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疆三地州高效现代特色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植保所承担课题完成2010年目标
1
作者 李广阔 徐兵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21-621,共1页
由我院首次独立主持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南疆三地州高效现代特色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中,院植保所承担的"主要特色农作物和林果病虫害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顺利完成2010年目标。
关键词 示范 技术 植保 集成 南疆 林果病虫害 特色农作物 特色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农作物和果树新害虫——白星花金龟 被引量:45
2
作者 郭文超 许建军 +3 位作者 何江 阿克旦 翟国荣 徐介寿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22-323,F003,共3页
2001年在新疆昌吉市玉米田首次发现一种新害虫,经鉴定该害虫为白星花金龟(PostosiabrevitarsisLeiwis),属鞘翅目,花金龟科,该虫广泛分布于我国许多省份,主要以成虫危害葡萄、李和桃等果树和玉米、油葵和番茄等作物。报道了该虫害在新疆... 2001年在新疆昌吉市玉米田首次发现一种新害虫,经鉴定该害虫为白星花金龟(PostosiabrevitarsisLeiwis),属鞘翅目,花金龟科,该虫广泛分布于我国许多省份,主要以成虫危害葡萄、李和桃等果树和玉米、油葵和番茄等作物。报道了该虫害在新疆的发生和危害状况,并提出防治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农作物害虫 果树害虫 白星花金龟 发生特点 危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辣椒轻微斑驳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43
3
作者 向本春 谢浩 +4 位作者 崔星明 李春 刘素萍 席德慧 尹玉琦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40-245,共6页
从石河子露地辣椒病株上分离到一株病毒分离物(代号P—2),引起辣椒轻微斑驳。该分离物经人工接种能侵染5科9种植物。感染的辣椒种子可传毒,但桃蚜不能传播,P—2致死温度90℃,稀释限点1O-9,体外保毒期50天以上。病... 从石河子露地辣椒病株上分离到一株病毒分离物(代号P—2),引起辣椒轻微斑驳。该分离物经人工接种能侵染5科9种植物。感染的辣椒种子可传毒,但桃蚜不能传播,P—2致死温度90℃,稀释限点1O-9,体外保毒期50天以上。病毒颗粒呈杆状,稍弯曲,大小为295±10×17nm:辣椒病组织超薄切片可见大量以平行或交叉排列的病毒集结体。该分离物与辣椒轻微斑驳病(PMMV)抗血清呈阳性反应。在辣椒上与TMV无任何交叉保护,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P—2蛋白亚基由单一组分组成,分子量为17kD,其氨基酸组成明显不同于TMV。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得:该分离物RNA的分子量为2.10×106。根据上述特性,认为该分离物隶属于PMMV。这是该种病毒在我国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轻微斑驳病毒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棉花害虫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36
4
作者 马祁 李号宾 +3 位作者 汪飞 阿克旦.吾外士 姚举 杨秀荣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5,共5页
新疆是我国特大优质棉商品基地,棉花发展很快,1998年种植面积已达96.667×104hm2。随着棉花面积的扩大和栽培技术的变化,棉田害虫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新疆棉花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因此,解决害虫危害已是当务之急。虽然自8... 新疆是我国特大优质棉商品基地,棉花发展很快,1998年种植面积已达96.667×104hm2。随着棉花面积的扩大和栽培技术的变化,棉田害虫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新疆棉花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因此,解决害虫危害已是当务之急。虽然自80年代初起,新疆不同地区的植保工作者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害虫 综合防治技术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田间应用技术研究初报 被引量:31
5
作者 许建军 郭文超 +1 位作者 何疆 吐尔逊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15-317,共3页
根据 1 999~ 2 0 0 0年在新疆北部玉米产区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田间应用技术研究与示范结果表明 ,在新疆利用螟黄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防效好于松毛虫赤眼蜂。螟黄赤眼蜂防治一代玉米螟 ,玉米螟虫口减退率为 4 4 9% ,能有效地控制玉米... 根据 1 999~ 2 0 0 0年在新疆北部玉米产区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田间应用技术研究与示范结果表明 ,在新疆利用螟黄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防效好于松毛虫赤眼蜂。螟黄赤眼蜂防治一代玉米螟 ,玉米螟虫口减退率为 4 4 9% ,能有效地控制玉米螟的发生与为害 ,且可降低玉米螟越冬基数。防治二代玉米螟 ,玉米螟卵块最高寄生率达 81 6 % ,卵粒寄生率最高达 5 3 0 % ,虫口减退率最高达 6 5 4 % ,其防效较显著 ,经测产 ,放蜂田的平均单产较对照田增加 9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螟黄赤眼蜂 玉米螟 防效 防治 田间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棉区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田间释放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1
6
作者 许建军 郭文超 +4 位作者 姚举 吐尔逊 王泽鹏 哈米提 阿克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78-380,共3页
研究表明,螟黄赤眼蜂对新疆南部棉区棉铃虫的控制作用优于松毛虫赤眼蜂;田间放蜂量6×104~8×104头/667m2、放蜂点为3~6个/667m2,螟黄赤眼蜂最高寄生率达51.49%,累计寄生率为18.67%~44.02%,平均寄生率30.36%,棉铃虫虫口减退... 研究表明,螟黄赤眼蜂对新疆南部棉区棉铃虫的控制作用优于松毛虫赤眼蜂;田间放蜂量6×104~8×104头/667m2、放蜂点为3~6个/667m2,螟黄赤眼蜂最高寄生率达51.49%,累计寄生率为18.67%~44.02%,平均寄生率30.36%,棉铃虫虫口减退率25.3%~64.2%,蕾铃被害减退率46.8%~76.8%,赤眼蜂对新疆棉田棉铃虫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同时,持续放蜂田天敌数量明显高于化防田,表明持续放蜂生态效应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棉铃虫 赤眼蜂 生物防治 田间释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玉米害螨种类分布及危害的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郭文超 许建军 +1 位作者 吐尔逊 何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98-201,共4页
报道了新疆玉米害螨种类、分布地区及为害状识别。采集的 2 0 0多号标本中 ,已鉴定出为害玉米的螨类有 7种。其中截形叶螨是新疆玉米叶螨的优势种类 ;土耳其斯坦叶螨和朱砂叶螨在北疆各地玉米田发生为害较普遍 ;冰草叶螨、敦蝗叶螨则在... 报道了新疆玉米害螨种类、分布地区及为害状识别。采集的 2 0 0多号标本中 ,已鉴定出为害玉米的螨类有 7种。其中截形叶螨是新疆玉米叶螨的优势种类 ;土耳其斯坦叶螨和朱砂叶螨在北疆各地玉米田发生为害较普遍 ;冰草叶螨、敦蝗叶螨则在南疆玉米田发生较普遍 ,且为害也严重 ,而细突叶螨和玉米岩螨是首次在玉米上发现为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玉米 害螨 种类 分布 为害特点 优势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玉米青枯病病原菌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15
8
作者 杨山山 郝彦俊 +2 位作者 邱荣芳 王晓鸣 吴全安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29-36,共8页
5年来从全疆10个地州18个县市对近百个玉米杂交种和自交系田的典型青枯病株分离、鉴定出腐霉(Pythium)属3个种、镰刀菌(Fusarium)属2个种,分别对5个种不同地区的代表菌株在北京和乌鲁木齐两地进行苗期和成... 5年来从全疆10个地州18个县市对近百个玉米杂交种和自交系田的典型青枯病株分离、鉴定出腐霉(Pythium)属3个种、镰刀菌(Fusarium)属2个种,分别对5个种不同地区的代表菌株在北京和乌鲁木齐两地进行苗期和成株期致病测定,其中肿囊腐霉(P.inflatum)致病性强,可重复田间的青枯症状,是引起新疆玉米青枯病的主要致病菌。P.graminicola致病性较弱,P.oligandrum基本不致病。镰刀菌的F.graminearum和F.moniliforme发病率低,发病过程缓慢。研究还发现,分离方法上的差异对分离结果具一定影响,其中标样的发病程度、采集后至分离的间隔时间以及分离所用培养基的不同均可使腐霉和镰刀菌的分离频率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青枯病 腐霉菌 镰刀菌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亚洲玉米螟无害化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郭文超 何江 +4 位作者 许建军 吐尔逊 谭勇峰 毛刚 田志来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8-110,共3页
研究表明:新疆一代亚洲玉米螟成虫产卵盛期应用球孢白僵菌75~120g/hm2灌心或120~180g/hm2喷雾,防效相当或优于3%呋喃丹37.5~45.0kg/hm2。螟黄赤眼蜂防治新疆二代亚洲玉米螟效果优于松毛虫赤眼蜂,放蜂量为60万~120万头/hm2,放蜂3~4... 研究表明:新疆一代亚洲玉米螟成虫产卵盛期应用球孢白僵菌75~120g/hm2灌心或120~180g/hm2喷雾,防效相当或优于3%呋喃丹37.5~45.0kg/hm2。螟黄赤眼蜂防治新疆二代亚洲玉米螟效果优于松毛虫赤眼蜂,放蜂量为60万~120万头/hm2,放蜂3~4次,公顷设45~90个放蜂点,放蜂间隔3~5d,其卵块寄生率为56.2%~95.6%,平均65.45%;卵粒寄生率为33.7%~72.1%,平均55.1%;虫口减退率为35.7%~88.2%,平均62.0%。放蜂技术、蜂卡质量、田间小气候和化学农药等对放蜂效果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无害化防治 球孢白僵菌 赤眼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棉对新疆棉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徐遥 吴孔明 +3 位作者 李号宾 汪飞 孙世龙 李祥烨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45-347,共3页
转基因抗虫棉品系对棉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影响研究表明:转Bt基因棉和转Bt、CpTI双价基因棉化防田、自控田均对棉铃虫有良好的抗性,棉铃虫幼虫数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但棉铃虫落卵量差异不显著;转基因棉对非靶标害虫有间接影响;... 转基因抗虫棉品系对棉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影响研究表明:转Bt基因棉和转Bt、CpTI双价基因棉化防田、自控田均对棉铃虫有良好的抗性,棉铃虫幼虫数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但棉铃虫落卵量差异不显著;转基因棉对非靶标害虫有间接影响;转基因棉花对天敌数量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棉 新疆棉田 害虫群落 天敌群落 系统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玉米害螨天敌种类及其优势种天敌控害效应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郭文超 吐尔逊 +2 位作者 许建军 何江 鲁素玲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1-83,共3页
广泛调查新疆主要玉米产区 ,采集标本 ,鉴定出新疆玉米害螨的天敌有 2纲 12科 2 8种。其中深点食螨瓢 (StethoruspunctillumWeise)为优势种天敌 ,经室内对深点食螨瓢捕食新疆玉米叶螨优势种截形叶螨 (Tetrany chustruncatesEhara)的功... 广泛调查新疆主要玉米产区 ,采集标本 ,鉴定出新疆玉米害螨的天敌有 2纲 12科 2 8种。其中深点食螨瓢 (StethoruspunctillumWeise)为优势种天敌 ,经室内对深点食螨瓢捕食新疆玉米叶螨优势种截形叶螨 (Tetrany chustruncatesEhara)的功能反应研究 ,成虫和幼虫均有较强的捕食能力 ,其中深点食螨瓢成虫对截形叶螨卵、若螨和成螨捕食量分别为 :41 5 8、3 6 2 7和 2 8 2 5头 ,其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叶螨 天敌种类 深点食螨瓢 捕食功能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一世纪新疆植物保护的形势与对策 被引量:45
12
作者 郭文超 马祁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57-262,共6页
通过对新疆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国际市场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新疆农作物有害生物的发生特点、趋势等因素的分析,面向二十一世纪,新疆植物保护应调整思路,采取应对措施,从加强检疫、监测和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等... 通过对新疆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国际市场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新疆农作物有害生物的发生特点、趋势等因素的分析,面向二十一世纪,新疆植物保护应调整思路,采取应对措施,从加强检疫、监测和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等多个层面入手,逐步建立以可持续防治技术为核心的新疆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御体系,为二十一世纪新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这既是未来新疆植保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在二十一世纪实现新疆农业可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一世纪 新疆 植物保护工作 检疫检验 可持续防治 生态调控 预测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玉米产区玉米主要害虫综合防治对策与技术 被引量:9
13
作者 仝莉 郭文超 +3 位作者 张炳坤 何江 吐尔逊 许建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B06期162-164,共3页
近些年来,在对塔城沙湾县以及玛纳斯、呼图壁、昌吉市以及阜康市昌吉州玉米主要生产县市玉米主要害虫发生规律研究基础上,通过多点试验和示范,提出适宜北疆玉米主要产区的、经济有效、且可操作性强的玉米综合防治技术,经大面积应用取得... 近些年来,在对塔城沙湾县以及玛纳斯、呼图壁、昌吉市以及阜康市昌吉州玉米主要生产县市玉米主要害虫发生规律研究基础上,通过多点试验和示范,提出适宜北疆玉米主要产区的、经济有效、且可操作性强的玉米综合防治技术,经大面积应用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北部 玉米主要害虫 防治策略 综合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十五”小麦栽培技术研究主要进展及“十一五”科研与生产建议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奇 陈兴武 +7 位作者 雷钧杰 赛力汗 郭文超 许建军 何江 马兴旺 牛新湘 杨金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6期769-774,共6页
总结了新疆"十五"期间小麦栽培、植保、土肥等学科科研取得的主要进展,探讨了"十一五"期间新疆小麦栽培研究和生产的建议,旨在推动新疆小麦的科研工作,促进小麦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 新疆 小麦 栽培技术 研究进展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甜瓜商品生产技术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渡 马俊义 +2 位作者 范咏梅 李广阔 白山.哈吉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05-307,共3页
针对市场经济给新疆甜瓜生产提出的更高要求,围绕甜瓜病虫害有效控制、提高甜瓜商品量这两个中心内容,对新疆甜瓜商品生产技术进行初步的研究总结。
关键词 新疆 甜瓜 商品生产 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麦田杂草种类、分布危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22
16
作者 郭文超 张淳 +6 位作者 李新唐 高英 夏正汉 于建新 朱永生 许建军 何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4期676-681,共6页
系统调查表明,新疆麦田杂草约有107种,隶属于24个科,常见种46种,主要分布于6个科,以播娘蒿、灰黎、扁艹蓄、田旋花、野燕麦、稗草和狗尾草等为优势种群。麦田杂草群落演替呈现播娘蒿、田旋花等恶性杂草比重上升,传播和蔓延较快,发生呈... 系统调查表明,新疆麦田杂草约有107种,隶属于24个科,常见种46种,主要分布于6个科,以播娘蒿、灰黎、扁艹蓄、田旋花、野燕麦、稗草和狗尾草等为优势种群。麦田杂草群落演替呈现播娘蒿、田旋花等恶性杂草比重上升,传播和蔓延较快,发生呈明显加重趋势的特点。盆地、河谷区域和平原区麦田杂草总体上以双子叶杂草为主;高海拔山地麦区以单子叶杂草为主;山地与海拔相对低的绿洲平原之间的过渡麦区,单、双子叶杂草危害程度基本相同。一般春麦区杂草危害重于冬麦区。采取以化学除草为主,农业措施为辅的综合防除技术可有效控制麦田草害发生与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田杂草 种类与分布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星花金龟在新疆农田生态区的寄主、分布及其发生规律 被引量:33
17
作者 许建军 袁洲 +4 位作者 刘忠军 刘红 郭文超 吐尔逊.阿合买提 何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42-1046,共5页
研究表明,白星花金龟主要分布于新疆北部的4个地州及吐鲁番地区的13县市及其所辖的兵团各农牧团场的农作物和林果种植区。初步确定其主要寄主种类共14科26属29种。初步明确了白星花金龟的田间发生规律,该虫在新疆北部农区一年发生一代,... 研究表明,白星花金龟主要分布于新疆北部的4个地州及吐鲁番地区的13县市及其所辖的兵团各农牧团场的农作物和林果种植区。初步确定其主要寄主种类共14科26属29种。初步明确了白星花金龟的田间发生规律,该虫在新疆北部农区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田边有机质含量高的堆肥等处越冬,于翌年5月初化蛹,蛹期30d左右;6月初成虫羽化,6月底达到高峰,其成虫1年出现1~2个高峰,7月中旬成虫开始产卵,至9月初成虫期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白星花金龟 寄主与分布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玉米叶螨发生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许建军 郭文超 +2 位作者 吐尔逊 何江 鲁素玲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68-170,共3页
据 3年的调查研究 ,新疆北部玉米叶螨于 5月底至 6月初开始为害玉米 ,特殊年份推迟到 6月底 ,7月底至 8月底达到高峰 ,严重时单株三叶螨量可达12 79头。玉米田主要天敌种类为深点食螨瓢 ,天敌对叶螨具有明显的“跟随”现象。秋耕冬灌对... 据 3年的调查研究 ,新疆北部玉米叶螨于 5月底至 6月初开始为害玉米 ,特殊年份推迟到 6月底 ,7月底至 8月底达到高峰 ,严重时单株三叶螨量可达12 79头。玉米田主要天敌种类为深点食螨瓢 ,天敌对叶螨具有明显的“跟随”现象。秋耕冬灌对叶螨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4~ 5月份的气温条件 ,持续低温、降霜天气对其种群的发展极为不利 ,6~ 8月份降雨较集中或一次降雨量超过 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叶螨 发生规律 虫害 环境关系 新疆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农业科学》刊登科技论文统计、分析与评价年度报告(2007年)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琼 王芳 +1 位作者 郭文超 瞿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A01期11-26,共16页
关键词 科技论文 论文统计 农业科学 年度报告 评价 新疆 科研发展 科研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已知斑潜蝇种类的识别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华 崔元玗 +1 位作者 杨屾 马俊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20-123,共4页
斑潜蝇种类较多 ,体形小 ,形态易混淆 ,为正确识别 ,将新疆已有发生报道的葱斑潜蝇、豌豆斑潜蝇、苦艾斑潜蝇、美洲斑潜蝇、拉美斑潜蝇、番茄斑潜蝇从成虫的体长 :头的颜色、内外顶着生处、触角 ;胸部的背板、盾沟、中鬓 ;足腿的颜色 ;... 斑潜蝇种类较多 ,体形小 ,形态易混淆 ,为正确识别 ,将新疆已有发生报道的葱斑潜蝇、豌豆斑潜蝇、苦艾斑潜蝇、美洲斑潜蝇、拉美斑潜蝇、番茄斑潜蝇从成虫的体长 :头的颜色、内外顶着生处、触角 ;胸部的背板、盾沟、中鬓 ;足腿的颜色 ;翅中脉与末段的比例 ,幼虫的后气门 ;寄主植物 ;地区分布等进行区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潜蝇 形态特征 种类检索表 农业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