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骨科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6
1
作者 贺文琼 《西南军医》 2012年第3期537-538,共2页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应用于预防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对骨科2009年10月以来收治的88例骨科病人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后的观察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经过我们的悉心护理,病人的患肢肿胀周期明显缩短,疼痛...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应用于预防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对骨科2009年10月以来收治的88例骨科病人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后的观察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经过我们的悉心护理,病人的患肢肿胀周期明显缩短,疼痛减轻,减少了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康复周期,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波治疗仪 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式加压冷疗在跟骨骨折术前护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敏 靳学芬 +1 位作者 刘利华 徐晓蓉 《西南军医》 2010年第4期660-662,共3页
目的探讨脉冲式加压冷疗在跟骨骨折术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24例需手术治疗的单侧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脉冲式加压冷疗,B组采用普通冰袋进行间歇冷敷12次/日;其他护理及治疗措施相同;分别于治疗后24小时、48小时观... 目的探讨脉冲式加压冷疗在跟骨骨折术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24例需手术治疗的单侧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脉冲式加压冷疗,B组采用普通冰袋进行间歇冷敷12次/日;其他护理及治疗措施相同;分别于治疗后24小时、48小时观察跟骨围,并统计消肿所需时间。结果基线时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小时,A组患者跟骨围平均减少7.38±1.10cm,B组患者跟骨围平均减少4.10±0.90c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小时,A组患者跟骨围平均减少8.79±0.62cm,B组患者跟骨围平均减少7.54±0.96c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平均消肿时间为1.83±0.83天,B组患者平均消肿时间为3.83±1.75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未出现深静脉血栓、皮肤坏死、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在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前护理中,给予脉冲式加压冷疗,可以显著改善局部肿胀,缩短术前消肿时间,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术前护理 脉冲式加压冷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前路钉板与钉棒系统固定的生物力学比较
3
作者 郑阳民 王清 +2 位作者 钟德君 王松 王高举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864-865,共2页
目的观察胸腰椎骨折前路术中钉板与钉棒系统固定点生物力学稳定性对胸腰椎骨折的影响.方法:用8具猪胸腰段脊柱标本,模拟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手术,分别进行前路钉棒系统与钉板系统内固定,应用生物力学测试机检测固定术后胸腰椎的刚度及... 目的观察胸腰椎骨折前路术中钉板与钉棒系统固定点生物力学稳定性对胸腰椎骨折的影响.方法:用8具猪胸腰段脊柱标本,模拟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手术,分别进行前路钉棒系统与钉板系统内固定,应用生物力学测试机检测固定术后胸腰椎的刚度及稳定性.结果:在前屈、后伸,左、右旋转,以及轴向压缩载荷下,钉棒系统稳定性优于钉板系统(P〈0.05);在左、右侧屈方面,相同载荷下钉棒系统与钉板系统的角度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的前路固定术中,钉棒系统具有更强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爆裂性骨折 钉棒/钉板系统 生物力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