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乡市2017—2021年骨与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宋向伟 崔俊伟 +6 位作者 马犇 徐基涛 赵天春 杨卫可 田林强 郭龙生 侯文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385-389,共5页
目的 总结新乡市2017—2021年骨与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特点,以期为骨与关节结核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7—2021年新乡市6家医院的292例骨与关节结核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发病、年龄、性别、职业、居住地、病灶... 目的 总结新乡市2017—2021年骨与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特点,以期为骨与关节结核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7—2021年新乡市6家医院的292例骨与关节结核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发病、年龄、性别、职业、居住地、病灶部位、合并其他部位结核、合并症等方面情况。结果 292例骨与关节结核患者中男178例(60.96%),女114例(39.04%)。255例(87.32%)患者因疼痛、功能障碍就诊,62例(21.23%)患者出现体温升高,其中39℃以上33例。发病时间为4 d~13 a。发病年龄1.5~92(51.15±20.46)岁,61岁以上患者最多,有113例(38.70%)。患者中农民最多,有212例(72.60%)。245例(83.91%)患者居住在8个县市,发病率为0.54/万;47例(16.09%)患者居住在4个市区,发病率为0.39/万。脊柱结核患者最多,有206例(70.55%),其次为髋、膝关节等关节结核,有63例(21.58%)。骨与关节结核合并肺结核有84例(28.77%),骨与关节结核合并其他部位结核有69例(23.63%)。骨与关节结核患者中,合并糖尿病24例。结论 近5 a新乡市骨与关节结核中脊柱结核发病率最高。半数以上骨与关节结核患者合并肺或其他部位结核。骨与关节结核起病隐匿,无特异性症状,少数患者出现高热,早期容易被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与关节结核 新乡市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与MRI对膝关节隐性创伤骨折的诊断价值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肖辉 陈乐 +1 位作者 郭新明 孙习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0期156-157,173,共3页
目的 分析256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膝关节隐性创伤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3年11月期间收治的膝关节骨折患者8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术前实施256层螺旋CT与MRI检查。分析256层螺旋CT... 目的 分析256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膝关节隐性创伤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3年11月期间收治的膝关节骨折患者8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术前实施256层螺旋CT与MRI检查。分析256层螺旋CT与MRI检查对膝关节隐性创伤骨折的诊断价值。结果86例患者中,共79例患者发生膝关节隐性创伤骨折,其中以胫骨近端、腓骨近端、髌骨、股骨远端出现隐性创伤骨折为主。256层螺旋CT检查诊断中,诊断准确度为93.02%,敏感度为93.67%,特异度为85.71%,Kappa值为0.630。MRI检查诊断中,诊断准确度为94.19%,敏感度为94.94%,特异度为85.71%,Kappa值为0.675。结论256层螺旋CT检查与MRI检查诊断膝关节隐性创伤骨折的诊断价值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6层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 隐性创伤骨折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胫骨中下1/3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对比
3
作者 费继明 王鑫 +2 位作者 苏士奇 徐顺利 郭龙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2期3862-3864,共3页
目的:分析对比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胫骨中下1/3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54例胫骨中下1/3粉碎性骨折患者,按照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7例。对照组选择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研究组... 目的:分析对比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胫骨中下1/3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54例胫骨中下1/3粉碎性骨折患者,按照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7例。对照组选择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研究组选择切开复位外侧“L”形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时间均更短(P<0.05);两组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康复总有效率更高,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相比于术前,两组术后的VAS评分明显降低,WHOQOL-100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术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WHOQOL-10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外侧“L”形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能让胫骨中下1/3粉碎性骨折患者创伤有效减轻,促进患者术后及早康复,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有效减轻疼痛程度,而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中下1/3粉碎性骨折 钢板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2、MMP-3、MMP-9和TIMP-1评价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7
4
作者 贺占坤 沈杰威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3872-3874,共3页
目的研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关节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3、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4种蛋白水平,并探讨其与关节损伤程度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52例患者均给予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玻璃酸钠、双醋瑞因的... 目的研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关节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3、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4种蛋白水平,并探讨其与关节损伤程度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52例患者均给予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玻璃酸钠、双醋瑞因的治疗方法,于治疗前后采用ELISA检测52例膝关节OA患者及10例症状轻、X线等影像阴性者关节液中MMP-2、MMP-3、MMP-9和TIMP-1的含量并进行相关分析,并在关节镜下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膝关节OA患者关节液中MMP-2、MMP-3、MMP-9和TIMP-1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关节液中MMP-2、MMP-3、MMP-9和TIMP-1的含量与关节软骨损伤程度呈正相关,随着病情的好转,关节液中MMP-2、MMP-3、MMP-9和TIMP-1的含量也随之降低。结论检测关节液中MMP-2、MMP-3、MMP-9和TIMP-1水平对膝关节OA的早期诊断、病情程度判断、预后评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滑液 膝关节 基质金属蛋白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侧加压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 被引量:7
5
作者 孙习勇 井新中 +1 位作者 王长江 郭新明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29-429,共1页
目的 探讨降低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发生率的方法。方法采用肘关节外侧切口入路,以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桡侧加压内固定治疗小儿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20例,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经6个月~7年随访,功能恢复良好,肘内翻发生率为5%。结论... 目的 探讨降低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发生率的方法。方法采用肘关节外侧切口入路,以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桡侧加压内固定治疗小儿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20例,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经6个月~7年随访,功能恢复良好,肘内翻发生率为5%。结论桡侧加压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是治疗小儿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满意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尺偏型 克氏针张力带 肘内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被引量:6
6
作者 高志娴 聂明毅 王琰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29-1729,共1页
关键词 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股神经阻滞复合氟比洛芬酯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贺占坤 杨勇 许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9期2550-2551,2553,共3页
目的观察连续股神经阻滞复合氟比洛芬酯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均给予连续股神经阻滞,实验组... 目的观察连续股神经阻滞复合氟比洛芬酯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均给予连续股神经阻滞,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静态视觉模拟评分(RVAS)、动态视觉模拟评分(DVAS)、膝关节HSS功能评分、患者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RVAS、D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dHSS评分、术后3d膝关节HSS评分、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d两组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股神经阻滞复合氟比洛芬酯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且较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神经阻滞 氟比洛芬酯 膝关节置换术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4
8
作者 许丹 吕文凤 贺占坤 《创伤外科杂志》 2020年第9期696-700,共5页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不稳定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18~70岁,平均38.7岁。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关节镜...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不稳定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18~70岁,平均38.7岁。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关节镜组(42例)和切开复位组(38例)。关节镜组行膝关节镜配合微创内固定术,男性26例,女性16例;平均38.4岁;高处坠落伤17例,道路交通伤14例,砸伤8例,挤压伤3例。切开复位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男性23例,女性15例;平均39.1岁;高处坠落伤18例,道路交通伤12例,砸伤6例,挤压伤2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预后情况。结果关节镜组术后引流量(102.4±19.2)mL显著少于切开复位组(135.2±24.3)mL,且关节镜组手术时间[(83.1±6.3)min vs.(98.2±8.1)min]、首次下床活动时间[(3.3±1.2)d vs.(5.6±1.9)d]和住院时间[(9.2±1.7)d vs.(11.2±2.8)d]、骨折愈合时间[(11.2±1.5)周vs.(13.5±3.1)周]也显著更短(P<0.05);关节镜组术后1、2个月膝关节评分[(74.6±7.2)分]、[(80.1±10.0)分]显著高于切开复位组[(68.5±7.6)分、(75.2±10.5)分,P<0.05];关节镜组优良率95.24%(40/42)高于切开复位组优良率76.32%(29/38),(P<0.05);关节镜组和切开复位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4.76%(2/42)、23.68%(9/38),关节镜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膝关节镜配合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较少的优点,能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镜 微创 内固定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综合治疗和单纯放化疗治疗老年脊柱转移瘤的疗效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斌 杨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4316-4318,共3页
脊柱转移瘤好发于老年人,因多由远隔部位的肿瘤通过血行转移而来,所以患者病情一般比较严重,肿瘤分期多为T3N3M3。以往许多学者认为,脊柱转移瘤的患者已进入疾病晚期,且多年龄较大,不宜手术治疗,应以放疗、化疗为主。近几年随着微创技... 脊柱转移瘤好发于老年人,因多由远隔部位的肿瘤通过血行转移而来,所以患者病情一般比较严重,肿瘤分期多为T3N3M3。以往许多学者认为,脊柱转移瘤的患者已进入疾病晚期,且多年龄较大,不宜手术治疗,应以放疗、化疗为主。近几年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手术器械的改进,以及流行病学观点认为脊柱转移瘤的患者一般生存期较长,若不施以手术,往往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因而对很多脊柱转移瘤的患者施以手术治疗,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近6年来手术综合治疗与单纯放化疗治疗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综合治疗 单纯放化疗 脊柱转移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成祺 王鑫 裴济民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3期189-191,共3页
目的分析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5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其采用后路椎间盘镜进行单侧或双侧"开窗",摘除突出的髓核,椎板减压,扩大侧隐窝,彻底将神经根减压... 目的分析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5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其采用后路椎间盘镜进行单侧或双侧"开窗",摘除突出的髓核,椎板减压,扩大侧隐窝,彻底将神经根减压。术中通过"C"型臂X线机透视定位,在局部麻醉或硬外麻醉下于病变椎间隙后部正中做约1.5cm的切口,置入工作通道后,骨钻去除部分椎板,置入椎间盘镜系统于电视监视下进一步扩大椎板、咬除肥厚的黄韧带及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扩大神经根管,彻底解除对硬膜、神经根的压迫。结果随访半年到2年,按Nakai标准评定,优42例,良8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为92.6%。结论应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特点,能在电视监视下去除髓核组织,扩大神经根管,最大限度地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对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可扩张通道辅助下微创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成祺 裴济民 +1 位作者 赵永辉 徐顺利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264-268,共5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可扩张通道辅助下微创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探讨一次性可扩张通道辅助下微创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后路开放手术,观察组患者行一次性可扩张通道辅助下微创。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透视次数及术后至可下床时间。分别于术前、术后3 d、术后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2组患者腰腿疼痛程度。分别于术前、术后14 d、术后6个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2组患者腰腿功能障碍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腰椎CT冠状位和矢状位重建方法评估2组患者腰椎融合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至可下床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及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后3 d(P<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及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后14 d(P<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观察组患者的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腰椎椎体间骨性融合率分别为86.67%(78/90)和88.89%(80/90);2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骨性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0,P>0.05)。结论一次性可扩张通道辅助下微创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以明显减轻患者腰腿疼痛和腰腿功能障碍症状,但一次性可扩张通道辅助下微创在术后早期对患者疼痛的缓解要优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且患者创伤小,术后可下床时间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可扩张通道辅助下微创 传统后路开放手术 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P术后早期残留腰背痛的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成祺 裴济民 +1 位作者 赵永辉 王鑫 《颈腰痛杂志》 2022年第2期204-207,共4页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行PVP术后早期残留腰背痛(UBPR)的风险因素。方法纳入2016年3个月~2020年5月行PVP手术治疗的312例OVCF患者,观察其术后1个月内的UBPR发生情况,并据此分为UBPR组和非UBPR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人口学...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行PVP术后早期残留腰背痛(UBPR)的风险因素。方法纳入2016年3个月~2020年5月行PVP手术治疗的312例OVCF患者,观察其术后1个月内的UBPR发生情况,并据此分为UBPR组和非UBPR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手术资料、影像学资料和基础疾病等因素,进行组间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内发生UBPR21例,发生率6.7%,纳入UBPR组;其余291例纳入非UBPR组。UBPR组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VAS评分、ODI指数改善效果均显著差于非UBPR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UBPR组和非UBPR组的骨密度T值、腰背筋膜损伤、骨水泥分布、骨折椎体数目、骨水泥填充量等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密度值(OR=3.562)、腰背筋膜损伤(OR=3.812)、骨水泥分布(OR=3.084)、骨折椎体数目(OR=3.452)均是PVP术后1个月内发生UBPR的风险因素;而骨水泥填充量(OR=0.062)则是其保护因素。结论骨密度偏低、合并腰背筋膜损伤、多节段OVCF、骨水泥分布不满意、骨水泥填充量偏少,是PVP术后发生UBPR的独立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压缩性椎体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残留腰背痛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新明 杨勇 孙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2734-2735,共2页
目的探讨动力髁螺钉(DCS)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和特点。方法16例股骨髁上骨折均应用DCS内固定,术后早期锻炼膝关节。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诊时间14~3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参照Kolment标准,14例疗效优良,优良率87... 目的探讨动力髁螺钉(DCS)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和特点。方法16例股骨髁上骨折均应用DCS内固定,术后早期锻炼膝关节。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诊时间14~3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参照Kolment标准,14例疗效优良,优良率87.5%。结论采用DCS内固定骨折断端可获得坚强内固定,手术方法安全简便,可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是一种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髁上骨折 动力髁螺钉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截瘫患者的功能锻炼与康复护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琰 靳玉香 聂明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期97-97,共1页
目的:通过对截瘫患者有计划地进行以功能锻炼为主的康复护理,以期达到满意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7月~2007年11月收治的各类外伤截瘫57例进行了以康复治疗和护理为主的功能重建。结果:所收治57例中,优29例,良17例,中7例,差4例。结论:截... 目的:通过对截瘫患者有计划地进行以功能锻炼为主的康复护理,以期达到满意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7月~2007年11月收治的各类外伤截瘫57例进行了以康复治疗和护理为主的功能重建。结果:所收治57例中,优29例,良17例,中7例,差4例。结论:截瘫患者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对其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瘫 锻炼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及体会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鑫 费继明 +1 位作者 张成祺 裴济民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14期88-88,共1页
目的观察对3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及临床体会。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对收治的3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 目的观察对3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及临床体会。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对收治的3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观察3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关节功能评分、治愈率、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3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手术治疗后治愈率为76.00%(23/30),关节功能评分为(84.16±3.28)分,生活质量评分为(82.10±3.55)分,患者满意度为83.00%(25/30)。结论针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日后的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易折式加压螺纹钉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斌 郭新明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390-391,共2页
目的 观察经皮易折式加压螺纹钉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 (FNF)的效果。方法 对96例新鲜FNF采用经皮易折式加压螺纹钉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 1 5~ 4 0min ,术后随访 6~ 36个月 ,功能恢复优良者 85例 (88.6 %)。结论 经皮易... 目的 观察经皮易折式加压螺纹钉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 (FNF)的效果。方法 对96例新鲜FNF采用经皮易折式加压螺纹钉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 1 5~ 4 0min ,术后随访 6~ 36个月 ,功能恢复优良者 85例 (88.6 %)。结论 经皮易折式加压螺纹钉治疗新鲜股FNF具有方法简便、安全 ,疗效满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折式加压螺纹钉 经皮 股骨颈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穿孔手术方法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郭强 李小兵 《中外医疗》 2016年第4期80-81,共2页
目的探析胃穿孔运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整群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7例胃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接受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44例,则运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 目的探析胃穿孔运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整群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7例胃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接受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44例,则运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较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腹腔镜修补术对胃穿孔进行治疗,不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还能缩短住院时间,有助于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修补术 胃穿孔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斌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18-619,共2页
目的 总结婴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 18例婴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儿经患肢牵引 ,3~ 7d治愈 ,无复发及后遗症。结论 提高对婴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的认识 。
关键词 婴儿 髋关节 滑膜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骨肽治疗早期四肢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任玉红 李小兵 李安琪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第1期64-65,68,共3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骨肽治疗早期四肢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新鲜骨折住院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注射用骨肽,对照组患者给予伤科... 目的:探讨注射用骨肽治疗早期四肢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新鲜骨折住院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注射用骨肽,对照组患者给予伤科接骨片。观察两组患者骨折愈合疗效、各部位骨折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83%(46/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17%(2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部位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42%(5/48)、8.33%(4/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骨肽治疗早期四肢骨折的疗效显著,可促进骨折愈合,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骨肽 骨折愈合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5在骨肉瘤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世奇 李斌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年第11期1323-1326,共4页
目的研究微小RNA-25(miR-25)表达水平在骨肉瘤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86例骨肉瘤切除术患者的骨肉瘤组织及瘤旁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5的表达,ROC分析miR-25表达在... 目的研究微小RNA-25(miR-25)表达水平在骨肉瘤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86例骨肉瘤切除术患者的骨肉瘤组织及瘤旁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5的表达,ROC分析miR-25表达在骨肉瘤中的诊断作用,COX回归分析评估miR-25表达在骨肉瘤预后中的作用。Kaplan-Meier分析miR-25表达对骨肉瘤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和骨肉瘤瘤旁组织相比,骨肉瘤组织中miR-25的表达显著升高(P<0. 05);ROC分析表明miR-25表达诊断骨肉瘤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e,AUC)为0.946(95%CI:0.908~0. 985),当mi.R-25相对表达水平为2. 84时,其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9.5%(77/86)和94.2%(81/86)。COX回归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表明miR-25的高表达、肿瘤的转移和临床分期是骨肉瘤患者的独立危因素。Kaplan-Meier分析显示低表达组(miR-25<3.43)和高表达组(miR-25≥3.43)相比骨肉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miR-25的表达越高骨肉瘤患者的预后越差。结论 miR-25能够作为诊断和预后不良预测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miR-25 诊断 预后 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