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干预在新疆少数民族患者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和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鹏 马秀英 《新疆医学》 2015年第9期1344-1345,共2页
电子结肠镜检查是目前临床医学认为诊断结肠疾病最直观可靠的方法[1]。新疆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因各民族文化、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差异,各种肠道疾病的发生率也不同。尤其是近年来结肠炎、结肠息肉和结肠癌等肠道疾病发病率的不断上... 电子结肠镜检查是目前临床医学认为诊断结肠疾病最直观可靠的方法[1]。新疆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因各民族文化、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差异,各种肠道疾病的发生率也不同。尤其是近年来结肠炎、结肠息肉和结肠癌等肠道疾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故行结肠镜检查的少数民族患者日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新疆少数民族 直观可靠 肠道准备 饮食习惯 结肠息肉 结肠疾病 结肠癌 汉族患者 耐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诊断炎症性肠病联合四种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庞澜 朱勇荷 +1 位作者 吴江 马秀英 《新疆医学》 2017年第5期536-537,535,共3页
目的为探讨内镜下诊断炎症性肠病联合测定血清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抗酿酒酵母菌抗体(ASCA)、抗小肠杯状细胞抗体(GAB)、抗胰腺腺泡抗体(PAB)对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结肠镜下诊断20例溃疡性结肠炎(UC组)、10例克罗恩病(CD组)... 目的为探讨内镜下诊断炎症性肠病联合测定血清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抗酿酒酵母菌抗体(ASCA)、抗小肠杯状细胞抗体(GAB)、抗胰腺腺泡抗体(PAB)对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结肠镜下诊断20例溃疡性结肠炎(UC组)、10例克罗恩病(CD组)、10例肠道疾病组患者,5例健康对照组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血清中的ANCA、ASCA、IGA、PAB水平。结果 4组中AN CA的阳性率分别为60%(12例)、20%(2例)、10%(1例)、0%(0例);ASCA的阳性率分别为20%(2例)、50%(5例)、10%(1例)、0%(0例);GAB的阳性率分别为10%(1例)、10%(1例)、10%(1例)、0%(0例);PAB的阳性率分别为5%(1例)、10%1例)、0%(0例)、0%(0例);4组抗体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0%(16例)、90%(9例)、30%(3例)、0%(0例)。结论内镜下诊断炎症性肠病联合ANCA、ASCA、GAB、PAB检测可提高诊断率,同时可作为鉴别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一种非创伤性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抗酿酒酵母菌抗体 抗小肠杯状细胞抗体 抗胰腺腺泡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诊治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18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3
作者 阿里木江.阿不都热合曼 纪文静 阿古再.热合曼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对180例上消化道黏膜病变患者进行超声内镜诊断,并根据内镜结果选择内镜下黏膜切除(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进行治疗,术后定期内镜随访。并对所获得的最终病理检查...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对180例上消化道黏膜病变患者进行超声内镜诊断,并根据内镜结果选择内镜下黏膜切除(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进行治疗,术后定期内镜随访。并对所获得的最终病理检查进行诊断率的分析,分析超声内镜的诊断及治疗结果。结果:病理总诊断准确率为70.35%;超声内镜诊断准确率67.68%。超声内镜图像测量的长径大于2cm的病灶75例,诊断准确率(84.5%)高于小于2cm的病灶123例(61%)(P<0.05),且起源层次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并且在超声内镜指导下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 消化系统疾病/治疗 @黏膜下病变 @超声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附164例报告 被引量:16
4
作者 马博 郑建忠 +2 位作者 杨旭 吴江 张世天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739-74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LC+EST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LC+EST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先行ERCP及EST后再行LC。164例中155例患者共成功取出胆总管结石196枚,取石成功率94.5%,另9例未成功,其中4例胆总管狭窄段大于2cm,另5例结石嵌顿,导丝无法通过。155例EST后6例发生轻度急性胰腺炎,经积极治疗后仍行LC术,LC成功率96.5%,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1±4)d。结论ERCP+EST后行LC术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方法,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扩大了胆道微创治疗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性 括约肌切开术 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心功能改变与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纪文静 阿里木江.阿不都热合曼 +1 位作者 阿孜古力.阿不来提 丁永年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1-84,共4页
目的 研究肝硬化患者心功能的改变,探讨其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心脏彩超检测反映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的指标,将不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心功能进行比较,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肝硬化患者心功能与MELD评分... 目的 研究肝硬化患者心功能的改变,探讨其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心脏彩超检测反映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的指标,将不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心功能进行比较,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肝硬化患者心功能与MELD评分的关系:MELD≤9分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58.12±0.18)%,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峰值(E)/二尖瓣舒张晚期流速峰值(A)值为(1.04±0.03),左房直径(Las)为(30.48±0.36)mm;MELD 10-19分患者的LVEF为(60.58±1.21)%,E/A值为(0.78±0.03),LAs为(27.14±0.56)mm;MELD≥20分患者的LVEF为(56.71±0.54)%,E/A值(0.53±0.01),LAs为(34.12±0.72)mm。MELD评分3者间两两比较显示,1MELD≤9分、10-19分肝硬化患者的LVEF值均高于MELD≥20分患者,MELD≤9分患者的LVEF值与MELD 10-19分患者比较、MELD 10-19分患者的LVEF值与MELD≥20分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E/A值随MELD评分逐步降低,MELD评分3者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检验显示,E/A值与MELD评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35,P〈0.05;MELD≥20分肝硬化患者的LAs高于MELD≤9分、10-19分患者,不同MELD评分肝硬化患者的L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可出现心功能受损,其程度随肝功能的恶化而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心功能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族、汉族在结肠镜检查时肠道准备的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庞澜 阿里木江 +2 位作者 阿不都热合曼 吴江 马秀英 《新疆医学》 2016年第2期219-220,230,共3页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肠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并可对结肠疾病进行治疗。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清洁度直接影响结肠镜检查的结果,肠腔内的粪便可掩盖粘膜病变。有报道认为因肠道准备不充分而遗漏扁平腺瘤的发生率可高达27%[1,2],甚至可因视...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肠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并可对结肠疾病进行治疗。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清洁度直接影响结肠镜检查的结果,肠腔内的粪便可掩盖粘膜病变。有报道认为因肠道准备不充分而遗漏扁平腺瘤的发生率可高达27%[1,2],甚至可因视野不清、肠腔走向不明,导致肠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漏诊右半结肠的早期癌变,从而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粘膜病 结肠疾病 右半结肠 结肠癌 早期癌变 语言沟通障碍 单人操作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微导管肝癌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影响预后因素的分析
7
作者 熊静平 罗庆元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97-399,共3页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因素的分析。方法对13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行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并经微导管内注射氟尿嘧啶、顺铂、羟基喜树碱,然后以碘油栓塞,随访6~36个月。观察肝癌栓塞前、后肿瘤大小、临床表现、血生化指标及...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因素的分析。方法对13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行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并经微导管内注射氟尿嘧啶、顺铂、羟基喜树碱,然后以碘油栓塞,随访6~36个月。观察肝癌栓塞前、后肿瘤大小、临床表现、血生化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36例肝癌患者栓塞术后1、2、3、6、12个月肿瘤长度与宽度均较术前缩小(P〈0.05),症状得到改善。栓塞术后1~4周甲胎蛋白均较术前降低(P〈0.05)。1年生存率为48.5%,2年生存率为8.0%,3年生存率为5.8%,中位生存期15个月。结论经微导管肝癌化疗栓塞术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导管 中晚期肝癌 化疗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临床体会 被引量:2
8
作者 齐齐格 阿里木江.阿不都热合曼 《亚太传统医药》 2012年第12期149-150,共2页
目的:总结上消化道异物胃镜治疗的体会。方法:选取采用无痛胃镜进行诊治的47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观察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并比较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患者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波动情况。结果:经胃镜治疗后,45例成功取出异物,... 目的:总结上消化道异物胃镜治疗的体会。方法:选取采用无痛胃镜进行诊治的47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观察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并比较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患者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波动情况。结果:经胃镜治疗后,45例成功取出异物,占95.74%;2例由于严重嵌顿未能取出,转为外科手术后痊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中、治疗后DBP、SBP、HR、SpO2等指标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痛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无明显影响,具有良好的临床诊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上消化道异物 临床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肠镜治疗大肠息肉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阿里木江.阿不都热合曼 齐齐格 《亚太传统医药》 2012年第12期155-156,共2页
目的:观察经肠镜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大肠息肉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均在麻醉状态下经肠镜切除。对照组采用套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频电摘除术治疗。术后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量、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目的:观察经肠镜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大肠息肉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均在麻醉状态下经肠镜切除。对照组采用套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频电摘除术治疗。术后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量、复发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切除息肉,成功率为100%。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肠镜下高频电摘除术治疗大肠息肉近远期疗效均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息肉 肠镜 套扎术 高频电摘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100例胃镜诊治和临床分析
10
作者 齐齐格 阿里木江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9期450-451,共2页
目的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胃镜诊治,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经胃镜检查并治疗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100例青少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结果进行比较,记录两组胃镜... 目的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胃镜诊治,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经胃镜检查并治疗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100例青少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结果进行比较,记录两组胃镜检出率、出血原因、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胃镜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出血原因及镜下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胃镜检查可以准确判断老年人消化道出血原因,对于疾病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 胃镜诊治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范围广的表浅平坦型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阿里木江·阿不都热合曼 纪文静 阿古再·热合曼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905-907,共3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下射频消融术(RFA)治疗早期且范围广的表浅平坦型(0~Ⅱb型)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ESCC)及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78例早期0~Ⅱb型ESCC及癌前病变患者,病变长度5~13cm,食管受累... 目的探讨经内镜下射频消融术(RFA)治疗早期且范围广的表浅平坦型(0~Ⅱb型)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ESCC)及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78例早期0~Ⅱb型ESCC及癌前病变患者,病变长度5~13cm,食管受累周径为9/12~11/12周;均在内镜下用HALO射频消融系统进行RFA,观察患者治疗后1年的组织学完全缓解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初次治疗3个月后经内镜检查完全缓解率约为69.2%(54/78),随访时间内追加RFA1~4次,12个月后经内镜检查完全缓解率达93.6%(73/78)。其中5例(6.4%)患者轻度食管狭窄,无吞咽困难;8例(10.3%)患者术后发生重度食管狭窄,经内镜下施行4~11次的水囊扩张术,狭窄均缓解,未发生其他的并发症。结论内镜下RFA治疗早期且范围广的0~Ⅱb型ESCC以及癌前病变是安全有效的,且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低,可扩大内镜微创治疗0~Ⅱb型ESCC相关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术 内窥镜检查 食管肿瘤/外科学
原文传递
56例肝硬化患者心功能、NT-proBNP水平与MELD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纪文静 阿里木江.阿不都热合曼 丁永年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9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评估肝硬化患者心功能、N末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与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ELD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肝硬化患者56例为试验组,其中MELD≤9分15例,MELD 10~19分18例,MELD≥20分23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56例为对照组。应用EL... [目的]评估肝硬化患者心功能、N末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与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ELD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肝硬化患者56例为试验组,其中MELD≤9分15例,MELD 10~19分18例,MELD≥20分23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56例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测定血NT-proBNP浓度,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反映心脏收缩(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功能[左房直径(LAs)、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E)、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A)、计算E/A比值的指标],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中不同MELD评分者间的LVEF、E/A、LAs及NT-proBNP浓度。[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LVEF、E/A、LAs及NT-proBNP浓度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MELD评分之间LVEF、E/A、LAs、NT-proBNP浓度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检验显示E/A值与MELD评分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94(P<0.01);NT-proBNP与MELD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13(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血NT-proBNP较对照组升高,随MELD评分递增;该地区肝硬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心功能损害,其心功能受损程度随肝功恶化加重,患者NTproBNP浓度与肝功能受损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心功能 N末端脑钠肽水平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