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罗选荣 陆显祯 +5 位作者 赵璧 罗绍恩 苏松 袁川 付国平 徐蔚 《云南医药》 CAS 2005年第5期415-417,共3页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预防胸外科术后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应菊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1期144-145,共2页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在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150例行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术前功能锻炼指导,术后进行下肢足踝锻炼加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物理治疗下肢,2次/...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在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150例行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术前功能锻炼指导,术后进行下肢足踝锻炼加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物理治疗下肢,2次/日,观察2组患者术后10天患者DVT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术后10天经超声检查发现,实验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常规预防措施及足踝锻炼加物理治疗,可明显降低DVT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胸外科手术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ari畸形的显微外科治疗
3
作者 朱云飞 陆显祯 +3 位作者 罗选荣 赵璧 苏松 袁川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年第4期236-237,共2页
目的探讨Chiari畸形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例经MRI确诊的Chiari畸形患者采用后颅窝减压术治疗,对合并脊髓空洞者,根据脊髓空洞情况,行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结果术后随访0.5~4年,18例患者症状改善,2例无变化;16例复查MRI示下疝... 目的探讨Chiari畸形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例经MRI确诊的Chiari畸形患者采用后颅窝减压术治疗,对合并脊髓空洞者,根据脊髓空洞情况,行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结果术后随访0.5~4年,18例患者症状改善,2例无变化;16例复查MRI示下疝的扁桃体回复;4例脊髓空洞形成严重的患者行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后,空洞明显缩小。结论后颅窝减压术及显微镜下解除小脑扁桃体周围粘连,开放脊髓中央管口,恢复枕大池结构,必要时行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是治疗Chiari畸形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 显微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4
作者 张桐焓 陆显祯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第10期11-13,共3页
高血压脑出血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其临床治疗包括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目前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前瞻性研究不多,对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的把握尚无定论,本文将对近几年来国内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进... 高血压脑出血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其临床治疗包括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目前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前瞻性研究不多,对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的把握尚无定论,本文将对近几年来国内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外科治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常见并发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信本 陆显祯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4期180-183,共4页
去骨瓣减压术(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其手术方式主要为去除颅骨的一部分,并打开硬脑膜,代偿颅腔内容积,从而减少肿胀脑组织、血肿等对重要脑功能区... 去骨瓣减压术(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其手术方式主要为去除颅骨的一部分,并打开硬脑膜,代偿颅腔内容积,从而减少肿胀脑组织、血肿等对重要脑功能区和脑干等生命中枢的压迫。当STBI患者行DC后并发症比较多,如:颅内感染、硬膜下积液、脑积水、创伤性癫痫、脑膨出、切口疝、脑脊液漏、大面积脑梗死等,可能导致预后不良,现将STBI行DC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处理等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骨瓣减压术 重型颅脑损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赵璧 陆显祯 +1 位作者 苏松 朱云飞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8年第10期621-622,共2页
目的介绍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经验与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救治48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结果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19例(39.6%),中残8例(16.7%),重残6例... 目的介绍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经验与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救治48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结果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19例(39.6%),中残8例(16.7%),重残6例(12.5%),植物状态3例(6.2%),死亡12例(25.0%)。直接死亡原因:原发脑干损伤并发脑内血肿6例,慢性全身衰竭4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直视下脑疝复位可显著改善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重型颅脑损伤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32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代建川 殷世杰 +3 位作者 陈锡霖 王瑞 陈锦润 昌继龙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目的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及推广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胸腔镜手术治疗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的32例纵隔肿瘤患者,同时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6月接受传统开胸手术50例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 目的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及推广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胸腔镜手术治疗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的32例纵隔肿瘤患者,同时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6月接受传统开胸手术50例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镇痛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胸腔镜组VS开胸组:胸腔镜组32例均无中转开胸,全组术中术后无死亡,无二次开胸止血.全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6例,肺不张8例;肺部感染8例,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腔镜组术后切口感染、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率较开胸组低(P<0.05);术中出血(188.7±28.77 vs 266.4±54.55)m L、术后引流(212.3±28.48 vs 352.44±9.67)m L、引流时间(2.65±0.71 vs 3.64±0.92)d、镇痛时间(1.35±0.49 vs 2.38±0.49)d、住院时间(8.74±0.89 vs 12.16±1.11)d,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较开胸手术具有明显优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传统开胸手术 纵隔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C3成形环行三尖瓣成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兴建 张思源 尚中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4期356-359,384,共5页
目的评价MC3成形环矫治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2013年4月至2018年7月我院心外科收治的8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 目的评价MC3成形环矫治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2013年4月至2018年7月我院心外科收治的8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De Vega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MC3成形环三尖瓣成形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主动脉阻断时间、转机时间、ICU停留时间)、超声心动图测量指标[右心房内径(right atrial diameter,RAD)、右心室前后径(right ventricular diameter,RV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三尖瓣反流面积(tricuspid valve regurgitation area,TVR)、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ial systolic pressure,PASP)、心排出量(cardiac output,CO)、三尖瓣瓣环直径、三尖瓣流速]、三尖瓣相关情况、NYHA心功能分级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RAD、RVD、TVR、PASP、CO、三尖瓣瓣环直径、三尖瓣流速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TVR[(2.16±1.09)cm^2比(3.21±2.83)cm^2]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CO[(6.70±1.12)L/min比(5.96±1.03)L/min]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三尖瓣反流程度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三尖瓣关闭不全情况、NYHA心功能分级的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死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C3成形环矫治能够明显缩小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三尖瓣反流面积,同时显著增加心排出量,改善三尖瓣关闭不全情况及心功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关闭不全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MC3成形环 临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PICC维护网络的构建及其在出院带管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价值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应菊 李红 +1 位作者 谭嬿 喻星逸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762-1765,共4页
目的:探讨区域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维护网的建立及其在出院带管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价值。方法:以区域中心医院为主线建立区域PICC维护网,提供规范、便捷的PICC导管维护服务,严格PICC网络质量控制,对比网络建立前后带管并发... 目的:探讨区域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维护网的建立及其在出院带管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价值。方法:以区域中心医院为主线建立区域PICC维护网,提供规范、便捷的PICC导管维护服务,严格PICC网络质量控制,对比网络建立前后带管并发症或不良事件发生率、就近维护患者比例等。结果:本区域PICC维护网共纳入各级医疗机构13个,研究期内,接受患者电话咨询175个,通过微信和QQ平台解决PICC置管维护疑难问题52例次。观察组五项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下降,带管并发症总发生率(3.26%)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01),观察组就近维护患者占比(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提前拔管患者明显减少(P<0.001),观察组患者对PICC维护服务总体满意度(95.5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结论:区域PICC维护网为患者提供规范、高效的导管维护服务,减少了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保障了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导管 导管维护 维护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在椎管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罗选荣 陆显祯 +2 位作者 苏松 袁川 杨云川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5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在椎管肿瘤术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总结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间共18例椎管内肿瘤患者术中采用铣刀卸下椎板,处理完椎管内肿瘤后再将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住回植,予钛条钛钉固定,恢复椎管正常解剖... 目的探讨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在椎管肿瘤术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总结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间共18例椎管内肿瘤患者术中采用铣刀卸下椎板,处理完椎管内肿瘤后再将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住回植,予钛条钛钉固定,恢复椎管正常解剖结构。结果所有病例未出现因铣刀卸下椎板,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固定而导致硬脊膜破损、脊髓和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随访3-18个月,未见回植组织移位、塌陷、畸形愈合及椎管狭窄症。结论椎管内肿瘤术中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钛条钛钉固定的方法简便、实用,有利于恢复脊柱的正常解剖结构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肿瘤 棘突椎板复合体 原位回植 椎管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8例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璧 陆显祯 +1 位作者 苏松 袁川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8年第9期560-561,共2页
目的评价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分别采取微创小骨窗开颅47例,大骨瓣开颅14例,侧脑室前角穿刺尿激酶法17例,分析3种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疗效、预后及相关因素。结果三种方法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全组... 目的评价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分别采取微创小骨窗开颅47例,大骨瓣开颅14例,侧脑室前角穿刺尿激酶法17例,分析3种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疗效、预后及相关因素。结果三种方法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全组病例中,日常生活能力预后分级1~3级52例(66.7%),4~5级14例(17.9%),死亡12例(15.4%)。结论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尽早清除血肿,确切止血,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脓肿立体定向手术治疗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袁川 陆显祯 +3 位作者 罗选荣 赵璧 苏松 朱云飞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11期2213-2214,共2页
目的:立体定向脑脓肿穿刺引流术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18例临床诊断为脑脓肿,脓液、脓壁形成的患者,用脑立体定向仪进行脑脓肿穿刺引流术。结果:18例患者均准确穿刺到脑脓肿,经穿刺引流术后和抗炎治疗,脓肿均消失,未遗留神经功能障碍。... 目的:立体定向脑脓肿穿刺引流术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18例临床诊断为脑脓肿,脓液、脓壁形成的患者,用脑立体定向仪进行脑脓肿穿刺引流术。结果:18例患者均准确穿刺到脑脓肿,经穿刺引流术后和抗炎治疗,脓肿均消失,未遗留神经功能障碍。结论:脑脓肿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定位准确度较传统穿刺术明显提高,创伤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脓肿 立体定向 穿刺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4
13
作者 骆聪 余松卫 刘显江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20期3131-3131,共1页
腹腔镜技术已为微创外科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因其术后疼痛轻,美容效果好,住院时间短,患者创伤小而在临床获得了广泛应用。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更是表现明显。我们对80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总结如下。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交通动脉圆锥部破裂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璧 朱云飞 何绍坤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6年第4期331-333,共3页
目的对后交通动脉圆锥部破裂动脉瘤的临床介入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选取云南文山州人民医院1年内收治的12例后交通动脉圆锥部破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12例后交通动脉圆锥部破裂动... 目的对后交通动脉圆锥部破裂动脉瘤的临床介入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选取云南文山州人民医院1年内收治的12例后交通动脉圆锥部破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12例后交通动脉圆锥部破裂动脉瘤患者通过介入治疗,仅有1例呕吐并发症,成功率为91.67%。其中,单纯弹簧圈4例(33.33%),双管道管技术栓塞3例(25.00%),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5例(41.67%);所有患者预后完全无症状共5例(41.67%)。结论对后交通动脉圆锥部破裂动脉瘤患者进行术前动脉瘤形态观察,便于制定针对性栓塞方案,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促使患者具有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通动脉圆锥部破裂动脉瘤 介入治疗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结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巨大腹壁切口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继福 娄光玲 +4 位作者 王代韦 田云周 雷军 王应东 向仙高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9年第5期456-457,共2页
目的观察开放结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巨大腹壁切口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文山州医院胃肠疝与腹壁外科收治的76例巨大腹壁切口疝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应用开放结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3... 目的观察开放结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巨大腹壁切口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文山州医院胃肠疝与腹壁外科收治的76例巨大腹壁切口疝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应用开放结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38例)单纯应用开放手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术后恢复情况均显著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结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巨大腹壁切口疝的疗效明显,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手术 腹腔镜手术 巨大腹壁切口疝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下清除慢性硬膜下血肿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选荣 苏松 +4 位作者 陆显祯 赵璧 袁川 朱云飞 孙涛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120-121,共2页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治疗首选钻孔冲洗引流.文山州人民医院自2009年7月至2012年5月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钻孔冲洗引流清除术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3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冲洗引流 神经内镜辅助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肝素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云飞 袁川 +2 位作者 陆显祯 赵璧 何绍坤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36期8071-8072,共2页
目的:探讨普通肝素抗凝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13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进行普通肝素抗凝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3例患者,1例死亡,12例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其中9例3个月后DSA或MRV... 目的:探讨普通肝素抗凝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13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进行普通肝素抗凝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3例患者,1例死亡,12例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其中9例3个月后DSA或MRV随访,皆完全或部分再通。结论:普通肝素抗凝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窦血栓形成 普通肝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肿瘤显微切除术后椎板复位固定椎管成形术42例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璧 陆显祯 +3 位作者 罗选荣 苏松 朱云飞 何绍坤 《云南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414-416,共3页
目前国内外椎管内肿瘤的传统手术采用后正中入路,咬除棘突,椎板等结构的方法,对脊柱的损伤较大,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脊柱的完整性及稳定性,术后易导致脊柱不稳甚至畸形[1]。硬膜囊失去骨性结构的保护,造成硬膜囊与后方肌肉软组织粘连引起... 目前国内外椎管内肿瘤的传统手术采用后正中入路,咬除棘突,椎板等结构的方法,对脊柱的损伤较大,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脊柱的完整性及稳定性,术后易导致脊柱不稳甚至畸形[1]。硬膜囊失去骨性结构的保护,造成硬膜囊与后方肌肉软组织粘连引起椎管狭窄。近年来椎板开窗术有着微创的特点,但该方法手术显露有限,技术设备要求高,对肿瘤较大及累及节段较长的患者不适合。2009年11月-2014年3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复位固定 椎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袁川 刘伶 朱云飞 《中外医疗》 2018年第4期97-99,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 目的分析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完全栓塞率为76.0%,而观察组的完全栓塞率为80.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治疗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疗效,且能够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代替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辅助 弹簧圈栓塞 颅内宽颈动脉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云飞 袁川 +1 位作者 何绍坤 赵璧 《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后的效果以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就诊于我院神经外科的6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给药治疗将所有试验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后的效果以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就诊于我院神经外科的6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给药治疗将所有试验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30例不接受替罗非班治疗的进行介入栓塞术患者,而另30例为观察组患者则应用替罗非班在介入栓塞治疗术中进行治疗,观察并统计两组手术治疗患者在不同治疗后血小板数量改变、出现血栓以及出血概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介入栓塞术中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后血小板数量明显增加,且患者术后出现栓塞及出血几率大大降低,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替罗非班在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介入栓塞术中应用后可使手术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颅内破裂动脉瘤 介入治疗 栓塞治疗术 安全性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