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绵羊肺炎支原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魏婕 张妤 +2 位作者 米晓云 魏玉荣 郑文新 《草食家畜》 2024年第1期19-24,共6页
【现状】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是引起绵羊和山羊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病羊以咳嗽、气喘、流鼻液、消瘦等为主要临床症状。【问题】由于该病原具有广泛的寄主范围,病程长,体外培养困难,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难... 【现状】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是引起绵羊和山羊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病羊以咳嗽、气喘、流鼻液、消瘦等为主要临床症状。【问题】由于该病原具有广泛的寄主范围,病程长,体外培养困难,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难以测定,致使临床选药困难,用药依从性差。因此,目前该病防控缺乏便捷且行之有效的措施,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一旦发病对羊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对策】目前有效防控措施为疫苗免疫,但缺乏针对性强的商业化市售疫苗。根据目前抗病育种研究,可以针对绵羊肺炎支原体培育新抗病绵羊品种。【结论】疫苗防控是快速有效的防控措施之一,但由于流行病原无交叉保护性,且成本较高,无法满足新疆羊产业发展需要,因此,培育抗绵羊肺炎支原体的绵羊新品种十分必要且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炎支原体 流行病学 毒力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羊布鲁氏菌天然半抗原琼脂扩散试验的建立与应用
2
作者 刘丽娅 剡文亮 +8 位作者 曹瑞 叶锋 马晓菁 谷文喜 赵江山 张子荣 宋洁 李岩 易新萍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63-2070,共8页
【目的】建立并优化布鲁氏菌天然半抗原琼脂扩散试验(Native hapten agar gel immuno-diffusion test,NH-AGID),检测临床样品。【方法】建立NH-AGID方法,评价方法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检测免疫地区2287份、非免疫地区252份牛、羊血... 【目的】建立并优化布鲁氏菌天然半抗原琼脂扩散试验(Native hapten agar gel immuno-diffusion test,NH-AGID),检测临床样品。【方法】建立NH-AGID方法,评价方法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检测免疫地区2287份、非免疫地区252份牛、羊血清。【结果】建立了NH-AGID方法,检测稳定,重复性好,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对自然感染阳性动物检测敏感性低于80%,对排菌动物的检测敏感性高于90%,检出布病阳性抗体的阈值高于RBT。免疫地区血清NH抗体平均检出率17.8%,LPS抗体平均检出率52.3%;非免疫地区血清NH抗体平均检出率40.9%,LPS抗体平均检出率54.8%。【结论】应用NH-AGID方法可鉴别区分免疫地区牛、羊布病感染动物和免疫动物。检出NH抗体动物处于布鲁氏菌活动期或排菌期为布病感染动物,应及时剔除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半抗原-琼脂扩散试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冠状病毒纤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3
作者 陆桂丽 苗书魁 +3 位作者 魏婕 魏玉荣 米晓云 海力且木·买买提依明 《新疆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844-2852,共9页
【目的】研究新疆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流行株的遗传变异规律,分析纤突(Spike,S)蛋白结构与功能特征。【方法】对新疆巴楚县某牛场BCoV阳性的犊牛粪便,提取病毒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S基因,通过序列测定和拼接,获得BCo... 【目的】研究新疆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流行株的遗传变异规律,分析纤突(Spike,S)蛋白结构与功能特征。【方法】对新疆巴楚县某牛场BCoV阳性的犊牛粪便,提取病毒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S基因,通过序列测定和拼接,获得BCoV S基因全长序列,对其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获得BCoV S基因核苷酸序列(GenBank索引号:OR136878.1)。S基因全长4092核苷酸(nucleotide,nt),编码1363氨基酸(amino acid,aa)。BCoV S蛋白分子量为150.67 Ku,等电点为5.29,有1个跨膜螺旋区,亲水性较弱,疏水性略强。S蛋白主要分布于宿主细胞的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具有信号肽的概率为0.9842,是分泌型蛋白,含有14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和132个磷酸化位点。S蛋白具有3个结构域,其中受体结合结构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共含有215 aa,无规则卷曲(Coiled coil,Cc)占比最高(62.79%),其次为延伸链(Extended strand,Es)(20.47%)和α-螺旋(α-helix,Hh)(12.56%),β-转角(β-turn,Tt)占比最少(4.19%)。筛选出S蛋白15个优势B细胞表位和11个T细胞表位。S蛋白能与SWISS-MODEL数据库中模板(SMTL ID:7sbw.1.C)同源建模,二者序列相似性为92.00%,模型GMQE值为0.76,QMEAN值为0.82,符合率较高,拉氏图(Ramachandran plots)的Ramachandran favored值为96.14%,表明空间构象合理,模型准确可靠。遗传进化试验扩增的BCoV S基因序列,与2016年我国新疆的BCV-Aks-01株处于同一小分支,两者S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1%。【结论】BCoV S蛋白存在多个抗原表位。RBD在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时具有重要作用,可针对RBD序列设计疫苗靶点,阻止病毒与宿主受体结合。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首次分析BCoV S蛋白理化性质、信号肽和亚细胞定位、磷酸化位点、糖基化位点、结构域、抗原表位、三级结构和RBD二级结构等特征,为BCoV S基因遗传进化、结构与功能研究、疫苗研发、靶向药物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冠状病毒 纤突蛋白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