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土化视野中的影视文化教学思考——以新疆大学影视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敏 侯斌英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4-166,共3页
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论述了球土化视野对新疆影视文化教学带来的挑战,并从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估等四个方面具体论述了在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双重视野中,新疆影视文化教学所需进行的调整以及需要进行教学思维改变的必... 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论述了球土化视野对新疆影视文化教学带来的挑战,并从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估等四个方面具体论述了在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双重视野中,新疆影视文化教学所需进行的调整以及需要进行教学思维改变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土化 新疆影视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语境中的新疆少数民族文学创作 被引量:1
2
作者 安凌 单宏军 《唐都学刊》 2003年第1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全球化语境 新疆 少数民族文学 文学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系有长处,遗憾还存在——童庆炳主编《文学概论》修订本评说
3
作者 刘求长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45-47,共3页
本文针对童庆炳主编、徐中玉主审,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学概论》一书的优缺长短发表了个人的见解。作者认为.本书在理论体系上,作为“概论”十分完整。在理论阐述上吸收了当今国内外研究者的新认识、新成果,其理论框架的选择与定位... 本文针对童庆炳主编、徐中玉主审,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学概论》一书的优缺长短发表了个人的见解。作者认为.本书在理论体系上,作为“概论”十分完整。在理论阐述上吸收了当今国内外研究者的新认识、新成果,其理论框架的选择与定位,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大众化”特点。国内沿用多年的文学理论体系过时说实不可取。童编《文学概论》仍然葆有其生命力.不可替代。同时,作者针对本书存在的某些明显的错误.发表了自己的批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庆炳主编 文学概论 评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俄语在新疆 被引量:4
4
作者 高莉琴 滕春华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5-129,共5页
俄语进入新疆起于沙俄的军事入侵。百年来俄语在新疆的传播和作用分为入侵、扩展、热潮、中断和复苏五个时期,这与中俄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关键词 社会语言学 俄语 新疆 语言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理论的整合与边缘性批评姿态 被引量:8
5
作者 欧阳可惺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5期57-61,共5页
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只有通过整合建立相对统一的批评话语和批评理念系统,才能延伸出一系列的批评和研究话题,达到批评实践的目标。少数民族文学的边缘性批评姿态以边缘空间为出发点,在差异中求"中心",同时也为去"多中心&qu... 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只有通过整合建立相对统一的批评话语和批评理念系统,才能延伸出一系列的批评和研究话题,达到批评实践的目标。少数民族文学的边缘性批评姿态以边缘空间为出发点,在差异中求"中心",同时也为去"多中心"而努力,边缘性批评姿态是混杂的、民族民间文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批评 整合 空间 批评姿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空间体验——兼与李欧梵先生商榷 被引量:3
6
作者 妥建清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5-10,共6页
李欧梵先生挖掘中国文学现代性的颓废面向意义重大,但他认为此种现代性的被压抑源于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进而提出西方启蒙思想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时间观念的论断,这是值得商榷的。启蒙思想对中国时间观念的影响,并非如李先生所言如此巨... 李欧梵先生挖掘中国文学现代性的颓废面向意义重大,但他认为此种现代性的被压抑源于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进而提出西方启蒙思想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时间观念的论断,这是值得商榷的。启蒙思想对中国时间观念的影响,并非如李先生所言如此巨大。从中国现代性的发生,利玛窦的地图开始部分瓦解中国天朝中心观念,到中国文学世界由于发现另一空间,由之更重视自身的空间体验,都可看出对现代性的空间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现代性 利玛窦的地图 两歧性 地域性 空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外国通俗文学研究综论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玉霞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5-127,共3页
关键词 通俗文学研究 综论 外国 学术研究 50年代 历史语境 巧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研究的学科化与文学研究的解合法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志友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95,共5页
近几年来,"文化研究"在文化现实的逼迫和人为的造势中学科化了。相反,文学研究作为学科却出现了"解合法化"的趋势。但是,即使是趋于强势的文化研究也取代不了逐渐边缘化的文学研究。它们两者不是包容或更替的关系... 近几年来,"文化研究"在文化现实的逼迫和人为的造势中学科化了。相反,文学研究作为学科却出现了"解合法化"的趋势。但是,即使是趋于强势的文化研究也取代不了逐渐边缘化的文学研究。它们两者不是包容或更替的关系。文化研究作为学科是必不可少的,但认为它是文学研究者的事情并将其设置于中文系则既是认识的不到位,也是实践所难以胜任的。在文学并没有真的终结的情况下,文学研究的路仍然宽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学科化 文学研究 解合法化 中国 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中国“后现代”文学观念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春梅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5-120,共6页
在当代文学语境中,"后现代"扮演了一个尴尬的角色:一方面,受尽怀疑与指责;另一方面,又成为指称和描述中国社会现实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理论话语,这决定了对"中国后现代"研究的必要性。对于"后现代主义是什么"... 在当代文学语境中,"后现代"扮演了一个尴尬的角色:一方面,受尽怀疑与指责;另一方面,又成为指称和描述中国社会现实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理论话语,这决定了对"中国后现代"研究的必要性。对于"后现代主义是什么"的不同追问,表明不同语境下的理解构成了后现代理论本身的混杂性。中国的后现代语境构成了这混杂状况中的一元。文章指出:观念性写作是中国后现代的关键,其叙事策略主要体现在美丑倒置原则、从"自由之我"到"叙事之我"、游戏观念、重估价值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文学观念 美丑倒置 自由之我 叙事之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空间性——兼与张光芒先生商榷 被引量:1
10
作者 邬春立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6-119,共4页
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进行阐释,中国现代性的后发性、中国传统思维的一元浑整性与国人切身的现代性体验,是三个展开论述的很关键的切入点,而空间性则是最为根本的基点。由此,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及其思潮总体上的现代性混沌,方可以有更... 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进行阐释,中国现代性的后发性、中国传统思维的一元浑整性与国人切身的现代性体验,是三个展开论述的很关键的切入点,而空间性则是最为根本的基点。由此,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及其思潮总体上的现代性混沌,方可以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性 空间性 置入 混沌 暖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存还是死亡——质疑“文学终结论”兼“文学边缘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邬春立 卞维娅 《红河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42-45,49,共5页
 "文学终结论"者以传统文学及其理论作为一个终极的"元",抽空"文学"这一范畴的真实所指,用前现代性的反思宣判了文学的终结。但是,以现代性反思来质疑这一反思本身,就会发现,"文学终结论"及...  "文学终结论"者以传统文学及其理论作为一个终极的"元",抽空"文学"这一范畴的真实所指,用前现代性的反思宣判了文学的终结。但是,以现代性反思来质疑这一反思本身,就会发现,"文学终结论"及与其相关的"文学边缘论"都是假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终结论 文学边缘论 假命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言的两个基本特性看新疆的双语教育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新卫 牛小莉 《新疆社科论坛》 2011年第6期72-74,共3页
在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进程中,语言的交际工具性和人文社会性这两个基本特性的权重正在发展变化。语言的人文社会性逐渐衰弱,而语言的交际工具性需求则在显著上升、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各民族人民发展的... 在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进程中,语言的交际工具性和人文社会性这两个基本特性的权重正在发展变化。语言的人文社会性逐渐衰弱,而语言的交际工具性需求则在显著上升、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各民族人民发展的必要条件。新疆的双语教育,一方面保障各少数民族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一方面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既体现了民族平等、语言平等的原则,又适应了社会发展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交际工具性 人文社会性 新疆双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开发与消费社会中的少数民族文学批评 被引量:1
13
作者 欧阳可惺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13-117,共5页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的叙事主题往往是与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分不开的。少数民族文学批评要探究和发掘的是:在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叙事中,市场条件下和消费社会中的少数民族的"民族性"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少数民族文学中的有关经济...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的叙事主题往往是与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分不开的。少数民族文学批评要探究和发掘的是:在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叙事中,市场条件下和消费社会中的少数民族的"民族性"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少数民族文学中的有关经济、生存、日常生活的表达,更多的是通过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想象来完成对自己本民族发展的自身体验,少数民族文学中的共同体发展想象实际上是国家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消费社会 少数民族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新疆戏剧创作与美学追求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彦临 张玉霞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18-121,共4页
新时期是新疆戏剧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在题材选择上表现为关注人、关注人情,敢于表现宗教斗争,展示民族文化;艺术形式上注重表现民族性。但总体来讲新疆戏剧仍然缺乏直面现实生活的勇气与对生活的哲理性思考,停步于现象的揭示;在艺术形... 新时期是新疆戏剧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在题材选择上表现为关注人、关注人情,敢于表现宗教斗争,展示民族文化;艺术形式上注重表现民族性。但总体来讲新疆戏剧仍然缺乏直面现实生活的勇气与对生活的哲理性思考,停步于现象的揭示;在艺术形式上对新的戏剧形式的借鉴不够,显示了一定的封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新时期 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天山北麓汉语人群语言状况及推普方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莉琴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29-133,共5页
新疆东天山北麓汉语人群的语言是以兰银官话为基础的老新疆话,有自己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系统。 形成于清朝乾隆中期,由于封闭至今仍以这种语言作为交际语言。推普方略应以扩大开放发展经济,努力宣传国家 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主。
关键词 汉语 官话 交际语言 语言文字政策 语音 词汇 语法 扩大开放 新疆 法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民间文学与俗文学的界说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昀 《新疆社科论坛》 2000年第1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民间文学 俗文学 关系 异同 表现内容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看郑振铎的中国文学史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段海蓉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121-123,共3页
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在写作精神上受到了中国传统史学著述精神和西方史学研究思想的影响, 在叙述方法和艺术标准上以文学本位观念为出发点,他的文学史研究是带有史学精神影响痕迹的对文学发展进行 自主叙述的研究。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史学精神 文学本位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发展现象的层次考察
18
作者 刘求长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86-90,共5页
文学发展现象的层次考察刘求长文学发展过程呈现出革新与继承、变与不变的辩证规律,这是人们已经普遍具有的共识。但是,如果只是对这个包含着丰富内容的文学发展现象作笼统的观察和描述,便难以揭示出文学发展的真实状况,从而也不利... 文学发展现象的层次考察刘求长文学发展过程呈现出革新与继承、变与不变的辩证规律,这是人们已经普遍具有的共识。但是,如果只是对这个包含着丰富内容的文学发展现象作笼统的观察和描述,便难以揭示出文学发展的真实状况,从而也不利于人们正确处理文学的发展变化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发展 审美心理 创作方法 文学艺术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文学创作 人民文学出版社 发展变化 风格流派 艺术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隐性与消费社会中的“个性特征话语”
19
作者 欧阳可惺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2-116,共5页
文章通过对消费社会中的部分文化特征进行分析,指出了目前文学存在的性质:文学的隐性。并对这种文学存在的形成和内涵进行了描述,指出随着消费社会文化范围的不断扩大,应该不断地对文学研究的对象进行新的界定。
关键词 文学隐性 消费社会 个性特征话语 文化特征 文学性质 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21世纪的新疆语言研究
20
作者 高莉琴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8-11,共4页
关键词 语言研究 面向21世纪 维吾尔语 人类语言 新疆 语言学史 副动词 语言调查 转换生成语法 历史比较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