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借嘴说话”做好对外传播?——以新华社广西分社一“爆款”融媒体报道为例
1
作者 潘强 《中国记者》 2019年第11期122-124,共3页
如何在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创新表达、利用海外社交媒体讲好中国故事?新华社广西分社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推出的《观山看海做边贸!"洋记者"带你看广西》等系列融媒体报道,是边疆地区"借嘴说话"... 如何在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创新表达、利用海外社交媒体讲好中国故事?新华社广西分社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推出的《观山看海做边贸!"洋记者"带你看广西》等系列融媒体报道,是边疆地区"借嘴说话"做好对外传播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对外传播 借嘴说话
原文传递
新华社电视新闻产品营销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覃广华 《视听》 2013年第9期64-65,共2页
新华社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其信息产品的制作量可谓规模宏大,而其中电视新闻产品也占据了重要席位。本文主要从消费媒体产品的前提出发,结合新华社电视新闻产品营销的成功经验,提出适合新华社电视新闻产品的营销理念,以扩大新华社电视... 新华社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其信息产品的制作量可谓规模宏大,而其中电视新闻产品也占据了重要席位。本文主要从消费媒体产品的前提出发,结合新华社电视新闻产品营销的成功经验,提出适合新华社电视新闻产品的营销理念,以扩大新华社电视产品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华社 电视新闻产品 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柔性”推进林改 “林下经济”呈现活力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小康 《广西林业》 2012年第4期20-21,共2页
广西是我国林业大省区,拥有集体林地2亿多亩,居全国第3位。白2009年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以来,目前广西99.1%的集体林地已完成勘界确权,95.1%的集体林地完成登记发证,已完成集体林地主体改革任务。受林改带动,当地林下种植、... 广西是我国林业大省区,拥有集体林地2亿多亩,居全国第3位。白2009年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以来,目前广西99.1%的集体林地已完成勘界确权,95.1%的集体林地完成登记发证,已完成集体林地主体改革任务。受林改带动,当地林下种植、养殖等“林下经济”发展呈现活力。集体林地改革工作向来被视为“老大难”问题,广西是如何推进的?林改下一步在哪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活力 经济 集体林权制度 柔性 林下种植 林地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缘“金槐米”——记广西全州县发展金槐产业
4
作者 陆汉魁 蒋卫民 《广西林业》 2013年第5期4-10,共7页
寻找一个人生活中常遇到些尴尬的事。记者第一次听说“金槐米”时,一头雾水不知天,搜遍脑子里的汉字词库,也找不到“金槐米”这词儿。如果单说“槐树”、“槐花”,记者还是相当熟悉的。挺拔的树干,垂下的枝条,羽状的复叶,红白色... 寻找一个人生活中常遇到些尴尬的事。记者第一次听说“金槐米”时,一头雾水不知天,搜遍脑子里的汉字词库,也找不到“金槐米”这词儿。如果单说“槐树”、“槐花”,记者还是相当熟悉的。挺拔的树干,垂下的枝条,羽状的复叶,红白色花瓣,高约二、三十米的的槐树,长遍大江南北,尤其在我国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土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米 全州县 产业 广西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记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土地的“林下革命”——广西百色市开展林下经济散记
5
作者 陆汉魁 蒋卫民 杨绍吉 《广西林业》 2012年第1期8-12,共5页
绿山林 红土地 广西百色市的石山地和丘陵,约占全市总面积的90%。放眼望去,起伏连绵,望不到边。总长5045公里的102条地面中、小河和49条岩溶地下河,纵横交错,奔流不息,滋润着大地的农田和山上的一草一木。
关键词 百色市 广西 土地 经济 地下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尊重一段历史 为往事继绝学--评《广西抗战文化大事记》
6
作者 朱丽莉 《抗战文化研究》 2016年第1期283-284,共2页
作为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丛书之一,《广西抗战文化大事记》(万忆、万一知等编著,广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8月版,以下简称《大事记》)无疑是编著者给中国抗战史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全书35万字的史料,堪称句句是“干货”,页页见人见事.内容之丰富... 作为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丛书之一,《广西抗战文化大事记》(万忆、万一知等编著,广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8月版,以下简称《大事记》)无疑是编著者给中国抗战史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全书35万字的史料,堪称句句是“干货”,页页见人见事.内容之丰富、涉及之广泛,在广西抗战文化研究领域实属不易.编者以编年体的方式,将抗战时期广西的抗战文化概况予以真实、客观、准确、全面、清晰地辑录,犹如一本广西抗战史“史料字典”,将很多人印象中广西抗战的零碎认识和片面认知一并串联,形成较为完善的整体,有助于后人读懂历史全貌,厘清历史事实,只此一项,《大事记》一书功德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人民出版社 编著者 广西抗战文化 《大事记》 研究丛书 抗战史 大事记 并串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头背后——“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展陈照片记者手记
7
作者 张小龙 才扬 +7 位作者 欧东衢 周科 陈思汗 杜华举 黄孝邦 燕雁 李尕 江宏景 《中国记者》 2024年第11期94-106,共13页
2024年9月26日,“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正式开展。新华社自诞生之日起,便担负起用镜头记录时代风云的重任。方寸乾坤,瞬间永恒。一代代新华社摄影记者用光与影定格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新华社... 2024年9月26日,“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正式开展。新华社自诞生之日起,便担负起用镜头记录时代风云的重任。方寸乾坤,瞬间永恒。一代代新华社摄影记者用光与影定格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新华社精选中国照片档案馆珍藏的经典照片,从百姓生活变迁的视角,全景展现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伟大成就和深刻变革。本刊特邀部分展陈作品的作者,按影展内容分类,从各自的角度讲述经典照片的采编经历,分享对新闻摄影的理解和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社之镜 新华社新闻摄影展 记者手记 新闻摄影
原文传递
基于新闻史料的桂林抗战国际传播研究
8
作者 万忆 朱丽莉 徐乐 《抗战文化研究》 2016年第1期54-73,共20页
抗战时期是中国国际传播的发端与发展时期.作为全国三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广西省会桂林是中外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国际传播的重地.本文通过梳理抗战时期在广西,主要是桂林出版的主要报纸———《扫荡报》(桂林版)、《救亡日报》、... 抗战时期是中国国际传播的发端与发展时期.作为全国三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广西省会桂林是中外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国际传播的重地.本文通过梳理抗战时期在广西,主要是桂林出版的主要报纸———《扫荡报》(桂林版)、《救亡日报》、《广西日报》、《南宁民国日报》、《柳州日报》和《大公报》(桂林版)的新闻史料,从国际传播学的角度,对当时在桂林开展的国际信息交流活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史料 桂林 抗战 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再定位 被引量:4
9
作者 柳春 叶新 陈柳 《大众科技》 2011年第11期228-230,213,共4页
中国期刊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的竞争期。数字化发展,融合互通的科技潮流,正使期刊运营的生态环境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面对变化的传媒生态和不断前进的受众,传统科技期刊要想在当前的传媒环境中拥有一席之地,应该办出自己的特色,不断创... 中国期刊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的竞争期。数字化发展,融合互通的科技潮流,正使期刊运营的生态环境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面对变化的传媒生态和不断前进的受众,传统科技期刊要想在当前的传媒环境中拥有一席之地,应该办出自己的特色,不断创新发展。要实现这些,编辑的作用是关键要素之一,顺应新媒体时代发展有必要对科技期刊编辑重新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编辑 再定位 新媒体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晚清社会变迁与史家民族史观的嬗变 被引量:2
10
作者 阮兴 杨永福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1期28-38,共11页
晚清剧烈的社会变迁导致史家的民族史观发生根本的嬗变。这种嬗变从结构上来说,一方面是传统民族史观的基本要素中的文化观念的被重新估价,从而导致中国中心观念在晚清史家民族史观中的退化;另一方面它又是传统民族史观中族类观和政治... 晚清剧烈的社会变迁导致史家的民族史观发生根本的嬗变。这种嬗变从结构上来说,一方面是传统民族史观的基本要素中的文化观念的被重新估价,从而导致中国中心观念在晚清史家民族史观中的退化;另一方面它又是传统民族史观中族类观和政治观的被重新体认,并把这种体认融归为民族国家思想。这实质是一场文化的反思和抉择,它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社会变迁 民族史观 华夷之辨 民族国家思想 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记者的转型 被引量:7
11
作者 覃广华 《传播力研究》 2018年第11期98-98,共1页
中国有着特殊的传媒发展史与体制,传统媒体始终传达社会声音,因而传统媒体记者迎合新媒体时代发展需要,摆脱转型困境,成功实现转型,这是当务之急。下面就从新媒体的优势入手,探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记者的转型路径,助力记者主动成功转型。
关键词 新媒体 传统媒体 记者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网络传播时代群体极化现象浅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柳春 陈柳 唐津平 《大众科技》 2011年第7期287-289,共3页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民数量的快速增长,网络文化繁杂多变。网络所固有的特性使得网民参与以群体主体的形式出现,并且在参与中表现出"群体极化"现象。分析评价群体极化的影响,探索造成群体极化的原因,防范群体极化,采取综合的...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民数量的快速增长,网络文化繁杂多变。网络所固有的特性使得网民参与以群体主体的形式出现,并且在参与中表现出"群体极化"现象。分析评价群体极化的影响,探索造成群体极化的原因,防范群体极化,采取综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群体极化 双效性 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早报网》与《凤凰网》香港特首选举报道框架对比 被引量:1
13
作者 覃广华 《新闻世界》 2013年第7期245-247,共3页
本文从框架理论的视角出发,对比了新加坡《联合早报网》和香港《凤凰网》对2012年香港特首选举的报道,发现在报道内容、主题和观点上,两个网站采取了不同的报道框架。《联合早报网》使用了国际框架、人情趣味框架和倾向性框架,《凤凰网... 本文从框架理论的视角出发,对比了新加坡《联合早报网》和香港《凤凰网》对2012年香港特首选举的报道,发现在报道内容、主题和观点上,两个网站采取了不同的报道框架。《联合早报网》使用了国际框架、人情趣味框架和倾向性框架,《凤凰网》则采取了本土框架、汇报式框架和中立的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特首选举 框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出口踏平坎坷成大道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伟 《农产品加工》 2003年第2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入世 农产品贸易 出口贸易 农产品结构调整 行业商会 协会 WTO 中介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筹措内河航运建设资金的新路子 被引量:1
15
作者 钟瑞林 《中国水运》 1996年第4期17-17,共1页
筹措内河航运建设资金的新路子钟瑞林(新华社广西分社,南宁530022)我国内河航运建设长期投入少,欠帐多,严重滞后于国民经济建设。然而,广西却走出了自筹为主、以电养航、滚动开发的新路于。去年,在南宁召开的“加快珠江航... 筹措内河航运建设资金的新路子钟瑞林(新华社广西分社,南宁530022)我国内河航运建设长期投入少,欠帐多,严重滞后于国民经济建设。然而,广西却走出了自筹为主、以电养航、滚动开发的新路于。去年,在南宁召开的“加快珠江航运建设,促进流域经济发展”座谈会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内河航运 建设资金 筹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数据机房综合改造的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庄建中 《中国传媒科技》 2017年第7期98-99,共2页
本文从机房规划设计、装修、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空调通风系统、动力环境监测系统、视频监控、门禁和消防系统等方面介绍了数据机房综合改造的规划与实施过程。
关键词 数据机房 综合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立精品意识 注重蹲点调研 突出新媒体优先--高质量做好广西民族报道的三组关键词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伟 《中国记者》 2024年第6期54-56,共3页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各族人民相互依存、相互交融、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挂念广西各族人民,2018年为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欣然题词“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各族人民相互依存、相互交融、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挂念广西各族人民,2018年为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欣然题词“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各族人民 精品意识 示范带动作用 守望相助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关键词
原文传递
微媒介时代的区隔研究——基于阶层、世代、性别的角度
18
作者 杨驰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2期34-35,共2页
自本世纪肇始,中国的移动互联信息技术历经萌芽培育、快速崛起到如今迅猛发展,促使信息传播媒介发生跨越式变革。据CNNIC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较2020年3月增长3625万,网民使用... 自本世纪肇始,中国的移动互联信息技术历经萌芽培育、快速崛起到如今迅猛发展,促使信息传播媒介发生跨越式变革。据CNNIC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较2020年3月增长3625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传播媒介 移动互联 手机上网 网民规模 信息技术 区隔 微媒介 跨越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鹰”在哪里?——怎样提高人物通讯的质量?
19
作者 肖美俊 《新闻爱好者》 1992年第6期13-14,共2页
最近,我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作家保尔·海泽的小说集,他提出的“猎鹰理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所谓“猎鹰理论”源于卜伽丘的《十日谈》第5日第9个故事前的引语,说的是一个名叫费得里哥的男子,为了追求一位... 最近,我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作家保尔·海泽的小说集,他提出的“猎鹰理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所谓“猎鹰理论”源于卜伽丘的《十日谈》第5日第9个故事前的引语,说的是一个名叫费得里哥的男子,为了追求一位阔太太耗尽了家财,总不能获得她的欢心,从此只能守贫度日。后来那位太太去看他,他把自己最心爱的一只鹰宰了款待她,她大为感动,就嫁给了他,并且给他带来丰厚的陪嫁。海泽从这段引语中悟出了小说创作的一个基本特征,那就是每个作者经常要向自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的‘鹰’在哪里?那使我的故事区别于其它成千上万篇故事的独特之点在哪里?”我认为,海泽的“猎鹰理论”对于记者如何提高人物通讯的质量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们的记者在采写人物通讯时不妨也这样问一问自己:“我的‘鹰’在哪里?那使我的通讯区别于其它成千上万篇通讯的独特之点在哪里?”我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通讯 吴吉昌 卜伽丘 海泽 德国作家 文学奖获得者 我的故事 采访对象 人物典型 保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新闻网站如何通过改进用户界面来提高用户新闻阅读的参与度
20
作者 王志伟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第9期248-,共1页
通过对新华网用户界面的分析,从提高用户界面的角度,对新闻网站的用户界面进行改进,从而提高用户的参与度,保持用户的在线时间和活跃时间。
关键词 用户界面 新闻阅读 参与度 新闻网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