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板式换热器钛带制备工艺
1
作者 牛文宇 魏东东 +3 位作者 张平平 任浩 王欣 肖瑛 《金属世界》 CAS 2024年第1期78-81,共4页
研究了3种不同轧制工艺参数制备的0.5 mm板式换热器钛带的金相组织、强度、塑性以及表面硬度和杯突值。结果表明:采用方案2,在真空罩式炉中,退火温度630℃,保温10 h,可获得综合性能良好的0.5 mm板式换热器用钛带;采用方案1晶粒尺寸为63.... 研究了3种不同轧制工艺参数制备的0.5 mm板式换热器钛带的金相组织、强度、塑性以及表面硬度和杯突值。结果表明:采用方案2,在真空罩式炉中,退火温度630℃,保温10 h,可获得综合性能良好的0.5 mm板式换热器用钛带;采用方案1晶粒尺寸为63.5~89.5μm,发生明显的长大和粗化;方案3晶粒尺寸13.2~18.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换热器 表面硬度 金相组织 罩式炉 钛带 轧制工艺参数 真空 退火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渣钙化焙烧物相变化及热力学动力学分析
2
作者 邵甲骥 孙小涵 +3 位作者 贺永东 赵亿坤 陈守俊 梁飞龙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08,共6页
对钒渣原料及钙化焙烧过程进行研究,并采用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对其焙烧机理进行理论论证。结果表明:钙化焙烧主要包括铁氧化、橄榄石氧化分解、尖晶石氧化分解及钙化反应;经理论和数据分析,含钙相的形成顺序依次为CaV_(2)O6、Ca_(2)V_(2... 对钒渣原料及钙化焙烧过程进行研究,并采用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对其焙烧机理进行理论论证。结果表明:钙化焙烧主要包括铁氧化、橄榄石氧化分解、尖晶石氧化分解及钙化反应;经理论和数据分析,含钙相的形成顺序依次为CaV_(2)O6、Ca_(2)V_(2)O_(7)、Ca_(3)V_(2)O_(8)、CaSiO_(3)。高温情况下,过量的CaO会与钒反应生成Ca_(3)V_(2)O_(8)、CaSiO_(3)。钒尖晶石的氧化钙化过程受三级反应控制,表观活化能为282.45kJ/mol。浸出实验中,焙烧温度860℃、焙烧时间120min所得焙烧渣的钒浸出率较高,与钙化焙烧理论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渣 钙化焙烧 相变过程 热力学 动力学 提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TC11钛合金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马雪芳 张明玉 陈雅娟 《轨道交通材料》 2025年第1期32-35,共4页
选取TC11钛合金作为研究材料,设置两相温度(940℃、960℃、980℃)以及单相区温度(1000℃)对该合金进行退火处理,深入研究合金经单相区温度退火处理的微观组织与拉伸性能。研究发现:在退火温度由两相区升高至单相区的过程中,次生α相的... 选取TC11钛合金作为研究材料,设置两相温度(940℃、960℃、980℃)以及单相区温度(1000℃)对该合金进行退火处理,深入研究合金经单相区温度退火处理的微观组织与拉伸性能。研究发现:在退火温度由两相区升高至单相区的过程中,次生α相的含量不断增多,但同时初生α相含量减少并消失,合金抗拉强度由992 MPa增至1128 MPa,而断后伸长率则由21%降低至2%。合金经低温(940℃、960℃)退火处理后的断口形貌主要由大量的韧窝形貌构成,且伴有局部解离小平面,而经高温(960℃、1000℃)退火处理后的断口出现了清晰的解理台阶与撕裂棱形貌,断口形貌转变为岩石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火温度 TC11钛合金 显微组织 拉伸性能 断口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时效处理对TC19钛合金组织与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张万鹏 张明玉 胡雅歌 《有色金属加工》 2025年第1期28-31,70,共5页
对TC19钛合金进行不同工艺参数的固溶时效处理,随后在400℃高温条件下进行拉伸测试,研究TC19钛合金的微观组织形貌以及高温拉伸性能。研究发现,在固溶温度升高的过程中,合金微观组织中初生α相含量不断减少,且形貌逐渐等轴化,而次生α... 对TC19钛合金进行不同工艺参数的固溶时效处理,随后在400℃高温条件下进行拉伸测试,研究TC19钛合金的微观组织形貌以及高温拉伸性能。研究发现,在固溶温度升高的过程中,合金微观组织中初生α相含量不断减少,且形貌逐渐等轴化,而次生α相含量不断增加;合金强度在固溶温度升高的过程中不断增加,但塑性却不断降低。合金高温拉伸断口形貌主要由尺寸较大的韧窝组成,并有大量尺寸较小的韧窝分布在大韧窝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9钛合金 微观组织 高温拉伸性能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15钛合金薄板室温弯曲有限元模拟及破裂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董晓锋 张明玉 +3 位作者 岳旭 同晓乐 杨再江 杨学新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3-169,共7页
以TA15钛合金薄板为研究对象,利用Abaqus软件模拟了室温下TA15板材在不同弯曲角度下的变形过程,得到了不同弯曲角度下的应力-应变分布情况,确定了TA15钛合金薄板弯曲变形破裂的极限角度。为验证数值模拟结果和研究破裂机制,利用弯曲试... 以TA15钛合金薄板为研究对象,利用Abaqus软件模拟了室温下TA15板材在不同弯曲角度下的变形过程,得到了不同弯曲角度下的应力-应变分布情况,确定了TA15钛合金薄板弯曲变形破裂的极限角度。为验证数值模拟结果和研究破裂机制,利用弯曲试验机进行了三点弯曲试验。结果表明,当弯曲角度达到120°时,试样发生破裂,试样产生裂纹的角度与有限元模拟结果一致,弯曲处剖面的硬度值与模拟结果的应力值趋势同样吻合。此外,通过观察试样不同弯曲角度的剖面显微组织,得到TA15板材冷弯破坏机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弯曲角度下,变形区域均出现细小晶粒,破裂机制为:在弯曲角度较小时,组织以纤维状为主,有少量等轴α相和晶间β相;随着弯曲角度增加,有亚晶界在变形区域产生,并且拉长的条状α相部分破碎,有更加细小条状和微小等轴α相出现,当弯曲角度进一步增大时,基体中的条状α相部分破碎,空洞的萌生导致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5钛合金薄板 弯曲角度 显微组织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811合金棒材热连轧过程有限元数值模拟及验证
6
作者 王田 南迎飞 +3 位作者 王伟 岳旭 乔恩利 叶红川 《钛工业进展》 CAS 2023年第4期26-34,共9页
采用有限元法对Ti-811合金棒材热连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变形过程中轧件应力场、应变场和温度场的数值以及分布规律,并基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轧制验证,为制定Ti-811合金棒材轧制工艺提供指导。结果表明:模拟连续轧制过程中轧件的最大... 采用有限元法对Ti-811合金棒材热连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变形过程中轧件应力场、应变场和温度场的数值以及分布规律,并基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轧制验证,为制定Ti-811合金棒材轧制工艺提供指导。结果表明:模拟连续轧制过程中轧件的最大应力位于与轧辊接触的表面,且由边部到心部逐渐降低;随着轧制道次的增加,应力值逐渐下降、应变量逐渐增大;轧件在各道次的变形过程中表层和心部存在差异,心部变形量大于边部变形量;轧件与轧辊接触的表面层有明显温降,当轧件脱离轧辊后表面层温度逐渐回升,轧制结束后表面层温度回升至初始温度,但心部因变形热积聚温度略有升高,最大温升值达到14℃。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在热连轧机组上进行轧制验证,所轧制的Ti-811合金棒材外形尺寸良好,且组织与力学性能满足GJB 9567—2018《叶片用TA11和TC6钛合金棒材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811合金 热连轧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处理制度对Gr.38钛合金板材的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幸运 杨铮 赵小龙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Gr.38钛合金板材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普通退火处理对Gr.38钛合金板材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两相区固溶时效处理可以大幅度提高Gr.38钛合金板材的抗拉强度和硬度,但其塑性和冲击韧性下降...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Gr.38钛合金板材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普通退火处理对Gr.38钛合金板材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两相区固溶时效处理可以大幅度提高Gr.38钛合金板材的抗拉强度和硬度,但其塑性和冲击韧性下降显著;固溶后水冷较空冷可以获得更细的次生α相和相对更少的初生α相,Gr.38钛合金板材的抗拉强度和硬度更高;通过控制时效温度可以调整次生α相的片层厚度,时效温度越高,合金的抗拉强度和硬度越低,塑性和冲击韧性越高。Gr.38钛合金板材具有较好的防弹性能,采用普通退火工艺获得的板材防弹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38钛合金 低温普通退火 固溶时效 时效温度 防弹性能
原文传递
双重退火对TA10钛合金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翟欣姣 张明玉 +3 位作者 岳旭 同晓乐 杨斌 王玉佳 《热处理》 CAS 2024年第1期28-31,共4页
对TA10钛合金进行了双重退火,即分别在840℃、860℃、880℃和900℃保温1h空冷,随后在560℃保温4 h空冷。退火后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拉伸试验机检测了合金的显微组织、拉伸性能和拉伸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当首次退火温度在... 对TA10钛合金进行了双重退火,即分别在840℃、860℃、880℃和900℃保温1h空冷,随后在560℃保温4 h空冷。退火后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拉伸试验机检测了合金的显微组织、拉伸性能和拉伸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当首次退火温度在两相区时,合金的微观组织由初生α相和β转变组织构成,且随着首次退火温度的升高,初生α相数量减少,β转变组织增多,次生α相体积明显增大;当首次退火温度在单相区时,合金中初生α相完全消失,组织以粗大β晶粒为主,晶界有明显的α相;随着首次退火温度的升高,合金的强度升高,塑性降低;当首次退火温度在两相区时,拉伸断口有大量等轴状韧窝,首次退火温度升高至单相区后,拉伸断口呈岩石状,并有明显的撕裂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0钛合金 微观组织 拉伸性能 断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时效处理对TA10钛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梦迪 张明玉 +3 位作者 于成泉 岳旭 同晓乐 张亚峰 《金属世界》 CAS 2024年第1期49-52,共4页
选取TA10钛合金棒材,对其固溶时效热处理,随后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其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合金经固溶处理后,金相组织由初生α相和β转变组织组成,其中β转变组织由细小的次生α′相和残余β组成,此时组织为... 选取TA10钛合金棒材,对其固溶时效热处理,随后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其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合金经固溶处理后,金相组织由初生α相和β转变组织组成,其中β转变组织由细小的次生α′相和残余β组成,此时组织为典型的双态组织,经时效处理后,会形成细小的次生αs相,时效温度越高αs相越细小;合金经固溶处理后,其抗拉强度为510 MPa,屈服强度为395 MPa,延伸率为23%,时效处理,使其强度增大,塑性降低,随着时效温度升高,趋势相同;仅经固溶处理后,合金的拉伸断口形貌是以等轴状的韧窝为主,断口形貌主要由韧窝构成,当合金再经时效处理后,断口微观形貌中会出现二次裂纹,当时效温度继续增大,断口微观形貌中出现明显的撕裂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溶处理 时效处理 时效温度 断口微观形貌 金相组织 初生Α相 扫描电子显微镜 二次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轧制工艺对Gr.38钛合金板材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景亚婷 杨铮 胡雅歌 《金属世界》 CAS 2024年第4期64-68,共5页
通过2450 mm轧机对Gr.38进行轧制加工,对比分析了6种不同轧制工艺对Gr.38板材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冲击韧性和硬度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相区轧制+普通退火态的板材强度、塑性以及韧性匹配要优于近β和准β轧制的板材,且经过高温... 通过2450 mm轧机对Gr.38进行轧制加工,对比分析了6种不同轧制工艺对Gr.38板材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冲击韧性和硬度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相区轧制+普通退火态的板材强度、塑性以及韧性匹配要优于近β和准β轧制的板材,且经过高温淬火+低温轧制的板材各向异性明显小于纯低温轧制的板材,说明高温淬火可以消弱织构,减小横纵向性能差异。高温淬火+900℃低温变形和880℃低温大变形换向轧制的板材横纵向力学性能均能满足指标要求。采用低温大变形换向轧制工艺生产的普通退火态Gr.38钛合金板材防弹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淬火 低温轧制 轧制工艺 低温变形 退火态 两相区轧制 纵向力学性能 冲击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2轧制板材的组织与拉伸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小龙 张明玉 +3 位作者 于成泉 岳旭 同晓乐 杨峥 《金属世界》 CAS 2024年第1期62-65,共4页
对电子束(EB)炉熔炼扁锭轧制TA2板材进行退火处理、拉伸性能测试以及断口微观形貌观察,研究板材经不同退火温度处理后的组织和拉伸性能关系。结果表明:板材经不同温度退火处理后,金相组织有一定变化,随着退火温度的不断升高,组织中的晶... 对电子束(EB)炉熔炼扁锭轧制TA2板材进行退火处理、拉伸性能测试以及断口微观形貌观察,研究板材经不同退火温度处理后的组织和拉伸性能关系。结果表明:板材经不同温度退火处理后,金相组织有一定变化,随着退火温度的不断升高,组织中的晶粒逐渐开始等轴化,并且不断长大。板材的强度与塑性呈现相反趋势,其中强度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先降低再升高,塑性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先升高再降低。经不同退火温度处理后的板材拉伸断口微观形貌大体一致,均为大量等轴韧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口微观形貌 拉伸性能 金相组织 退火温度 轧制板材 等轴化 扁锭 T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态TC11钛合金的微观组织与拉伸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文浩 张明玉 解炜 《四川冶金》 CAS 2024年第3期75-78,共4页
以TC11钛合金作为本文的实验材料,通过实施一系列不同温度的固溶处理,对合金的微观组织与拉伸性能进行深入全面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初生α相的含量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且其含量在固溶温度接近相变点时显著下降。并发现初生α相在... 以TC11钛合金作为本文的实验材料,通过实施一系列不同温度的固溶处理,对合金的微观组织与拉伸性能进行深入全面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初生α相的含量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且其含量在固溶温度接近相变点时显著下降。并发现初生α相在固溶温度超过相变点后完全从组织中消失。固溶温度的提高有助于强化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但合金塑性性能在此过程中会不断降低。固溶温度较低时的拉伸断口表面起伏不平,断口中韧窝的数量较多,韧窝的尺寸较大且深度较深。当固溶温度较高时,拉伸断口表面韧窝数量与尺寸均明显减少,断口主要以河流状花样和解理台阶为典型特征,且还出现了二次裂纹和撕裂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1钛合金 微观组织 拉伸性能 断口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时效处理对Ti-0.3Mo-0.8Ni钛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鹏飞 张明玉 +2 位作者 乔恩利 顾忠明 杨娜 《失效分析与预防》 2024年第2期95-98,121,共5页
对Ti-0.3Mo-0.8Ni钛合金进行固溶时效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室温拉伸测试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Ti-0.3Mo-0.8Ni钛合金经不同固溶时效温度处理后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固溶温度的升高,合金组织中初生α相含量不断减少直至... 对Ti-0.3Mo-0.8Ni钛合金进行固溶时效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室温拉伸测试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Ti-0.3Mo-0.8Ni钛合金经不同固溶时效温度处理后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固溶温度的升高,合金组织中初生α相含量不断减少直至消失,同时有大量次生α相析出,合金组织类型由双态组织逐渐转变为细片层组织。合金塑性随固溶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而强度变化趋势与塑性相反。固溶温度为两相区时,合金的拉伸断口形貌主要由大量韧窝构成,且有少量的二次裂纹及孔洞;当固溶温度为单相区时,合金的拉伸断口形貌主要由结晶状形貌构成,出现解理台阶及撕裂棱,并有少量细小的韧窝在断口表面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0.3Mo-0.8Ni钛合金 微观组织 拉伸性能 断口微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冷却方式对TA10钛合金微观组织与冲击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同晓乐 张明玉 +1 位作者 张天蔚 岳旭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0-45,共6页
将TA10钛合金分别在860℃(两相区)和900℃(单相区)加热,然后进行水冷、空冷和炉冷。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以及冲击性能测试,分析TA10钛合金经不同冷却方式处理后的微观组织以及冲击性能。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为两相区... 将TA10钛合金分别在860℃(两相区)和900℃(单相区)加热,然后进行水冷、空冷和炉冷。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以及冲击性能测试,分析TA10钛合金经不同冷却方式处理后的微观组织以及冲击性能。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为两相区时,合金经水冷与空冷处理会形成双态组织,经炉冷处理会形成等轴组织。不同温度加热后不同冷却方式下,合金经炉冷处理后的冲击性能最佳,其次是空冷,水冷最差。当加热温度为两相区860℃时,采用炉冷处理后合金的冲击性能最佳,冲击吸收能量最大,为88 J。3种冷却方式下的冲击断口均为韧窝形貌,炉冷条件下的断口中韧窝尺寸最大。当加热温度为单相区900℃时,合金经水冷与空冷处理会形成细片层β转变组织,且出现粗大β晶粒,经炉冷处理会形成粗片层β转变组织,晶界α相明显粗化,3种冷却方式下冲击断口均为岩石状形貌,且在其表面分布深度较浅且尺寸较小的韧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0钛合金 冷却方式 微观组织 冲击性能 断口形貌
原文传递
热处理工艺对Ti-55511钛合金微观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翟欣姣 张明玉 +2 位作者 宋一新 岳旭 同晓乐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5-190,共6页
对Ti-55511钛合金进行不同工艺的BASCA(β退火+缓慢冷却+时效)处理,并使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子万能试验机,分析了BASCA工艺对Ti-55511钛合金微观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BASC(β退火+缓慢... 对Ti-55511钛合金进行不同工艺的BASCA(β退火+缓慢冷却+时效)处理,并使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子万能试验机,分析了BASCA工艺对Ti-55511钛合金微观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BASC(β退火+缓慢冷却)工艺处理后,组织中的初生α相尺寸相比合金原始组织中的α相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组织中初生α相形貌包括大量条状、少量等轴状以及个别块状。经BASCA工艺处理后,合金中β转变组织明显,组织变得更加均匀稳定。BA(β退火)温度会影响组织中的α相尺寸、形貌以及含量。合金强度随BA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而塑性则呈相反趋势。合金经BASC工艺处理后的断口形貌主要以韧窝为主,韧窝形貌较大且深,随BA温度升高,断口中撕裂棱形貌越加明显,并发现经BASCA工艺处理后的断口微观形貌中除韧窝外还存在二次裂纹,且断口呈现出高低起伏的崎岖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55511钛合金 BASCA工艺 微观组织 拉伸性能 断口形貌
原文传递
热处理温度对TC18钛合金微观组织与冲击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翟欣姣 张明玉 +2 位作者 宋一新 岳旭 同晓乐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67,共6页
对TC18钛合金棒材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后随炉冷却,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冲击试验机等设备分析热处理温度对合金微观组织、物相组成、冲击性能以及冲击断口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TC18钛合金经不同温度热... 对TC18钛合金棒材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后随炉冷却,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冲击试验机等设备分析热处理温度对合金微观组织、物相组成、冲击性能以及冲击断口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TC18钛合金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组织中α相尺寸大小、分布情况以及形貌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在热处理温度升高的过程中,组织中大块状α相逐渐消失,长条状α相变得细小,并析出较多细小的针状α相。合金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并炉冷后的组织中均形成α相以及β相,且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部分α相和β相的衍射峰强度增大,等轴状和条状α相会使裂纹扩展路径较为平顺,而针状α相与β相能够使合金在受到冲击时分散应力,避免应力集中导致脆裂。合金冲击性能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当热处理温度为835℃时,合金冲击性能最佳,其冲击吸收功为46J,冲击韧性为57J/cm^(2)。当热处理温度较低(835、855℃)时,合金的冲击断口微观形貌以大韧窝为主,且大韧窝中含有大量小韧窝;当热处理温度较高(875、895℃)时,断口韧窝尺寸变小,并有撕裂棱出现,且空洞尺寸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8钛合金 热处理 炉冷 微观组织 冲击性能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温度对TC16钛合金显微组织与冲击韧性的影响
17
作者 张明玉 张天蔚 岳旭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30,共6页
分别在两相区温度(840,860℃)与单相区温度(880℃)下对TC16钛合金进行2 h固溶处理,再进行560℃×8 h时效处理,研究了固溶温度对固溶态和时效态合金显微组织、物相组成和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固溶处理后TC16钛合金组织主要由... 分别在两相区温度(840,860℃)与单相区温度(880℃)下对TC16钛合金进行2 h固溶处理,再进行560℃×8 h时效处理,研究了固溶温度对固溶态和时效态合金显微组织、物相组成和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固溶处理后TC16钛合金组织主要由α相与α"相组成,再经时效处理后,主要由α相和β相组成;固溶温度的升高使固溶态合金中的初生α相含量降低,等轴化程度增加,针状α相和α"相含量增加,当固溶温度升高到880℃时,初生α相完全消失;再经时效处理后,组织中形成大量针状次生α相,且次生α相含量随固溶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初生α相含量和尺寸与固溶态相比无明显变化。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固溶处理后合金的冲击吸收能量和冲击韧性值增加;经时效处理后,二者相比于固溶态均减小,且随固溶温度升高而不断降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冲击断口中韧窝数量减少,当固溶温度为880℃时,冲击断口主要由解理面组成;再经时效处理后,断口中出现较多二次裂纹,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二次裂纹数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6钛合金 固溶温度 显微组织 冲击韧性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连续退火对TA4箔带材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李建康 雷一鸣 +2 位作者 孙宇幸 张平平 肖瑛 《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 CAS 2024年第4期12-17,共6页
采用氩气保护在线连续退火炉对冷轧变形后0.12 mm厚度TA4箔带材进行退火试验,并进行拉力试验和金相组织试验,分析不同退火温度下TA4箔带材的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550~610℃范围内退火,随着温度的升高,TA4箔带材抗拉... 采用氩气保护在线连续退火炉对冷轧变形后0.12 mm厚度TA4箔带材进行退火试验,并进行拉力试验和金相组织试验,分析不同退火温度下TA4箔带材的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550~610℃范围内退火,随着温度的升高,TA4箔带材抗拉强度(Rm)和屈服强度(Rp0.2)连续下降,而伸长率(A50)持续升高;在此温度范围内TA4箔带材处于不完全再结晶状态,金相组织呈现变形组织和部分等轴晶的混合状态,回复和部分再结晶是引起强度降低、塑性提高的原因;得到满足3C电子产品对TA4箔带材性能需求的在线退火参数,TA4箔带材显现出良好的强度和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4箔带材 在线连续退火 力学性能 金相组织 变形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钛板表面缺陷形成机制以及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张俊祺 张明玉 +1 位作者 宋一新 岳旭 《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 CAS 2024年第6期68-74,共7页
因退火态冷轧纯钛板表面存在缺陷,故选取其缺陷位置以及正常位置,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维氏硬度计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钛板缺陷位置与正常位置金相组织无明显差异,且无明显氧化层出现;缺陷位置组织中的晶粒取向以<00... 因退火态冷轧纯钛板表面存在缺陷,故选取其缺陷位置以及正常位置,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维氏硬度计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钛板缺陷位置与正常位置金相组织无明显差异,且无明显氧化层出现;缺陷位置组织中的晶粒取向以<0001>方向为主,正常位置组织中的晶粒取向分布十分均匀,无明显的取向集中存在;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氧化物以及夹杂物存在于缺陷中。经分析得出:主要是在冶金过程中,Fe、Mg、O、C、Si、Al等元素在冶金与加工过程被带入所致。测得缺陷位置平均维氏硬度为130.1,正常位置平均维氏硬度为104.7,缺陷位置平均维氏硬度较正常位置的高25.4;缺陷位置内部弥散分布的细小析出相主要为TiC及微量的(Fe、T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板 缺陷 微观组织 维氏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固溶时效工艺对TA10钛合金微观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高芳兰 张明玉 杨娜 《特钢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8-11,共4页
通过实施不同固溶时效工艺对TA10钛合金进行实验研究,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室温拉伸测试等多种分析手段,深入探究不同固溶时效工艺条件下TA10钛合金的微观组织变化及其拉伸性能。研究发现:固溶温度为两相区时,合金组织以... 通过实施不同固溶时效工艺对TA10钛合金进行实验研究,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室温拉伸测试等多种分析手段,深入探究不同固溶时效工艺条件下TA10钛合金的微观组织变化及其拉伸性能。研究发现:固溶温度为两相区时,合金组织以初生α相及细小α'相为主,此时合金强度较低,塑性较高。时效处理后的组织中α'相消失,并析出次生α相,合金强度有所增加,塑性略有降低,且拉伸断口表面呈现等轴状韧窝特征。固溶温度为单相区时,组织中初生α相消失,且出现明显的晶界α相,此时组织主要由粗大β晶粒构成。发现无论是否进行时效处理,合金经单相区温度固溶处理后的塑性均较差,合金的拉伸断口微观结构为岩石状形态,且撕裂棱特征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0钛合金 微观组织 拉伸性能 断口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