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攀枝花市大学生近视遗传度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恺 赵健衡 +1 位作者 连涛 刘凡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遗传因素在大学生近视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攀枝花学院1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电脑验光,学生一级亲属(父母)屈光状态采用问卷调查。采用Falconer法计算近视遗传度,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验光数据完整... 目的:探讨遗传因素在大学生近视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攀枝花学院1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电脑验光,学生一级亲属(父母)屈光状态采用问卷调查。采用Falconer法计算近视遗传度,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验光数据完整大学生中,轻度近视患病率为40.00%;中度近视患病率为19.21%;重度近视患病率为3.64%。一级亲属(父母)屈光状态不同,子女屈光状态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2.066,P<0.01)。攀枝花学院大学生近视遗传度为59.3%。结论:遗传因素在近视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近视 遗传度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问题为中心式教学“一对一”导师制的应用提升麻醉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效果观察
2
作者 杞春佚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9期35-37,41,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以问题为中心式教学(PBL)“一对一”导师制教学在麻醉科住院医生培训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将2018年8月—2021年8月麻醉科规培医生90名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A组实施常规“一对一”带教法(n=45),B组实施PBL... 目的探讨分析以问题为中心式教学(PBL)“一对一”导师制教学在麻醉科住院医生培训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将2018年8月—2021年8月麻醉科规培医生90名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A组实施常规“一对一”带教法(n=45),B组实施PBL“一对一”带教法(n=45),对比两组规培医生的考核成绩、临床核心能力与教学满意情况。结果B组规培医生教学考核成绩、临床核心能力和教学满意度均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麻醉科医生的规范化培训,PBL“一对一”导师制教学方法的应用,可有效提升住院医生的理论与实践综合能力,在提升麻醉科专业医生整体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培训教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中心式教学 “一对一”导师制 麻醉科 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泵注法用于妇科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新艳 赵清林 +3 位作者 宋俊杰 沈娟 陈莉娟 姚立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767-768,共2页
目的观察微量泵持续输注法用于妇科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微量泵持续输注组(A组)和常规分次注药组(B组),每组20例.硬膜外用药均为2%利多卡因,先注入试验量3~4 ml,观察5 min无全脊麻征象后,A组以0.12... 目的观察微量泵持续输注法用于妇科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微量泵持续输注组(A组)和常规分次注药组(B组),每组20例.硬膜外用药均为2%利多卡因,先注入试验量3~4 ml,观察5 min无全脊麻征象后,A组以0.12~0.14 ml·kg-1·h-1速度持续输注药物至手术结束;B组10~12 ml,间隔2~3 min分次注完,手术中未再追加药物.观察镇痛起效时间、麻醉平面、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BP、HR、SpO2和用药总量.结果麻醉平面、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SpO2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用药总量显著减少(P<0.01),BP波动显著降低(P<0.01).结论微量泵持续输注法用于妇科硬膜外麻醉效果可靠,BP平稳,用药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手术 硬膜外麻醉 持续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外科手术中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对患儿呼吸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吕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6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外科手术中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对患儿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接受外科手术的患儿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异... 目的探讨小儿外科手术中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对患儿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接受外科手术的患儿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异氟烷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率(HR)和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HR和SBP、DBP以及RR、SpO2的平稳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呼吸恢复时间为(4.01±2.21)min,拔管时间为(6.12±3.74)min,离开恢复室时间为(13.26±5.11)min,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小儿外科手术中采用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的方法对患儿呼吸循环的影响较小,可以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外科手术 麻醉 呼吸循环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效果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罗秋燕 赵健衡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1443-1444,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镇痛药物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差异,从而为临床手术麻醉实践提供借鉴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收治的手术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麻醉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了舒芬太尼组(给予舒芬太尼麻醉)与芬太尼组(给予... 目的:探讨不同镇痛药物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差异,从而为临床手术麻醉实践提供借鉴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收治的手术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麻醉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了舒芬太尼组(给予舒芬太尼麻醉)与芬太尼组(给予芬太尼麻醉),每组患者均为39例。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法的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舒芬太尼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与芬太尼组,且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针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实施麻醉的实践过程中,与采用芬太尼麻醉的方法相比较,采用舒芬太尼实施麻醉方法的临床比较优势明显,是临床针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实施麻醉的理想选择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芬太尼 神经外科 手术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麻醉在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陈攀荣 刘义鑫 董发宇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0期53-56,63,共5页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对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于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94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丙泊酚,观察组加用右美托咪定。对...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对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于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94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丙泊酚,观察组加用右美托咪定。对比两组麻醉效果、苏醒情况、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为(4.35±0.67)分,高于对照组的(3.94±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8,P<0.05)。观察组苏醒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开始时(T1)、检查结束时(T2)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T2的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肾上腺素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结合丙泊酚能够保障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应激反应,促进苏醒,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胃肠镜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不良反应 应激反应 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联合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在右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盛博 张帮健 杨昶 《四川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1403-1406,共4页
目的观察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联合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技术(AHH)对右半肝切除术中出血量的控制及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行右半肝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n=20):肝门阻断组(A组),CLCVP组(B组)和CLCVP联合AHH组(C组),分... 目的观察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联合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技术(AHH)对右半肝切除术中出血量的控制及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行右半肝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n=20):肝门阻断组(A组),CLCVP组(B组)和CLCVP联合AHH组(C组),分别在不同时点记录各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术中液体输入量、出血量、红细胞悬液输入量、血浆输入量和尿量等指标。所有患者在术后1d、3d和7d取中心静脉血6m L,检测肝功能和肾功能。结果与A组患者相比,B组和C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输入红细胞悬液量和血浆量也明显少于A组和B组(P<0.05);与A组和B组相比,C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术后恢复的更快,尿素氮(BUN)和肌酐(Cr)波动更小。结论 CLCVP联合AHH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且有更好的肝、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 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AHH) 右半肝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麻醉效果及对其应激水平和微循环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刘洋 孙晓川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536-1540,共5页
目的:观察持续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应激水平及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低剂量右美托咪定0.4μg/(kg·h)静脉泵入,术中予静滴咪达唑仑、芬... 目的:观察持续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应激水平及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低剂量右美托咪定0.4μg/(kg·h)静脉泵入,术中予静滴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七氟醚麻醉。对照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具体用法用量与观察组相同),余术中麻醉与观察组相同。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插管前(T_1)、插管后(T_2)、手术时(T_3)、术毕(T_4)和拔管后(T_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经皮氧分压(TcPO_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2)、血乳酸(Lac)数值以及在所有患者插管前(T_1)、插管后(T_2)、拔管后(T_5)即刻抽取3ml静脉血以测血中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以及β-内啡肽的浓度。并观察手术后、拔出气管导管时、拔出气管导管1h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除T1时刻外,观察组在T2、T3和T4时刻的SBP、DBP、MAP和HR均明显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同时间点TcPC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Lac呈现上升趋势,但两组之间各时间点La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TcP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T_1、T_2和T_5时刻的Cor、E、NE和β-内啡肽值均明显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术后各个时刻的VAS评分均明显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能维持手术期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手术期机体应激反应强度,从而进一步抑制其对靶器官血管平滑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应激 生理性 微循环 麻醉和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合并瑞芬太尼麻醉下脑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沈娟 刘义鑫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50-452,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合并瑞芬太尼麻醉下脑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大脑功能区手术的患者32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nesthetists,ASA)I^II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对照...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合并瑞芬太尼麻醉下脑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大脑功能区手术的患者32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nesthetists,ASA)I^II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两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静脉注射芬太尼、依托咪酯、顺阿曲库铵行麻醉诱导,1%丁卡因行喉头及气管内粘膜表面麻醉后气管插管。分别在麻醉诱导前给予1μg/kg右美托咪定和等量生理盐水在10 min内静脉注入,术中D组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0.2μg/(kg·h),C组泵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唤醒试验开始时两组停用麻醉维持药物(除右美托咪定和生理盐水外),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10 min(T1)、诱导后即刻(T2)、停药即刻(T3)、唤醒即刻(T4)、加深麻醉5 min后(T5)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记录唤醒时间、唤醒成功率、每分钟呛咳次数和体动次数。结果两组的唤醒成功率相同,D组唤醒时间比C组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呛咳次数和体动次数明显少于C组(P<0.05),T1、T5时两组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HR、MAP在T3、T4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C组明显高于试验D组。结论右美托咪定有助于脑功能区手术患者全麻诱导及术中唤醒时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并不延长唤醒时间,能减轻患者应激反应,提高唤醒质量,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瑞芬太尼 脑功能区 术中唤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静脉麻醉在可弯曲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大敏 程德忠 +1 位作者 陈丽娟 刘继东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81-383,共3页
关键词 可弯曲支气管镜检查 复合静脉麻醉 静脉复合麻醉 痛苦感受 检查病人 麻醉方法 序贯应用 咪唑安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麻醉医疗服务满意度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敏娜 虞雪融 +3 位作者 丁文蕴 刘红波 吴勇 黄宇光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8年第2期284-288,共5页
目的引进和修订患者围术期麻醉医疗服务满意度问卷(PSPACq),并评价麻醉医疗服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PSPACq转成简体中文版并文化调适,对380位择期术后患者问卷调查,检验信效度,评估患者对麻醉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目的引进和修订患者围术期麻醉医疗服务满意度问卷(PSPACq),并评价麻醉医疗服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PSPACq转成简体中文版并文化调适,对380位择期术后患者问卷调查,检验信效度,评估患者对麻醉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用Cronbach'sα评价为0.935,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933。麻醉满意度总分为(4.28±0.45)分,评分最高的维度为麻醉相关不适感和需求(4.68±0.67)分,评分最低的为害怕(3.56±0.79)分。不同特点患者满意度不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已婚、既往麻醉史和麻醉方式是影响患者麻醉满意度总分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简体中文版PSPACq可用于评价和分析患者对麻醉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临床工作中可根据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满意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麻醉方法在婴儿经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经内环口结扎术中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沈娟 陈利娟 +1 位作者 何文学 王宇 《四川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564-565,共2页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和气管插管全麻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婴幼儿经腹腔镜腹股沟疝内环结扎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A组: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以咪唑安定、维库溴铵、芬太尼、异丙酚诱导插管,术中以异氟醚吸入,异丙酚和瑞芬太尼持...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和气管插管全麻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婴幼儿经腹腔镜腹股沟疝内环结扎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A组: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以咪唑安定、维库溴铵、芬太尼、异丙酚诱导插管,术中以异氟醚吸入,异丙酚和瑞芬太尼持续泵入维持。B组:全麻插管后行骶管阻滞麻醉,骶管用药:0.8%~1%利多卡因4~6mg/kg,0.2%~0.25%布比卡因2mg/kg,用注射用水稀释,1.25ml/kg。术中检测MAP,HR,SpO2,PetCO2。结果术中患儿镇静镇痛肌松完善,PetCO2改变不明显,术中及术后苏醒平稳。结论B组术中镇静镇痛肌松完善,对呼吸循环抑制较轻微,术中其他静脉麻醉药用量较少(与静吸复合麻醉比较),术毕能尽早清醒拔出气管导管,苏醒平稳无明显并发症,且术后的延续性镇痛作用使苏醒期平稳便于术后的护理,优于第一种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阻滞 全身麻醉 腹腔镜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旁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和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薛强 郑继根 钟传礼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椎旁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80例,每组40例。2组均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在椎管内麻醉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讨椎旁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80例,每组40例。2组均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在椎管内麻醉基础上给予椎旁阻滞,对照组术后给予药物镇痛。观察并比较2组术后应激反应、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康复情况和并发症、血流动力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前C反应蛋白(CRP)和血管紧张素II(Ang I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24 h的CRP及Ang II水平高于术前,且观察组CRP及Ang I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出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中血流动力学和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旁阻滞可以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和疼痛评分,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殷骨头坏死 椎旁阻滞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吕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5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和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行全麻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麻醉后常规手术处理,观察组麻醉后给予保温措施,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体... 目的探讨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和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行全麻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麻醉后常规手术处理,观察组麻醉后给予保温措施,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体温变化情况、麻醉后苏醒和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给予保温措施的观察组患者体温高于对照组,患者苏醒及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心率、血压及寒颤异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患者体温下降发生低体温时可延长麻醉后苏醒和拔管时间,对患者机体有较大危害,临床需积极采取措施降低患者低体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体温 苏醒 拔管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泵注硬膜外麻醉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新艳 陈莉娟 +3 位作者 姚立山 赵宇 李晓军 赵俊梅 《西部医学》 2003年第3期235-236,共2页
目的 观察持续泵注硬膜外麻醉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4 0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TURP)患者 ,随机分为微泵持续输注组 (A组 )和常规分次注药组 (B组 ) ,每组 2 0例。观察麻醉起效时间 ,麻醉平面、麻醉效果、用药... 目的 观察持续泵注硬膜外麻醉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4 0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TURP)患者 ,随机分为微泵持续输注组 (A组 )和常规分次注药组 (B组 ) ,每组 2 0例。观察麻醉起效时间 ,麻醉平面、麻醉效果、用药总量及 BP、HR、Sp O2 ECG。结果 麻醉效果两组均为优 ,麻醉起效时间 A组较 B组明显延长 (P<0 .0 5 ) ,麻醉平面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用药总量 A组明显少于 B组 (P<0 .0 1)。结论 微泵持续泵注法用于TURP硬膜外麻醉 ,效果可靠 ,血压、心率平稳 ,用药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切除术 硬膜外麻醉 泵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喉镜下儿童喉乳头状瘤切除术的麻醉管理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沈娟 张帮健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653-655,共3页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儿童喉乳头状瘤切除术的麻醉方式及效果观察。方法对31例行支撑喉镜下喉乳头状瘤切除术的患儿,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并给予小剂量肌松药连接吸引管高频喷射控制呼吸(HFJV)的麻醉方式,记录诱导前、手术开始时、术中20min...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儿童喉乳头状瘤切除术的麻醉方式及效果观察。方法对31例行支撑喉镜下喉乳头状瘤切除术的患儿,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并给予小剂量肌松药连接吸引管高频喷射控制呼吸(HFJV)的麻醉方式,记录诱导前、手术开始时、术中20min、术毕、苏醒后5min的MAP、HR、SpO2及PaCO2、PaO2、pH值。结果所有研究对象术中未出现呛咳、憋气、喉痉挛、紫绀、呕吐及麻醉并发症,苏醒后5min患者均能对答正确。在诱导前至苏醒后5min,患者的MAP、HR、SpO2以及PaCO2、PaO2、pH值均处于正常值范围内,不同时点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JV运用于支撑喉镜下儿童喉乳头状瘤切除术具有安全性、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喉镜 儿童 喉乳头状瘤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物麻醉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麻醉恢复质量的比较 被引量:10
17
作者 吕胜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单独舒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人麻醉恢复质量差异。方法共纳入100例我院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A、B两组,A组行单独舒芬太尼麻醉,B组行舒芬太尼复合... 目的探讨单独舒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人麻醉恢复质量差异。方法共纳入100例我院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A、B两组,A组行单独舒芬太尼麻醉,B组行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记录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除气管插管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苏醒时间(9.6±4.5)min、拔除气管插管时间(17.7±3.7)min、定向力恢复时间(16.8±4.1)min,与B组患者苏醒时间(9.8±4.3)min、拔除气管插管时间(17.8±4.2)min、定向力恢复时间(17.0±4.4)min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A组患者出现呛咳14例(28.0%),躁动15例(30.0%),寒战21例(42.0%),心动过速19例(38.0%),明显多于B组患者呛咳4例(8.0%),躁动5例(10.0%),寒战9例(18.0%),心动过速10例(2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恶心呕吐10例(20.0%),与B组9例(18.0%)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人行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恢复质量较好,且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单独使用舒芬太尼麻醉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结直肠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健衡 罗秋燕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1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2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将偶数号作为对照组,奇数号作为观察组,每组4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腰...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2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将偶数号作为对照组,奇数号作为观察组,每组4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效果及术中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为(1.56±0.72)min,麻醉药用量为(6.4±2.5)ml,与对照组的(11.83±5.43)min、(21.1±6.4)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有效率达95.12%(39/41),对照组麻醉有效率为78.05%(32/4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中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其麻醉效果好、用药量少、麻醉产生时间快、术中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减少了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是有价值的麻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腰硬联合麻醉 子宫肌瘤 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麻醉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宇 薛强 《中外医疗》 2012年第17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研究。方法本实验选取了218例在2010年12月~2011年8月份在我科室进行治疗的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把所有患者打乱分为109例实验组(七氟醚麻醉组)和109例对照... 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研究。方法本实验选取了218例在2010年12月~2011年8月份在我科室进行治疗的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把所有患者打乱分为109例实验组(七氟醚麻醉组)和109例对照组(全凭静脉麻醉组),后进行统计及比较各组患者的手术操作和复跳情况以及术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操作和复跳情况以及术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七氟醚麻醉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好,能很好的保护患者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正常心肌功能,并且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建议在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中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心肌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薛强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1026-1029,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病人72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36例。观察组病人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而对照组病人采用全身麻醉方法。在手术前后...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病人72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36例。观察组病人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而对照组病人采用全身麻醉方法。在手术前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ES)和韦氏记忆量表(WMS)对老年病人手术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估。同时,在术前、术后30 min和术后6 h 3个时间位点测定病人血糖(Glu)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以对病人的应激反应情况进行评估。结果:2组病人术后6 h、24 h和72 h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1 d的MMES得分和WMS各项目(除Memory accumulation和Memory touch)得分均高于术前(P<0.05~P<0.01);而上述指标在术后3 d的得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术后1 d的MMES得分和WMS各项目(除Memory pictures和Memory touch)得分均高于术前(P<0.01)。观察组病人术后1 d的MMES和Memory experience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而Memory pictures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术后3 d的WMS各项目(除Memory accumulation和Memory touch)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病人在术后30 min、6 h机体Glu和hs-CRP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相对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对病人认知功能及应激反应的负面影响比较小,且用药量少,尤其适用于老年病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认知功能 应激反应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