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癌放疗中V_(20)和V_(30)预测肺急性放射反应分级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留勤 武莉萍 +4 位作者 陈利军 张如楠 郜清永 陈国彦 梁乃器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80-282,共3页
目的:通过对V20、V30和肺急性放射反应分级的相关性评价,探讨其在肺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中预测肺急性放射反应分级的价值。方法:50例肺癌患者均有完整的3D-CRT治疗计划,对每例患者肺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进行评价,分别计算全肺及患... 目的:通过对V20、V30和肺急性放射反应分级的相关性评价,探讨其在肺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中预测肺急性放射反应分级的价值。方法:50例肺癌患者均有完整的3D-CRT治疗计划,对每例患者肺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进行评价,分别计算全肺及患侧肺的V20和V30。肺急性放射反应分级按RTOG急性放射反应分级标准评定。对V20、V30(包括单侧肺的V20、V30)和肺急性放射反应分级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50例肺急性放射反应分级:0级16例,1级19例,2级14例,3级1例。全组患者≥2级肺急性放射反应的发生率为30%。全肺V20≤30%和>30%两组发生≥2级肺急性放射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8.4%和66.7%,全肺V30≤20%和>20%两组发生≥2级肺急性放射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4.3%和66.7%,V20、V30和肺急性放射反应分级显著相关,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全肺V20、全肺V30、患侧肺V20和患侧肺V30均为发生≥2级肺急性放射反应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V20和V30均可预测肺急性放射反应的程度,并可作为评价治疗计划的剂量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 适形 辐射损伤 急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胶囊治疗成人Ⅲ~Ⅳ级胶质瘤术后残留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振华 王建华 +2 位作者 郭小奇 杨留勤 武莉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3期3962-3964,共3页
目的 观察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胶囊治疗成人Ⅲ~Ⅳ级(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残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9月-2010年5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胶质瘤术后残留患者64例,病理诊断明确为胶质瘤Ⅲ~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 目的 观察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胶囊治疗成人Ⅲ~Ⅳ级(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残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9月-2010年5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胶质瘤术后残留患者64例,病理诊断明确为胶质瘤Ⅲ~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试验组31例.对照组患者行单纯调强放疗;试验组调强放疗同时即开始服用替莫唑胺胶囊,75 mg/m2,42 d,放疗结束1个月后继续每日服用替莫唑胺胶囊150 mg/m2,连服5 d,间歇23 d,28 d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5例、稳定14例、进展2例,试验组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9例、稳定6例、进展1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228,P=0.026).常见毒副作用主要有急性脑水肿、消化道反应及血液毒性等,应用升白、止吐及脱水降颅压药物后缓解,无Ⅲ度以上毒副作用,无治疗相关性死亡,均完成治疗.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98 d和462 d;两组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57.6%、9.0%和77.4%、19.4%;Log-rank检验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7).结论 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胶囊治疗成人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残留患者较单纯放疗临床疗效好,毒副作用轻微,1、2年生存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替莫唑胺 神经胶质瘤 肿瘤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术后放疗应用有孔泡沫板对小肠照射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武莉萍 薛鸣 +1 位作者 杨留勤 高国伟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68-670,共3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放疗应用有孔泡沫板对小肠剂量的影响。方法8例直肠癌术后患者,俯卧位垫和不垫有孔泡沫板两种体位下,分别进行CT模拟定位。进行3野三维适形计划的设计,比较两种体位下小肠的最高剂量,以及在20、30、40、45Gy等剂量水...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放疗应用有孔泡沫板对小肠剂量的影响。方法8例直肠癌术后患者,俯卧位垫和不垫有孔泡沫板两种体位下,分别进行CT模拟定位。进行3野三维适形计划的设计,比较两种体位下小肠的最高剂量,以及在20、30、40、45Gy等剂量水平小肠受照体积(V20、V30、V40、V45)。结果使用有孔泡沫板时,小肠在20、30、40Gy剂量水平受照体积显著降低(P<0.05);但其受照最高剂量及45Gy剂量水平受照体积减少不明显(P>0.05)。结论直肠癌术后放疗,应用有孔泡沫板能减少小肠的受照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射疗法 有孔泡沫板 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后继发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薛鸣 武莉萍 +1 位作者 郭明坤 王济生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放疗后继发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方法对33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继发慢性鼻-鼻窦炎进行鼻部主观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鼻窦CT检查,并以Lund-Mackay评分法记录CT分值,同期选取33例单纯慢性鼻-鼻窦炎患...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放疗后继发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方法对33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继发慢性鼻-鼻窦炎进行鼻部主观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鼻窦CT检查,并以Lund-Mackay评分法记录CT分值,同期选取33例单纯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对照,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鼻咽癌放疗后继发慢性鼻-鼻窦炎组流涕或涕倒流VAS评分与单纯慢性鼻-鼻窦炎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138,P<0.05);鼻咽癌放疗后继发慢性鼻-鼻窦炎组鼻窦CT的Lund-Mackay评分低于单纯慢性鼻-鼻窦炎组,主要原因在于额窦、上颌窦、前筛、窦口鼻道复合体的Lund-Mackay评分、累及率低于单纯慢性鼻-鼻窦炎组。结论鼻咽癌放疗后继发的慢性鼻-鼻窦炎病变特征与单纯慢性鼻-鼻窦炎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鼻窦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方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膀胱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陈利军 马焱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GT)方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晚期膀胱癌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仅给予GT方案进...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GT)方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晚期膀胱癌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仅给予GT方案进行化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同步三维适形放疗,4周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尿膀胱癌抗原(UBC)、透明质酸(HA)、核基质蛋白-22(NMP-22)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1、2年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9.17%,高于对照组的58.33%(P<0.05)。治疗后研究组UBC、HA、NMP-22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前相比较低(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降低、白细胞降低、恶心呕吐、脱发、肝功能损害、下尿路症状和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年生存率为70.83%,2年生存率为43.75%;对照组1年生存率为58.33%,2年生存率为22.92%;研究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GT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膀胱癌疗效较好,可以有效抑制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1、2年生存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适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疗 吉西他滨 多西他赛 化疗 老年 晚期 膀胱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放疗对早期伴有1~3个阳性淋巴结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价值及其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吴冬梅 刘冠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0-232,共3页
目的:探讨术后放疗对T1和T2期伴有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影响及其预后因素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03年1月至2007年5月经手术证实的伴有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的T1或T2期220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采... 目的:探讨术后放疗对T1和T2期伴有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影响及其预后因素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03年1月至2007年5月经手术证实的伴有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的T1或T2期220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采用κaplan-Meier法计算OS、LC和DFS,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别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结果:全组患者的3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5.5%、95.0%、89.4%和94.7%、92.2%、87.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月经状态、T分期期、阳性淋巴结个数、内分泌治疗及术后放疗是影响局控率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阳性淋巴结数、年龄、术后放疗是影响局部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后放疗可以提高T1和T2期伴有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局控率、无病生存率。阳性淋巴结数、术后放疗是影响局部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改良根治术 淋巴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疗增效方中药配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食管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如楠 武莉萍 张巍巍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3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放疗增效方配合三维适形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观察组42例,采用放疗增效方中药配合三维适形放疗,持续至放疗结束;对照组35例,行单纯三维适形放疗,未服用中药。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卡氏... 目的观察放疗增效方配合三维适形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观察组42例,采用放疗增效方中药配合三维适形放疗,持续至放疗结束;对照组35例,行单纯三维适形放疗,未服用中药。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卡氏评分评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对防治放疗引起的副反应如白细胞下降、消化道反应及皮肤反应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放疗增效方中药可提高食管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的生活质量,减轻毒副作用,可作为食管癌放疗的辅助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增效方 食管癌 放疗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放射治疗图像引导系统对放疗设备进行质控检查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利军 谷晓华 杨留勤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自制验证工具与放射治疗图像引导系统配合使用,对直线加速器部分质控项目进行检测的可行性。方法根据不同检测项目放置验证板,保证束流中心轴垂直于验证板面,采用不同曝光技术及图像采集模式拍摄加速器质控验证片。结果图像中... 目的探讨自制验证工具与放射治疗图像引导系统配合使用,对直线加速器部分质控项目进行检测的可行性。方法根据不同检测项目放置验证板,保证束流中心轴垂直于验证板面,采用不同曝光技术及图像采集模式拍摄加速器质控验证片。结果图像中心十字与束流中心轴和基准图像中心的一致性均<2 mm。结论该方法在直线加速器质控项目检测中操作简单,结果准确,节省资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图像引导系统 放射疗法 质控检查 灯光野 辐射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优芬在乳腺癌术后放疗中预防皮肤反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振华 张宁 +2 位作者 高国伟 武莉萍 谷晓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5期121-122,共2页
目的观察贝优芬在乳腺癌术后放疗中预防皮肤反应的临床作用。方法将在我科行术后放疗的129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在放疗前给予皮肤保护的健康教育。实验组69例,于每次放疗后涂抹贝优芬;对照组60例,按常规皮肤护理。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贝优芬在乳腺癌术后放疗中预防皮肤反应的临床作用。方法将在我科行术后放疗的129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在放疗前给予皮肤保护的健康教育。实验组69例,于每次放疗后涂抹贝优芬;对照组60例,按常规皮肤护理。疗效评价按RTOG关于放射性皮肤损伤分级标准进行评价。分别观察0~4级的发生率及不同剂量范围出现的皮肤反应情况,比较两组之间的皮肤损伤。结果两组总皮肤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级以上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皮肤反应多出现于40Gy后,两者对比(P<0.05)。结论贝优芬能减少乳腺癌术后放疗中2级以上皮肤反应的发生率,其皮肤反应出现时间明显延迟,对皮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放疗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患者 皮肤反应 术后放疗 临床观察 预防 实验组 临床作用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瑞滨与顺铂联合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利军 单梅霞 +2 位作者 左予 武莉萍 高国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3期32-33,共2页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和顺铂联合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90例符合NSCLC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长春瑞滨和顺铂静脉滴注,并同步三维适形放疗,...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和顺铂联合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90例符合NSCLC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长春瑞滨和顺铂静脉滴注,并同步三维适形放疗,对照组给单纯适形放疗。结果治疗组CR18例(40.00%),PR21例(46.67%),SD5例(11.11%),PD1例(2.22%)有效率(CR+PR)86.67%;对照组CR7例(15.56%),PR17例(37.78%),SD18例(40.00%),PD3例(6.6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瑞滨和顺铂联合同步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症状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7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加放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如楠 薛鸣 +2 位作者 高国伟 武莉萍 杨留勤 《中国医学工程》 2010年第2期51-52,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美容效果和远期疗效。方法 47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术后行全乳腺放疗50Gy,局部瘤床电子线补量10Gy。结果中位随访42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美容效果满意。结论本组保乳治疗47例早期乳腺癌...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美容效果和远期疗效。方法 47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术后行全乳腺放疗50Gy,局部瘤床电子线补量10Gy。结果中位随访42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美容效果满意。结论本组保乳治疗47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远期疗效肯定,达到了高生存率、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保乳治疗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优芬在预防头颈部肿瘤放疗中皮肤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薛鸣 郭明坤 +2 位作者 高国伟 武莉萍 杨留勤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8期157-158,共2页
目的观察贝优芬预防头颈部肿瘤急性放疗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需要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放疗开始使用贝优芬保护皮肤,对照组进行常规皮肤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性放射性皮炎具有明显的... 目的观察贝优芬预防头颈部肿瘤急性放疗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需要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放疗开始使用贝优芬保护皮肤,对照组进行常规皮肤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性放射性皮炎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贝优芬有效降低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贝优芬 放射性皮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痛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海航 武莉萍 高国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8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局部放疗联合唑来膦酸对骨转移癌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32例骨转移癌患者,局部放疗,DT总量3000 cGy/10f/2W,给予唑来膦酸4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时间不<15min,d1,每4周为1周期;用药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32例患者... 目的探讨局部放疗联合唑来膦酸对骨转移癌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32例骨转移癌患者,局部放疗,DT总量3000 cGy/10f/2W,给予唑来膦酸4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时间不<15min,d1,每4周为1周期;用药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32例患者中,疼痛完全缓解(CR)23例,部分缓解(PR)5例,无缓解(NR)4例,总有效率87.5%(28/32);毒副反应主要是发热、肌肉疼痛、恶心、呕吐等,经对症处理后恢复。结论局部放疗联合唑来膦酸对骨转移癌患者镇痛效果较好,且毒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疗 联合 唑来膦酸 骨转移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根治术后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的不良反应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如楠 王倩青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13期63-64,共2页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近期不良反应。方法:选取31例宫颈癌根治术后需补充放化疗的患者,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TP方案同步化疗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放疗中及放疗结束后3个月内进行随访,统计患...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近期不良反应。方法:选取31例宫颈癌根治术后需补充放化疗的患者,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TP方案同步化疗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放疗中及放疗结束后3个月内进行随访,统计患者骨髓抑制、上消化道反应、直肠反应等发生几率和严重程度。结果:患者皮肤反应、上消化道反应、直肠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9.7%、12.9%、19.3%和45.2%。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皮肤反应、上消化道反应、直肠反应等近期不良反应,患者易耐受,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根治术后 调强放疗 同步化疗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割剂量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如楠 武莉萍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7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分割剂量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200例骨转移癌患者,按照住院序号分为低分割化疗组(66例)、常规分割化疗组(66例)、单纯唑来膦酸组(68例)。低分割化疗组患者给... 目的:分析不同分割剂量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200例骨转移癌患者,按照住院序号分为低分割化疗组(66例)、常规分割化疗组(66例)、单纯唑来膦酸组(68例)。低分割化疗组患者给予低剂量放疗联合唑来膦酸;常规分割化疗组患者给予常规放疗剂量联合唑来膦酸;单纯唑来膦酸组患者仅给唑来膦酸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疼痛改善已近卡氏评分(Karnofsky,KPS)。结果:低分割化疗组治疗有效率为84.85%,常规分割化疗组为69.70%,单纯唑来膦酸组为38.24%;低分割化疗组骨痛改善有效率和KPS变化有效率分别为93.94%、93.94%,常规分割化疗组分别为86.36%、87.88%,单纯唑来膦酸组分别为76.47%,77.94%,低分割化疗组有效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常规分割化疗组高于单纯唑来膦酸组(P<0.05)。结论: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效果优于单纯唑来膦酸,并且低分割化疗较常规剂量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 唑来膦酸 骨转移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放疗联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老年骨转移瘤患者近期疗效分析
16
作者 任民柱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4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局部放疗治疗老年骨转移瘤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老年骨转移瘤患者共67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随机分组,6MV-X线局部照射,治疗组34例同时联合应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对照组33例单纯放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生活...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局部放疗治疗老年骨转移瘤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老年骨转移瘤患者共67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随机分组,6MV-X线局部照射,治疗组34例同时联合应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对照组33例单纯放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骨病灶控制率、疼痛缓解率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骨痛缓解率为82.35%,对照组则为69.7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局部放疗对骨转移瘤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瘤 放射治疗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强放疗联合低剂量紫杉醇治疗Ⅱ~Ⅲ期食管癌
17
作者 王振华 武莉萍 杨留勤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联合低剂量紫杉醇治疗Ⅱ-Ⅲ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病理确诊的66例Ⅱ-Ⅲ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病人,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实验组34例。对照组行单纯调强放疗,实验组调强放疗同时每周第1天开始应用紫杉醇...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联合低剂量紫杉醇治疗Ⅱ-Ⅲ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病理确诊的66例Ⅱ-Ⅲ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病人,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实验组34例。对照组行单纯调强放疗,实验组调强放疗同时每周第1天开始应用紫杉醇注射液,40 mg/m^2,共应用6次。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58,P=0.031)。常见毒副作用主要有放射性食管炎、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等,对症处理后缓解,毒副反应统计分析无意义(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42 d和688 d,1、2、3 a生存率分别为68.75%和82.35%、28.12%和47.0%、12.5%和26.47%,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调强放疗联合低剂量紫杉醇治疗Ⅱ-Ⅲ期食管癌较单纯放疗临床疗效提高,毒副作用轻微,1、2、3a生存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紫杉醇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服务在老年食管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
18
作者 王佩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389-392,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微信平台的延伸服务对老年食管癌放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老年食管癌放疗患者92例,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均采取放疗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微信平台的延伸服... 目的:探讨运用微信平台的延伸服务对老年食管癌放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老年食管癌放疗患者92例,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均采取放疗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微信平台的延伸服务。比较2组干预前后希望水平(亲密关系、积极行为、积极态度),自我护理能力(ESCA)评分(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2组比较,观察组希望水平高于对照组[(14.20±1.24)vs(11.24±2.35)、(15.00±1.00)vs(11.75±1.64)、(14.38±1.20)vs(11.20±1.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42.20±5.00)vs(33.78±5.24)、(61.74±3.03)vs(46.85±3.92)、(27.96±2.11)vs(18.63±3.12)、(22.23±1.00)vs(18.98±1.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营养膳食、合理作息、适当运动、按时放疗、遵医嘱用药等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平台的延伸服务可改善患者希望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增强自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微信平台 延伸服务 希望水平 自我护理能力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与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技术的剂量学差异 被引量:21
19
作者 苏晓科 胡艳微 +1 位作者 谷晓华 王倩青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5-678,共4页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放疗中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与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在Eclipse计划系统中分别对每例患者进行容积旋转调强和7野固定野调强放疗(7IMRT)计划设计,比较两种技术的...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放疗中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与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在Eclipse计划系统中分别对每例患者进行容积旋转调强和7野固定野调强放疗(7IMRT)计划设计,比较两种技术的靶区的适形指数、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的差异。结果:VMAT技术靶区的平均剂量为52.05 Gy,高于7IMRT技术的51.46 Gy(P<0.05),靶区的均匀性指数与适形度优于7IMRT技术,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VMAT比7IMRT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肠、膀胱的V_(30)、V_(50)、D_(mean)较7IMR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直肠和股骨头的保护性上,两种放疗技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MAT技术较IMRT技术可得到更好的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也能得到更好的保护,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值得在临床中开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术后 容积旋转调强 固定野动态调强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运动联合音乐成像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郝炎萍 左予 王佩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467-470,共4页
目的:观察多模态运动联合音乐成像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放射治疗的83例头颈部肿瘤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41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多模态运动联合音乐成像干预模式的42例患者为观察组。2组干预4周后比较中文... 目的:观察多模态运动联合音乐成像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放射治疗的83例头颈部肿瘤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41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多模态运动联合音乐成像干预模式的42例患者为观察组。2组干预4周后比较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癌因性疲乏(CRF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结果:2组干预4周后比较,观察组坚韧性[(26.53±4.47)vs(22.40±4.49)分]、应对压力[(22.39±4.17)vs(17.30±3.38)分]、适应性[(16.38±3.30)vs(14.42±2.97)分]、控制感[(12.39±2.40)vs(10.20±2.15)分]、信念[(7.72±1.33)vs(6.27±1.06)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认知疲乏[(5.33±1.46)vs(6.81±1.72)分]、情感疲乏[(9.83±1.25)vs(10.68±1.59)分]、躯体疲乏[(11.84±2.46)vs(13.72±1.85)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SQI评分[(9.23±1.50)vs(10.82±2.03)分]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30.56±6.95)vs(24.93±7.04)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态运动联合音乐成像有助于增强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心理弹性,减轻癌因性疲乏,改善睡眠质量,提高自我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运动 音乐成像 头颈部肿瘤 心理弹性 癌因性疲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