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let-7a-5p靶向调控SNAP23影响食管鳞状细胞癌发展的研究
1
作者 陈娇 刘清 +3 位作者 黄丛改 郑树涛 刘涛 卢晓梅 《癌变.畸变.突变》 2025年第1期63-71,共9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 miR-let-7a-5p靶向调控突触体相关蛋白23(SNAP23)影响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发展的机制。方法:在人类癌症差异表达的miRNA数据库(dbDEMC)中分析了食管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miR-let-7a-5p的表达水平,在人类癌症miRNA... 目的:探讨微小RNA miR-let-7a-5p靶向调控突触体相关蛋白23(SNAP23)影响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发展的机制。方法:在人类癌症差异表达的miRNA数据库(dbDEMC)中分析了食管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miR-let-7a-5p的表达水平,在人类癌症miRNA的交互式分析和可视化数据库(CancerMIRNome)中,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对数秩检验探讨了食管癌组织中miR-let-7a-5p的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人永生化食管上皮细胞SHEE和ESCC细胞系中miR-let-7a-5p的表达;利用慢病毒载体转染技术,构建miR-let-7a-5p过表达的稳定转染细胞株;分别采用EdU细胞增殖实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在dbDEMC和CancerMIRNome数据库中分析miR-let-7a-5p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在ENCORI、Diana Tarbase、miRDB数据库寻找miR-let-7a-5p的下游靶基因。Western blot法检测SNAP23蛋白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miR-let-7a-5p和SNAP23的靶向关系。结果:在食管癌组织中,miR-let-7a-5p的表达水平较癌旁正常组织降低,其表达水平与患者总生存期呈正相关(HR=0.57,P<0.05)。与人永生化食管上皮细胞SHEE相比,ESCC细胞系中miR-let-7a-5p呈低表达(P<0.01)。与对照组相比,增强miR-let-7a-5p表达后,ESCC细胞系TE-13的增殖、集落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受到抑制(P<0.05或P<0.01)。在ESCC患者的外周血中,miR-let-7a-5p的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增加(P<0.01)。分泌蛋白SNAP23被预测出是miR-let-7a-5p的下游靶基因。过表达miR-let-7a-5p后SNAP23的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iR-let-7a-5p可下调野生型-SNAP23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P<0.01)。结论:miR-let-7a-5p通过靶向下调SNAP23的表达,抑制ESCC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miR-let-7a-5p 突触体相关蛋白23 侵袭转移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9细胞及其在棘球蚴病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何荣东 石元春 +4 位作者 宋志浩 卡力比夏提·艾木拉江 朱江 周檀芳 温浩 《医学研究杂志》 2025年第1期139-142,157,共5页
棘球蚴病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的人畜共患感染性寄生虫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多为免疫性损伤与保护并存,其中以细胞免疫造成的伤害和保护为主要表现。Th9细胞是近年来新定义的Th细胞亚群,主要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9(interleukin-9,IL-9)等... 棘球蚴病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的人畜共患感染性寄生虫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多为免疫性损伤与保护并存,其中以细胞免疫造成的伤害和保护为主要表现。Th9细胞是近年来新定义的Th细胞亚群,主要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9(interleukin-9,IL-9)等发挥生物学效应。Th9细胞的分化受TGF-β、IL-4和其他多种转录因子的协同调节,不仅在肿瘤、呼吸道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等疾病中发挥作用,而且在棘球蚴病发生、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棘球蚴病中主要通过上调Th9细胞相关因子IL-9,逃避宿主免疫反应,达到长期寄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T细胞 白细胞介素-9 棘球蚴病 寄生虫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部分地区绵羊捻转血矛线虫苯并咪唑抗性相关分子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3
作者 张颖 瓦热斯·吐尔松 +7 位作者 辛连喜 热依兰木·吐尔洪 卡力比夏提·艾木拉江 阿得力江·吾斯曼 胡敏 巴音查汗·盖力克 郭庆勇 赛福丁·阿不拉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9-56,共8页
为了解南疆地区绵羊捻转血矛线虫对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抗性相关分子β-微管蛋白基因的多态性,本研究对克州及喀什的183条捻转血矛线虫成虫进行ITS-2基因特异性PCR鉴定后,对抗药相关的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进行了扩增和测序,并对该抗药基因... 为了解南疆地区绵羊捻转血矛线虫对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抗性相关分子β-微管蛋白基因的多态性,本研究对克州及喀什的183条捻转血矛线虫成虫进行ITS-2基因特异性PCR鉴定后,对抗药相关的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进行了扩增和测序,并对该抗药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167、198和200位点进行了分析。结果:在2个地区种群中,198位点及200位点均发生不同程度突变,且以198位点突变为主,暂未在167位点发生突变;两地共发现了5种基因型,其中198位点纯合敏感型及200位点纯合抗药型(喀什12条占12.37%,克州2条占2.33%),198位点纯合抗药型及200位点纯合敏感型(喀什23条占23.71%,克州7条占8.14%)两地均存在,提示这2个种群都存在抗药性。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南疆部分地区捻转血矛线虫种群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存在苯并咪唑类药物抗药性突变,为新疆地区捻转血矛线虫病的有效防控及抗药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药性 苯并咪唑 捻转血矛线虫 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新疆南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L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黄丛改 刘清 +7 位作者 郑树涛 刘涛 谭依依 彭天元 陈娇 杨志惠 罗星 卢晓梅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5(CXCL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ESCC患者74例,采用免疫组化经典EnVision法检测经手术切除的ESCC组织和癌旁...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5(CXCL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ESCC患者74例,采用免疫组化经典EnVision法检测经手术切除的ESCC组织和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CXCL5表达的差异,分析ESCC组织中CXCL5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XCL5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85.1%)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CC组织中CXCL5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及神经侵犯均无关(P>0.05),而与肿瘤部位、病理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脉管瘤栓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生物信息分析显示CXCL5高表达与ESCC的预后不良相关(P<0.05)。结论ESCC组织中CXCL5表达上调,CXCL5高表达与ESCC转移和预后不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趋化因子5 食管鳞状细胞癌 临床意义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1/PD-L2对食管鳞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及耐药研究
5
作者 梁艳 郑树涛 +3 位作者 和硕 谭依依 彭天元 卢晓梅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60-168,共9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2(PD-L1/PD-L2)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在体外食管鳞癌KYSE150细胞系水平上,分别构建PD-L1杂合子敲除细胞系,慢病毒转染PD-L2过表达,将细胞分为WT组(PD-L1野生型)和PD...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2(PD-L1/PD-L2)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在体外食管鳞癌KYSE150细胞系水平上,分别构建PD-L1杂合子敲除细胞系,慢病毒转染PD-L2过表达,将细胞分为WT组(PD-L1野生型)和PD-L1^(+/-)组(PD-L1杂合子敲除)、Ctrl组(对照)和OE-PD-L2组(PD-L2过表达),用RT-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PD-L1杂合子敲除和慢病毒转染PD-L2过表达效果以用于后续实验。采用EdU、细胞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并计算抑制率来评估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与野生型WT组相比,PD-L1^(+/-)组细胞增殖(P<0.001)、迁移(P<0.01)和侵袭能力(P<0.05)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Ctrl组相比,OE-PD-L2组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增加(P<0.05),而侵袭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在顺铂药物梯度浓度干预下,与WT组相比较,PD-L1^(+/-)组细胞增殖活力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顺铂药物浓度为20μmol/L时,与Ctrl组相比,OE-PD-L2组细胞增殖活力无明显变化(P>0.05),而在40μmol/L药物浓度作用下,与Ctrl组相比,OE-PD-L2组细胞增殖活力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加入不同浓度的五氟尿嘧啶后发现,与WT组相比,PD-L1^(+/-)组细胞增殖活力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trl组相比,OE-PD-L2组细胞增殖活力显著下降(P<0.01)。比较WT组与PD-L1^(+/-)组特异性表达差异的蛋白,共获得25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其中差异倍数最为显著的上调蛋白为EGFR(Ser1070),下调蛋白为Smad4。结论PD-L1能够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恶性表型;PD-L2可以促进食管鳞癌细胞(ESCC)的增殖和迁移;PD-L1/PD-L2可以影响肿瘤细胞对顺铂和五氟尿嘧啶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配体1 程序性死亡配体2 食管鳞癌细胞 恶性表型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细胞亚定位的PKM2在肿瘤细胞中发挥作用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卢晓梅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82-185,共4页
PKM2(Pyruvate kinase M2)是M2型丙酮酸激酶的简称,参与无氧糖酵解代谢过程。作为一种代谢或非代谢(激酶)酶,PKM2因其在肿瘤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包括增殖、迁移、侵袭、代谢等)而受到广泛关注。PKM2在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外泌体甚... PKM2(Pyruvate kinase M2)是M2型丙酮酸激酶的简称,参与无氧糖酵解代谢过程。作为一种代谢或非代谢(激酶)酶,PKM2因其在肿瘤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包括增殖、迁移、侵袭、代谢等)而受到广泛关注。PKM2在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外泌体甚至体内循环中,可以作为一种RNA结合蛋白(RBP)来自我支持其代谢功能。目前已有大量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PKM2在肿瘤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但有关PKM2在其作为RNA结合蛋白、保护高尔基体和重塑微环境等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就PKM2在非代谢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M2 RNA结合蛋白(RBP) 非代谢 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F基因启动子区-173G/C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关联及构建预测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金宇 李晓梅 +3 位作者 刘芬 赵倩 罗俊一 杨毅宁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基因(MIF)启动子区-173G/C(rs755622)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包含风险基因型及临床变量在内的具有较高效力ACS患病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通过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6...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基因(MIF)启动子区-173G/C(rs755622)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包含风险基因型及临床变量在内的具有较高效力ACS患病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通过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且经皮穿刺桡动脉或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根据本研究规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入选ACS患者772例(病例组)和非ACS患者750例(对照组),采用SNPscanTM高通量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技术(天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进行基因分型,数据处理用SPSS 22.0软件和R软件包完成,并使用列线图构建包含风险基因型及临床变量在内ACS的患病风险预测评估模型,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评估模型的优劣性。结果rs755622的3种基因型及隐性模型CC vs GG+CG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C基因型在ACS患者中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在女性中,rs755622的3种基因型、隐性模型及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在ACS患者中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调整影响结果的混杂因素后,rs755622基因多态性仍和ACS的发病风险相关。根据Logistic回归结果构建包含风险基因型及临床变量在内ACS的患病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22。结论MIF基因启动子区rs755622多态性与ACS相关,CC基因型可能是ACS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了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基因多态性 急性冠脉综合征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脂素基因rs61330082、rs4730153位点多态性与血脂水平及急性冠脉综合征关联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芬 单春方 +5 位作者 罗俊一 赵倩 房彬彬 张金宇 李晓梅 杨毅宁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18-23,27,共7页
目的探讨成年人群内脂素基因rs61330082、rs4730153位点多态性与血脂水平及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根据纳入及排除... 目的探讨成年人群内脂素基因rs61330082、rs4730153位点多态性与血脂水平及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入选ACS患者935例和对照者919例进行研究,采用SNPscanTM多重SNP分型试剂盒对1854个样本SNP进行分型,对内脂素基因rs61330082、rs4730153位点与ACS患病风险进行关联分析,并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指标的交互作用对ACS的影响。结果对于rs61330082位点,三种基因型在ACS组分布频率为:GG型33.26%,GA型48.34%,AA型18.40%,在对照组人群中的分布频率为:GG型32.43%,GA型50.60%,AA型16.97%,显性模型、隐性模型、附加模型及等位基因在两组基因型分布无明显差异(P均>0.05)。rs4730153位点ACS组频率分别为:AA型5.24%,AG型27.81%,GG型66.95%,在对照组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AA型2.39%,AG型28.51%,GG型69.10%,ACS组AA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P=0.006),显性模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隐性模型、附加模型及等位基因在两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携带rs4730153位点AA基因型的人群血脂水平显著高于AG+GG型人群。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显著增加ACS的发病风险(P<0.01),rs4730153基因多态性也和ACS的发病风险相关,携带AA基因型者患ACS风险是AG+GG基因型的2.26倍(P<0.01)。rs4730153显性模型与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P=0.02)及高胆固醇血症(P=0.03)存在交互作用,使人群患ACS风险增加为4.11倍和5.40倍。结论内脂素基因rs4730153位点与ACS的遗传易感性相关。携带rs4730153位点AA基因型的人群血脂水平显著高于AG+GG型人群。rs4730153显性模型与高胆固醇血症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存在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内脂素 单核苷酸多态性 易感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P1R基因rs1042044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房彬彬 罗俊一 +2 位作者 李艳红 李晓梅 杨毅宁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受体(GLP1R)基因rs1042044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47例(糖尿病组),非2型糖尿病患者463例(健康对照组),采用SNPscanTM多重SNP分型技术对GLP1R基因rs1042044位...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受体(GLP1R)基因rs1042044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47例(糖尿病组),非2型糖尿病患者463例(健康对照组),采用SNPscanTM多重SNP分型技术对GLP1R基因rs1042044位点进行分型。结果GLP1R基因rs1042044位点AA、AC和CC 3种基因型在两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糖尿病组AA型占20.4%,AC型占55.1%,CC型占24.5%,健康对照组AA型占26.6%,AC型占43.0%,CC型占3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糖尿病发病的传统危险因素的影响后,GLP1R基因rs1042044位点AC/CC基因型仍然和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相关,与携带AA基因型者相比,携带AC或CC基因型者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634倍(OR=1.634,95%CI=1.011~2.640,P=0.045)。结论GLP1R基因rs1042044多态性可能与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AC或CC基因型可能是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受体 基因多态性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K信号通路及其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颜明智 赵军 +2 位作者 刘辉 毕晓娟 吕国栋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1年第1期47-51,共5页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一种AMP依赖性的蛋白激酶,负责调节细胞能量的合成与分解,是细胞生长、繁殖和自噬的关键调节剂。AMPK及其信号通路在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感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望成为一种...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一种AMP依赖性的蛋白激酶,负责调节细胞能量的合成与分解,是细胞生长、繁殖和自噬的关键调节剂。AMPK及其信号通路在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感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望成为一种药物新靶点。本文将对近年来AMPK信号通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能量代谢 感染性疾病 病原体 药物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G3分子对泡球蚴感染小鼠肝脏B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郑旭然 邓冰清 +9 位作者 康雪娇 李寅时 阿比旦·艾尼瓦尔 余倩 孜比姑·肉素 阿迪莱·多力坤 王茂林 王慧 张传山 李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9-536,共8页
目的 探究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LAG3)分子对泡球蚴感染小鼠肝脏B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野生型(C57-wild-type, WT)和LAG3基因敲除(LAG3-knockout, LAG3-KO)小鼠经肝门静脉注射泡球蚴原头节,... 目的 探究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LAG3)分子对泡球蚴感染小鼠肝脏B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野生型(C57-wild-type, WT)和LAG3基因敲除(LAG3-knockout, LAG3-KO)小鼠经肝门静脉注射泡球蚴原头节,感染12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小鼠肝脏CD19和α-SMA表达及定位,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肝脏B细胞及其各亚群和表面CD80、CD86、MHC-Ⅱ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泡球蚴感染12周小鼠肝脏LAG3-KO组CD19阳性区及面积占比略高于WT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α-SMA在LAG3-KO组阳性区及面积占比显著高于WT组(t=-3.224、-3.227,P均<0.05)。LAG3-KO组肝脏B细胞表达CD80和MHC-Ⅱ分子的比例显著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79、-3.321,P均<0.05)。LAG3-KO组B2细胞占比显著高于W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5,P<0.05)。LAG3-KO组B1b细胞表达CD80比例亦显著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15,P<0.001),而B2细胞表达CD80比例显著低于WT组,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2.806,P<0.05)。LAG3-KO组B2细胞表达MHC-Ⅱ分子显著上调,且具统计学差异(t=-4.227,P<0.01)。结论 泡球蚴感染中期12周,LAG3分子影响小鼠肝脏B细胞亚群及功能,并以B2型淋巴细胞尤为显著,LAG3对B细胞的活化以及MHC-Ⅱ类分子表达产生抑制作用,提示其可能参与泡球蚴感染下的B细胞耗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球蚴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B细胞 B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感染早期对小鼠肝脏NKT细胞及其相关因子的影响
12
作者 康雪娇 邓冰清 +3 位作者 李寅时 王慧 张传山 李静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53-659,共7页
目的探讨细粒棘球蚴感染早期对小鼠肝脏自然杀伤T(Natural killer T,NKT)细胞及其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感染组,每组12只。感染组经肝门静脉接种细粒棘球蚴原头蚴,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 目的探讨细粒棘球蚴感染早期对小鼠肝脏自然杀伤T(Natural killer T,NKT)细胞及其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感染组,每组12只。感染组经肝门静脉接种细粒棘球蚴原头蚴,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每组各取6只小鼠的肝脏组织进行Masson染色,另外6只小鼠的肝脏组织用于分离淋巴细胞以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肝脏不同NKT细胞亚群比例和相关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or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纤维占比比较,感染组肝脏侵袭部位及其邻近肝脏组织呈现结缔组织病变,纤维化明显,纤维占比显著增加,且分布较广,包绕肉芽肿四周形成条索状纤维间隔。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组小鼠肝脏NKT细胞比例和CD4^(+)NK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组小鼠肝脏NKT细胞分泌TNF-α的比例、CD4^(+)NKT细胞分泌TNF-α的比例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粒棘球蚴感染早期小鼠肝脏纤维化程度增加,肝脏NKT细胞及其亚群CD4^(+)NKT细胞产生TNF-α的水平增加,提示肝脏NKT细胞可能参与细粒棘球蚴感染早期肝脏免疫应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型包虫病 细粒棘球蚴 肝脏 自然杀伤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特异性Rbp4基因敲除小鼠的建立及糖代谢特征分析
13
作者 卢婉贤 马琦 +2 位作者 王黎 刘梦迪 郭宝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3-502,共10页
目的 建立肝特异性Rbp4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并初步探索肝特异性Rbp4基因缺失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利用Cre-LoxP技术,使用C57/BL6J小鼠和Alb-Cre小鼠构建肝特异性Rbp4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利用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小鼠基因型。选取10只1... 目的 建立肝特异性Rbp4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并初步探索肝特异性Rbp4基因缺失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利用Cre-LoxP技术,使用C57/BL6J小鼠和Alb-Cre小鼠构建肝特异性Rbp4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利用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小鼠基因型。选取10只18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为野生对照组(WT),10只同周龄flox纯合且Alb-Cre阴性小鼠为实验对照组(Rbp4~(flox/flox):Cre~-),10只同周龄flox纯合且Alb-Cre阳性小鼠为实验组(Rbp4~(flox/flox):Cre~+)。分别利用Western Blot及qRT-PCR验证小鼠肝中RBP4蛋白及Rbp4 mRNA表达水平。利用qRT-PCR检测其他组织中Rbp4 mRNA表达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利用血糖仪检测小鼠尾静脉血液标本血糖值,进行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实验。利用qRT-PCR检测肝糖代谢基因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Pepck)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繁育并鉴定出肝特异性Rbp4基因敲除小鼠。Rbp4~(flox/flox):Cre~+组小鼠肝中RBP4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Rbp4 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5)。三组小鼠脂肪、肾、胰、脾、心脏和肌肉组织中Rbp4 mRNA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HE染色、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实验结果表明肝特异性Rbp4基因敲除对肝组织形态、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无显著影响(P>0.05)。三组小鼠肝中Pepck mRNA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两比较显示,Rbp4~(flox/flox):Cre~+组小鼠肝中Pepck mRNA相对表达量较Rbp4~(flox/flox):Cre~-组小鼠降低(P<0.05)。三组小鼠肝中G6pase mRNA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成功构建了肝特异性Rbp4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基因缺失可抑制小鼠肝Pepck mRNA表达,为进一步探索该基因在小鼠糖代谢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视黄醇结合蛋白4 基因敲除 糖代谢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PKM2表达对食管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
14
作者 刘清 谭依依 +3 位作者 陈娇 彭天元 王薇 卢晓梅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53-159,168,共8页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中M2型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M2,PKM2)表达对食管癌细胞迁移、侵袭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慢病毒转染PKM2敲低/过表达质粒至THP-1细胞并诱导分化为TAMs,随机分为PKM2...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中M2型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M2,PKM2)表达对食管癌细胞迁移、侵袭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慢病毒转染PKM2敲低/过表达质粒至THP-1细胞并诱导分化为TAMs,随机分为PKM2敲低组(PKM2 KD组)、PKM2敲低对照组(PKM2 KD NC组)、PKM2过表达组(PKM2 OE组)和PKM2过表达对照组(PKM2 OE NC组)。qRT-PCR检测PKM2及巨噬细胞表型标志物的表达;进一步与食管癌KYSE150细胞共培养后,Transwell实验检测食管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变化。将共培养细胞混合接种裸鼠皮下构建裸鼠荷瘤模型,免疫组化检测PKM2和CD163的表达,ELISA检测葡萄糖和乳酸水平。结果与PKM2 KD NC组相比,PKM2 KD组TAMs细胞内PKM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NOS2表达上调(P均<0.05),CD163轻微下调(P>0.05),CCL5表达下调(P<0.05);与PKM2 OE NC组相比,PKM2 OE组TAMs细胞内PKM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NOS2表达下调(P均<0.05),CD163轻微上调(P>0.05),CCL5表达上调(P<0.05)。共培养后,与PKM2 KD NC组相比,PKM2 KD组KYSE150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下降(P均<0.001);与PKM2 OE NC组相比,PKM2 OE组KYSE150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增强(P均<0.01)。细胞混合接种后,与CO-PKM2 KD NC组相比,CO-PKM2 KD组裸鼠皮下移植瘤体积和重量均减小(P>0.05),瘤体内PKM2和CD163表达下降(P均>0.05),血清葡萄糖和乳酸水平显著下降(P均<0.05);与CO-PKM2 OE NC组相比,CO-PKM2 OE组裸鼠皮下移植瘤体积和重量均增大(P>0.05),瘤体内PKM2和CD163表达上调(P均>0.05),血清葡萄糖和乳酸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PKM2表达变化影响TAMs细胞表型分化,而TAMs细胞中PKM2的表达可能通过无氧糖酵解作用,影响食管癌细胞的恶性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M2型丙酮酸激酶 恶性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设计探索小鼠不同组织冰冻切片的优化制备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房彬彬 孙立 +6 位作者 刘芬 罗俊一 杨宁 李艳红 王黎 田婷 杨毅宁 《实验动物科学》 2021年第2期48-52,共5页
目的针对小鼠各种常规组织,优化冰冻切片的实验条件。方法选择固定、脱水方法,切片温度及切片厚度,三因素、三水平设计正交实验,经组织处理、包埋、冰冻切片、HE染色后,按照冰冻切片质量标准评分,经SPSS21.0软件分析,得到小鼠各常规组... 目的针对小鼠各种常规组织,优化冰冻切片的实验条件。方法选择固定、脱水方法,切片温度及切片厚度,三因素、三水平设计正交实验,经组织处理、包埋、冰冻切片、HE染色后,按照冰冻切片质量标准评分,经SPSS21.0软件分析,得到小鼠各常规组织冰冻切片制备的优化条件。结果不同固定脱水程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脏组织最佳切片条件为固定后脱水,切片厚度控制在5μm,-18℃切片;肌肉、心、脾、脑、肾、主动脉组织最佳切片条件为不固定、不脱水,切片厚度控制在5μm,-18℃切片。结论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和分析,可以高效、快速而经济的获得小鼠各常规组织冰冻切片优化实验条件,减少了实验动物的使用数量及试验次数,提高了实验动物的利用率和实验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设计 冰冻切片 病理技术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statin 6蛋白在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子垚 张海平 +3 位作者 买地尼也提·尼亚孜 居来提·艾尼瓦尔 张力为 伊地力斯·阿吾提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2年第6期429-433,438,共6页
目的:检测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人型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 6(cystatin M/E,CST6)的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2月—2020年12月行食管癌根治术的55例哈萨... 目的:检测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人型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 6(cystatin M/E,CST6)的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2月—2020年12月行食管癌根治术的55例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其CST6蛋白的表达情况。χ^(2)检验分析CST6蛋白表达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Kaplan-Meier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影响食管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CST6蛋白的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细胞膜以及角化区。食管鳞癌组织中CST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36.4%(20/55),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3.6%(35/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32,P=0.003)。CST6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家族史(P=0.045)和肿瘤分化程度(P=0.036)有关,无肿瘤家族史以及肿瘤高分化的患者其阳性表达率更高。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CST6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总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CST6蛋白在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患者中呈低表达,CST6的低表达可能是哈萨克族食管鳞癌发病及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族 食管鳞癌 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抑制剂 抑癌基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MAC387对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肝脏炎症与纤维化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靖仪 田凤鸣 +7 位作者 姜涛 齐新伟 李佳峻 闵宏悦 麦迪乃姆·艾比布拉 周璇 刘玉梅 马秀敏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3年第1期19-25,共7页
目的通过检测肝泡型包虫病(AE)患者肝组织中MAC387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肝脏炎症和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32例AE患者肝脏组织标本,分为病灶近旁肝组织(CLT组)与远端对照肝组织(DLT... 目的通过检测肝泡型包虫病(AE)患者肝组织中MAC387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肝脏炎症和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32例AE患者肝脏组织标本,分为病灶近旁肝组织(CLT组)与远端对照肝组织(DLT组)。通过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分别评估患者肝组织病理学炎症改变及胶原沉积,并对CLT组进行炎症分级评分和纤维化分期评分;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分别检测CLT组和DLT组MAC387的阳性表达,并将AE患者分为MAC387高水平组和MAC387低水平组,分析临床主要肝功能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及手术前后各指标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两组肝组织MAC387mRNA的表达。结果与DLT组相比,CLT组肝脏中MAC387显著增加(P<0.001)。此外,与炎症分级评分和纤维化分期评分较低的患者相比,炎症分级评分和纤维化分期评分较高的患者肝脏中MAC387浸润更多(P<0.001),且MAC387高水平组与ALT、AST呈正相关(ALT:r=0.523,P=0.013;AST:r=0.503,P=0.017),与GGT、ALP、Alb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MAC387低水平组与ALT、AST、GGT、ALP、Alb均无相关性(均P>0.05)。术后第9天,MAC387低水平组的GGT水平高于MAC387高水平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T组MAC387mRNA表达显著高于DLT组(P<0.05)。结论MAC387在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肝组织中高表达,并且在炎症分级评分和纤维化分期评分较高患者中浸润增加,提示可能在加重AE的肝脏炎症和纤维化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泡型包虫病 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MAC387 肝脏炎症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葡萄糖摄取检测方法的建立
18
作者 库尔班尼沙·阿马洪 李锦田 +4 位作者 刘辉 吕国栋 田春艳 赵军 王建华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76-279,286,共5页
目的探讨建立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 protoscoleces,EgPSCs)葡萄糖摄取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的抑制剂WZB117体外干预肝癌细胞株HepG-2的葡萄糖摄取,以2-(N-7-硝基-2,... 目的探讨建立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 protoscoleces,EgPSCs)葡萄糖摄取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的抑制剂WZB117体外干预肝癌细胞株HepG-2的葡萄糖摄取,以2-(N-7-硝基-2,1,3-苯并恶二唑-4-氨基)-2-脱氧葡萄糖(2-NBDG)作为检测剂,检测WZB117对HepG-2细胞葡萄糖摄取的抑制作用,建立细胞的葡萄糖摄取检测实验方法,并评估该方法可否用于检测EgPSCs的葡萄糖摄取。结果不同浓度WZB117(1、3、10、30μmol/L)均能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活性(P<0.05)和葡萄糖摄取,均呈剂量依赖关系。30μmol/L WZB117能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葡萄糖摄取(43.31±1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 min的抑制效果最好。30μmol/L WZB117能显著抑制EgPSCs的葡萄糖摄取(20.0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60 min开始明显抑制EgPSCs的葡萄糖摄取。结论本研究建立EgPSCs葡萄糖摄取的检测方法简单、准确可靠,为研发葡萄糖代谢为靶向的治疗包虫病药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原头蚴 HEPG-2细胞 葡萄糖摄取 WZB1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Innexin-unc9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分析
19
作者 黎飞海 吴军 +1 位作者 张文宝 杨梅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1085-1090,共6页
目的探究胆汁酸盐(胆盐)对细粒棘球绦虫(E.granulosus,E.g)发育分化的影响,分析E.gInnexin-unc9(EgInx)基因在体外有无胆盐-牛磺胆酸钠(Sodium taurocholate)培养的原头蚴(PSC)的表达水平,为研发犬抗E.g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含与不含T... 目的探究胆汁酸盐(胆盐)对细粒棘球绦虫(E.granulosus,E.g)发育分化的影响,分析E.gInnexin-unc9(EgInx)基因在体外有无胆盐-牛磺胆酸钠(Sodium taurocholate)培养的原头蚴(PSC)的表达水平,为研发犬抗E.g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含与不含T4009(牛磺胆酸钠的商品型号缩写)的单相培养基分别进行PSC培养,在不同培养时间点对比分析PSC外翻率和发育状态;利用反转录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培养点样本的EgInx相对表达量。结果不同时间点平行培养的原头蚴外翻情况不同,在培养30 min时和10 d以后,无T4009组的PSC外翻率急剧下降;RT-qPCR结果显示:与从体内刚采集的PSC相比,其EgInx的表达量在培养30 min的T4009组较高,且此时T4009组表达量高于平行无T4009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到17 d时,得到类似的结果;Western Blotting和RT-qPCR结果一致。结论提示在有牛磺胆酸钠的环境中,E.gInnexin-unc9在关键节点表达升高,可能参与调控细粒棘球绦虫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牛磺胆酸钠 内联蛋白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肺组织单个核细胞三种分离方法的比较研究
20
作者 余倩 李寅时 +5 位作者 郑旭然 阿比旦·艾尼瓦尔 刘览 李静 张传山 王慧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74-282,共9页
该文综合比较了三种不同方法分离小鼠肺组织单个核细胞的效果,并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分离小鼠肺脏全免疫细胞亚群的方法。将15只6~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三组(n=5只/组),分别为研磨+淋巴细胞分离液梯度离心分离组(M1组)、胶原酶... 该文综合比较了三种不同方法分离小鼠肺组织单个核细胞的效果,并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分离小鼠肺脏全免疫细胞亚群的方法。将15只6~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三组(n=5只/组),分别为研磨+淋巴细胞分离液梯度离心分离组(M1组)、胶原酶Ⅳ消化+淋巴细胞分离液梯度离心分离组(M2组)和胶原酶Ⅳ消化分离组(M3组)。采用颈椎脱臼处死法处死小鼠,摘取肺脏,再分别采用上述三种方法制备小鼠肺脏单个核细胞悬液,于显微镜下拍照并计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单个核细胞悬液中不同免疫细胞亚群的比例和数量,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M3组制备的肺单个核细胞数量显著高于M1和M2组(F=44.49,P<0.001);M2组制备的肺单个核细胞中NK(F=16.68,P<0.001)、CD4^(+)T(F=12.28,P<0.01)和B细胞(F=4.49,P<0.05)比例均显著高于M1和M3组;M3组制备的肺CD3^(+)T、MDSC、中性粒细胞和间质巨噬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M1和M2组;M3组制备的肺NK、CD3^(+)T、CD4^(+)T、CD8^(+)T、B细胞以及髓系细胞(MDSC、中性粒细胞、DC、肺泡巨噬细胞和间质巨噬细胞)的数量均显著高于M1和M2组。应用胶原酶Ⅳ消化直接分离法制备的小鼠肺组织单个核细胞得率最高,可有效分离到小鼠肺脏NK、T、B等淋巴细胞以及髓系来源免疫细胞亚群,且操作过程简便。该研究为肺部相关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肺脏 单个核细胞 分离 免疫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