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0篇文章
< 1 2 1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辱使命 不忘责任 真情付出 追求效果——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
1
作者 郑保卫 雷小毅 《今传媒》 2013年第1期4-10,共7页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其前身为1986年10月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及此后相继成立的现代广告研究中心、媒介经营管理研究所、港澳台新闻研究所和视听传播研究中心,1999年11月,以现名重新组建,2000年9月被批准为教...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其前身为1986年10月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及此后相继成立的现代广告研究中心、媒介经营管理研究所、港澳台新闻研究所和视听传播研究中心,1999年11月,以现名重新组建,2000年9月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所承担的课题大多涉及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交付的新闻学科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课题项目数和经费总数据于学科前列。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站在学科前沿,组织了一些重大课题的研究攻关,取得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有些科研成果填补了学科空白,在学术界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为新闻传播领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近期,本刊记者有幸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教授,让我们一起感受他严谨的治学精神及独特的学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 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 影响性 真实性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改革开放30年 旗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体系建构
2
作者 郑保卫 郑权(整理)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5-15,139,共1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媒介技术环境的变化带来了新闻业态的再造与重构,也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不断发展与创新。文章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建构的历史背景、重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媒介技术环境的变化带来了新闻业态的再造与重构,也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不断发展与创新。文章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建构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实践目标和方法路径。研究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的形成,对打破长期以来受西方新闻传播理论体系影响而形成的概念性、框架性的思维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三大体系”的建设,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基石和支撑作用,系统回答“四个之问”,提供引领中国传媒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学术支撑,做到“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确保党的新闻理论与实践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和道路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 体系建构 “三大体系”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沟通能力的新闻传播拔尖人才培养:愿景建构、基本内涵与实践路径
3
作者 王斌 钟腾达 《青年记者》 2025年第2期51-57,共7页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数字智能技术赋能中国社会转型,新闻业成为深度嵌入社会参与及互动的文化装置。社会沟通能力应当成为新闻传播拔尖人才培养锚定的核心能力。社会沟通能力培养以社会共...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数字智能技术赋能中国社会转型,新闻业成为深度嵌入社会参与及互动的文化装置。社会沟通能力应当成为新闻传播拔尖人才培养锚定的核心能力。社会沟通能力培养以社会共识构建为宗旨,宏观理念上强调公共价值取向与批判性建设性的沟通立场,中观认知上追求对跨阶层社会关系的深度理解,微观技能上注重互动协作、公共表达与场景识别。未来的新闻传播拔尖人才教育可以在培育社会沟通的思维观念、提升社会认知与分析能力、训练社会沟通技巧三种实践路径上深入开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 社会沟通能力 社会共识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作为知识的新闻”:新闻认识论的逻辑困境与新闻学研究再出发
4
作者 田自豪 王斌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88,共8页
在中国新闻学知识体系构建中,学者们已对数字时代的新闻本体议题有较多开掘,进一步的任务是推进学科认识论的更新。目前的新闻认识论研究将“作为知识的新闻”视为立论前提,讨论新闻业“知识主张”的表现形式、形成过程及其对受众的影... 在中国新闻学知识体系构建中,学者们已对数字时代的新闻本体议题有较多开掘,进一步的任务是推进学科认识论的更新。目前的新闻认识论研究将“作为知识的新闻”视为立论前提,讨论新闻业“知识主张”的表现形式、形成过程及其对受众的影响。这种研究取向使新闻认识论研究陷入了逻辑困境,包括概念嵌套、视角杂糅和理论窄化三个方面。其中,概念嵌套反映出新闻认识论研究的问题指向相对模糊,视角杂糅反映出新闻认识论研究存在功能视角与现实视角之间的混淆,理论窄化反映出新闻认识论研究的名与实发生了错置。因此,应当开辟一种理论视野更开阔、问题意识更完整的“新闻学—认识论”研究,从而提升新闻学理论交流和知识积累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学认识论 新闻知识论 范式 知识体系 元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民族新闻传播研究 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在第四届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上的总结发言 被引量:1
5
作者 郑保卫 《新闻论坛》 2013年第1期12-13,42,共3页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开栏话 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语言媒介的迅速发展,对于少数民族新闻信息传播的研究也越来越备受关注。《新闻论坛》自创办以来,在所刊谈述和论文中对民族新闻信息传播多有涉略。从本期开始,我们专设...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开栏话 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语言媒介的迅速发展,对于少数民族新闻信息传播的研究也越来越备受关注。《新闻论坛》自创办以来,在所刊谈述和论文中对民族新闻信息传播多有涉略。从本期开始,我们专设《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栏目,意在把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党委机关报所办的新闻期刊作为少数民族新闻信息传播理论和实践研讨的一块阵地,为关心和热衷于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各界人士搭建发表言论和展示研究成果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新闻传播研究 新闻信息传播 地区社会发展 发展论坛 少数民族自治区 信息传播理论 党委机关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国媒体深度融合新命题——动态的专业边界调和与新闻资源配置 被引量:4
6
作者 蔡雯 汪惠怡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共5页
围绕主流媒体的新闻资源配置与职业边界调和,本研究沿着新闻产品创新、资源配置方案、新闻观念的逻辑线索,总括了中国媒体融合的进展与新任务。主流媒体发展出“小切口、轻量化、易转化”的新闻产品决策标准,逐渐形成了突破媒体边界、... 围绕主流媒体的新闻资源配置与职业边界调和,本研究沿着新闻产品创新、资源配置方案、新闻观念的逻辑线索,总括了中国媒体融合的进展与新任务。主流媒体发展出“小切口、轻量化、易转化”的新闻产品决策标准,逐渐形成了突破媒体边界、多元行动者间协同的资源配置方案。在新闻观念上重视媒体的政治职能,与社会各领域产生全面深度连接并产出服务型产品。以新闻创新为引领的媒体融合新阶段,需要对内加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外加强实际传播效果的建设,并对新闻边界变动保持危机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主流媒体 专业边界 资源配置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导向与国家治理:党的二十大指引下新闻传播学研究十大重点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润泽 王汉威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0,共9页
文章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涉及且为新闻传播学界所关注的十个重要政策导向话题,对其中主流及鲜明、深刻的学术观点进行梳理。具体包括: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 文章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涉及且为新闻传播学界所关注的十个重要政策导向话题,对其中主流及鲜明、深刻的学术观点进行梳理。具体包括: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过去学界较好地服务于中国自主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大局,也期待未来学界以元问题为抓手,明确知识创新的基本面向和焦点领域,将视野扎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实践,主动承担对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中国式现代化 国际传播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定关系性:数字化环境下新闻消费研究的路径创新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斌 张雪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互联网平台与数字化技术的深入发展赋权了新闻受众,使其成为新闻生态中的重要行动者,催生了新闻研究的受众转向。当前,受众的新闻消费实践呈现出情境、平台、内容、行为层面的多重嵌套特征,挑战了传统的以媒介演化为视角、以受众测量主... 互联网平台与数字化技术的深入发展赋权了新闻受众,使其成为新闻生态中的重要行动者,催生了新闻研究的受众转向。当前,受众的新闻消费实践呈现出情境、平台、内容、行为层面的多重嵌套特征,挑战了传统的以媒介演化为视角、以受众测量主导的新闻消费研究。新闻消费研究的关系性视角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结构—文化”路径下研究受众的“新闻菜单”,描述其如何组合搭配外,将“新闻菜单”和受众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关注其形成的机制过程和意义的产生,进而突破仅把新闻消费作为新闻研究的子领域,将新闻消费与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等宏观议题相勾连;二是将新闻受众置于新闻生产与新闻消费的循环中解读,聚焦新闻消费对于生产端和消费端的作用,关注新闻消费与新闻消费的互构关系、新闻消费与新闻生产的倒逼关系。同时呼吁采用关系性的视角,基于本土语境开展新闻消费的经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众 新闻消费 受众测量 新闻菜单 新闻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传播学研究稳步发展的一年——2004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力丹 朱至刚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4-37,共4页
本文从新闻理论研究等六个方面, 全面分析了中国大陆过去一年新闻传播学的新发展和新动向。作者认为, 专门化与深入化是2004 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的主要特点, 这使得该领域研究向深入发展, 同时呈现出较强的横向拓展态势。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 2004年 中国 新闻学 新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与转换:2013年社会舆情发展态势及特点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满宁 李彪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18,30,共5页
文章主要从舆情关注事实、舆情主体、舆情传播特点和舆情管理规训等4个层面分析了2013年社会舆情的特点:如打击网络谣言和司法直播是2013年舆情主线以及社会舆情生态发生变化、舆情平台出现场域转换、舆情监管宏观收紧微观开放等,并对... 文章主要从舆情关注事实、舆情主体、舆情传播特点和舆情管理规训等4个层面分析了2013年社会舆情的特点:如打击网络谣言和司法直播是2013年舆情主线以及社会舆情生态发生变化、舆情平台出现场域转换、舆情监管宏观收紧微观开放等,并对未来的舆情趋势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网络谣言 社会运动 舆论生态 舆论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研究——解读ITU 2014《衡量信息社会报告》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力丹 王敏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7,共4页
2014年11月发布的《衡量信息社会报告》显示,信息与通信技术(ICT)的接入和使用水平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同一国家的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数字鸿沟。中国的ICT发展指数(IDI)排名在世界166个国家和地区中居第86位;固定宽... 2014年11月发布的《衡量信息社会报告》显示,信息与通信技术(ICT)的接入和使用水平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同一国家的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数字鸿沟。中国的ICT发展指数(IDI)排名在世界166个国家和地区中居第86位;固定宽带普及率排名列全球第67位;家庭互联网普及率列全球第34位;中国城镇地区与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的差距为34.1%;移动宽带综合价格分指数排名在世界110个经济体中居第101位;固定宽带的网速在世界排名第42位,高速互联网用户比例仅2%。而中国的近邻韩国IDI排名世界第二,家庭宽带普及率为世界第一,城乡互联网差距世界最低(4%),高速互联网用户比例世界最高(3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每次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都令人兴奋,也无形中造成我们的盲目乐观,因为我们自身发展的广度和速度都很快,但这只是自己与自己的比较,没有与世界先进水平进行比较。只有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才能令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找到差距,追赶上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信息与通信技术(ICT) 信息与通信技术发展指数(IDI) 数字鸿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民主对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影响--尼日利亚新闻传播史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力丹 董晨宇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3-68,77,共7页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国营电视体系是非洲最大的电视网之一,也是黑非洲第一个全球广播的电视网。19世纪中叶尼日利亚便有了现代报刊,自由主义的新闻政策也有百年历史。然而,研究尼日利亚新闻传播史可发现,独立后各地方、各...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国营电视体系是非洲最大的电视网之一,也是黑非洲第一个全球广播的电视网。19世纪中叶尼日利亚便有了现代报刊,自由主义的新闻政策也有百年历史。然而,研究尼日利亚新闻传播史可发现,独立后各地方、各种族之间的冲突和漫长的军人统治,使得其新闻政策倒退,新闻传播产业发展极为缓慢。直到最近十来年,随着尼日利亚民主政治制度逐渐稳定,新闻传播业才得以较快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日利亚 NTA FRCN 尼日利亚每日时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传播学研究稳步发展的一年——2004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力丹 朱至刚 《今传媒》 2005年第5期38-41,共4页
关键词 2004年 传播学研究 稳步发展 新闻传播学 研究综述 中国 基本特点 研究领域 思维方式 相关学科 专门化 熟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本社会到人文实践:构建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逻辑
14
作者 王润泽 《全球传媒学刊》 CSSCI 2024年第5期1-2,共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重视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宣传工作,在新闻传播领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指示,比如构建中国特色的新闻学、三大体系创新发展、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等。这使得新闻传播学在推进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重视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宣传工作,在新闻传播领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指示,比如构建中国特色的新闻学、三大体系创新发展、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等。这使得新闻传播学在推进实践和理论创新发展中有了更多的自信和底气,也有了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更高远的学术理想。新闻传播学科是工业革命之后的产物,传统媒体的实践和理论有一个隐秘的底层逻辑:工业文明的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科 新闻传播领域 学术理想 人文社会科学 传统媒体 新闻学 知识体系构建 学术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历史节点上新媒体传播研究的回望与前瞻
15
作者 彭兰 苏涛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3,共7页
2025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将进入以智能传播为重心的新历史阶段,在2024年中国学者的新媒体传播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研究者对互联网未来走向及其影响的关切,大模型、智能体、界面、媒介时间、数字极简主义等前沿问题的研究便是其中的代表。... 2025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将进入以智能传播为重心的新历史阶段,在2024年中国学者的新媒体传播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研究者对互联网未来走向及其影响的关切,大模型、智能体、界面、媒介时间、数字极简主义等前沿问题的研究便是其中的代表。本文对这些议题的研究进行了回顾、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一些重要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模型 智能体 界面 媒介时间 数字极简主义 新媒体研究综述 新媒体研究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学东渐中近代中国新闻学的肇始与走向——从松本君平《新闻学》和休曼《实用新闻学》说起
16
作者 王润泽 刘冉冉 《现代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2,共12页
清末民初,中国正处于知识观念与制度体系共同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中日友好的“黄金十年”以及向欧美学习潮流的推动下,我国逐步开启了新闻学研究框架的初步搭建。这一时期引入的松本君平的《新闻学》与休曼的《实用新闻学》,在翻译落地... 清末民初,中国正处于知识观念与制度体系共同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中日友好的“黄金十年”以及向欧美学习潮流的推动下,我国逐步开启了新闻学研究框架的初步搭建。这一时期引入的松本君平的《新闻学》与休曼的《实用新闻学》,在翻译落地过程中不仅为中国新闻学奠定了理论框架,还展现了外来知识与本土需求的结合路径,推动了中国新闻学从碎片化知识向体系化学科的转型。这一过程反映了近代中国知识体系构建中,外来知识在本土化改造中的特点与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本君平 新闻学 休曼 实用新闻学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环境下主流媒体新闻分发的运行机制:基于“移动优先”的考察
17
作者 王斌 仝玉洁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0,共8页
内容分发是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优先”则是我国媒体实现系统性变革的重要举措和转型方向。围绕“移动优先”,主流媒体拓展了新闻分发渠道,更新了新闻分发模式:在组织内部,呈现特定平台首发、短视频优先与同步推送... 内容分发是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优先”则是我国媒体实现系统性变革的重要举措和转型方向。围绕“移动优先”,主流媒体拓展了新闻分发渠道,更新了新闻分发模式:在组织内部,呈现特定平台首发、短视频优先与同步推送三个鲜明特点;在组织外部,以产品供给、资源共享和内容聚合三种方式扩大了新闻分发的覆盖面。这种分发布局在适应互联网传播规律、吸引用户关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传播资源浪费、记者压力过大、专业价值消解、内容变现困难等难题,需要主流媒体继续推进新闻业融合创新,实现全媒体生产传播机制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媒体 系统性变革 媒体融合 新闻分发 移动优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当代中国新闻学
18
作者 杨保军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8,共9页
特殊是普遍存在的,普遍蕴含于特殊之中,地方知识与普遍知识是可以统一的。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知识体系,要求我们既要关注人类新闻活动的普遍变化、共同问题,也要特别关注中国新闻实践的特殊变革、地方问题。自主的新闻学知识体系... 特殊是普遍存在的,普遍蕴含于特殊之中,地方知识与普遍知识是可以统一的。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知识体系,要求我们既要关注人类新闻活动的普遍变化、共同问题,也要特别关注中国新闻实践的特殊变革、地方问题。自主的新闻学知识体系,并不是封闭的、自说自话、只做自我辩护的知识体系,而是既能科学合理解释中国新闻现象又能科学合理解释世界新闻现象的知识体系。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既要反对知识生产领域中各种自我普遍主义或中心主义,也要警惕各种形式的特殊主义或例外主义,努力把面向未来的当代中国新闻学建构成为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新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新闻学 普遍性 特殊性 普遍性焦虑症 普遍与特殊相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当代中国新闻学
19
作者 杨保军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7,共8页
建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新闻学,是事关构建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大问题。新闻学的理论性,是指主体通过“新闻学术”的方式对新闻现象、新闻实践的把握特性;新闻学的实践性,是指新闻学根源于新闻实践、又可以回归新闻实践... 建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新闻学,是事关构建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大问题。新闻学的理论性,是指主体通过“新闻学术”的方式对新闻现象、新闻实践的把握特性;新闻学的实践性,是指新闻学根源于新闻实践、又可以回归新闻实践的特性。理论与实践是人们把握世界的两种不同但又可以互补的方式,新闻理论是理论,新闻实践是实践,它们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存在,但理论可以把握实践,实践可以运用理论,能够达到认识论、实践论上的统一;而要实践二者的统一,既要全面准确认识新闻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内涵,更要高度重视新闻学的实践性,还要特别注意在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互相尊重、相向而行,即不仅是新闻理论向新闻实践靠近,新闻实践也要向新闻理论靠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新闻学 理论性 实践性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权威视角下数据新闻的实践路径与价值追求
20
作者 许向东 范林钦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共6页
新闻权威与数据新闻具有内在关联性。基于新闻权威的重新正当化视角,从专业权威、叙事权威与职业权威的规范进路出发,发现在实然与应然层面,数据新闻维系新闻权威的可行路径包括新技术赋能的生产理念、多模态交互的叙事话语以及多元主... 新闻权威与数据新闻具有内在关联性。基于新闻权威的重新正当化视角,从专业权威、叙事权威与职业权威的规范进路出发,发现在实然与应然层面,数据新闻维系新闻权威的可行路径包括新技术赋能的生产理念、多模态交互的叙事话语以及多元主体的协商合作三个方面。同时,新闻权威的重新正当化为数据新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如新闻价值理性、人本主义的情感动员和关注公共利益的责任意识等一系列价值指向,重申了新闻本体性与专业形态的发展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新闻 新闻权威 技术赋能 价值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