣的新生枣头生长量、新生二次枝数量、新生二次枝生长量以及新生叶片数量和根径生长量均为最大,尤其是新生枣头生长量和根径生长量,与其他几个处理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且在后期的生长过程中生长势最为旺盛;石子和玉米秸秆隔离层的阻盐效果次之,两者间无明显差异,地膜隔离层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层 阻盐 盐碱地 冬枣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