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案例结合问题教学法对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及综合急救技能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米拉·巴依肯 玉山江·朱玛合 张红玉 《科技与健康》 202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探究案例结合问题教学法对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及综合急救技能的影响。于2020年6月—2023年10月选取46例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则采用案... 探究案例结合问题教学法对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及综合急救技能的影响。于2020年6月—2023年10月选取46例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则采用案例结合问题教学法,比较两组住院医师考核成绩、带教老师满意度评分、思维能力以及培训反馈情况。结果显示,培训后,观察组考试成绩、带教老师满意度评分、思维能力评分以及各项综合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案例结合问题教学法可显著提高住院医师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操作水平,增强其思维能力,增加其综合急救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 问题教学 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 思维能力 急救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栓塞重症患者危险因素评估及相关护理策略研究
2
作者 阿依托逊·亚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201-0205,共5页
在肺栓塞重症患者中,深入分析其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关护理策略。方法 采用了104例肺栓塞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2例作为实验组,52例作为对照组。针对这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了PaO2, D二聚体,PCT, PaCO2和FEV1等辅助检查结果的比较,并对... 在肺栓塞重症患者中,深入分析其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关护理策略。方法 采用了104例肺栓塞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2例作为实验组,52例作为对照组。针对这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了PaO2, D二聚体,PCT, PaCO2和FEV1等辅助检查结果的比较,并对危险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PaO2,D二聚体,PaCO2和FEV1等指标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实验组的PaO2,PaCO2和FEV1方面表现较差,且D二聚体水平也较高。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卧床时间超过7天、PaO2(<40mmHg)、D二聚体、PaO2(40-60mmHg)、FEV1%(30-50)等指标对肺栓塞重症患者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栓塞重症患者的危险因素众多,对患者的健康具有较大影响。因此,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应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策略 辅助检查结果 回归分析 肺栓塞 危险因素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管理在老年呼吸重症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3
作者 阿依托逊·亚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111-0114,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寻精细化管理方式如何对于老年呼吸重症并肺部感染的护理有所帮助。方法 100例老年呼吸重症并发肺部感染病患,按照随机的方式,被分为两个组别,各50例。一组是对照组,接受一般的护理。另一组,则是观察组,此组病人会接受精细... 本研究旨在探寻精细化管理方式如何对于老年呼吸重症并肺部感染的护理有所帮助。方法 100例老年呼吸重症并发肺部感染病患,按照随机的方式,被分为两个组别,各50例。一组是对照组,接受一般的护理。另一组,则是观察组,此组病人会接受精细化的管理。在此之后,这两组的治疗成效、症状的消退时间,包括GCS评分,以及辅助呼吸肌评分都会进行比较。结果 实行精细化管理的观察组,有效率高达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而且,观察组的咳嗽、肺部哮鸣声、湿啰音以及喘息的消退时间也都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为9.0±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GCS评分7.0±1.3,而辅助呼吸肌评分为2.2±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4,说明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显著。结论 在老年呼吸重症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且能有效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状态,减少呼吸困难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老年呼吸重症并发肺部感染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联合急生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系统评分在重症监护室患者早期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窦丽 王艳梅 +2 位作者 侯军丽 侯桂红 聂玉琴 《吉林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969-972,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联合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系统(APACHEⅡ)评分在ICU患者早期病情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92例及试验组92例。以患者入...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联合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系统(APACHEⅡ)评分在ICU患者早期病情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92例及试验组92例。以患者入住ICU时即作为观察起点,采集相关数据,对照组进行APACHEⅡ评分,试验组进行MEWS和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组患者24 h ICU内病死率、24 h ICU内心肺复苏率及ICU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24 h ICU内病死率、24 h ICU内心肺复苏率、ICU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WS联合APACHEⅡ评分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能够在早期更加全面、快速、准确、简便地评估和判断ICU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并及早发现患者潜在的病情变化,为医护人员及时干预和处置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数据化认证评估依据,从而提高院内危重症患者救治水平,规避医疗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系统 重症监护室 早期病情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干部保健中心833例胸部CT与X线体检筛查效果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冰欣 文进 +3 位作者 胡昕 郝艳艳 杨丹 王晶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60-63,共4页
目的比较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X线在筛查新疆人群体检胸部疾病中的效果。方法分析2016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数据库中在干部保健中心行胸部X线、CT检查的833例体检者的检查结果。结果CT技术在胸部占位性病变、胸... 目的比较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X线在筛查新疆人群体检胸部疾病中的效果。方法分析2016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数据库中在干部保健中心行胸部X线、CT检查的833例体检者的检查结果。结果CT技术在胸部占位性病变、胸部炎症性疾病、胸部结节分布、结节大小在5 mm以内及6~10 mm的检出率较X线优势更为显著(P <0. 05)。结论胸部CT在胸部占位性病变、胸部炎症性疾病的筛查中,尤其在结节分布及直径大小的检出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X线 体检 胸部疾病 结节 占位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特征构建脓毒症患者短期死亡风险的预测模型及效能
6
作者 张红玉 唐永军 +1 位作者 热依汗古丽·沙塔尔 龙小艳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8期785-792,共8页
目的 探讨基于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特征构建脓毒症患者短期死亡风险的预测模型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6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训练集。以治疗后28 d时患者存活情况为分组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收集... 目的 探讨基于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特征构建脓毒症患者短期死亡风险的预测模型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6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训练集。以治疗后28 d时患者存活情况为分组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在患者入组时搜集血清样本进行质子核磁共振特异性代谢标志物分析,通过LASSO回归筛选出排名前4的产物构建脓毒症患者短期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最后纳入2023年1~12月于我院ICU治疗的脓毒症患者49例作为测试集对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验证。结果 死亡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显示原始模型的预测能力大于任何1次随机排列Y变量的预测能力,证明模型有效。无监督主成分分析得分散点图共解释了57%的变量(PC1=50%,PC2=7%),脓毒症患者经PCPA造模后血清中内源性代谢物发生了显著变化。OPLS-DA图示模型拟合效果好,不存在特异点,两组的分布区域完全分开。载荷矩阵图显示L-天门冬氨酸、吲哚乙酸、丙氨酸等水平升高,异亮氨酸、亮氨酸等水平下降。提取OPLS-DA模型中VIP值最大的前50个变量进行非参数检验,最后得到34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P<0.05),共有19个与脓毒症死亡最有可能相关的特征代谢物。死亡组患者血清苯丙氨酸、肌酸、乙酰乙酸、谷氨酸、蛋氨酸、尿素、乳酸及氧化三甲胺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使用LASSO筛选出的4个高相关的代谢产物,并建立的列线图模型脓毒症患者短期死亡风险的C-index分别为0.993(95%CI:0.931~0.999)。列线图模型预测训练集的脓毒症患者短期死亡风险(AUC=0.993,95%CI:0.978~1.000,P<0.001)具有一定价值;将列线图模型预测测试集的脓毒症患者短期死亡风险(AUC=0.934,95%CI:0.863~1.000,P<0.001)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模型对训练集预测的准确率分别为96.66%,敏感度分别为94.11%,特异度分别为97.60%。模型对验证集预测的准确率分别为90.62%,敏感度分别为88.23%,特异度分别为91.48%。结论 基于血清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特征构建脓毒症患者短期死亡风险的预测模型对于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预后 质子核磁共振 血清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脓毒症致肌萎缩大鼠模型探讨SIRT肌损伤保护作用及其对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7
作者 张红玉 唐永军 《新疆医学》 2024年第4期371-377,共7页
目的通过建立脓毒症致肌萎缩大鼠模型,探讨SIRT肌损伤保护作用及心肌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选择65只体重在200 g-300 g的SD雄性大鼠,按照随机原则分为A、B大组,建立脓毒症致肌萎缩大鼠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TNF-α、IL-6水平检测建... 目的通过建立脓毒症致肌萎缩大鼠模型,探讨SIRT肌损伤保护作用及心肌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选择65只体重在200 g-300 g的SD雄性大鼠,按照随机原则分为A、B大组,建立脓毒症致肌萎缩大鼠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TNF-α、IL-6水平检测建模是否成功。通过检测线粒体膜电位、ATP和活性氧来评价其功能;采用Western Blot对SIRT、PINK1、FOXO3a、Parkin、LC3-Ⅱ/Ⅰ蛋白的变化。结果LPS组、模型组、LPS+制动+SIRT组大鼠的TNF-α、IL-6水平高于正常组和单纯制动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LPS+制动+SIRT组TNF-α、IL-6水平有所降低(P<0.01);模型组MMP、ATP水平比正常组、LPS组、单纯制动组较低,ROS水平有所升高(P<0.01);模型组的蛋白SIRT、FOXO3a、PINK1、Parkin、LC3-Ⅱ/Ⅰ水平比正常组、LPS组、单纯制动组低(P<0.01);LPS+制动+线粒体自噬激动剂小檗碱组线粒体蛋白水平高于LPS+制动+SIRT组(P<0.01)。结论脓毒症致肌萎缩过程中,会降低SIRT和线粒体自噬水平,损伤线粒体功能,干预SIRT能改善脓毒症致肌萎缩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肌萎缩 SIRT 肌损伤 线粒体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超声评分及血浆miRNA-21-5p对脓毒症患者肺损伤程度及预后预判价值
8
作者 张红玉 唐永军 《新疆医学》 2024年第5期530-535,共6页
目的分析外周血miRNA-21-5p水平与肺部超声评分(LUS)对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肺损伤(ALI)的病情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90例AL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L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3组:低危组(38例,APACHEⅡ评分≤10分)、中危组(3... 目的分析外周血miRNA-21-5p水平与肺部超声评分(LUS)对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肺损伤(ALI)的病情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90例AL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L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3组:低危组(38例,APACHEⅡ评分≤10分)、中危组(32例,APACHEⅡ评分10-20分)及重危组(20例,APACHEⅡ评分≥20分)。检测比较3组血浆miRNA-21-5p、B型脑钠肽(BNP)、D二聚体(D-dimer)、氧合指数(O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以及LUS评分。采用Pearson直线分析评估血浆miRNA-21-5p水平及LU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相关程度。依据患者预后结局分为存活组(71例)和死亡组(19例),比较上述临床指标的差异。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预后结局的危险程度。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浆miRNA-21-5p水平与LUS评分对ALI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中危组血浆miRNA-21-5p、BNP、EVLWI及LUS评分均低于重危组(P<0.05),但均高于轻危组(P<0.05);而中危组OI高于重危组(P<0.05),但低于轻危组(P<0.05)。三组D-dimer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miRNA-21-5p水平及LU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r=0.857,P=0.026;r=0.795,P=0.036)。死亡组的血浆miRNA-21-5p、BNP、EVLWI及LUS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但OI则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血浆miRNA-21-5p水平与LUS评分是ALI患者预后结局的危险因素(OR=3.656,P=0.013;OR=2.913,P=0.029)。血浆miRNA-21-5p切点3.25与LUS评分切点17.50对预测ALI患者短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56,灵敏度为84.2%和特异度为81.7%(P=0.018)。结论血浆miRNA-21-5p与LUS评分能有效评估AL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对短期预后结局预测有较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21-5p 肺部超声评分 急性肺损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乳酸、IL-6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梁旭 李国旗 +1 位作者 张红玉 库尔班江·吐尔逊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目的:探讨血乳酸、IL-6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对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3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45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完善血气分析及血常... 目的:探讨血乳酸、IL-6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对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3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45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完善血气分析及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并进行SOFA评分。所有患者随访28 d,根据患者是否存活分为生存组46例和死亡组99例,比较两组血乳酸、IL-6及SOFA评分的区别,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基本资料,确定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乳酸、IL-6及SOFA评分与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乳酸、IL-6、SOFA评分及三者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最后,基于R语言采用Bootstrap法对模型重抽样500次后,绘制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结果:脓毒症死亡组患者血乳酸水平、IL-6及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者病死率为68%(99/14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血乳酸、IL-6、SOFA评分是导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SOFA评分、有糖尿病、高血乳酸、高IL-6是导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乳酸、IL-6、SOFA评分与脓毒症患者死亡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血乳酸、IL-6、SOFA评分及三者联合检测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AUC依次为0.863、0.850、0.897、0.949。血乳酸最佳截断值为2.950 mmol/L时,诊断敏感度为77.800%,特异度为89.100%;IL-6最佳截断值为100.970 pg/mL时,诊断敏感度为70.700%,特异度91.300%;SOFA评分最佳截断值为7.500分时,诊断敏感度为93.900%,特异度为80.400%;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0.900%,特异度为89.100%。结论:血乳酸、IL-6、SOFA评分升高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此次构建的临床预测模型的准确度及临床适用度较高,三者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分析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乳酸 IL-6 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系统免疫炎症指数、D-二聚体水平与SOFA评分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10
作者 梁旭 李国旗 +5 位作者 库尔班江·吐尔逊 斯拉木·克依木 董霞 张海静 李洋 张红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2-630,共9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ory index,SII)、D-二聚体水平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到2023年7月在新...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ory index,SII)、D-二聚体水平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到2023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114名脓毒症患者,另选同一时期健康体检者43例作为对照组,脓毒症患者收住院后进行血液标本实验室检查,得出SOFA评分。所有脓毒症患者随访28 d,依据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结局分为生存组37例和死亡组77例。比较3组间SII、D-二聚体水平与SOFA评分的差异;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的基线资料,得出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并且绘制森林图;Spearman相关性分析SII、D-二聚体水平和SOFA评分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对SII、D-二聚体水平、SOFA评分及三者联合检测进行评估,绘制生存率曲线;最后,基于R语言对模型采用Bootstrap法重抽样500次后,绘制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结果:脓毒症死亡组患者SII、D-二聚体水平、SOFA评分较生存组及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为68%。单因素Logistic回归的分析结果表明,SII、D-二聚体水平、SOFA评分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SII、D-二聚体水平、SOFA评分是脓毒症病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SII、D-二聚体水平、SOFA评分与脓毒症患者死亡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SII、D-二聚体水平、SOFA评分及三者联合检测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822、0.888、0.874、0.967。SII在最佳截断值2063.5时,诊断敏感度为73.700%,特异度为75.000%;D-二聚体水平在最佳截断值3.8 mg/mL时,诊断敏感度为85.500%,特异度为80.600%;SOFA评分在最佳截断值9.500分时,诊断敏感度是75.000%,特异度是86.100%。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3.400%,特异度为91.700%。结论:SII、SOFA评分、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的拟合度及临床适用性较高,三者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D-二聚体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损伤大鼠心肌细胞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晓靖 陈玉岚 +7 位作者 张向阳 杨少玲 黄定 王红 张宇 倪国华 赵龙 陈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470-247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普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损伤大鼠心肌细胞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分析其对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选取140只雌性普通级SD大鼠分为6组:0.9%氯化钠溶液灌胃组(ISO组),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L30组),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普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损伤大鼠心肌细胞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分析其对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选取140只雌性普通级SD大鼠分为6组:0.9%氯化钠溶液灌胃组(ISO组),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L30组),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L10组),普伐他汀高剂量组(P120组),普伐他汀低剂量组(P40组),对照组。对前5组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对照组大鼠皮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分别于注射后6 h及72h每组随机取8只大鼠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同时检测其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在注射异丙肾上腺素6 h和72 h时,对照组大鼠体质量较其他5组大鼠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2 h时,ISO组、P120组和P40组左室质量、左室质量指数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在注射异丙肾上腺素6 h时,其他5组大鼠心率加快,主动脉平均压及左室内压变化速率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在注射异丙肾上腺素72 h时,其他5组Bcl-2表达增高;在注射异丙肾上腺素6 h及72 h时,其他5组Bax表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2 h时,L10、P120及P40组Bax/Bcl-2较对照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异丙肾上腺素损伤大鼠采用阿托伐他汀预先干预,对心肌在左室重塑指标方面有显著改善,其可能通过促进Bax/Bcl-2趋于平衡而对心肌细胞凋亡产生影响,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可能有益于损伤心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普伐他汀 BCL-2 BAX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颅脑损伤后炎症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9
12
作者 王佳 张红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TBI)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与颅脑损伤程度、继发性颅脑损伤(SCI)的关系。方法选取98例TBI患者,根据急性闭合性TBI的分型标准分为轻型、中型及重型TBI,分别为轻型组(29例...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TBI)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与颅脑损伤程度、继发性颅脑损伤(SCI)的关系。方法选取98例TBI患者,根据急性闭合性TBI的分型标准分为轻型、中型及重型TBI,分别为轻型组(29例)、中型组(41例)及重型组(28例),4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TBI后1、3、5、7及12 d取外周静脉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检测患者的TNF-α、IL-6及CRP表达水平,计算脑出血量及脑水肿体积。结果 TBI后1、3、5、7及12 d血清TNF-α、IL-6及CRP表达水平均先升高,再下降;但TBI后各个时间点的血清TNF-α、IL-6及CRP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TBI后1、3及5 d脑出血量逐渐增多、脑水肿体积逐渐增大,TBI后7及12 d脑出血量逐渐减少、脑水肿体积逐渐减小;重型组各个时间点的血清TNF-α、IL-6及CRP表达水平均高于轻型组及中型组(P<0.05);中型组各个时间点的血清TNF-α、IL-6及CRP表达水平均高于轻型组(P<0.05);TBI后TNF-α、IL-6及CRP表达水平与TBI程度、脑出血量及脑水肿体积呈正相关(P<0.05)。结论 TBI程度、脑出血量及脑水肿体积与血清TNF-α、IL-6及CRP表达水平呈单峰性升降密切相关,可作为TBI病情评估、疗效及预后的检测指标,为TBI采取免疫抑制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炎症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6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IO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生综合护理技能实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窦丽 王秀珍 +1 位作者 孙晶晶 聂玉琴 《护理管理杂志》 2017年第5期365-367,共3页
目的探讨CDIO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生综合护理技能实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9名高职护生为对照组,131名高职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综合护理技能实训教学,观察组采用CDIO教学模式,通过构思-设计-实现-运作4个步骤进行... 目的探讨CDIO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生综合护理技能实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9名高职护生为对照组,131名高职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综合护理技能实训教学,观察组采用CDIO教学模式,通过构思-设计-实现-运作4个步骤进行教学,包括组建教学师资、制订教学计划、设置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方案。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高职护生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高职护生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有显著差异,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中自信心、分析能力、开放思维、系统化能力、求知欲5个维度得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CDIO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护生综合护理技能实训教学中,全面提升其综合能力及职业核心胜任力,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 综合护理实训 高职护生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UCH-L1与NGAL对重度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及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佳 张红玉 +1 位作者 杜鹏 文进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期195-199,205,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与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对评估重度脑损伤(SBI)患者病情与预后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88例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水平分为:轻... 目的分析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与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对评估重度脑损伤(SBI)患者病情与预后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88例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水平分为:轻度组(49例,GCS评分≥9)和重度组(39例,GCS评分<9)。另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入院时血清UCH-L1与NGAL水平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血清UCH-L1与NGAL水平分别与GCS评分的相关性。随访6月,依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血清UCH-L1、NGAL水平以及GCS评分的差异。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SBI患者短期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NGAL与UCH-L1水平对SBI患者随访6月预后生存的诊断性能。结果重度组血清UCH-L1与NGAL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而轻度组血清UCH-L1与NGA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UCH-L1水平分别为28.7±5.2、15.4±3.6、10.5±2.3ng/mL,NGAL水平分别为253.8±33.4、161.5±27.3、136.6±25.1ng/mL,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脑损伤患者血清UCH-L1与NGAL水平均分别与GCS评分呈线性负相关(r=-0.713,P=0.023、r=-0.852,P=0.011)。随访6月,预后不良组血清UCH-L1及NGAL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UCH-L1水平分别为36.2±3.9、11.6±2.1ng/mL,NGAL水平分别为285.8±24.6、114.3±10.2ng/mL,均P<0.05),而GCS评分低于预后良好组(GCS评分分别为5.2±1.2、13.8±1.1,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UCH-L1及NGAL水平为随访6月SBI患者生存相关的危险因素(OR=2.765,P=0.029、OR=2.965,P=0.024)。ROC曲线显示,血清UCH-L1截断值为19.5ng/mL,预测SBI患者随访6月预后不良的AUC为0.826,灵敏度为89.4%,特异性为80.1%。而血清NGAL截断值为182.5ng/mL,预测的AUC为0.895,灵敏度为91.2%,特异性为85.7%。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27,灵敏度为93.2%,特异性为88.9%。结论血清UCH-L1与NGAL水平能有效评估颅脑损伤程度,对短期预后判断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重度脑损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和N末端前体脑钠肽在脓毒血症患者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红玉 王佳 孙晓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31-1433,共3页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PCT)和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65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50例健康人群作对照组,检测血浆中PCT和NT-proBNP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非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组...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PCT)和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65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50例健康人群作对照组,检测血浆中PCT和NT-proBNP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非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组血清PCT和NT-pro-BNP的浓度均明显升高(P〈0.01);PCT、NT-pro-BNP浓度、APACHEII评分3者之间均呈正相关。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的血清PCT和NT-pro-BNP的浓度均明显升高(均P〈0.01)。PCT和NT-pro-BNP预测脓毒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4(95%CI:0.821-0.998),0.748(95%CI:0.625-0.903)。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浆中PCT和NT-pro-BNP表达水平升高,两者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脓毒血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降钙素原 N末端前体脑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维持和缓解方案对哮喘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双双 刘晖 +2 位作者 王晶 文进 张莹 《中国医药》 2021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维持和缓解方案对哮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哮喘患者(年龄>16岁)404例。根据患者既往吸入药物情况分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维持和缓解组(198例)和沙...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维持和缓解方案对哮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哮喘患者(年龄>16岁)404例。根据患者既往吸入药物情况分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维持和缓解组(198例)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加按需沙丁胺醇组(206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特征,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比较2组患者哮喘首次加重出现时间,同时使用泊松回归模型比较2组急性加重年发生率,采用两因素两水平重复测量协方差分析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哮喘控制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使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加按需沙丁胺醇组相比,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维持和缓解组的哮喘患者首次急性加重出现时间显著后延[5.2(2.4,7.8)d比2.0(1.6,2.4)d,Log-rank P=0.024],首次恶化的风险降低了44.0%(比值比=0.56,95%置信区间:0.32~0.95,P=0.033),急性加重年发生率也显著较低(16.0%比26.0%,比值比=0.62,95%置信区间:0.41~0.94,P=0.024)。与基线相比,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维持和缓解组及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加按需沙丁胺醇组两种方案均可达到哮喘控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哮喘控制问卷评分变化(-0.70±0.37)分比(-0.66±0.29)分,P=0.422];2组标准化哮喘患者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变化[(0.84±0.30)分比(0.73±0.31)分,P=0.164]和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74±58)ml比(46±31)ml,P=0.285;(196±121)ml比(173±104)ml,P=0.441]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各不良反应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维持和缓解治疗方案较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加按需沙丁胺醇治疗方案明显降低哮喘患者急性加重风险,但二者在哮喘控制、生活质量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的改善方面具有相同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肺功能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B型钠尿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红玉 王佳 +1 位作者 孙晓靖 杜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08-41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B型钠尿肽(BNP)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110例脓毒症患者分为存活组(n=67)和死亡组(n=43)。分别于入院时及入院24h取静脉血行PCT及BNP测定,并比较患者24h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B型钠尿肽(BNP)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110例脓毒症患者分为存活组(n=67)和死亡组(n=43)。分别于入院时及入院24h取静脉血行PCT及BNP测定,并比较患者24h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II)。结果:2组入院时PCT、BNP及APACHE I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4h,存活组PCT、BNP及APACHE II评分均下降,死亡组均上升,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PCT、BNP及APACHE II评分均低于死亡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PCT(r=0.521,P=0.013)、BNP(r=0.452,P=0.029),均与APACHE II评分呈统计学相关。PCT及BNP联合检测对患者死亡预测的敏感性为89.4%,特异性为91.6%。结论:PCT及BNP联合可提高脓毒症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PCT及BNP持续上升可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诊断 降钙素 @B型钠尿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尿钠钾排泄比与左心室质量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瑜 王红 孙晓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2期4013-4017,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尿钠、尿钾和24 h尿钠钾排泄比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2016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93例,留取其24 h尿标本,检测24 h尿钠、尿钾水平和24 h尿...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尿钠、尿钾和24 h尿钠钾排泄比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2016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93例,留取其24 h尿标本,检测24 h尿钠、尿钾水平和24 h尿钠钾排泄比。依据24 h尿钠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尿钠≤100 mmol/24h),B组(100 mmol/24 h<尿钠≤200 mmol/24 h)和C组(尿钠>200 mmol/24 h)。进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测,记录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LVMI。结果 3组患者IVST、LVPW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IVST大于A组和B组,C组LVPWT大于A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LVMI与24 h尿钠钾排泄比呈正相关(rs=0.119,P<0.05),与24 h尿钠、尿钾无直线相关性(rs=0.139、0.087,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 h尿钠钾排泄比是LVMI的影响因素[β(95%CI)=1.287(0.116,2.457),P<0.05],24 h尿钠[β(95%CI)=-0.011(-0.050,0.027)]和24 h尿钾[β(95%CI)=0.071(-0.096,0.237)]与LVMI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24 h尿钠钾排泄比与LVMI相关,独立于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尿钠 尿钾 尿钠钾排泄比 左心室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NGAL及uCH-L1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佳 张红玉 孙晓靖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9期116-119,共4页
目的研究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及泛素C末端水解酶L1(u CH-L1)的表达变化及其在预后预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5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4 h内的N... 目的研究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及泛素C末端水解酶L1(u CH-L1)的表达变化及其在预后预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5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4 h内的NGAL、uCH-L1水平将患者分别分为NGAL升高组(NGAL>4.40 ng/mL,38例)、非NGAL升高组(NGAL≤4.40 ng/mL,18例)和uCH-L1升高组(u CH-L1>0.38 ng/L,35例)、非uCH-L1升高组(uCH-L1≤0.38 ng/L,21例)。根据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比较各组相关指标的差异,检测各组NGAL和uCH-L1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与非NGAL升高组、非uCH-L1升高组比较,NGAL升高组、uCH-L1升高组患者入院时间较长,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较低,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较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较高,死亡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NGAL、uCH-L1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NGAL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799,P <0.05),uCH-L1与APACHEⅡ评分及NGAL呈正相关(r=0.659,P <0.05;r=0.726,P <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NGAL、uCH-L1变化方向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两者明显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颅脑损伤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泛素C末端水解酶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71例成人新登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结局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龚新记 文进 +4 位作者 李月华 王晶 吴刚 胡昕 王希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1514-1517,共4页
目的评估新登记涂阳结核患者的治疗结局,同时确定治疗不成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纳入3071例成人涂阳结核患者,登记个人信息,定期复诊随访,并接受抗结核治疗,追踪患者治疗结局。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核... 目的评估新登记涂阳结核患者的治疗结局,同时确定治疗不成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纳入3071例成人涂阳结核患者,登记个人信息,定期复诊随访,并接受抗结核治疗,追踪患者治疗结局。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核患者治疗结局与患者基本特征及治疗情况的相关性。结果3071例涂阳结核患者中男性1683例,女性1388例,2736例(89.1%)治疗成功,335例(10.9%)治疗不成功。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涂阳结核患者治疗失败与年龄、治疗分类、痰检复诊次数、实际管理方式相关。结论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老年患者、复治、未完成痰检复诊、强化期督导患者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涂阳 治疗结局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