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医院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石计朋 张国俊 +2 位作者 陈旋 庞高峰 尚云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993-996,共4页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早产儿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NICU住院的1 685例早产儿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早产儿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NICU住院的1 685例早产儿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685例早产儿中发生医院感染279例次,发生率为16.56%;住院日相关的医院感染率为46.87/1 000住院日;感染部位以肺炎为主(41.85%),病死率为18.94%。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最多见(57.83%),主要为肺炎克雷白杆菌,其次是鲍曼不动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医院感染组与非医院感染组比较,胎龄更小,体质量更低。早产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机械通气(OR=6.982)、其他有创操作(OR=5.214)、出生体质量≤1 500 g(OR=3.265)和胎龄≤32周(OR=2.412)。结论革兰阴性菌是最主要的NICU早产儿医院感染病原菌,其中肺炎克雷白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是主要的病原菌;NICU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众多,需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早产儿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莫三嗪对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Caspase-3和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高静 石景鹤 +1 位作者 王家勤 张迎辉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272-27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拉莫三嗪对戊四氮所致癫痫大鼠的行为学、海马组织形态学及Caspase-3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健康6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拉莫三嗪低、中、高剂量组,...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拉莫三嗪对戊四氮所致癫痫大鼠的行为学、海马组织形态学及Caspase-3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健康6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拉莫三嗪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5 m L·kg-1),其余各组大鼠均腹腔注射戊四氮(35 mg·kg-1)并观察其行为学变化。以连续出现3次Ⅳ级及其以上发作作为点燃标准。全部点燃后,模型组和拉莫三嗪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给予戊四氮35 mg·kg-1每日1次腹腔注射维持点燃,拉莫三嗪低、中、高剂量大鼠组分别给予拉莫三嗪20、30、60 mg·kg-1·d-1灌胃,连续2周。在末次灌胃24 h内,对各组大鼠进行心脏灌注固定取海马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CA3区Caspase-3和HSP70蛋白表达。结果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有痫性发作。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结构完整,其他组大鼠海马神经元体积缩小,与周围组织有脱离,细胞核深染,有核分裂及核溶解,具有凋亡特征,多数细胞质呈空泡状,海马区神经元细胞排列散乱,无层次感,尼氏体减少,部分神经元丢失,细胞密度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3区Caspase-3和HSP70阳性细胞数增多(P<0.01);拉莫三嗪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海马CA3区Caspase-3阳性细胞数均少于模型组,HSP70阳性细胞数均多于模型组(P<0.05);拉莫三嗪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海马CA3区Caspase-3阳性细胞数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减少,HSP70阳性细胞数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拉莫三嗪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海马CA3区Caspase-3、HSP70阳性细胞数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3区Caspase-3及HSP70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拉莫三嗪低、中、高剂量组Caspase-3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HSP70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拉莫三嗪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海马CA3区Caspase-3蛋白表达随着剂量的增加而降低,HSP70蛋白表达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拉莫三嗪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海马CA3区Caspase-3、HSP70蛋白表达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对戊四氮所致癫痫大鼠的癫痫发作有保护作用,可以减轻大鼠癫痫发作的严重程度,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海马组织中Caspase-3表达、增加HSP70表达来抑制癫痫过程中的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莫三嗪 癫痫 大鼠 CASPASE-3 热休克蛋白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备课在儿科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3
作者 韩金芬 王淑秀 +1 位作者 许建文 陈艳霞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396-397,共2页
集体备课是一种能有效增强教学效果的活动,儿科临床带教中的集体备课同样如此。儿科临床带教中的集体备课优势很多,但是容易流于形式、变成集体模仿、只注重带教前备课、忽视课后反思等。建章立制,提高认识;集思广益,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集体备课是一种能有效增强教学效果的活动,儿科临床带教中的集体备课同样如此。儿科临床带教中的集体备课优势很多,但是容易流于形式、变成集体模仿、只注重带教前备课、忽视课后反思等。建章立制,提高认识;集思广益,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带教后反思,行思并进等,则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备课 临床带教 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莫三嗪对癫痫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中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石景鹤 高静 王家勤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对戊四氮致癫痫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组织中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拉莫三嗪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只。模型组及拉莫三嗪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每天...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对戊四氮致癫痫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组织中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拉莫三嗪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只。模型组及拉莫三嗪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戊四氮35 mg·kg^(-1)进行造模;正常组大鼠腹腔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大鼠继续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4组大鼠继续腹腔注射戊四氮,在此基础上,拉莫三嗪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拉莫三嗪20、30、60 mg·kg^(-1)·d^(-1)灌胃,模型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共2周。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的认知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拉莫三嗪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各时间点逃避潜伏期均短于模型组(P<0.05,P<0.01);拉莫三嗪低、中、高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间探索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记忆探索正确时间短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拉莫三嗪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记忆探索正确时间显著增加(P<0.05);拉莫三嗪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记忆探索正确时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减少(P<0.01);拉莫三嗪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中Bax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Bcl-2蛋白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拉莫三嗪低、中、高剂量组之间大鼠海马组织中Bax、Bcl-2蛋白表达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对戊四氮致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并能提高大鼠的学习、记忆和判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莫三嗪 癫痫 MORRIS水迷宫 戊四氮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乡市2450例住院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病原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伟娟 杨焦峰 韩金芬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9期86-88,共3页
目的分析新乡市2450例住院儿童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因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患儿进行8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并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450例患儿中,有1272例至少检出一种病毒,阳性率为51.2%;8种... 目的分析新乡市2450例住院儿童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因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患儿进行8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并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450例患儿中,有1272例至少检出一种病毒,阳性率为51.2%;8种病毒中,Ⅳ-B检出率最高,检出率最低的为RSV和ADV;男患儿病毒感染阳性率低于女患儿(P<0.05)。四季病毒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季RSV、Ⅳ-A、Ⅳ-B、CV-A和ECHO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季单一病毒感染和混合病毒感染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Ⅳ-A、Ⅳ-B和ECHO在新乡市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占重要比例,混合病毒感染率高于单一病毒感染,且病毒感染的季节性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儿童 呼吸道感染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乡县4000人高血压抽样调查
6
作者 许福有 许存洲 王素枝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4期301-303,共3页
高血压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随着人口期望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959年全国范围内15岁以上人口高血压患病率为5.11%,而1979年用同样的方法调查,患病率上升到7... 高血压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随着人口期望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959年全国范围内15岁以上人口高血压患病率为5.11%,而1979年用同样的方法调查,患病率上升到7.73%。不同地区患病率有明显不同。为配合全国高血压病流行病学调查,1991年我们对居新乡县中等生活水平的洪门乡的洪门、杨村、赵村、李村的15岁及15岁以上人群4000人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调查 吸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57
7
作者 韩金芬 王文秀 +1 位作者 王川云 王家勤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684-685,691,共3页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MPP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MPP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消失时间[(2.17±0.86)d]、咳嗽控制时间[(5.76±2.27)d]、住院时间[(7.08±1.27)d]与对照组患儿[(3.92±0.77)、(9.15±3.51)、(10.56±3.34)d]比较均显著缩短(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方案治疗MPP患儿较单用阿奇霉素治疗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炎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布地奈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水平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29
8
作者 陈艳霞 王家勤 许建文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52-552,共1页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活性变化的意义。方法窒息新生儿74例。其中轻度窒息29例,重度窒息45例,正常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心肌酶活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窒息组血清心肌酶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二者比较...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活性变化的意义。方法窒息新生儿74例。其中轻度窒息29例,重度窒息45例,正常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心肌酶活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窒息组血清心肌酶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重度窒息组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P<0.01)。结论新生儿窒息后可致心肌损害,心肌酶活性增高为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 心肌酶 婴儿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脑内bcl-2基因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淑玲 常全忠 +1 位作者 李银生 郭学鹏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7-388,i002,共3页
目的 观察bcl 2基因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后细胞凋亡中的表达 ,探讨新生大鼠HIBD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5 4只 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 1个对照组和 8个实验组。给动物吸入含有92 %氮气和 8%氧气混合气体建立新生大鼠... 目的 观察bcl 2基因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后细胞凋亡中的表达 ,探讨新生大鼠HIBD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5 4只 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 1个对照组和 8个实验组。给动物吸入含有92 %氮气和 8%氧气混合气体建立新生大鼠HIBD动物模型 ,分别在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点 (0 .5、1、3、6、12、2 4、4 8、72h等 )断头处死动物 ,取海马组织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脑神经细胞凋亡及bcl 2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HIBD 1h内未见凋亡细胞出现 ,3h开始出现 ,并在 4 8h达高峰 ,之后逐渐下降。bcl 2蛋白阳性细胞在HIBD后立即出现 ,6h达到高峰 ,之后渐下降。结论 HIBD后bcl 2基因表达在脑神经细胞凋亡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在一定时间范围内 ,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脑缺氧 脑缺血 细胞凋亡 BCL-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联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0
作者 韩金芬 柳晓艳 王会娟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483-484,488,共3页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6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联合口服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对照...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6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联合口服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对照组患儿仅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2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症状控制时间、肺内啰音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患儿为73.5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症状控制时间、肺内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佳,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支原体肺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疗效观察 被引量:30
11
作者 韩金芬 王会娟 +1 位作者 唐晓燕 王家勤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 目的探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退热、止咳、袪痰、止痉、降颅压等常规对症治疗,同时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1),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5 d后停药3 d,给药2轮后改为阿奇霉素10 mg·kg^(-1),口服,每日1次;总疗程为3周。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儿给予人免疫球蛋白400 mg·kg^(-1),静脉注射,每日1次,持续用药5 d,总疗程为3周。治疗3周后,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入院24 h内及治疗3周后,行腰椎穿刺采集患儿的脑脊液,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入院24 h内及治疗3周后,采集患儿外周静脉血3 mL,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治疗3周后,对照组患儿显效11例(36.67%),有效13例(43.33%),无效6例(20.00%),总有效率为80.00%(24/30);观察组患儿显效14例(46.67%),有效15例(50.00%),无效1例(3.33%),总有效率为96.67%(29/30);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043,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头痛、嗜睡、抽搐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儿脑脊液中IL-6、IL-8水平及血清CRP、PCT、IgG、IgA、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2组患儿脑脊液中IL-6、IL-8水平及血清CRP、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血清IgG、IgA、IgM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患儿脑脊液中IL-6、IL-8水平及血清CRP、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gG、IgA、Ig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出现腹泻1例、腹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观察组患儿出现恶心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1/30);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1,P>0.05)。结论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儿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儿脑脊液的异常,调节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炎支原体肺炎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阿奇霉素 人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性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6家系SCN1B基因突变筛查 被引量:9
12
作者 席妹景 黄希顺 +8 位作者 魏建科 张子英 郑红 常秀红 高磊 樊玉香 王家勤 郭学鹏 尹景岗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68-770,共3页
目的探讨全面性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家系SCN1B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共收集GEFS+家系6个,采集40份外周血,并取健康对照组外周血50份。提取基因组DNA,设计7对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选取符合条件的PCR产物进行聚... 目的探讨全面性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家系SCN1B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共收集GEFS+家系6个,采集40份外周血,并取健康对照组外周血50份。提取基因组DNA,设计7对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选取符合条件的PCR产物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对个别PCR产物进行双向测序。结果6个先证者和50名健康对照进行SCN1B的5对外显子筛选时,均未发现异常带出现。6个先证者的PCR产物测序结果与基因组序列相比对,也未发现碱基改变。结论全面性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是一种复杂综合征,本组家系中未发现SCN1B基因突变,GEFS+具有遗传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 SCN1B 家系 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地那非联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6
13
作者 王乐男 张峥 买春芳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844-2846,共3页
目的:观察西地那非联合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肺动脉高压患儿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多巴胺注射液5μg/(kg·min),ivgtt。对照组患儿吸入NO 5~... 目的:观察西地那非联合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肺动脉高压患儿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多巴胺注射液5μg/(kg·min),ivgtt。对照组患儿吸入NO 5~20 ppm;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或鼻饲枸橼酸西地那非片0.5~1.0 mg/kg,6 h 1次。两组患儿均治疗3 d。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肺动脉压(PAP)、NO、血清内皮素(ET-1)、缺氧诱导因子(HIF-1α)、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Ca2+水平,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PaO_2、SaO_2、NO、PAP、Pa CO_2、ET-1、HIF-1α、EPO、Ca^(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aO_2、SaO_2、NO、Ca^(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aCO_2、PAP、EPO、HIF-1、ET-1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NO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肺动脉高压体征及血气指标,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西地那非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例脑瘫患儿病因、脑CT及智能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郭新志 郝青英 +1 位作者 曾建国 王家勤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33-135,共3页
探讨脑性瘫痪儿病理改变与病因及临床表现的关系。研究方法200例脑性瘫痪儿按常规进行脑CT及智能检查,采用修定Gesell量表,根据发育年龄与实际年龄计算发育商(DQ),观察患儿病因、脑CT及发育商的关系。结果200例... 探讨脑性瘫痪儿病理改变与病因及临床表现的关系。研究方法200例脑性瘫痪儿按常规进行脑CT及智能检查,采用修定Gesell量表,根据发育年龄与实际年龄计算发育商(DQ),观察患儿病因、脑CT及发育商的关系。结果200例患儿中,32例CT正常(16%),168例异常(84%),包括脑萎缩、脑软化、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小脑发育不良、脑畸形等。CT异常组DQ落后明显高于CT正常组,差异显著。引起脑瘫的常见病因为难产、窒息、早产、低体重。结论提高产科技术,加强新生儿重症监护,预防宫内感染和产前缺氧等因素是降低小儿脑瘫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脑性瘫痪 CT 病因 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赛普联合塞来昔布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5
作者 丁怡 陈璇 +2 位作者 王颖 张静女 刘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12期917-919,共3页
目的观察益赛普联合塞来昔布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及随机配对原则将72例AS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益赛普联合塞来昔布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16周... 目的观察益赛普联合塞来昔布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及随机配对原则将72例AS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益赛普联合塞来昔布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16周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观察指标和实验室指标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腰背痛程度、外周关节肿胀程度和晨僵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实验室指标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TNF-α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4%,对照组有效率为72.22%。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益赛普联合塞来昔布治疗AS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是治疗AS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益赛普 塞来昔布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早期积极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石计朋 仝玉珠 +3 位作者 陈璇 唐成和 尚云 杨卫红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811-813,共3页
目的探讨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LBWI)住院期间早期给予积极营养支持策略的影响。方法选择2 315例早产儿均为胎龄>28周,出生体质量<2500 g,生后12 h内大院、住院时间超过14 d、无畸形或严重并发症且存活出院,分为对照组1 023例和改良... 目的探讨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LBWI)住院期间早期给予积极营养支持策略的影响。方法选择2 315例早产儿均为胎龄>28周,出生体质量<2500 g,生后12 h内大院、住院时间超过14 d、无畸形或严重并发症且存活出院,分为对照组1 023例和改良组1 29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保守的营养支持方式;改良组患儿采取生后12 h内开奶、足量静脉营养支持方案。比较2组患儿进乳量、摄入的3大营养素及热卡,并比较LBWI的生长速度及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患儿生后第3天和第7天进乳量和静脉使用碳水化合物的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改良组患儿生后第3天静脉使用氨基酸、脂肪乳的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第7天改良组与对照组比较,使用氨基酸、脂肪乳的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儿生后第3天、第7天总热卡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改良组患儿较对照组体质量下降幅度降低,恢复出生体质量的时间缩短,体质量平均增长速度增快(P<0.05,0.01)。出院时改良组患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41.8%)显著低于对照组(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78,P<0.001)。结论早期积极营养支持策略增加了LBWI进乳量和3大营养素的摄入,明显改善了LBWI生长状况,减少了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支持 低出生体质量儿 体质量增长 宫外生长发育迟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行为神经测定及婴幼儿期智能发育随访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艳霞 王家勤 许建文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079-1080,共2页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及婴幼儿期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对4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患儿,根据血清胆红素水平,将所有观察病例分为3组:NHBⅠ组(205.5~256.5μmol/L)15例,NHBⅡ组(256.5~341.5μmol...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及婴幼儿期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对4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患儿,根据血清胆红素水平,将所有观察病例分为3组:NHBⅠ组(205.5~256.5μmol/L)15例,NHBⅡ组(256.5~341.5μmol/L)21例,NHBⅢ组(342.5μmol/L)7例。健康新生儿39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方法分别在生后3~7d(黄疸高峰期)、15~25d(黄疸消退后)进行检测,并在生后18个月时分别对二组受试婴儿进行智力评定[Gesell量表(中国标准化)]。结果NHB组NBNA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主要表现在行为能力和肌张力方面。NHB组婴幼儿期智能发育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且早期新生儿NHB(〈7d)比晚期NHB对智能发育影响更大(P〈0.05)。结论NHB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婴幼儿期智能发育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神经行为 智能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佐治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疗效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艳 赵新利 +1 位作者 谭军 韩金芬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972-974,共3页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LEV)佐治儿童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3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难治性癫痫患儿58例,在对其行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LEV进行佐治,并对佐治前后患儿癫痫的发作频次行Poisson...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LEV)佐治儿童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3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难治性癫痫患儿58例,在对其行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LEV进行佐治,并对佐治前后患儿癫痫的发作频次行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本组58例难治性癫痫患儿经LEV佐治,临床总有效率为74.1%(43/58),不同类型癫痫患儿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LEV佐治后综合所有类型癫痫患儿情况,其总体发作频次减少率为42.5%,癫痫发作频次佐治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患儿7例有轻微不良反应,均能耐受。结论 LEV佐治儿童难治性癫痫临床疗效满意,且不良反应轻微,患儿治疗耐受度良好,在传统抗癫痫药物较大程度失效时可加用LEV佐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左乙拉西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肌肽对高热惊厥幼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许建文 张光军 +3 位作者 邱培勇 陈正跃 王家勤 郭学鹏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13-914,967,共3页
目的探讨L-肌肽对幼年大鼠实验性高热惊厥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15日龄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肌肽干预组(n=30)和惊厥对照组(n=10)。采用热水浴法诱导干预组和惊厥对照组大鼠实验性FS发作10次;干预组又随机分为E、G、H... 目的探讨L-肌肽对幼年大鼠实验性高热惊厥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15日龄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肌肽干预组(n=30)和惊厥对照组(n=10)。采用热水浴法诱导干预组和惊厥对照组大鼠实验性FS发作10次;干预组又随机分为E、G、H组,分别在每次惊厥发作后30、60、120min腹腔注射L-肌肽250mg/kg;惊厥对照组仅诱发癫,不给予干预。末次惊厥后12h处死大鼠,并采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生物素标记法分别测定幼鼠海马结构及大脑皮层神经元凋亡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其凋亡细胞超微形态学改变。结果惊厥对照组神经细胞凋亡计数为25.37±1.95,E组为12.36±1.13,G组为17.85±2.04,H组为22.69±2.69。惊厥对照组神经细胞凋亡明显高于干预组(F=10.75P<0.01);给予L-肌肽腹腔注射后E组和G组神经细胞凋亡明显低于惊厥对照组(t=18.26,8.45Pa<0.01);但H组神经细胞凋亡与惊厥对照组无明显差异(t=2.55P>0.05)。透射电镜观察可见,惊厥对照组和H组大鼠海马CA1区、齿状回神经元损伤明显高于E组。结论早期给予L-肌肽具有减轻反复FS引发的幼鼠神经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保护神经细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肌肽 高热惊厥 神经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 被引量:9
20
作者 许建文 陈艳霞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脉用免疫球蛋白(IVIG)对重度新生儿HIE临床经过的影响。方法重度HIE79例按收治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49例)。治疗组在病程48h内加用IVIG1g/kg静脉滴注1、2次;此外二组患儿均予同样的综合治疗方案;观察原始...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脉用免疫球蛋白(IVIG)对重度新生儿HIE临床经过的影响。方法重度HIE79例按收治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49例)。治疗组在病程48h内加用IVIG1g/kg静脉滴注1、2次;此外二组患儿均予同样的综合治疗方案;观察原始反射恢复时间、呼吸节律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惊厥完全控制时间,在日龄第7天和第14天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法(NBNA)。结果治疗和对照组原始反射恢复时间分别为(107.40±12.33)和(131.25±10.87)h(t=9.0P<0.05),呼吸节律恢复时间分别为(45.33±6.79)和(67.72±5.46)h(t=16.11P<0.05),肌张力恢复时间分别为(105.29±11.27)和(130.52±10.63)h(t=10.01P<0.05),均存在显著差异;治疗组在日龄第7天和第14天NBNA评分分别为(30.62±3.59)和(38.89±2.11)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26.85±2.76)和(36.90±1.87)分](t=5.24,4.33Pa<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惊厥完全控制时间分别为(26.37±2.68)和(2.05±1.96)h,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t=1.28P>0.05)。结论IVIG对重度HIE临床过程具有积极作用,明显提高NBNA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缺氧缺血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