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镁基生物材料在骨科中的改性研究进展
1
作者 朱振东 皇甫晶晶 +4 位作者 李月 路坦 姜来 胡涛 任文杰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260-265,共6页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的不断发展,镁基生物材料因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适中的密度以及良好的生物降解性,成为骨科植入材料研究的热点。镁基生物材料能够在体内逐渐降解并被骨组织吸收,从而避免传统金属生物材料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二次手术取...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的不断发展,镁基生物材料因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适中的密度以及良好的生物降解性,成为骨科植入材料研究的热点。镁基生物材料能够在体内逐渐降解并被骨组织吸收,从而避免传统金属生物材料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二次手术取出的弊端。然而,镁基生物材料仍然面临降解速率过快、耐腐蚀性较差、力学性能不稳定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为了解决这些挑战,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改性方法,包括合金化、表面处理、多孔结构设计以及纳米技术等。本文总结了镁基生物材料的基本特性,探讨了各类改性技术的原理、优势与局限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生物材料 骨科植入材料 合金化改性 表面处理 多孔化 纳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规范化培训基地实习生教学问题思考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媛霞 董玉珍 明海武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344-346,共3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以及与国际医学教育接轨的一项新举措,临床实习带教的对象也从过去单一的临床实习生扩大到需要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在读研究生及已经毕业的初级住院医师等,在资源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为了兼...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以及与国际医学教育接轨的一项新举措,临床实习带教的对象也从过去单一的临床实习生扩大到需要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在读研究生及已经毕业的初级住院医师等,在资源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为了兼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实习生的带教工作,教师需要在新形势下探讨新的临床教学方式。作者通过明确教学目的,整体规划、合理安排,根据学员层次和需求,充分利用现有病例资料及各种多媒体资料,实习生和规范化培训医师学习制度的建立等措施,在完成规范化培训教学任务的同时,圆满完成了实习生的临床带教工作,为他们毕业后的规范化培训打下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临床实习 医学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多媒体在医学技能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宗海斌 董玉珍 赵红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第5期95-95,共1页
总结计算机多媒体在医学技能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方法使抽象的医学技能实验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地展示给学生,极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但是多媒体教学也有其局限... 总结计算机多媒体在医学技能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方法使抽象的医学技能实验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地展示给学生,极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但是多媒体教学也有其局限性;教师只有认真合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多媒体 医学教育 教学质量 技能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镜缝线Nice结固定和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疗效研究
4
作者 徐真玉 路坦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比较膝关节镜缝线Nice结固定和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0月潢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试验组(37例)。对照组... 目的比较膝关节镜缝线Nice结固定和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0月潢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试验组(37例)。对照组予以膝关节镜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试验组予以膝关节镜缝线Nice结固定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完全负重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出血量等手术及恢复相关指标;两组伸膝功能、屈膝功能(随访6个月后);分别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疼痛程度(术前和随访3、6个月后),比较两组随访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术后完全负重行走时间、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P<0.05)。随访6个月后,试验组伸膝功能、屈膝功能正常的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伸膝功能、屈膝功能轻度异常的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6个月后,两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试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内,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膝关节镜交叉克氏针固定,膝关节镜缝线Nice结固定能够提高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患者的伸膝、屈膝功能及膝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疼痛情况,改善其手术相关指标,可促进患者恢复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 膝关节镜 缝线Nice结固定 交叉克氏针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与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对比
5
作者 吕强 刘睿 柳申鹏 《颈腰痛杂志》 2025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与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外科收治的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 目的对比分析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与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外科收治的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MacNab优良率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ODI指数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MacNab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术后康复,并且可以减轻疼痛,改善腰椎功能,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 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管狭窄 外科手术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提高医学教学质量 被引量:1
6
作者 董玉珍 宗海斌 许大勇 《健康天地(学术版)》 2010年第8期50-50,共1页
总结计算机多媒体在医学教学中的不足,探讨进一步提高医学教学质量的方法。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方法使抽象的医学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地展示给学生,极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和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汲取速度和摄取知识的效... 总结计算机多媒体在医学教学中的不足,探讨进一步提高医学教学质量的方法。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方法使抽象的医学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地展示给学生,极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和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汲取速度和摄取知识的效率;但是多媒体教学也有其局限性,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教师只有认真合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多媒体 医学教育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骨骨牵引治疗儿童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25例
7
作者 赵斌 徐海斌 郭蕴岚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1-422,共2页
目的 探讨骨牵引治疗儿童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粗细合适的铁丝 ,折弯成一前方为倒“山”字形的牵引架 ,拇指甲床根部将备好的直径 1.5mm克氏针用电钻从上述进针点钻入进行骨牵引。结果 本组 2 5例中优 19例 ,良 4例 ,... 目的 探讨骨牵引治疗儿童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粗细合适的铁丝 ,折弯成一前方为倒“山”字形的牵引架 ,拇指甲床根部将备好的直径 1.5mm克氏针用电钻从上述进针点钻入进行骨牵引。结果 本组 2 5例中优 19例 ,良 4例 ,差 2例。结论 指骨骨牵引治疗儿童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经济、简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骨 骨牵引 儿童 第一掌骨 基底部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临床实习带教体会
8
作者 路坦 贾奎 吴大鹏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54-155,共2页
骨科是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疾病种类多,专业性强,较为抽象,不易理解,对临床医师的综合素质要求高。通过对骨科的实习,应使临床医学实习生掌握骨科的基本诊断和治疗知识,提高临床基本功,增强实习生医德医风建设,加强医患沟通,培养... 骨科是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疾病种类多,专业性强,较为抽象,不易理解,对临床医师的综合素质要求高。通过对骨科的实习,应使临床医学实习生掌握骨科的基本诊断和治疗知识,提高临床基本功,增强实习生医德医风建设,加强医患沟通,培养合格的临床一线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临床实习 临床带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ER数据库美国脊柱骨肉瘤患者数据:治疗结果及预后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9
作者 徐志 陈运动 +2 位作者 孙玉洁 宫宵男 李豫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0期6583-6590,共8页
背景:脊柱骨肉瘤是一种罕见且侵袭性强的恶性肿瘤,现有的研究大多基于小样本量,且结果不一,难以提供可靠的临床指导。特别是在中国,由于脊柱骨肉瘤的发病率较低,相关研究较为有限,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缺乏有效的预后工具。目的:构建并... 背景:脊柱骨肉瘤是一种罕见且侵袭性强的恶性肿瘤,现有的研究大多基于小样本量,且结果不一,难以提供可靠的临床指导。特别是在中国,由于脊柱骨肉瘤的发病率较低,相关研究较为有限,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缺乏有效的预后工具。目的:构建并验证基于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的脊柱骨肉瘤患者生存期预测的列线图模型,以期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尤其是对中国患者的治疗方案优化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SEER数据库中2000-2021年被诊断为脊柱骨肉瘤的美国患者数据,首先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筛选出与脊柱骨肉瘤特异性死亡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随后利用这些独立预后因素,在Rstudio中使用“rms”包构建了脊柱骨肉瘤特异生存率的列线图模型。模型的区分度通过C指数进行评估,预测能力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曲线下面积值验证,校准度通过校准曲线(Calibration plot)评估,临床价值则通过决策曲线分析衡量。此外,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以检测列线图分组的合理性。结果与结论:①最终模型包括化疗、肿瘤尺寸、组织学类型、分级、种族和是否手术6个变量;②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C指数分别为0.685和0.673,表明模型区分度良好;③校准曲线显示预测生存概率与实际生存概率一致性高;④决策曲线分析表明模型在广泛的死亡风险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净收益;⑤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危组和低危组患者的预后存在显著差异;⑥此次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够准确预测脊柱骨肉瘤患者的1年、2年和3年生存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该模型不仅为美国患者提供了有效的生存预测工具,也为中国脊柱骨肉瘤患者的治疗方案优化提供了重要借鉴;未来研究应进一步验证该模型在不同人群中的适用性,并探索新型治疗手段对脊柱骨肉瘤预后的影响,以期提高中国骨肉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肉瘤 列线图模型 生存期 COX回归 预后因素 Kaplan-Meier生存分析 工程化组织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D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晓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3期418-419,共2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VSD技术在治疗骨科创伤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骨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的70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VSD技术治疗和常规换药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两周... 目的观察并分析VSD技术在治疗骨科创伤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骨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的70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VSD技术治疗和常规换药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两周的治疗后,使用VSD技术的治疗组中,23例患者治愈(66%),10例显效(29%),总有效率95%;对照组中,17例患者治愈(49%),9例患者显效(26%),总有效率达75%,治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使用VSD技术治疗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均较短。结论 VSD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换药治疗的方法,得到了患者的充分认可,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有效方法,推广开来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D 骨科 创伤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乡市2017—2021年骨与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向伟 崔俊伟 +6 位作者 马犇 徐基涛 赵天春 杨卫可 田林强 郭龙生 侯文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385-389,共5页
目的 总结新乡市2017—2021年骨与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特点,以期为骨与关节结核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7—2021年新乡市6家医院的292例骨与关节结核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发病、年龄、性别、职业、居住地、病灶... 目的 总结新乡市2017—2021年骨与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特点,以期为骨与关节结核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7—2021年新乡市6家医院的292例骨与关节结核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发病、年龄、性别、职业、居住地、病灶部位、合并其他部位结核、合并症等方面情况。结果 292例骨与关节结核患者中男178例(60.96%),女114例(39.04%)。255例(87.32%)患者因疼痛、功能障碍就诊,62例(21.23%)患者出现体温升高,其中39℃以上33例。发病时间为4 d~13 a。发病年龄1.5~92(51.15±20.46)岁,61岁以上患者最多,有113例(38.70%)。患者中农民最多,有212例(72.60%)。245例(83.91%)患者居住在8个县市,发病率为0.54/万;47例(16.09%)患者居住在4个市区,发病率为0.39/万。脊柱结核患者最多,有206例(70.55%),其次为髋、膝关节等关节结核,有63例(21.58%)。骨与关节结核合并肺结核有84例(28.77%),骨与关节结核合并其他部位结核有69例(23.63%)。骨与关节结核患者中,合并糖尿病24例。结论 近5 a新乡市骨与关节结核中脊柱结核发病率最高。半数以上骨与关节结核患者合并肺或其他部位结核。骨与关节结核起病隐匿,无特异性症状,少数患者出现高热,早期容易被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与关节结核 新乡市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12
作者 王震 徐海斌 余正红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1期145-147,共3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新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新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踝关节功能[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踝-后足评分法(AOFAS-AH)]评分、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AOFAS-AH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PCT、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踝关节功能评分,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 踝关节功能 炎性因子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骨水泥诱导膜技术治疗骨肌腱外露创面的临床价值
13
作者 庞仲辉 李强 董玉珍 《医师在线》 2024年第2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结合膜诱导技术治疗骨肌腱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科收治的68例骨肌腱外露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压力性溃疡(PU)20例,糖尿病足溃疡(DFU)慢性创面32例,周围血管病变溃疡10例,外伤性...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结合膜诱导技术治疗骨肌腱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科收治的68例骨肌腱外露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压力性溃疡(PU)20例,糖尿病足溃疡(DFU)慢性创面32例,周围血管病变溃疡10例,外伤性骨髓炎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36例)与对照组(32例),试验组采用抗生素骨水泥诱导膜技术,对照组采用创面负压吸引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血清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总治疗有效率、肉芽组织覆盖率、肉芽组织厚度、创面愈合情况(创面pH、氧分压及面积大小)、创面细菌转阴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68例患者中,58例(试验组34例、对照组24例)植皮全部存活,10例植皮部分坏死,换药处理后痊愈;治疗前,两组WBC、ESR、CRP、创面pH、氧分压及面积大小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WBC、ESR、CR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创面面积、创面pH较治疗前减小,氧分压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创面面积、创面pH更小,氧分压更高,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44%vs.75.00%),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肉芽组织覆盖率及肉芽组织厚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创面细菌转阴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抗生素骨水泥结合膜诱导技术治疗骨肌腱外露创面的总有效率高于负压吸引疗法,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肌腱外露创面 抗生素骨水泥 诱导膜技术 负压吸引疗法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XN型微创椎弓根螺钉系统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经宇 董玉珍 +2 位作者 安永博 崔明星 李清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5期5616-5621,共6页
背景:临床上脊柱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已使用多年,疗效肯定,但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Wiltse入路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及Sextant、Zina等经皮椎弓根钉系统亦存在切口大、固定强度不足、矫形力量有限等缺点。目的:探讨HXN型微... 背景:临床上脊柱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已使用多年,疗效肯定,但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Wiltse入路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及Sextant、Zina等经皮椎弓根钉系统亦存在切口大、固定强度不足、矫形力量有限等缺点。目的:探讨HXN型微创椎弓根钉系统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6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成2组,微创组行HXN型微创椎弓根钉经伤椎置入内固定术,对照组行切开复位经伤椎置入内固定术。采用出血量等围手术期参数、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等指标对比2组疗效。结果与结论:(1)对患者进行3-24个月随访;(2)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多于微创组(P<0.05);(3)2组术前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微创组低于对照组(P<0.05);(4)2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无明显丢失(P>0.05),且末次随访时2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微创组术后切口愈合良好,对照组出现2例切口感染;随访期间2组均未见内固定松动、移位及断裂情况发生;(6)结果提示,HXN型微创椎弓根钉系统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不仅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切口感染率低、残余痛轻等优点,并且操作安全易行,术后内固定稳定性好,能够与开放手术达到相同的固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微创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钉 经皮 实心钉 内固定 椎旁肌 伤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植入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经宇 董玉珍 +2 位作者 孙晓辉 崔明星 李清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4300-4305,共6页
背景: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术后并发症较多。目的:比较零切迹融合器与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应用于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治疗效果。方法:71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 背景: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术后并发症较多。目的:比较零切迹融合器与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应用于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治疗效果。方法:71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前路减压零切迹融合器植入组、及前路减压钛板联合cage固定组,采用脊髓功能JOA评分,融合率,吞咽困难、食管漏发生率等指标对比2组疗效。结果与结论:①内固定后随访3-34个月,平均17.5个月。末次随访两组患者脊髓功能恢复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2组最终融合率无差别,但6个月及9个月时零切迹融合器植入组融合率高于钛板联合CAGE固定组(P<0.05);③零切迹融合器植入组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3%(轻度1例),钛板联合CAGE固定组29%(轻度3例,中度5例,重度2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零切迹融合器植入组无内固定松动、移位发生,而钛板联合CAGE固定组可见1例螺钉松动,2例融合器向后移位的情况发生;零切迹融合器植入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中透视次数均低于钛板联合CAGE固定组(P<0.05);④结果提示,颈椎前路减压零切迹融合器植入与传统减压植骨融合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相比,在促进脊髓功能恢复方面及最终融合率无显著差异,但术后内固定稳定性好,中期融合率高,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零切迹 融合 脊髓型颈椎病 钛板:吞咽困难:食管漏:颈椎 JOA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长骨干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6
作者 黄媛霞 陶金刚 +2 位作者 赵红星 徐海斌 郭春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长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儿童长骨干骨折4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患者应用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应用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长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儿童长骨干骨折4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患者应用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普通钢板螺钉固定。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分别为(2.4±0.8)cm、(38.7±6.8)min,对照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分别为(10.9±2.4)cm、(55.8±11.6)min,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分别为(24.2±20.8)、(15.9±6.5)m L,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24.6±29.8)、(51.7±8.5)m L,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5.6±2.7)d、(4.7±1.1)周、(7.8±0.9)周,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9.8±3.6)d、(7.4±1.8)周、(8.6±0.8)周,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骨折邻近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6.95%(20/23)、91.30%(21/23),2组患者骨折邻近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04%(3/23)、8.70%(2/23),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长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二次取出内固定方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髓内钉 长骨骨折 骨干骨折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状半月板与正常半月板的损伤:关节镜下分型及组织修复 被引量:25
17
作者 黄媛霞 段永壮 徐海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52-2055,共4页
背景:目前对盘状半月板及正常半月板损伤的治疗,多主张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或修复术,切除内侧撕裂部分,缝合外侧撕裂部分,保留正常形态。目的:对盘状半月板及正常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修复治疗,并镜下观察两者损伤后的分型特点,采取对... 背景:目前对盘状半月板及正常半月板损伤的治疗,多主张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或修复术,切除内侧撕裂部分,缝合外侧撕裂部分,保留正常形态。目的:对盘状半月板及正常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修复治疗,并镜下观察两者损伤后的分型特点,采取对应的手术方式,分析对比修复后效果。方法:选择2003-09/2008-06新乡医学院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6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其中45例盘状半月板均为外侧盘状半月板,215例为正常形态半月板损伤。所有患者均于镜下明确诊断并按期随访。采用关节镜下探查盘状半月板及正常半月板损伤的情况,记录撕裂部位及分型,根据不同损伤情况行半月板成形术、部分切除术、次全切除术或者全切除术。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随访半年至2年,按Tegner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关节功能。盘状半月板水平裂占73.3%,复杂撕裂15.5%,放射性撕裂4.4%,纵裂2.2%;正常半月板纵裂47.9%,放射性撕裂28.8%,水平裂11.6%,横裂6.5%,复杂撕裂5.1%。215例正常半月板损伤患者中显效165例,有效35例,尚可8例,无效7例,优良率为93.0%。45例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显效25例,有效16例,尚可3例,无效1例,优良率为91.1%。结果提示,盘状半月板因其解剖学特征和组织学特性与正常形态半月板不同,其损伤类型和治疗方法也有区别;治疗时应最大程度的保留半月板功能,延缓关节退变,除严重撕裂无法保留者,尽量行半月板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 盘状半月板 关节镜 半月板成形术 软骨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363通过调控SOX4影响骨肉瘤细胞生长及凋亡 被引量:9
18
作者 万广 杨慧 +2 位作者 吴大鹏 柳申鹏 梁秋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8-283,共6页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miRNA-363及SOX4的表达水平,以及miRNA-363对骨肉瘤细胞活力、细胞周期以及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real-time PCR法检测63例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iRNA-363及SOX4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用脂质体法将mi...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miRNA-363及SOX4的表达水平,以及miRNA-363对骨肉瘤细胞活力、细胞周期以及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real-time PCR法检测63例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iRNA-363及SOX4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用脂质体法将miRNA-363 mimics瞬时转染入MG-63人骨肉瘤细胞,检测细胞中miRNA-363及SOX4的表达水平;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周期及凋亡率;检测转染SOX4 siRNA或质粒后miRNA-363的表达水平。结果:骨肉瘤组织miRNA-363表达明显低于瘤旁组织,SOX4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瘤旁组织,miRNA-363与SOX4的表达水平呈明显负相关。转染miRNA-363 mimics后MG-63细胞miRNA-363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SOX4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同时,细胞活力明显下降细胞周期阻滞在G_0/G_1期,凋亡率增高。改变SOX4表达后,miRNA-363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升高SOX4表达能够恢复miRNA-363抑制的细胞活力。结论:miRNA-363在骨肉瘤中呈低表达水平,过表达miRNA-363可能通过调控SOX4抑制骨肉瘤细胞的生长,并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363 SOX4 骨肉瘤 细胞活力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β和MMP-13在兔骨关节炎模型软骨和滑液中的表达 被引量:13
19
作者 黄媛霞 徐海斌 郭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7-511,528,共6页
目的评价兔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制作骨关节炎(OA)模型的方法的可行性,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金属蛋白酶-13(MMP-13)在兔骨关节炎模型软骨和滑液病变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10),于... 目的评价兔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制作骨关节炎(OA)模型的方法的可行性,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金属蛋白酶-13(MMP-13)在兔骨关节炎模型软骨和滑液病变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10),于术后2、6、12周观察股骨髁关节软骨的病理变化并进行评分;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关节软骨中IL-1β和MMP-13的表达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关节液中IL-1和MMP-13的含量。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大体和病理观察不同时间点关节软骨评分及HE染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IL-1β在两组中均有表达,实验组和对照组2周时细胞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13在对照组关节软骨细胞中未见表达,实验组的关节软骨细胞中可见MMP-13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滑液中IL-1β表达和在软骨中表达一致。结论采用损伤兔膝关节半月板的方法可建立合理的动物OA模型;IL-1β和MMP-13在OA发病过程中表达水平有明显变化,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探讨其是否可以作为早期诊断OA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关节软骨 关节滑液 IL-1Β MMP-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在骨性关节炎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33
20
作者 黄媛霞 徐海斌 郭春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301-2304,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在骨性关节炎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及酶联免疫吸附(ELSIA)法检测72例骨性关节炎患者及32例正常对照者关节液中IL-...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在骨性关节炎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及酶联免疫吸附(ELSIA)法检测72例骨性关节炎患者及32例正常对照者关节液中IL-1β、TNF-α及MMP-13的表达,对骨性关节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骨性关节炎患者IL-1β、TNF-α与MMP-13的相关性以及它们与HS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IL-1β、TNF-α、MMP-13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者(P<0.01),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IL-1β、TNF-α、MMP-13蛋白水平均与骨性关节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IL-1β和TNF-α均与MMP-13蛋白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IL-1β、TNF-α及MMP-13与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并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关节液中MMP-13的高表达可能是通过IL-1β及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激活、上调。测定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IL-1β、TNF-α及MMP-13水平对骨性关节炎的诊断、病情判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