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球土化视野中的影视文化教学思考——以新疆大学影视教学为例 |
王敏
侯斌英
|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2
|
全球化语境中的新疆少数民族文学创作 |
安凌
单宏军
|
《唐都学刊》
|
2003 |
1
|
|
3
|
体系有长处,遗憾还存在——童庆炳主编《文学概论》修订本评说 |
刘求长
|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
1999 |
0 |
|
4
|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俄语在新疆 |
高莉琴
滕春华
|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5
|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理论的整合与边缘性批评姿态 |
欧阳可惺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8 |
8
|
|
6
|
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空间体验——兼与李欧梵先生商榷 |
妥建清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9 |
3
|
|
7
|
20世纪外国通俗文学研究综论 |
张玉霞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8
|
文化研究的学科化与文学研究的解合法化 |
刘志友
|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9
|
试析中国“后现代”文学观念 |
张春梅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0
|
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空间性——兼与张光芒先生商榷 |
邬春立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1
|
生存还是死亡——质疑“文学终结论”兼“文学边缘论” |
邬春立
卞维娅
|
《红河学院学报》
|
2005 |
1
|
|
12
|
从语言的两个基本特性看新疆的双语教育 |
谢新卫
牛小莉
|
《新疆社科论坛》
|
2011 |
2
|
|
13
|
经济开发与消费社会中的少数民族文学批评 |
欧阳可惺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1
|
|
14
|
新时期新疆戏剧创作与美学追求 |
唐彦临
张玉霞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15
|
新疆东天山北麓汉语人群语言状况及推普方略研究 |
高莉琴
|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16
|
关于民间文学与俗文学的界说问题 |
张昀
|
《新疆社科论坛》
|
2000 |
1
|
|
17
|
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看郑振铎的中国文学史研究 |
段海蓉
|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18
|
文学发展现象的层次考察 |
刘求长
|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9
|
文学隐性与消费社会中的“个性特征话语” |
欧阳可惺
|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20
|
面向21世纪的新疆语言研究 |
高莉琴
|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